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山門弟子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傍晚,雪小了之後,寧亦帶著秦晚騎著栗狐回到宮中。

    秦晚躺在冷宮的床上,腦海裏是寧亦跟她說的每句話,思考著她與寧亦的關係。

    他們的地位天然不對等,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秦晚心裏最大的矛盾點。

    兩個人產生感情,並希望這份感情持久下去,其基礎是彼此價值的平等,彼此的能量勢均力敵,絕對不可以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或饋贈。

    不對等的價值會形成一個情感陷阱。這個情感陷阱由感激、感動或者其他什麽易讓人產生愛情錯覺的感受組成。

    正如秦晚不否認自己對寧亦有好感,但她也清晰的意識到這種好感不過是在她困難時刻對寧亦給予的物質條件的依賴。

    當男人認為他站在高點要對女人索取關係時,聰明的女人該聰明的對抗——本姑奶奶優點很多,是你蠢你才看不到,所以你不配和本姑奶奶談對象。有了這般氣勢,縱然他是想要一吞九州的攝政王,也不過如此。

    秦晚抱著被子聽著外麵下雪的聲音,告誡自己要像雪花一樣保持冷靜和清醒。

    想清楚這些,她又一次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

    從湖上看雪之後又過去了幾天,雪後天空變得響晴。

    這段時間寧亦不知在忙些什麽,自從那次湖邊看雪回來,他都沒有出現。

    秦晚猜他是在忙沛郡的事,也可能是在整編北戎水師,亦或是其他什麽軍政要務。她沒把寧亦放在心上,專心研究釀造醬油。

    最近她一直考慮在應陽城裏開一家醬菜調料店,為自己創收。一方麵是因為她和寧亦沒了婚約,再讓他出錢養自己,秦晚覺得她的臉皮還沒有那麽厚;另一方麵是她被寧亦說她什麽都沒有,她覺得被輕視了,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身無長物,她得想辦法多搞點錢。

    釀醬油可不如泡菜那般簡單,她向袁英討來大豆和酒曲,又是泡又是蒸,忙忙碌碌七八天,終於開始晾曬。

    待秦晚忙完所有的活兒,又叫上流螢出宮。她要去應陽城最好的街市上選一間鋪子。

    自從寧亦取消軟禁,秦晚一直想帶著流螢到宮外好好轉轉。

    於是兩人帶好出宮的腰牌,坐上袁英駕駛的馬車,開開心心地出了門。

    奈何她們轉了一天,不沒有找到心儀的鋪子,又因為手頭的錢還要留著付房租,緊巴巴的兩人也沒敢多買東西。

    不過就算這樣,對於女孩子來說,能出宮逛逛街已經是非常好的消遣了。

    就在三人坐在小茶館裏喝甜茶的時候,突然一陣突突的馬蹄聲在長街上呼呼而過。

    長街兩側的百姓們紛紛抻著脖子張望,秦晚和流螢也加入了看熱鬧的行列。

    隊伍大約有二十多人,白衣玉冠,身配長劍,顯然是某個江湖門派的弟子。

    隊伍帶頭的是一名大約十七八歲的少女,與其他弟子不同,她一身湖綠,背著一把銀色長劍,深褐色的長發綰成雙平髻,配著一支水色白山茶玉簪,耳邊是一對兒圓孔翡翠玉璫,眉若細柳,眼若秋水,鼻似小山,唇似絳珠,十分俊俏漂亮。

    隊伍匆匆而過,身旁有人認出道:“白山門的人都到應陽城來了。”

    一聽白山門,小茶館裏的人一陣喧嘩。

    秦晚回憶了一下,好像白子仙就是白山門的下任門主,而寧亦也曾被送到白山門修行。

    這時旁邊又有人道:“他們是白山門,那帶頭那個女子會不會就是白山門唯一的女弟子林柔?”

    “你說的是那個人稱‘白山明月’的林柔?!天呐,我剛剛沒仔細看,太可惜了!”

    秦晚和流螢對視一眼。

    流螢搖搖頭,表示她沒有聽說過。

    秦晚問向旁邊的袁英:“袁少將軍,你認識剛剛那名少女嗎?”

    袁英:“不認識,‘白山明月’倒是聽說過。她是白山門上任門主白石道人的外孫女,也是白山門中唯一的女弟子。據說天資過人,擅長用劍,得白山門劍意真傳。不僅如此,她背後那把明月劍還是當年寧王殿下在白山門修行時,專門為她打造的。”

    不知袁英是無心還是有意,最後那句話她特意加重了語氣。

    在秦晚聽來,似乎帶著某種酸氣。

    不過,寧亦能夠專門為這個叫林柔的女孩子鑄一把劍,可見她在寧亦心中的分量不淺。

    流螢衝著林柔離開的方向翻了個白眼說:“又是一個來跟娘娘搶殿下的女子。”

    秦晚抬手捏了捏流螢的臉:“胡說什麽,我和寧王又不是那種關係。你應該說是跟袁英搶寧亦的才對。”

    袁英臉騰得一下紅了,瞪著眼生氣道:“娘娘,屬下對寧王殿下……”

    “好啦好啦,”秦晚打斷她的話,毫不在意地笑笑,“女人最懂女人,不用多解釋。”

    袁英:“……”

    一日徒勞無功,袁英駕車帶著秦晚和流螢回到應陽皇宮。

    回到宮裏,袁英放下秦晚和流螢後駕著車就走了。

    秦晚和流螢知道她這位少將軍對保護她們這個活兒一直心中不忿,也就不難為她送她們回宮。

    因為從宮門到冷宮的距離很遠,她們沒有走大路回去,而是決定抄近道穿過花園,這樣能少走一刻鍾的時間。

    好巧不巧,在她們路過花廳與小湖之間的小路時,對麵出現了剛剛在長街上看到的那一群白山門弟子。

    左邊是湖,右邊是假山,秦晚隻有往前走和往後退兩個選擇。

    按照她的性格,往後退絕不可能。

    林柔等人看到了迎麵而來的秦晚,麵有訝色,問向旁邊的引領的宮人:“陳公公,前麵這位姐姐是誰?”

    陳公公也看到秦晚,先沒有回答林柔的問題,而是對秦晚行禮:“小的參見娘娘。”

    “娘娘?”林柔微微一笑,直接問向秦晚,“您是哪位娘娘啊?”

    秦晚聽她語氣裏帶著諷刺,知道來者不善,根本不想理會。

    陳公公見秦晚沒有說話,轉身向林柔解釋道:“林小姐,這位是寒微所的秦妃娘娘。”

    林柔誇張地驚訝了一下,隨後對身後的幾名白山門弟子道:“原來是梁帝留下的那位娘娘啊。我就說師兄從未納妃,怎麽會有娘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