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軍規(二)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A+A-




    在東亞戰場之上,軍功首級製度是一直普遍流行的,首功很簡單,就是按首級,也就是人頭數作為獎賞標準,這是從大秦帝國開始延續下來的血腥傳統,幾千年來不知多少無辜平民因其枉死,雖屢經詬病,卻因難以替代一直延續下來。

    明代的首功,一般按照立功地區擒斬對象不同,大致從成化年間,劃分為北邊蒙古、東北邊女真、西番苗蠻內地反賊四等,給予不同的獎賞,獎賞簡單說就是升官、發財兩類。

    當然了,首級製度有很大弊端,殺良冒功是一,還有更重要的後果就是戰場之上搶奪首級。

    拿到首級就可以領賞升官,軍隊之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情況就是,每次有小勝斬殺少部分的敵人時,眾兵都以為敵人敗走放下警惕去哄搶首級,這樣導致全軍秩序大亂,被敵人反殺。,從而導致大潰敗。

    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說白了就是軍隊紀律鬆散,素質低下,但是首級在麵前任誰都按捺不住心中的誘惑,你不去搶還能管得著別人不去搶?隻要有人牽頭,人的從眾心理帶動出來,哪裏還管什麽狗屁軍規。

    乞活軍現在常有大勝,現在隸屬於明軍序列,這首級軍功製自然存在,同樣以斬殺敵人首級敘功。

    戰場之上千變萬化,有遭遇戰,防禦戰,野地浪戰,潰逃戰等,各種戰鬥戰場上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凶險萬分,戰事焦灼情況下很多時候士卒們根本不可能有閑暇機會去砍敵人首級,拿不到首級這首級數又如何計算?

    近戰如此,那遠程射擊又該如何敘功?

    這戰功的核算該怎麽統計,這是一門大學問,須得陳諾好好思量。

    戰場之上為了防止搶奪首級的事情發生,對此陳諾規定,凡戰鬥的士卒不可收割人頭,隻管戰鬥,等到戰後清繳。

    那麽這戰後怎麽才能計算你的戰功,陳諾規定,一是鎮撫官,戰場上鎮撫官自然不可能計算每個人殺敵多少,他隻是大概統計殺敵人數和各級軍官們的表現。

    比如自己總內這個隊這個時間段大約殺敵多少,心中有個大概數目,將來戰後戰功核算的時候與部下們相互核算對照,這樣一個大概數目有底。

    二是戰場之上,你殺敵時候隻要旁邊有兩人看見可以證明就可,同理銃兵也一樣,射殺了敵人時候有兩人佐證就可。

    如果單人射殺旁邊無人證明也無需擔心,因為有鎮撫官核算查驗,戰後殺敵數量鎮撫官心中自然有底,使用排除法,去除已殺敵首級數量,剩餘的就可以證明士卒們是否說謊。

    火銃射殺敵人不用擔心敵人到底死沒死的情況,畢竟鉛彈的威力大得很,隻要打中人體軀幹基本可以確定敵人已經喪失了生命。

    同時為了完善戰功獎勵製度,根據甲內隊內殺敵數量多少,戰時安排的任務完成如何都會給予整體獎勵。

    說白了就是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績效考核驗證,按照戰時任務難度分配戰功紅利,任務安排難易可以領取不同的戰功獎勵,杜絕一刀切的獎勵。

    特別是火炮和擲彈隊,他們殺傷的敵人軀幹往往被達成了一堆碎泥,還要靠首級核算戰功這根本不現實,這樣整體製的獎勵就體現出它的優越性了。

    而火器兵和銳兵們同樣適用於整體性獎勵,他們是以首級製為主,整體製獎勵為輔。

    乞活軍的軍功製度雖然有些許複雜,但是陳諾相信一旦實行下去,現有其他軍隊因為軍功發生的弊端不會在乞活軍中國出現。

    反而因為乞活軍的特有軍功製,隊伍團隊間作戰會更加和諧配合嚴密,作戰的積極性和殺敵效率大大提高。

    陳諾又對戰時一些事宜說了補充,比如在戰場上的傷員,在戰時不要去管傷員,先打贏戰鬥再說,不然的話分心分力照顧傷員,不用說這自身都會跟著倒黴。

    戰場上的傷員陳諾自然有安排,新增的醫務兵就是幹這個活計的,那也隻能是戰鬥階段性結束有機會才能收攏救治傷員。

    這雖然很殘酷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對於投降的敵人陳諾同樣做了規定,即使將來麵對的敵人有很多凶惡之徒死不足惜,恨不得當場就將他們正法,那也得按照軍規來辦事。

    對於以前乞活軍經常發生的全部殺降和拒絕接受投降這種事情特事特辦,在陳諾提前下了命令才可執行,在尋常戰鬥中,允許接受敵人投降。

    對於投降之敵,乞活軍士卒們要遠遠高呼丟了刀槍武器不殺,若敵丟了刀槍等武器乖乖依附走到白旗下麵則不殺留有降者性命,若敵不照辦,乞活軍將士們自然按照負隅頑抗格殺勿論處理。

    對待投降的俘虜士卒們不可以泄憤殺之,若擅殺俘虜嚴辦,俘虜命運的安排要等到現有戰場上的最高上官處理。

    同時陳諾製定的軍冊條例有頗多規定,軍內等級森嚴,上下尊卑要分得清楚,普通士卒看見隊官極隊官以上軍官要行跪拜之禮。

    還有將士們的生活安排,娛樂生活,生病看病,心理輔導方麵做了詳細規定。

    兵是要經過嚴格規範訓練的,他們參軍前也是普通人,要想成為一個嚴格的將士,首先要深入人心的紀律性和執行命令的堅決。

    再則當兵要膽大不怕死,作戰靈活機敏,乞活軍平日的作戰訓練陳諾已經完善,可說團戰和單兵戰都安排上了,但是這還不夠,戰場之上千變萬化,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作戰方式。

    陳諾不喜歡呆板的兵,尤其不喜歡那些隻記死板教條的木頭腦袋士兵。

    選兵練兵有很大的學問,要想成就造就一支精兵,這基礎的製度就要打紮實,軍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諾耗費了極大的心力才製定出這一套完整嚴密的軍規來,選兵開始講起,根據人的體魄分配兵種,戰時如何訓練和考核。

    平日裏為士兵登記身份,讓他們習武、保養身體,製定詳細的軍規、禮儀,並用簡單易懂的旌旗金鼓訓練士兵。出征時如何住宿、如何野營等等方麵都有萬全的準備。作戰時也明確安排各個兵種的分工,不至於紊亂。戰後如何分配功賞也有清晰的標準。

    實乃“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