第53章 歸附

字數:3979   加入書籤

A+A-




    密信乃從吳越送至梁地汴州城,因先前皆是鍾彥代阿蠻往返兩國之間,阿蠻未在汴州,信便直接送到了鍾彥手中。

    信到之時,阿蠻已出發一日有餘,鍾彥不敢耽誤,即刻追趕。

    信中言明,慕容翰在吳國與魏地大戰中,本已大勝於魏地,乘勝追擊,魏地便會有滅國之風險,同行之副將,勸他率兵滅魏,但慕容翰卻置若罔聞,撤軍回吳。

    吳國君主知曉此事,疑心慕容翰還心係魏地,不敢再重用他,並且有意除之,遂派人密查於他。慕容翰知自己犯了大忌,便整日飲酒作樂,時日久了,整個人更是開始瘋瘋癲癲,甚至於流落街頭,當眾下跪向行人乞討吃食。

    吳國君主派人觀察一段時日,見他不像裝出來的,便不再理會他。而魏地君主,感恩慕容翰在吳魏之戰中放自己一馬,打探到此事,便即刻派人偽裝成行商,前去吳國,試探慕容翰是否有歸魏之意。

    慕容翰當是時,正在裝瘋賣傻,並不敢露出破綻,見到魏地熟人,隻能握拳放至胸口,向魏地舊識示意。

    魏地君主知道這一消息,欣喜不已,知道慕容翰勇武過人,便命人製造重弓與長箭埋於地下,又派人悄悄告訴慕容翰。

    慕容翰知道後,便將自己坐騎偷出,取出重弓與長箭,一路奔向魏地。

    吳國君主暴怒,知道受到了慕容翰的欺騙,派出驍勇的戰將帶兵追趕,並命令戰將務必要在吳國境內取慕容翰性命。

    吳國戰將於姑蘇城截住慕容翰,慕容翰言明,自己在走投無路之時客居吳國,並不想傷害吳國將士,請他們讓道。吳國將士雖知道他勇猛,但並不信他能夠衝出重圍,對他很是輕視。

    慕容翰便讓吳國一名兵士將一把大刀立於百步之外,言明隻要他用箭射中刀環,吳國將士便撤兵,若射不中,就和他們回去。

    戰將並不信他有如此能力,便同意了這個要求,結果慕容翰卻果真一箭射中刀環,如此勇武過人,吳國眾將士麵麵相覷,知道取不了他的性命,很快撤退。

    慕容翰如此,得以回到魏地,魏地君主親自迎他,並且待他比之前更加親厚。

    這封密信,事無巨細,一字一字寫的非常清楚。

    阿蠻反複看了幾遍,走至燈火前,將密信點燃。

    慕容翰歸魏一事,相比諸國爭霸,不過小事,並未引起太多人注意。

    鍾彥一路快馬加鞭,從汴州趕到封丘,此時神色疲憊,密信未拆,裏麵內容,他一無所知。

    阿蠻站在燈火前,看密信漸漸燒毀,然後偏過頭看他,緩緩說道:“慕容翰歸魏了。”

    短短六字。

    鍾彥立時眉頭一擰,再慢慢,才舒展開。

    阿蠻收回視線,沉默良久,才又吩咐:“你明日回汴州城,到天香坊,等著郭先生。”

    鍾彥頷首領命,跪於她身側:“謹諾。”

    慕容翰歸魏地的消息,是吳越密探送出,一時半會兒定不會傳到梁地。

    阿蠻交代完畢,低頭看跪在地上的鍾彥:“辛苦你了。”

    她靠的他極近,暖香撲麵。

    鍾彥能看到她寬鬆的睡袍衣擺壓在自己衣擺上,他一時下顎緊繃,並不敢抬頭,隻僵著聲音開口:“不辛苦。”

    阿蠻又打量他,他約是幾天沒下過馬,渾身狼狽,就連頭發都有些許的淩亂,下巴處長出的青色胡茬也未來得及處理,稍頓,她開口:“今日不用急著趕路,休息好,明日再走即可。”

    鍾彥本打算從郡守府出去,即刻便要返回汴州,他生怕小郡主交代給他的事,他辦不好。

    但現在,小郡主直接下令,不許他今夜走。

    他的眸子垂的更低了,聲音低沉:“謹諾。”

    等鍾彥一走,臥房內便隻餘下阿蠻一人。她並未等蕭譽回房,直接上了床榻。

    亥時末,蕭譽回臥房,瞧見阿蠻獨自入睡,頓時心生不滿,身上衣袍未解,直接上了床榻,長臂一伸,將人給抱進了懷中。

    阿蠻原本並未睡著,不過是思慮過多,這才有了些睡意。如今被他這樣一弄,迷迷糊糊睜眼,帶了幾分嬌嬌的埋怨:“夫君不睡,也不讓蠻蠻睡?”

    她此時細聲細氣,嬌弱可憐。

    蕭譽便覺心口如被貓撓了一般,忍不住看她一眼,才發現,她正眼巴巴望著他。

    阿蠻望著他,睫毛輕顫。

    蕭譽微頓,不由得板起臉:“竟不等我?”

    阿蠻不看他了,小小的打了個哈欠,聲音含糊地解釋:“蠻蠻猜想,夫君今夜定要忙到很晚,所以就坐在床榻邊等,但等著等著,便不小心睡著了。”

    蕭譽幾乎想捏起她的小臉,盯著她的眼睛,讓她再將這話說一遍了,但見她著實困的厲害,到底放過了她,冷哼一聲,一起身,大步往浴房走去。

    次日清晨,阿蠻剛剛哄著蕭譽將解毒的湯藥喝完,門外就有親衛來報,言稱魯國國君木參遞來拜帖,請見河東王。

    魯國不過靠近蜀地的小國,疆域麵積不過兩個汴州城之大。

    魯國國君木參膽小怕事,本想依附於蜀地,但未料到,梁地竟連得蜀地金州、封丘,一番審時度勢,木參遂及決定向梁地投誠。

    魯國臨近封丘,來回不過半日,蕭譽知道是木參親自前來,也並未驚訝,隻將拜帖隨意一放,吩咐親衛:“說本王忙於公務,等晚上再設宴款待。”

    他如此,顯然並不將魯國放在眼裏。

    阿蠻看他一眼,若有所思。

    親衛很快又回來,帶來木參的傳話:“魯國國君稱不敢勞煩王爺,想晚上在魯國王宮設宴,請王爺赴宴。”

    阿蠻擰眉,木參前來封丘,與蕭譽去魯國,可大為不同。

    蕭譽神色並未見起伏,命親衛去回話,定會準時赴宴。

    等親衛一走,他便即刻去了書房,不能去校場,軍務總歸是要處理。

    石山很快得知魯國國君親自遞來拜帖的事,火急火燎的進了郡守府,又去書房,嗓門大的驚人:“王爺萬萬不能去!木參那小老兒定是要加害於你!”

    蕭譽頭都未抬,翻看手中案牘,聲音淡淡:“何以見得?”

    石山隻恨自己沒有七竅玲瓏心,也沒有周寅那張嘴,隻生硬地分析:“不然他為何不在封丘設宴,非得跑回他的地盤?”

    蕭譽將手中案牘批完,抬頭看他,一字一頓地開口:“木參已表現出歸附之意,不過區區宮宴,我若不敢赴,豈不叫天下人笑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