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手機預裝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王立彬走後,羅凡聯係了雷總跟他說了這件事。
雷總聽完以後對企鵝融資星聊並沒有覺得意外。
企鵝一向都是這樣,他都見怪不怪了,就像做遊戲,能買就買,買不到就抄。
“羅總,你是怎麽想的?”
“給他一些股份唄!這樣多少能降低企鵝對我們星聊的防備, 還能換來一大筆錢用作星聊的發展。”羅凡說道。
“星遠現在缺錢嗎?據我所知你們的頭條可是每個月都有好幾千萬的廣告收入,這個手機門戶網站的點子驚掉了一堆人的下巴。”雷總略帶調侃的說道。
“雷總你有所不知,我剛買了塊地準備修公司總部了,下來要10個億左右,錢是很緊張的。”
“修公司總部?怎麽這麽早就要修公司總部了?”
“也不早了,我覺得現在正是時候。”
雷總沉默片刻後說道:“這樣吧!明天我來一趟, 到時候咱們一起跟企鵝那邊的人聊。”
第二天雷總也過來了,上午10點三方在會議室裏碰麵。
企鵝那邊的要求很簡單,他們主要的目標就是星聊已經測試成熟的技術, 至於說30的股份,其實是可以降的。
而雷總和羅凡都想要多爭取一些星聊的發展時間,最起碼不能讓企鵝的社交軟件剛一上線就有搖一搖和朋友圈。
於是雙方圍繞這一點展開了談判。
這一談就是整整一天。
最終雙發達成協議,企鵝花4億購買星聊20的股份,星聊需要向企鵝共享星聊的搖一搖相關技術。
雙方簽訂協議後,星聊的股權變成了星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4,大米持股36,企鵝持股20。
協議簽訂以後,三方一起吃了晚餐。
第二天,雷總又來到了羅凡的公司。
“羅總,昨天你同意將搖一搖的相關技術共享給企鵝是不是有別的什麽想法?”
“嗯,我們公司這邊已經有了星聊下次的升級方向,這是計劃書。”說著羅凡把桌上的文件夾遞給了雷總。
雷總看完以後眼前一亮:“這下,即便是企鵝新推出的社交軟件有搖一搖也不會對星聊產生太大衝擊了。”
羅凡笑著點了點頭。
不知不覺,大半個月過去了,時間來到了2010年11月1日。
每個月1號都是星遠的例行會議, 這天星遠的高層齊聚會議室。
高萌照例將這一個月的財務報表做成ppt放了出來。
這一個月除去買地以外,星遠的各項財報基本穩定。
小破站勉強維持收支平衡,缺的部分網店可以補貼一些。
遊戲上收入足夠維持公司的運營。
每日頭條10月份廣告收入突破了8000萬元,按這個趨勢到明年1到2月份應該就能破億的。
每日頭條能有這個成績正如之前的雷總所說,驚掉了一地下巴。
說實話,移動互聯網領域現在在大多數人眼裏都隻是小孩子過家家,小打小鬧,大量的互聯網巨頭之所以不重視手機端的市場。
在這些人看來,手機是不會取代電腦成為互聯網的中心。
他們對手機打廣告也沒有多少信心,因為手機那麽小的屏幕,如何投放廣告?如何進行流量變現?
而且離開了ifi手機就變成了廢鐵,手機不能隨時隨地上網,回了家就有電腦用了,手機的存在還有什麽意義?
因為這些原因,連淘寶的手機app都是在13年才上線,百度雖然有app,但並不重視,相較而言隻有企鵝比較看重移動端。
但企鵝的重心並不在移動端上,而是網遊上。
所以每日頭條的異軍突起, 讓行業內不知道多少人為止驚訝。
不過即便如此,互聯網巨頭們還是沒有對移動互聯網產生多大的興趣,因為每日頭條一個月的廣告收入甚至比不上f搞了活動一天的氪金量,這個體量憑什麽讓互聯網巨頭們重視?
羅凡對此也不在意,他們不重視,不正是星遠科技有限公司悶聲發大財的機會嗎?
“老板,最近幾個月,各種各樣的智能手機開始出現在了市場上,不少app都搞了手機預裝,我們要不要也有樣學樣趁機購買一些手機預裝呢?”
王景的話打斷了羅凡的思緒。
手機預裝,在羅凡重生之前,基本上已經消失殆盡。
歸根究底是手機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手機廠商為了不得罪用戶,都放棄了這種低回報還會惹人討厭的手段。
但目前還是2010年,除了三星,蘋果這種巨頭,其他的智能手機公司正在拚命的搶市場,不管是品牌機還是雜魚山寨機,市場上各種低價的定製機,廣告手機更是滿天飛。
充話費送手機送的就是這類型手機。
為了盡量多的獲取一些利潤,很多手機公司都會與app軟件公司合作,在手機出廠時就安裝這些軟件,手機公司獲得利潤,軟件公司以低價獲得了用戶。
這麽做,看似手機公司和app軟件公司雙贏,受傷的隻有用戶。
但實際上,提前預裝的軟件,基本上都是刪不掉的,而肯接受預裝軟件的手機,自然不會是什麽品牌旗艦高配機型。
這類手機本身的運行內存就很低,手機裏還有一堆刪不掉的軟件,手機還沒用幾天就卡的不得了,讓無數用戶咬牙切齒,連帶著對手機預裝的這些軟件也恨上了,之後一看到這些軟件,想都不想就會卸載。
這對軟件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凡是個重視前途的軟件開發公司,都會很慎重的選擇要不要這麽做。
羅凡記得前世他去的第一個音樂公司就想搞這種預裝來著,還專門派人去打聽過價格。
出廠預裝軟件貌似是分為兩種,一種是刪不掉的類型,這種收費大概3-4塊錢一個手機。
另外一種就是隻裝上去,但用戶可以隨時卸掉,這種隻要幾毛錢一個。
後者手機公司基本上都是來者不拒,來多少要多少,這波下來手機廠商直接賺麻了。
綜上所述,到最後獲利的其實隻有手機廠商,特別是那些垃圾山寨機的手機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