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取之於民

字數:7567   加入書籤

A+A-




    “自然是由於你將大楚治理的好,因此平頭老百姓才有安穩日子可過。”

    梁太炎嗬嗬笑了幾聲,“這種讚美聽的耳朵都要生皮繭了。”

    殷黑山聽言,心中咯噔了下,太皇這話,句句帶刺呀……

    這態度跟密旨上的內容可嚴重不符。

    “隻是,你這話說的也算是實話,不說其它地方,起碼綠峰鎮這邊老百姓過的很好。”梁太炎又說。

    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綠峰鎮這片地界,許多年來風調雨順,別的地方會有的旱災澇災旱蝗災疫災等天災,通通沒。

    再加上有辜博士鎮著,沒啥仗勢欺人的事存在,綠峰鎮的平頭老百姓過的比京師的平頭老百姓還要安穩。

    “因此說是托了太皇你的福。”殷黑山接話道。

    “為什麽不說是那批珍寶藏的福呢?”梁太炎問。

    “這……”

    這話題跳躍的有一些快,殷黑山卡殼了。

    果真句句帶刺。

    “我聽聞,梅小芒那丫頭說那批珍寶藏沾染著老百姓的血,不吉利。要我說,也許正是由於這煞氣太重,因此老天不得不用風調雨順來中跟。”

    “聞升,你說呢?”

    殷黑山“……”

    他嗬嗬笑,“你說的是。”

    “可如今這批珍寶藏不見了,沒煞氣鎮著,是不是老天就會將這片地的風調雨順收走呢?”梁太炎又問。

    殷黑山“……”

    他後背上出了層涼汗。

    珍寶藏扔失,確實是他之過。

    他咬牙說,“太皇,我是真不知那珍寶藏去了哪兒。”

    “恩,你幾近啥都不知道,這點我知道。”梁太炎點了下頭。

    殷黑山“……”

    句句在懟。

    一點都看不出太皇是89歲的人,這思維這諷刺,完全不輸給小年輕。

    “說說你幼年時的事。”梁太炎又說。

    殷黑山腦袋轉了下,不知梁太炎這話的重點是啥。

    他年幼時的事,難不成是叫他說說他父親?

    這說起來便簡單了,那女人沒有出現前,他作為嫡子日子過的很是不錯,雖說也有姨娘生的庶弟妹,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地位。

    直到那女人出現。

    而後,對年幼的他而言,天塌了。

    被送到南海邊的一個小鄉鎮,人生地不熟,他親娘整日以淚洗麵鬱鬱寡歡,他彼時才6歲,整日也過的小心謹慎。

    熬幾年,忽然有一天,那女人派遣人來接他。

    而後他便來這兒了。

    來到大關莊,那個女人待他蠻好,將他當親兒子看,還給他留了些人。

    青鬆樓便是那女人建的。

    就是,那女人死的太早。

    也許,她要是一直活著的話,他也會將她當作親娘侍候。

    可惜沒要是。

    等殷黑山將幼年不多的回憶講完,龍輦來到山跟下,梁太炎下了龍輦,想著步行進山。

    “皇爺,進山的小道已然修過了,你可以乘坐龍輦進山。”梁燁擔憂他身體承受不住,趕快出言相勸。

    “不用,剛好走一走。”梁太炎擺手,轉而看向殷黑山,“聞升,你恨她麽?”

    殷黑山忙說,“不恨。”

    “真不恨?”梁太炎一笑,接過安福海遞過來的手杖,抬腿邁上台階。

    殷黑山跟隨其後,“幼年時恨過,可如今過去了許多年,早已不恨了。”

    要恨,也是恨他爹爹。

    他父親除了他娘以外還有幾個姨娘親,對寵妾滅妻這事,他看穿了。

    重點在男人呢。

    梁太炎聽言,深以為然的點了下頭,“這話倒不錯,許多年的光陰,足夠把恨磨平。”

    但是,恨能磨平。

    想念卻是不可以。

    隨著時間流逝,想念隻會越發的深。

    他自嘲的笑了下,抬頭看向了周圍。

    鳳凰嶺海拔隻有500餘米,不高,上邊生長的樹木也非常普通,他一直想不明白,她為啥會在此處定居。

    大楚土地廣袤,為啥獨獨選在了這兒?

    當年的她,是不是經常在山中穿梭?

    他如今腳底下所踩的土地,她也曾踏足麽?

    他沒答案。

    “聞升,說說她吧,她當年是怎樣教導你的?”他又開口。

    殷黑山應聲,隱去殷六的部分,講幾個細節。

    伴隨著他的講述,一行人好快來到暗道跟前。

    暗道跟前大變樣,開辟出大塊空地,周圍有士兵把守。

    梁望湊向前來,“皇爺,要不要歇歇吃口茶?”

