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民怨四起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上官言得知柳雯雯一切安好後,這才安心準備出征事宜。
為了為其踐行,上官葚君特意大宴群臣。
宴會上,歌舞升平,儼然一片美好的景象。
實則暗地裏險象叢生。
從上官言露麵的那一刻起,他就感覺有無數雙眼睛緊盯著自己,好像稍稍走錯一步就會被人譴責。
他對於上官葚君的此做法極為不滿,但為了柳雯雯的安危,不得不偽裝。
樂聲響起,舞姬隨樂扭動著婀娜的身姿,上官言絲毫沒有興趣,隻是悶著偷飲酒。
“王爺,若不是您此番改變路線讓南邊的城池丟失,這踐行宴想必也不會有。”
酒過三巡,果然有人開始出招。
說話的依舊是彈劾上官言多次的武丞相,喝了酒之後的他似乎言辭更加大膽。
“武丞相,今日乃是踐行宴,難道你還要搗亂嗎?”上官葚君的臉龐微紅,眯著眼看向眾人的時候,有一種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皇上,臣所說的都是事實,難道寒王還不敢認嗎?”武丞相咧嘴一笑,舉杯走向上官言,神色中帶有幾分挑釁的意味。
上官言倒是麵色淡然,利落起身回敬,“武丞相所言極是,本王此次出征便是將失去的城池收複回來,將功贖過。”
“好一個將功贖過,若你不是寒王,不是皇家貴胄,單這一條就可以將你處死了吧?”武丞相似乎沒有放棄的意思,依舊步步緊逼。
上官言笑了笑,搖頭道:“本王從不假設,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麽就想著如何處理。與其現在在這裏討伐,還不如盡快解決南邊失地問題。”
二人言辭針鋒相對,在場的大臣們都探頭看著這出好戲。
上官葚君隻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連忙出聲阻止道:“武丞相今日是醉好了。來人,將其送回府內!”
此言一出,武丞相的臉色驟然一變,他嘴唇蠕動半晌,愣是沒有再蹦出什麽來。
他知曉,若是惹惱了上官葚君,自己的腦袋可要搬家了。
“臣告退。”
見武丞相灰溜溜地離場,其他大臣也不敢再向上官言投去什麽目光,都開始自顧自地飲酒作樂,客氣地說一些祝賀詞。
估摸著到了夜半,宴會才緩緩散場。
上官言拖著疲憊的身子準備離席,卻被上官葚君叫住。
“阿言,此番前去南邊收複失地,切勿逞強,若是有需要隨時跟京中聯係。”
這些年來,上官葚君鮮少叫他阿言,可此番回京,他一遍又一遍地叫著這個稱呼,不禁讓上官言覺得別扭。
“朕知道你不想聽朕喚你十三,往後便隨著雯兒叫你阿言吧。”上官葚君說著,眸子裏竟然流露出一絲慈愛神色。
“隨父王喜歡。”上官言冷冷回道,不過一個稱號而已,叫什麽都已經無所謂了。
若不是此番有柳雯雯在他手中,自己決計不會跟他多說一句話。
但此時此刻,他不得不妥協,偽裝出父慈子孝的模樣。
從皇宮出來之後,上官言馬不停蹄地回了寒王府收拾細軟。
待天空露出魚肚白,他便由牧賢伺候著穿上了鎧甲。
北國城外,數萬精兵蓄勢待發。
騎著白馬的上官言揚塵而來,手中的利劍已然開鞘。
“諸將士聽令,此番同本王南下,必定收回失地,重揚北國雄丶風!”他的聲音高昂振奮,引得在場將士紛紛高呼回應。
站在城樓上的上官葚君滿意地點頭,目送這支隊伍漸行漸遠。
經過三天三夜的長途跋涉,上官言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南邊。
映入眼簾的是無盡的硝煙和滿地的屍體,鮮血滲進河道,隨著河流飄向遠方。
存活下來的百姓無一不哀聲載道,埋怨著北國朝廷的不公,痛斥上官言的見死不救。
牧賢聽到此等辱罵,心中憤慨不平,想要解釋,卻被上官言攔下。
“先入城吧!”
於是,浩浩蕩蕩的隊伍進入城中。
不少百姓見到穿鎧甲的將士,嚇得四處亂竄,哀嚎不斷。
當他們看清騎兵所舉的旗幟時,臉上的驚恐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憤怒。
甚至有存活的百姓當街攔馬,將爛菜葉子扔向上官言,“現在來又有什麽用?我們的家都被羌國人搶光了燒光了,家人也死了,你們拿什麽補救?”
話落,不少百姓紛紛應和著,此起彼伏的辱罵聲不絕於耳。
上官言頗為內疚地掃視百姓,沉默了許久。
“你身為皇子卻不管百姓的死活,隻為了個美人就改變路線不肯來救我們,真是個昏庸無道之輩,若是皇上將位置讓給你,我們百姓可都要遭殃了!”
“是啊是啊!沉溺於美色的能是什麽好人?你壓根兒就不配做我們北國的皇子!”
百姓見上官言並無反應,於是得寸進尺,開始進行人身攻擊。
不少人一擁而上,想要將上官言拉下馬,好好數落一頓。
牧賢見狀,立即跳了下去,想要攔截,卻被上官言嗬斥。
“退下,今日造成此等局麵確實是本王的疏忽,若是百姓覺得辱罵斥責本王可以好受一些,本王甘願承受。”
牧賢有些不忍,“王爺,您......”
“退下!”
將士們聞言,紛紛退後了十幾米。
上官言就這樣被百姓包裹著,任由他們發泄情緒,就算有幾個壯漢激動揍了他幾拳,他也始終沒有還手。
待百姓們的心情漸漸平複之後,上官言這才擦了擦唇角滲出的絲絲血跡。
“諸位,本王知曉來晚了,所以願意承擔一切處罰。如今羌國的軍隊還未撤退,咱們不要內訌,應該團結一致,抵抗羌國人。本王保證,一定會守護你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將羌國人打回去!”
“我們憑什麽相信你?”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棍走了出來,其他人見狀都恭敬地退到了一邊。
牧賢快步上前,湊在上官言耳邊道:“這是當地有名望的鄉紳。”
“老先生,晚輩在這裏向您行禮了。”上官言放下皇子身段,客氣作揖,倒是讓老者多了幾分欣賞。(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