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當趣事

字數:5851   加入書籤

A+A-




    四月七日,漢水與丹水交匯處。

    在這裏是楊龍和楊誠分兵的地方,楊龍將帶領親衛營一千人,鐵衛營一千人,斥候營五百人和工兵營一千人,共三千五名士兵沿著漢水西進武當縣。楊誠則帶領鐵衛營三千人和工兵營五百人,共三千五名士兵沿著丹水北上博山縣。

    西進武當的道路崎嶇不平,楊龍與楊誠分開後,行軍了整整兩天,才在四月九號的下午,到達武當縣。

    看到這支頭裹黃巾的軍隊,城中人心惶惶。早就有黃巾軍在南陽造反的消息傳到這裏了,但他們之前都以為,黃巾亂軍不會到他們這個小山城來。

    誰知道,現在黃巾軍如同天降般到來到了這裏。這讓他們哪有一點心裏準備啊,聽官府宣傳,這黃巾軍可是會吃人肉的。城門早就被死死的關著了,但是卻擋不住害怕的情緒蔓延至他們的那顆心。

    城中縣衙內,縣令張豐急得團團轉,縣尉李置也是一籌莫展。這武當縣城隻有五百名老弱病殘的縣兵,平時讓他們看看城門還行,現在城外來了三千黃巾賊,這可叫他們如何是好。

    這時一名李姓的縣吏弱弱的道:“要不我們還是降了吧!”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但此時廳中本就安靜異常,他的話所有人都聽到了。

    聽到這話,縣令連忙急眼道:

    “不可!這黃巾賊可是專殺富戶和官吏的,投降了我們都得死啊。”

    聽了他這話,李置卻有不同意見:“縣令大人,這黃巾賊射進來的勸降信,不是說了嗎,他們不會亂殺無辜的。他們隻殺那些貪官汙吏,和那些禍害百姓的豪門士族。

    你我可都是良善之人啊,有什麽好害怕的。”

    聽了這話,縣令心裏苦啊。本來想在這縣令的位置上撈點好處的,誰知道這武當山的山民彪悍,本地的大戶又極其團結,導致他愣是不敢動什麽歪心思。

    這也間接的讓他在這武當縣博得了個好官的名聲,可他心裏早就想罵娘了,隻希望任期能早點結束,到時候換個好地方去上任。

    誰知道這都第三個任期了,他都沒等到調令。他又怎麽知道,漢靈帝在搞賣官大賺特賺呢。買官的當然要選好地方了,而像他這裏想貪都無從下手的地方,又有誰會傻到花錢買啊。

    這也間接的讓他坐實了好官的人設,畢竟假意的做得久了也成真的了。可他聽了縣尉的話,卻不敢認同。

    張豐:“這黃巾賊的話,哪裏能信啊,黃巾賊對豪族富戶的惡行可是在天下傳開了的。”

    李置:“這守也守不住,投降又害怕黃巾賊不講信用,這可怎麽辦啊?”

    就在這時,廳外有一人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快速的說道:“大事不好了,李奇公子獨自一人騎馬出城去了,說是要去殺退外麵的那夥黃巾賊。”

    聽到這人說的話,李置不由得大罵:“這個無法無天的逆子,他就這麽的想不不開要出去尋死嗎。”

    這李奇是李置的大兒子,李置身為武將,自是有一番武藝。他也自然而然的教導李奇學習。

    說來,這李奇從小就是力氣過人,在得到他父親指點武藝後,實力更是突飛猛進。在他十八歲的這一年,連教他武藝的李置也不是他的對手了。因此,讓他博得了個武當縣第一的名頭。

    成為了武當縣的第一高手後,李奇便從此小瞧天下英豪。這不,一個人就敢單槍匹馬的跑出城去,揚言要挑戰城外的三千黃巾軍。

    此時西城門外,楊龍正在等著射進城裏那封勸降信的回信呢。這時,突然看到城門在緩緩地打開。

    楊龍一愣,難道城裏這麽快就決定開門投降了。隻是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很快就改變了想法。

    隻見一騎飛快的從打開的城門縫處竄出,然後城門就飛快的關上了。

    楊龍仔細看過去,隻見這騎馬出來的騎士,身穿玄甲勁裝,手提亮銀槍,威風凜凜的向著他的軍陣衝來。

    待這騎士衝到軍陣前一百步時,隻見他動作流暢的讓馬匹前蹄高高抬起,來了個高難度的急停。然後就見他大聲喝道:“吾乃武當山縣尉李置之子李奇是也,你等賊軍可有人敢出來與我一戰?”

    聽到這熟悉的出場白,楊龍不禁暗樂,這是典型的陣前鬥將啊。看來這人被《三國演義》禍害得很深啊!什麽?這時候還沒有《三國演義》?哦,報歉報歉!

    楊龍攔住了,想要出陣與那李奇單挑的楊熊。自己打馬出前十步,也不多說話,隻是抽出戰刀遙指著李奇。

    李奇等了一會也不見楊龍說話,心裏不耐煩起來,大喊一聲:“賊將,納命來!”便打馬急速往楊龍衝來。

    八十步,楊龍沒動。六十步,楊龍把戰刀掛回馬背上。四十步,楊龍飛快的抽弓搭箭。二十步,一支流星般的鐵箭飛出。

    那李奇看到楊龍這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頓時驚呆了,居然還在直愣愣的騎馬往楊龍這邊衝來。在他沒有做出任何動作的情況下,一道寒光沒入了他座下的馬匹胸膛,然後透體而出,直接深深的沒入了馬匹身後的草地上。

