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利令智昏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弘毅你這是要做什麽?”
義王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回過皇兄,我聽說父皇被奸人所害,心中牽掛,還請皇兄允許我進去查看……皇兄當識時務,務求不要傷了你我兄弟和氣!”
言語帶要挾,完全就不是一個皇子應該對儲君的態度。
李弘暻吸了一口氣,拂袖,冷笑:”弘毅你是在懷疑本宮?”
義王爺眉眼帶狠。
”弘毅不敢,不過……皇兄與我在這裏對話這麽久,卻不見父皇,不由得弘毅不懷疑。”
”嗬嗬你關心父皇,孝心可嘉,不過”
李弘暻嘴角勾起雪意。
”這裏是文禹殿,是父皇嚴命不許帶兵器進入的地方,你若擅闖,便是犯上,別怪本宮沒說清楚。”
義王轉了下眼珠子,態度緩和下來。
“皇兄不用拿大道理壓我,今夜,我見不到父皇,也不會讓皇兄離開。”
義王雖滿口孝心,臉上卻沒有絲毫擔憂,語氣態度更是囂張,一副一點也不怕李弘暻的樣子。
李弘暻倒是也不在意,眉眼疏離而平靜,”怎麽?不讓本宮離開,李弘毅你這是要反了不成?”
義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繼而一眸挑釁,同樣直呼太子名諱:“李弘暻你不要以為你做了什麽沒人知道!”
”哦?”
李弘暻淡然的神色終於有了些變化。
”本宮倒也好奇本宮做了什麽你義王爺知道、而本宮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義王也不著急。
”皇兄莫要與我嘴皮子,眼下,這皇宮禁衛軍的統領權全在我手上,這文禹殿已經被我的人圍死了……”
“皇兄身體不好還操心政事,唉,這若是一不小心磕了碰了,我大齊皇室豈不是要雙喪齊發了?”
義王說話間還大辣辣地踱步到文禹殿門口,狀若無意地掃了一下文禹殿內。
殿中的禦醫們早已瑟瑟發抖。
他們剛剛可是親自看著皇帝突染怪疾,被太子殿下攙著進了內室的。
眼下,這義王爺跑來一鬧,他們突然就發現不對勁了。
高宗發病,雖然看似嚴重,可是還沒駕崩啊,這、這兩兄弟這架勢,怎麽看都像是在爭皇位。
他們不由得擔心起來。
這幾日,朝堂情勢已漸趨明朗。
皇帝暗暗擇選吉日吉時。
太子殿下病體痊愈,生母又出身嶽家忠良一門。
儲君優秀,朝上又有楊老將軍等老臣鐵杆支持。
因此,即便是高宗駕崩,大齊皇帝的寶座,毫無懸念是太子李弘暻的。
這義王,怕是瘋了。
生母卑賤,無依無靠不說,義王爺自身能力也平平,雖說人緣不錯,在秦家滅門後也展現出來對六皇子的愛護有加。
但……除了他自己,大齊朝堂上恐怕沒有一個人會支持他繼承皇位。
禦醫們個個憂心忡忡,義王謀反,卻連累得他們不得不成了這場謀反的參與者……
殿內所有人,都把壓製義王的希望,寄托在了太子身上。
李弘暻倒似乎一點也沒發現義王的野心,黑眸淡淡,語氣也不見淩厲。
”沒想到弘毅你如此年少,卻有這等氣魄與謀略,倒真是難得。”
對於李弘暻的稱讚,義王爺毫不謙虛。
”多謝皇兄誇獎,身為大齊皇家血脈,這些都隻是弘毅必須要做的!”
夜傾城都給聽笑了。
義王的言行舉止,毫不掩飾展示他自己有成為帝王的實力。
而事實上,義王在李弘暻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這一點,從李弘暻那處事果斷不行於色的神態,能夠十分清楚地看到差別。
瞧瞧義王李弘毅,連李弘暻是什麽底細都沒摸清,就敢帶著他所謂的人馬,衝到這文禹殿前逼宮。
宮要是這麽好逼,故人就不會有一將功成萬骨骷的諺語了。
夜傾城有些憐憫地瞧著義王李弘毅那一副、根本沒有將太子放在眼裏的狂妄模樣……
確然。
在很多人眼裏,太子李弘暻一直是跟病秧子、可憐蟲,浪費大齊財物糧食的廢物,關聯在一起。
但事實上,李弘暻的實力遠超任何一位皇子!
別說是大齊,便是六國之中,也難有可與其匹敵之人。
雖說……義王李弘毅今晚會出現在文禹殿前,是夜傾城給他的‘底氣。’
但實話說,夜傾城隻是想著試試深淺,沒想到他真的會中計。
自那日皇宮門前見識到義王的‘能屈能伸’演技後,夜傾城便對他上了心。
翌日。
她隨便用了一個‘無名氏’的身份,準備了大量的珠寶銀票,雇了人送到義王府去。
表示一個路人,在旁觀了義王對六皇子的重情重義後,對他崇拜萬分。
與珠寶銀票一起送去的,還有一分言辭懇切滿篇吹捧的信箋。
信箋內容如下:
“無名氏看夠世人涼薄無情,今生有幸一睹義王的君子風華。”
“思及秦國公之禍事,根源在於大齊國庫空虛,朝綱鬆弛,帝王無權威,官員無王法,百姓無寄托。”
“今親眼見識義王有情有義能屈能伸之偉人做派,放眼大齊,如義王您的又有誰呢?”
“無名氏願奉上畢生財產,助王爺登上皇位,希望王爺體察民心,順應天命,救大齊於危境。”
義王爺初始有懷疑,暗中派了人查探‘無名氏’來曆。
夜傾城早已讓竹叔做了安排。
查探的人得知‘無名氏’為一名對太子對現狀極端不滿的名士,在給了義王爺金銀財寶後,還寫了許多誇獎吹捧義王的文章。
短短時日。
義王李弘毅的名字,在文人名士間播與四方,許多心有情義之人對他仰慕不已。
義王本來就有不甘曲人之下的野心,更早就不滿病太子久病纏身卻霸著儲君之位的事情。
他認為自己隨隨便便都能取代李弘暻,登基為帝。
夜傾城的這一番暗線操作,無疑極大程度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在又一次接到‘無名氏’送的大麵額銀票後,他狂喜的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他有了足夠打點的銀子了,即刻開始按照自己早已設想的方案行動。
收買禁衛,又通過禁衛一步一步結識禁衛統領,用一摞一摞的銀票讓皇宮裏的禁衛軍,歸順他。
他對禁衛軍輕易就屈服於銀票下深信不疑。
因為以他自己對金銀財寶的渴望,讓他以為隻要銀子給的夠,所有人都能被收買。
利令智昏。
早已暗中得知高宗在選吉日的義王,在從禁衛軍口中知道夜傾城夜晚進了皇宮,並與高宗密談的消息時,他十分明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利害。
繼續盯梢。
禦醫的來來往往,唉聲歎氣,到最後的全體求死,又讓他嗅到了異常。
他開始留意東宮。
果然,太子也聞風而動,去了文禹殿。
彼時的義王爺李弘毅以為,這整個皇宮都是他的人。
皇上有生命危險,太子繼位理所應當。
成大事者,必心狠手辣。
因此,隻要他發動禁衛圍住文禹殿,殺掉殿內全部知情人,這大齊天下便是他李弘毅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