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重誓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A+A-




    蕭譽哪裏管她的拒絕,不過微頓,他湊上前,在她眉眼處親了親,啞聲開口道:“蠻蠻無需與為夫客氣。”

    話音不過剛落,他手直接扯開了她的衣帶。

    阿蠻身子被他禁錮在懷中,壓根動彈不得。尤其是,他力道頗大,如今又顯露出幾分急切。

    她手足無措,呆呆望著他,隻覺渾身無力,隻能受他擺布。

    一時間,浴房內,水聲四濺。間或有男子的粗重喘息,夾雜著女子的嬌聲求饒。

    浴房外,值守的兩名仆婦,直聽的麵紅耳赤,眼觀鼻、鼻觀心,低頭垂眸,一聲不吭,大氣都不敢出。

    良久,浴房內,動靜稍歇。

    兩名仆婦側耳傾聽,果然聽見河東王聲音發啞的吩咐之聲,急急應諾,將早已備好的換洗衣裳端送進屋。

    衣裳放在屏風外,仆婦垂首退出。

    蕭譽從浴桶中起身,一掃昨夜裏徹夜未睡的疲憊之態,動作利索的將自己收拾妥當,見阿蠻蔫蔫的趴在桶壁上,兩條纖弱的手臂無力的搭在一側。

    他喉嚨微動,走上前,將她從浴桶中抱出,直接用自己披風,將人一裹,就這般抱著出了浴房。

    阿蠻隻覺得手腳無力,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就連他這般動作,都提不起勁阻止,隻悶悶的將一張小臉埋在他的懷中。

    郡守府中,秩序井然,仆婦皆都低眉順目,並不敢抬頭張望。

    蕭譽一路抱著阿蠻,行至臥房。

    已是午時末。

    蕭譽將阿蠻放至床榻上,見她神情發蔫,不由得心中發軟,盯著她看了半晌,也不走了,直接也跟著上了床榻。

    阿蠻隻覺腦袋昏昏沉沉,隻睜開雙眸看他片刻,也沒理他,便再次閉上眼,很快沉沉睡了過去。

    蕭譽將她抱在懷中,手臂搭上她纖細的腰肢才覺心滿意足。

    入夜時分,阿蠻醒來,蕭譽已經不在身旁。

    本以為,蕭譽很快就會回府,但連著幾日,隻聽到幽州城內駐軍列隊巡邏頻繁,他卻絲毫不見蹤影。

    阿蠻頗有些心焦,從郡守夫人那知如今幽州城形勢嚴峻,越發的有些難安。

    十月中旬,幽州城天氣轉涼,隱有寒風凜冽。

    石山從汴州城一路趕往幽州,進了幽州地界,直奔蕭譽在駐軍處的營帳。

    蕭譽坐鎮幽州駐軍,已多日未回城中。諸國使臣緘口不言,並不服軟,但態度也不再強硬,隻等梁地給出一個交代。

    其中,尤以吳地使臣,態度最為堅決,言稱決不做出任何讓步,更不會在此等情況不明下,而與諸國締結盟約。

    石山從汴州城一路疾馳,一路上,心中難免忐忑。如今,他在蕭譽營帳外,略微整理儀容,長長吸了口氣,才猛地撩起門簾,大步走了進去。

    蕭譽正擰眉看一份案牘,案牘中所言,青州城流民首齊驥多次挑釁梁地,擾亂益州城等地治安,請河東王示下,是否出兵青州,以撫民心。

    石山一進營帳,即刻跪地行禮。

    蕭譽將手中案牘放下,抬眸朝著他看過去,臉上麵無表情,好半晌,才沉聲開口道:“石將軍可知,因何喚你前來幽州城?”

    石山喉嚨發緊,艱難答道:“臣下已從周大人處知曉。”

    周寅得知他今日到幽州城,特地在他來見王爺前,見了他一麵,將此次緣由,一本正經的,從頭至尾說明一遍。

    蕭譽知周寅與石山關係,向來密切,當下,隻眉梢微挑,注視他片刻,再次開口問道:“那你有何話想說?”

    他現下,語氣平淡,叫人輕易看不出喜怒。

    石山麵色微有發白,就連魁梧的身子都忍不住輕顫,但很快,他抬眸,定定看向蕭譽,語氣堅定,雙眸真摯,一字一句的開口道:“王爺信我,臣下絕無背叛梁地之半分可能,若臣下有不臣之心,便叫臣下家破人亡,死於亂箭之下。”

    可謂是重誓。

    蕭譽麵色微變,眉心再次微蹙,打量他片刻,沉聲開口道:“石將軍該知,非我不信你,而是如今我梁地被構陷一事,與當日,你我商量之計策,如出一轍。”

    這計策,尚未來得及實施,絕不存在,是在執行過程中泄密的可能。

    石山跪在原地,身子僵硬,好半晌,語氣艱澀道:“王爺容我調查清楚。”

    蕭譽視線從他身上收回,不再看他,重新拿起案幾上剛剛放下的案牘,語氣極淡道:“此事便交給石將軍調查,希望石將軍不負眾望。”

    石山垂眸,抱拳應諾,而後利索起身,麵無血色,直接出了營帳。

    不過他剛剛出營帳,小郎將林金坤與他擦肩而過,直接大步入內。

    林金坤生的濃眉大眼,性子最是憨厚耿直,一路跟隨蕭譽從封丘邑到汴州城,如今又到了幽州城。

    他一進營帳,神色便頗有些激越,興衝衝開口道:“孟將軍已秘密前往吳地邊境,我梁地五萬將士接到軍令,不日也將抵達。”

    蕭譽當日便與吳地使臣言明,若五日之內,吳地不能將郭浩宇屍首送回梁地,梁地必派鐵騎親自接回。

    如今,孟宇親去領兵,圍困吳國。

    梁地經年不發兵,已然讓諸國忘記其霸主地位,尤其是忘記了河東王暴虐之名。

    林金坤頗有些躍躍欲試,望著蕭譽臉色,躊躇半晌,含糊的開口問道:“王爺,可允屬下亦前去吳地,上陣殺敵。”

    他已然有些按捺不住。

    上陣殺敵,封候拜將,才乃人生最大快事。

    他望著蕭譽的眼神,一時有些發憨。

    蕭譽麵不改色的看他一眼,連語調都毫無起伏,直接吩咐道:“你且留在幽州城。”

    命他協助孫尚河看住諸國使臣,以免出亂子。

    林金坤難免有些泄氣,但很快,又提起精神,沉聲應諾。

    不過又三日,吳地使臣命親衛急急通傳,求見河東王。

    蕭譽起先並未答應,接連拒絕三日後,直到十月下旬,才鬆了口,命親衛帶吳地使臣前來。

    吳地使臣早已不是當初寧死不屈的模樣,隻神色疲倦,老態畢現,見到蕭譽,立馬以頭叩地,高聲呼道:“求王爺放過吳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