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婚事,暗潮洶湧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雲淺自責地低下頭,“母妃和四姐姐剛犯了錯,這樣好的婚事,本不該落在我的頭上。”
她自小在眾兄弟姐妹中不算突出,以前有母妃和皇祖母幫襯,尚且如此,如今更不必談。
何況這成婚之人還和自己最親近的妹妹有關,越想越覺得心裏過意不去。
雲笙捏了捏她的小臉,“胡說,七姐姐溫柔賢惠,不知多少人想娶還沒機會呢,可不能這樣詆毀自己。”
“那你怎麽辦?”雲淺滿臉擔憂。
若與涼王的婚事不成,九妹妹必定要在沈念卿和宋清染之間選人作為駙馬,可她要是嫁給了宋清染,九妹妹就少了一個好的選擇。
在宮裏,她一直如透明般的存在,唯有九妹妹真心實意待她多年,她怎麽會為了自己而傷害對自己最好的妹妹?
雲笙哭笑不得地搖頭,七姐姐認真的樣子怎麽傻乎乎的。
宋清染是下一任輔君之臣,皇家與之結親是必然之事。
眼下宮中適齡的公主隻剩她和七姐姐,父皇下旨,明顯是為了讓七姐姐與蘇家切割,也是希望太子哥哥能看在宋家的麵子,將來多加照拂。
隻可惜,姐姐沒能明白。
“七姐姐,我問你,你覺得宋清染如何?”
宋清染自小伴在太子左右,與諸位皇子公主一起讀過書,跟雲淺雖無多親近卻也算是熟識。
雲淺抿著唇不說話,小臉卻跟煮熟的鴨子似的紅。
“那宋清染相貌堂堂,文武俱佳是難得的好夫君人選,想來姐姐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吧?”雲笙淺笑調侃。
撇開家世不談,宋清染本人不論樣貌還是才學都是一等一的出色,若不然也不會被選為太子侍讀。
最重要的是宋家家風嚴謹,七姐姐性子怯懦,若遇上個心術不正的,將來日子必定不好過,所以綜合以上,宋家確實是她無可挑剔的最佳選擇。
雲笙緊握雲淺的手,“你若是不喜歡,大可讓父皇換個人選,不過放眼京城,再想找個比他好的恐怕是難了,你不要想著我該如何,別忘了,這可是母後為你精挑細選的。”
雲淺瞬間腦子清醒,她怎麽忘了,九妹妹是母後唯一的女兒,再如何也不會選個比自己差的。
雲笙見她想通,莞爾道:“姐姐就安心待嫁吧。”
“恩。”雲淺感激地點頭,她知道,自己能夠有這麽一樁好婚事,少不了妹妹的幫襯。
“皇後娘娘到!”
大殿瞬時安靜下來,眾人紛紛起身齊呼:“臣妾(兒臣)恭迎皇後(母後)!”
皇後將拖地的鳳袍擱在一側,視線掃過下方吵得麵紅耳赤的淑妃麗嬪二人。
兩人心虛地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兄弟手足,何苦鬧成這般?”皇後皺著眉頭端起一杯茶,輕抿了一口,“你們放心,都是陛下的骨肉,自然不會虧待。”
“陛下有言:待上元節後,自有安排,你們身為皇子母妃,應該恪守己任,為皇子們做好榜樣才是,見麵就吵,像什麽樣子?”
皇後無奈地捏了捏眉心,方才她就是故意晚到,想看看兩人能鬧到什麽時候,沒想到還吵上癮了。
“臣妾知錯!”淑妃和麗嬪恭敬地作揖,完全不敢放肆。
皇後撂下茶杯,繼續道:“平陽的婚事已命人準備,老五老六年紀也不小了,你們若有合適的人選,大可提前備著,陛下自有決斷。”
後麵這話是跟淑妃和麗嬪說的,也是從側麵提醒她們,隻要好好過日子,該有的都不會少,沒必要因為雲淺得了封號,就爭論不休。
皇後沉了一聲,“後宮不得幹政,把你們的心思放在該用的地方。”
“臣妾們謹遵皇後娘娘教導!”
皇後擺手示意大家起身,“本宮知道,近日宮中傳言頗多,難免擾人心緒。”
嬪妃們豎耳傾聽,態度恭謹。
“做奴才的,沒什麽見識,身為主子,你們本該提點教導,而不是跟著以訛傳訛。”
皇後頓了頓,臉色冷了幾分,“若被本宮知道,誰再在底下亂嚼舌根,可別怪本宮不給你們留臉麵!”
訓完話,皇後留下三妃和麗嬪以及雲笙和雲淺姐妹二人。
“依陛下之意,老五老六的婚事最好在上半年處理好,老八倒是不急,但也不能拖太久,他到底出去立了府門,總該有個貼心人打理內宅,將來才好為陛下分憂。”
先成家後立業,是東陵國皇室不成文的規矩,如今宮中皇子皇女除了成婚的,唯有雲景星和雲景晗二人在外。
賢妃向來尊敬皇後,對於皇後的安排是無所不應。
她起身朝皇後作揖,“多謝皇後娘娘對景晗的關心,隻是這孩子從小就沒個定性,臣妾也是頭疼得很,真不知該選個什麽樣的,才能治得住這小子,還得勞煩娘娘幫忙安排一番。”
東陵皇待兒女寬厚慈愛,對後宮嬪妃也是十分尊重,一般婚姻大事,都會與皇子皇女生母商議,再由皇後拍板。
此番皇後提議讓幾位皇子母妃自己相看,顯然也是給足了她們麵子,而此刻賢妃卻直接拒絕了,還讓皇後幫忙,大家都看得出來,她是為了示好。
皇子的婚姻多少牽連朝局,讓皇後幫忙選,相當於斷了雲景晗將來爭權的機會,也是在跟皇後表忠心。
此番舉動惹得淑妃麗嬪二人不喜。
她們尊重皇後,但並不代表對那個萬人之上的位置沒有想法。
讓皇後幫忙選,萬一找個出身一般的王妃,沒了嶽家的助力,豈不是拖了自己兒子的後腿?
可賢妃已經表態,她們若不跟隨,萬一被認為有二心又該如何是好?
兩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皇後再次出聲:“德妃,你也算是宮裏的老人了,又曾為安陽操辦婚事,三位皇子的王妃人選,就由你與她們商議,敲定了再同本宮通報。”
在場最高興的莫過於淑妃和麗嬪,兩個對頭難得想法一致。
賢妃倒是看得開,隻要兒媳婦人品過關,其他都不重要,有的時候出身太高,反而是個麻煩,她可不像淑妃和麗嬪總盯著儲君的位置。
她對兒子唯一的期望就是平平安安,能成才自然好,若不能當個閑散親王也不錯,至於權利,隨她們如何爭。(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