    “皇爺,歇歇吧。”梁燁也開口。

    梁太炎恩了聲,環視周圍,在椅上坐下。

    雖說山中清涼,可到底是夏天,來到暗道跟前,全身出了層細汗。

    婢女提著茶壺來,為他倒上茶。

    “聞升,你坐。”梁太炎指了下一邊的椅子。

    殷黑山忙擺手,道著不敢,等換來了梁太炎的瞪眼,立刻小心謹慎的坐了。

    “你那救災的賬簿呢?”梁太炎問。

    殷黑山趕快看向了和梅小芒站到一塊的殷四郎。

    殷四郎走向前來,將手裏提著的布兜打開,恭聲說,“3000萬兩銀子的每筆花銷以及珍寶藏的賬冊,都在這兒了。”

    梁燁接過布兜,交給梁太炎。

    賬簿雖說被保護的很好,可一眼就可以看出有一些年代了。

    梁太炎先把最上邊的那本賬簿打開,入目的依然是歪歪扭扭的毛筆字,他愣了愣,心中好像打翻五味瓶,各種味道都有。

    暗歎,他定睛用心看內容。

    最前邊寫著一條:太和元年,東南駝峰府發洪災,取5萬兩銀子購買食糧,設粥棚救濟災民。

    太和,這是梁太炎做皇上時的年號。

    太和元年,他做皇上的第一年,駝峰府在東南大楚邊境,彼時大楚初建百廢待興皇庫空虛,最終是他自己掏了私庫救災。

    沒想到,那人在他當皇上的第一年就暗暗的幫著他。

    60年,那是60年前的事,他記憶已有一些模糊了。

    如今卻以這種方式叫他從新憶起,措不及防。

    心口有熱流奔騰流淌,眼圈也發熱,他握著賬簿的大手輕微的抖了幾下。

    “小燁子,來,你念一念。”梁太炎合上了眼。

    梁燁忙接過賬簿,關心地看向梁太炎,“皇爺,你沒事兒吧?”

    “沒事兒,有一些疲累。”

    梁燁見他臉確實不好像有大礙,才低頭看向賬簿,瞧到這歪歪扭扭的毛筆字,他本能的蹙了蹙眉,寫的還不如他第一回握筆時寫的呢。

    清了下嗓子,他開始讀起:

    太和元年東,河東州發生雪災,取銀子10萬兩買糧買禦寒衣服,救濟老百姓。

    太和3年春,成都府發生澇災,取銀子30萬兩,買糧救濟災民。

    太和3年春,北平州發生旱蝗災,取銀子40萬兩,發放給災民。

    太和3年秋……

    太和3年冬……

    梁燁越念越心驚。

    太和3年居然發生了這多災禍?

    隻是這一年,殷家就取了百萬兩銀子救災。

    並且,救災時肯定要花費人力物力,這一些全需要錢。

    最初殷黑山說出3000萬銀子時,他隻當這是個數字,可眼下看著這賬簿,那個單薄的數字立刻活過。

    這後邊隱藏了多少老百姓的疾苦跟血淚?

    這後邊又有多少人在靜悄悄的付出?

    還有,接連發生這多災禍,那時他皇爺是怎樣撐下來的?

    那一些世族肯定會趁機發揮吧?

    梁燁收斂心神,繼續念下。

    等厚厚的賬簿念完,他嗓子已然啞了。

    合上賬簿,立刻有婢女奉上了冰涼清甜的青梅湯。

    這青梅湯一直用冰鎮著,這會吃剛好。

    他沒有要杯子,便著精美的茶壺大口大口地吃起。

    青梅湯下肚,帶走了躁熱,也帶走了心煩。

    奶的,這明為賬簿,其實是大楚的災禍史,特麽的讀的心情沉重死了!

    梁太炎睜開了眼,他看向了大家,最終落在了梁望身上,“望兒,你來說說,這一些年要是沒殷家的靜悄悄救災,我跟你父皇的皇位,會怎樣?”

    梁望一噎,腦袋快速轉起,當即說,“皇爺,你跟父皇英明神武,殷家所做之事隻是錦上添花而已,便是沒他們的救災,咱們梁家的江山照常穩固。”

    梁太炎聽言挑了下眉,“這不叫錦上添花,這叫雪中送炭。那一些多災患,如果老百姓的不到妥善安置,後果會怎樣?你忘了咱們梁家是怎樣打的這天下了?”

    梁望咬緊了牙關。

    他沒有忘。

    他也聽明白梁太炎此刻的意思。

    殷家雖丟了珍寶藏,但這一些年也有大功。

    但這一份功勞他不想承認呀。

    3000萬兩銀子跟整個珍寶藏比較起來,孰輕孰重,這腦筋不傻的都可以分的清呀。

    哎,拉倒。

    跟殷家的恩怨暫時放到邊上,先討太皇歡心才是正理。

    他想擠掉皇太子,必需得到太皇的認可。

    還有參衛軍,參衛軍是他的的力幹把,結果因為他的一時不慎,直接由驃騎大元帥降為滎陽縣的一個小小縣尉了。

    的再升回去啊!

    咬牙,他附和說,“皇爺說的有理,殷家對大楚,有功。”

    梁太炎恩了聲,“隻是,雖說有功,可珍寶藏丟了,這也是大過。”

    殷黑山“……”

    珍寶藏是他家的,是他家的!

    他家的東西丟了,這算是啥過失?

    他自己都不心疼呢!

    太皇這擺明了要借著王權壓人呀!

    好像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梁太炎挑了下眉,又說,“你娘親說過,這珍寶藏取之於民,那便該用之於民,雖說是你聞家奪的了這批珍寶藏,可說到底,這珍寶藏是屬於廣大老百姓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