    受了此強力的一箭,那馬匹頓時停住了去勢,而馬背上的李奇,被狠狠的拋飛向楊龍這邊。

    楊龍飛快的右手探出,準確的抓住了已經失去重心的李奇,然後把他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這楊龍不講武德也不是第一回了,他早已探查到,這李奇身體素質隻有78點,就算讓他發揮到極致也就那樣了。

    然而楊龍還是棄刀改用弓箭,射了這李奇一個措手不及。楊龍看到單挑就想嗬嗬,然後就是讓這李奇明白,什麽是兵不厭詐,什麽是人心險惡。

    被摔在地上的李奇,雖然摔得有點七暈八素的,但也把他從呆愣中摔醒了,然後就是對楊龍怒目而視。楊龍身後很快就有士兵上前,把李奇捆綁起來,並把他帶到了楊龍麵前。

    在李奇剛想開口大罵楊龍無恥的時候,楊龍搶先開口了:“你我可約定過不準使用弓箭?弓箭射得好算不算我的本事?我這箭可算是在你背後偷襲?”

    聽了楊龍的話,這實誠的李奇幾次想開口,但都沒有找到反駁的話語。他跟楊龍確實沒有約定過不準使用弓箭,弓箭射得好也確實是楊龍的本事,最後這箭也是當著他的麵射的,並沒有偷襲。

    但李奇就是感覺到心裏一陣的委屈,想他在武當縣嘩吒風雲了那麽久,哪裏受過這等委屈啊,越想越是難受的李奇,竟然流下了憋屈的眼淚。”

    楊龍看到這李奇,被他教育得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內心感到一陣安慰。就在這時,他竟鬼使神差般的冒出一句:“孩子,別哭!放心吧,叔叔不會殺你的。”

    誰知道,聽了楊龍這句話後,李奇居然嚎啕大哭了起來,瑪德,沒有這麽欺負人的!

    楊龍看到李奇聽了他安慰的話語後,更是感動得大哭。便心想,李奇這娃真是感性啊,一點話語就被感動成這樣,他肯定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要是李奇知道了楊龍心裏的想法,不知道會有多少個瑪瑪批脫口而出。

    當然,楊龍不會真的那麽沒眼力勁,隻是想逗逗這家夥罷了。見火候差不多了,楊龍就讓人給李奇鬆了綁。

    楊龍:“你說你是縣尉李置的兒子是吧,我現在放你回去,把我的話傳達給你的父親和縣令。

    我們黃巾軍是擁護黃天的義軍,是為百姓鳴不平的,是要建立太平世界的仁義之師。我們不會禍害百姓,不會禍害良善之家。望你父親和縣令能多為城中百姓著想,早上投降免去刀兵,去吧!”

    聽到楊龍這恢複正常的話語,李奇也不哭了。隻是不敢置信的看著楊龍,他沒有想到傳言中亂殺豪門士族,隨意禍亂百姓的黃巾賊,居然會真的要放了他。

    在楊龍再三揮手示意下,李奇才確定這是真的。然後往城門方向一步三回頭的走去,這經曆對他來說有點夢幻啊。

    城中主街大道上,一行人急匆匆的往城門處趕來。忽然迎麵快速的跑來一人,那人看到這一行人後,連忙慌張的稟報道:

    “不好了,縣令大人,縣尉大人,李奇公子出去挑戰黃巾賊將,已經被生擒了!”

    聽到這話,李置直感眼睛發黑,腦中充血,差點就暈了過去。旁邊一小吏注意到李置的狀況,連忙上前扶住他。

    張豐也直皺眉,感覺這事頗為棘手,他稍一思考,便對著眾人道:“我們還是上城牆看看具體情況如何再說吧。李置大人不必憂心,令公子隻是被生擒,想來那黃巾賊是想要拿他做點什麽,不會傷他的性命的。”

    旁邊的眾人也紛紛安慰起李置來。不知道是眾人的安慰起了作用,還是李置自己想通了,一會兒便恢複了力氣,然後隨著眾人繼續往城門處趕去。

    在他們就快要到城門時,迎麵又急速跑來一人。眾人看到後,皆心中咯噔一下,同時都冒出不好的想法來。

    隻聽那人興奮的道:“諸位大人,李奇公子被放回來了!”

    眾人剛才都是擔心又有什麽壞事發生,現在聽到這話都是一愣,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然而在那名傳令兵再次說了一遍後,這才都確信了起來。就在眾人想著,這黃巾軍到底想做什麽時。前方又走來了一名頗為狼狽的青年,這人正是被楊龍放回來傳話的李奇。

    到現在李奇都還有點暈乎乎的感覺呢,以至於前麵一大幫人在那他都沒有注意到。

    “你這個逆子!”

    突然,一聲暴喝傳來,才把李奇驚醒。隻見李置憤怒的衝過來,劈頭蓋臉的往李奇身上招乎,一邊拳打腳踢,一邊還罵罵咧咧的。

    眾人見此紛紛上前攔住李置,勸說他放下怒火,先把事情原委弄清楚再說。

    李奇被他老子揍也沒有反抗和躲閃,他知道是自己理虧。

    眾人一陣忙活,好不突容易才把李置攔住。也虧得李置沒有下狠力,不然憑他武將的身體素質,眾人還真不一定能攔得住他。

    鬧劇過後,張豐對李奇問道:“賢侄,黃巾軍把你放回來了,他們是有什麽事讓你傳達嗎?”

    李奇:“是的,縣令大人。黃巾軍讓我告訴您,說他們黃巾軍是擁護黃天的義軍,是為百姓鳴不平的,是要建立太平世界的仁義之師。他們不會禍害百姓,不會禍害良善之家的。”

    聽了李奇這話,眾人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