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種田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A+A-




    永安城現有民政堂和兵事堂兩大行政機構,其中民政堂下轄戶籍所、公庫所、屯田所、紡織所,匠器所。兵事堂下轄操備所、軍法所、醫務所、軍器所和後勤所。

    原乞活莊的辦事大廳擴建改裝,正式改名永安城守備署,所有行政機構並入守備署內,民事和兵事職事命令皆出於此。

    永安城的百姓越來越多,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人心思變,陳諾決定在增設一監察機構,檢舉司。該司並不隸屬於民政堂和兵事堂,而是受陳諾直接指揮負責,檢舉司人員選拔和經費由守備府直接調撥,不經任何機構之手。

    檢舉司下轄兩門機構,一為民檢司,對民政堂負責,二是鎮撫司,對兵事堂負責,其中鎮撫司職員入軍職,選定人員職位名叫鎮撫使。

    鎮撫使職銜是副隊和副總,有監察所部軍事主官之責,同時有軍功核實勘察上報,監察部隊軍紀職事。

    乞活軍擴編軍備方麵也要跟上來,一是武器,二是衣甲方麵。

    軍器所這段時間來也在招募鐵匠,小小的軍器所已經有上百鐵匠,其中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就有三十人,除了匠人還有大批的學徒,幫工,合所有五百多人。

    軍器所是陳諾最為看重的機構資源,這段時間來軍器所已經給他交出了六百杆精良鳥銃,腰刀千把,矛頭三千個,解首刀上萬把。

    火力方麵,軍器所並沒有建造火炮的打算,隻是生產萬人敵這類投擲型武器。這麽多的武器裝備足以裝配乞活軍擴編人數。

    紡織所方麵專供乞活軍生產紡織軍衣,軍鞋和軍帽。紡織大多都是會女工的婦女,他們多是縫製鴛鴦戰襖和一些軍用物品,一些皮帶索帶和火器兵配備的藥子挎布包。

    軍服方麵紡織所產有兩千套填充棉花的冬日胖襖,現在紡織所生產的則是單薄布帛所製的戰襖,供將士夏日所穿。紅笠軍帽製有一千頂,軍鞋也有一千雙,陳諾視察紡織所很是滿意。

    永安城女工們縫製的鴛鴦戰襖和官製的並無兩樣,外表仍是鮮紅,窄袖,對襟樣式,長度約從肩膀到膝蓋處。襖身是紅棉布製城,一麵顏色為紅,一麵為青,還配有鐵網裙和鐵網褲。

    但這衣甲穿著隻是為了將士們統一美觀,防禦力幾乎沒有,這是陳諾頗為頭疼的。

    紡織所裏除了婦女們縫製軍服,也有一部分軍匠在打製鐵甲,這古時鐵甲製作不易,一般的劄甲就至少需要千枚鐵片組成。

    這些鐵製甲葉用皮條或者甲釘連綴而成,鑄造,穿孔,粗磨,細磨等多種工序,還要內村厚實布帛,領頭,袖口包上皮革。製作一幅鐵甲需要人手工細磨,多人工匠製造一幅鐵甲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永安城內會製作鐵甲的手藝工匠實在太少了,平均下來一個月才能製作十副鐵甲,現合計生產出五十副鐵甲。與此同時,陳諾還從徐州城方麵購買了五十副鐵甲,全軍鐵甲合計有一百五十套。

    除了鐵甲紡織所還在製作棉甲,這些棉甲統一為齊腰罩甲樣式。

    棉甲製作,取棉花七斤浸水槌平成薄片曬幹,反複幹透而成一層,以不膨脹為度。用布盛於夾襖內,以兩到三層縫成夾襖,加上內村外衣,一幅罩甲約有二十多斤。

    棉甲見雨不重,見黴不爛,鳥銃不能大傷,而且棉甲輕便且具有保暖作用,深受大明內外各地,官軍流寇和關外的東虜喜愛穿戴。

    棉甲的發明與應用是根據火器的發展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付火銃殺傷,官兵流賊使用火銃喜歡遠距離作戰,往往敵人進步一百步內就迫不及待開銃,這時身穿棉甲的防禦效果就體現出來。

    遠處銃發,身披棉甲,彈子未能深入。

    當然棉甲對火銃的防禦力隻在遠處有效,若是遇上乞活軍的火器兵,往往都是聽從陳諾號令才能開銃,至少也得在六十步的距離。

    這麽近的距離之下,加上乞活軍火器精良威力十足,棉甲的防禦視若無物。陳諾訓練乞活軍火器兵的作戰習慣,一是要穩,遇戰不慌,無開火號令,即使賊近身前也不得開銃。

    二是求近,一般火銃的威力射程在一百步內,但是這麽遠的距離,射擊精度和殺傷威力大打折扣,要想提高精度和殺傷力隻能放近了打。

    乞活軍火器兵的一般訓練考核都是六十步的距離,就是要養成他們近射的射擊習慣。

    乞活軍將士內穿鮮紅鴛鴦戰襖,外套齊腰罩甲護身,罩甲顏色為青,內外青紅顏色對比強烈,倒也相得益彰。

    棉甲紡織所現有兩百多副,陳諾決定將裝備暫時配給一、二、三總中的火器老兵。

    至於鑲鐵棉甲還不在陳諾的考慮範圍之內,鑲鐵棉甲的製作同鐵甲一樣麻煩,現有軍士根據實際情況裝備純棉罩甲就很好。

    基於流寇和其他官軍喜歡遠射原打的原因,純棉甲對禦遠處拋射的箭矢和火器頗有防禦力,有效保護著軍士的生命安全。

    再一次的擴編增丁,毫無疑問乞活軍的整體戰力落下了一層,哪怕前三總是老部隊,總內新丁也有三分之一,而四,五兩個總更不必說,一個總內不到一百個老兵,新兵占了一半,戰力更是拉胯。

    對乞活軍全軍的軍事訓練也早日拉上了日程,訓練新兵之事陳諾交給了操備所所長陳大義,而他作為一城之主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

    城外的荒田共計開墾出了一千多畝田地,這些荒田大都是拋棄,原主人不知逃難到何處,到底是死是活。不過陳諾仍舊不滿意,永安城四十歲以上的男丁和壯婦都是開荒的主要勞力,除去各所有活計的,那也大約有兩千多人,他們都是窮苦百姓出來的,對待耕田開荒賣力氣十足。

    有這麽人,對此陳諾給屯田所的楊天良下了死命令,所有耕田隊一起出動,要在永安城周邊短時間內再開墾出一萬畝田地。

    眼下快要當了五月份,按照時節可以播種水稻,到了九月中下旬即可收獲,到時候已是秋季,再把土地翻新施肥立馬就可以播種冬小麥。

    田地可以一年兩季輪番收獲。

    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田地都是剛開墾出來的生地,要麽幹旱,要麽水澇,多年不耕種已然沒有肥力,到時收獲糧食產量恐怕會慘不忍睹。

    徐淮地區水係四通八達,麵對田地旱澇的情況,需要集眾人之力,開通完善水利溝渠灌溉即可。

    不過水文繁雜,田地旱澇情況良莠不齊,陳諾雖有心掌農事,完善水利係統卻不知從何下手,而城內百姓也大都不知本地人,也是兩眼一抹黑。

    正當陳諾犯難之際,魏本源倒是瞅準了機會,向他舉薦了一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