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多說無益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秦晚抬起手,比了個暫停:“打住打住,別往下說了,多說無益,吃飯吃飯。”
說罷,秦晚避開寧亦的眼神,低下頭專心地啃自己手裏的雞腿。
吃了一會兒,秦晚突然抬起頭,笑嘻嘻瞅著寧亦:“寧亦,我給你出個題。”
“本王說過,別直呼本王名諱。”寧亦給她夾了一個雞翅膀。
秦晚沒理寧亦的抱怨,問:“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麵數有三十五個頭,從下麵數有九十四隻腳。問籠中各有多少隻雞和兔?”
寧亦想都沒想就說出答案:“二十三隻雞,十二隻兔。”
秦晚驚訝:“你怎麽算這麽快?!”
寧亦無奈,勾起手指敲了敲她的頭:“別拿本王三歲時的算題來考本王。”
秦晚說:“你吹牛,我三歲的時候還不認識數呢。”
寧亦笑,眼中盡是寵溺:“你真覺得就憑你的腦子能跟本王相比?”
秦晚翻了個大白眼,說了句“沒勁”後,開始香噴噴地啃雞翅膀了。
寧亦眼神如水,溫柔地看著秦晚。他從未想過這個世界上會出現一個女人,他願意給她夾菜,給她添湯,讓她常伴在自己身側。這樣的女人太難得,以至於他堅信這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個。
作為君王,有了軟肋是十分可怕的事。
吃完晚飯,寧亦將秦晚送出慶雲殿。
晚上風有些冷,秦晚凍得打了個哆嗦,哈出了一口冷氣。
寧亦讓內侍送來一件鬥篷,親手披在秦晚肩上:“本王還有些事,不能送你回去。”
秦晚擺擺手:“不用不用,流螢陪著我呢,你忙你的就行,就是別忙太晚,也別熬夜,熬夜會禿頂,特別難看。”
寧亦:“……”
秦晚:“好啦,我走了。”
寧亦:“近日不要再出宮,店鋪的事情也暫時放一放。”
秦晚不滿道:“啊~不要,我覺得白子仙給我那麽好的鋪子,不開業可惜了。”
寧亦搖頭,語氣堅定:“沒什麽比你的安全更重要。”
秦晚失望又可惜地歎氣:“唉……好吧。”
目送著秦晚離開的背影,眉頭緊鎖,溫柔的表情已然換上一片蕭殺。
小白幻化成人形從宮牆上跳下,來到寧亦麵前。
寧亦:“從現在開始,你要一刻不離地保護她。元沉敢對她出手,這件事本王絕不能忍。”
小白說:“寧王殿下,你變了,從前你可不會在意女人。”
寧亦瞪向小白:“少說廢話。”
小白無奈一笑,搖身化作貓,小跑兩步,奔向冷宮。
幾日之後,寧亦頒布了新的法令,嚴禁非官方渠道購買南梁茶葉和絲綢。除此之外,就算是北戎官方采買,價格也在原基礎上打了三折,如此以來整個南方的茶農和蠶商受到了重大打擊,接連破產。北方茶桑商人雖然也受到重挫,卻因另一項大力支持北方山地茶園的政策頒布後稍有好轉。
秦晚從小白那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裏有了些許感動,他是在警告元沉,不要在卑鄙的地方再搞小動作。
想到這裏,秦晚有些內疚,雖然她說不上為什麽自己會內疚,但總覺得她欠了寧亦一個人情。再加上寧亦請她吃了頓飯,她得把這份人情給還了。
正當秦晚撐著腦袋在屋裏琢磨這事兒時,流螢在門外喊道:“娘娘,又下雪了!”
秦晚走出房間,抬頭眺望。
灰蒙蒙的天飄下霰雪,一粒粒落在院裏。天氣越來越冷,雪落在地麵上也不會融化,很快就薄薄鋪了一層。
流螢說:“應陽城往年少有下雪,今年才入冬竟然已經下第二場了。娘娘您說,會不會是寧王殿下從戎國而來,給咱們這帶雪來了?”
秦晚本來想說寧亦他又不是天氣之神,還能自帶降雪功能。可她忽然想起某位歌手自帶下雨天氣的異能,不自覺勾起了嘴角。
秦晚:“流螢,我給你唱首歌吧。”
流螢:“好啊好啊!”
秦晚隨手拿了一根蘿卜放在嘴邊,開始站在雪地裏對著天唱:“搖晃的紅酒杯,嘴唇像染著鮮血……你太美,盡管再無言,我都想用石堆隔絕世界,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
流螢說:“娘娘唱得真好,能不能以後不要再唱了。”
——
南梁,玉衡鎮
梁帝元沉坐在龍椅上,陰鷙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兩人。
一人是掌印太監方慶,另一個是他派往應陽城的刺客烈饈。
“啪!”
梁帝的茶壺粉碎在了烈饈麵前。
“不僅沒有潛伏到秦妃身邊,還殺了自已人,烈饈!這就是你身為十三影衛之首的本事嗎?!”元沉眼底血絲崩裂,大聲怒喝。
烈饈跪在地上沒有辯駁,低著頭默然認罪。她的頭上釵著一支銀色發釵,反射著凜冽的冷光。
方慶在一旁說道:“陛下,秦妃娘娘行事路數詭異,烈饈他們沒有預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
元沉:“廢話!如果她身無產物,寧亦會將她當個寶貝供著嗎?!如今你們打草驚蛇,寧亦已經在她身邊增加更多防備,再想接近她要比登天還難!你們這幫廢物,朕要你們何用?!”
烈饈跪下地上,叩首道:“請陛下再給屬下一次機會,屬下定不負使命,必將帶回秦妃娘娘。”
元沉冷哼:“你們太小看寧亦了,就算朕再給你機會,寧亦會給你機會嗎!這次你不僅沒有把秦妃帶回來,身份也全都暴露,你們知不知道寧亦之所以要限製茶葉和絲綢就是在警告朕!梁國蒙受了如此大的損失,朕現在恨不得抽了你的筋,你還要朕要相信你?!”
烈饈將額頭磕在地上:“請陛下相信屬下,屬下必當竭盡所能。”
元沉:“好,朕就再給你一次機會,帶不回秦妃,提頭來見朕!”
離開元沉的書房,烈饈和方慶退至廊下。屋簷下滴落的雨滴,啪塔啪塔地打在芭蕉葉上。
方慶揣著手看向烈饈:“雜家從未見過烈大人帶過發飾,今日卻簪了這麽一支別致的宮簪,看樣式是應陽城裏珍寶閣的手藝。沒想到列大人出了一趟公差,還有心去買發飾……”
烈饈冷眼回看了方慶一眼,沒有任何回答,頭也不回地大步走進了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