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城府
字數:3375 加入書籤
阿蠻並未回頭看他,將自己身上衣裳胡亂的整理妥當,便頭也不回的逃出了寢殿。
錢褚神色狼狽,見她離開,自始至終都身子緊繃,沉默不語。
阿蠻剛剛一出寢殿,芸香便一臉著急的迎了上來,她剛剛守在殿外,隱約便聽到殿內的響動,隻嚇的一張小臉慘白,如今見到小郡主出來,隻小心翼翼的開口喚道:“郡主?”
阿蠻麵色難看,臉上的淚痕還沒有擦幹,隻衝著她,聲音發顫的,聲音極小的開口道:“回宮。”
芸香見小郡主長發淩亂,淚光楚楚,如此可憐,一時心裏便咯噔一下,頗有些心疼了,立時不敢再吭聲,隻上前扶著她,一路忐忑緊張的往回走。
錢褚寢殿外,秦中人臉色亦然有些難看,他甚而有些後悔,去將小郡主給喚來。剛剛眾舞姬從寢殿裏魚貫而出,他立即問了裏麵情形,得知王上竟對小郡主也不假辭色,他便有些不好受了,而後又隱隱聽到裏麵傳出小郡主的哭聲,他心中越發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瞧見小郡主出來,他遲疑了片刻,到底還是沉默著,輕手輕腳的進了寢殿。
他伺候王上多年,自是對王上極為了解。
錢褚依舊身子發僵的坐在床榻邊,頭發淩亂,雙眼通紅,渾身酒氣撲鼻。
秦中人行至他麵前,見他這般模樣,立時眼眶也發了紅,隻壓低了聲音開口道:“王上,可要就寢?”
錢褚身形消瘦,如今神態頗為淒楚,好半晌,他才抬起頭朝著秦中人看過去,遲疑著,聲音發啞的開口道:“我把她弄哭了。”
他麵上神色頗為無措,眼角隱隱有淚光,隻望著秦中人,咬著牙,再次聲音低啞的開口道:“我剛剛差點要了她。”
秦中人站立一側,沉默不語,胸中竟也開始沉悶起來。
阿蠻從錢褚寢殿回到自己殿中,起先,一路上,她神色還算冷靜,隻一張小臉能看出有些發白外,其餘毫無異樣。但不過剛剛一進自己寢殿,她便有些撐不住了,隻身子發軟的坐回床榻上,身子發抖的厲害,以至於牙關都在打顫,緩了片刻,才徑直去了浴房。
芸香不敢多問,隻是見小郡主如此模樣,難免心中惶恐,給小郡主擦身的時候,竟是連力道都不敢太大。
阿蠻在浴桶裏待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才出來,她始終未曾說話,頭發稍稍絞幹,便上了床榻。
芸香守在床榻前,見小郡主閉著眼睛,眼角卻還有淚光,不由得微微出神,好一會兒,她才跪坐起身,小心翼翼的給小郡主將眼角的濕潤擦幹淨。
阿蠻睡的並不踏實,整整一夜,她時而便會被驚醒,渾身都是汗涔涔。直到天色將明,她才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晨起時,她將將醒來,一偏頭,便發現芸香趴睡在床榻旁邊。
她一時有些出神。
但不過她剛剛一動,芸香便醒了過來。見天色已亮了起來,才急急的坐直了身子,朝著阿蠻看過去,聲音含糊的開口道:“郡主,可是要洗漱?”
阿蠻視線落在她臉上,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芸香因著看到了昨夜裏,小郡主楚楚可憐的模樣,今日便對小郡主格外的憐惜,就連伺候梳洗的動作都輕手輕腳了不少。
及至洗漱完,又用了早飯,阿蠻便端坐在寢殿中,開始細細思量。
她今日晨起,情緒鎮定了許多,如今她回西都城已然過去一日,但情況進展卻不如她所想。不僅沒有絲毫進展,甚而她自己也險些折了進去。
不過在床榻上思慮片刻,門外,芸香忽而進來,行至她麵前,小聲開口道:“郡主,魏太傅請您去偏殿。”
阿蠻身子微頓,而後很快起身,現在不是她憋悶之時,蕭譽大軍就在城外,稍稍耽誤片刻,他都有可能隨時攻進來。
偏殿之中,魏長功麵色也頗有些不好看,自錢褚暈厥後,他日以繼夜,處理朝中上下公務,又要憂心梁地與吳越開戰,本就身子不爽利,如今被錢褚拿劍一抵,更是連夜間仿若老了十歲,身心俱疲。
阿蠻趕到偏殿時,魏長功正盯著一封剛送來的軍報,眉頭緊鎖。
聽到響動,他抬起頭便看過去,瞧見是阿蠻,眉頭才稍稍舒展,而後衝著她開口道:“郡主可知,河東王此次南下吳越,帶了多少人馬?”
阿蠻未曾料到,他竟會問自己這個,隻緩步行至他麵前,跪坐在案幾前,思慮片刻,望著他輕聲回道:“我曾於他營帳中,聽到他此次南下,隻帶了一萬兵馬。”
她說完,便神色嚴肅的望向魏長功,遲疑道:“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魏長功麵色越發的不好看起來,隻將手中軍報遞送到她麵前,聲音發啞的開口道:“郡主一看便知。”
阿蠻將軍報接過,一目十行的看完,身子一時竟微微發僵,而後,她又再次逐行逐句的看了一遍,才抬起頭,望向魏長功,隻覺脊背發寒,好半晌,才一字一頓的開口道:“他帶一萬兵馬,不過是掩人耳目。”
魏長功臉色灰敗,望著她,神色凝重。
阿蠻低頭,視線再次落到軍報上,又看了片刻,才語氣艱難的開口道:“他劍指吳越,卻是意在宋州。”
她握著軍報的手指,用力過猛,關節處都隱隱發白。
魏長功望著她,隻覺胸口憋悶,竟喘不上氣,好半晌,才聲音含糊的開口道:“天下皆知河東王暴虐之名,更知其北方霸主之地位,卻不知其城府如此深,心機謀略皆屬上乘。”
阿蠻小臉發白,將手中軍報放回案幾上,垂眸片刻,才再次看向魏長功,聲音極低的開口道:“怪道,他與我說,順道去取了青州城,原是如此,取了青州城,果真就是‘順道’。”
幽州會盟之時,蜀地便覬覦宋州繁華,意圖將宋州收入蜀地版圖,蕭譽拒絕的義正辭嚴,更讓諸國對蜀地生出不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