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宛城戰起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五月三十號
這一天,張曼成不知道喝了多少,突然就來了興致,想到城樓上看看城外的秦頡長什麽樣。
雖然有人勸說張曼成,讓他不要在這個時候去。但張曼成是誰呀,黃天老大,張角老二,他是老三,誰能勸得住。
張曼成搖搖晃晃的上到城門樓上,手扶汝牆,目視城外。正在這時,秦頡派來罵戰的人上場了。本來罵戰是很正常的,這件事情也進行了差不多有半個月了。
但今天這裏就有這麽一個不正常的人,城外那人才罵到張曼成的第二代祖宗的時候,張曼成那個暴脾氣啊,瞬間就點燃了。扶著汝牆的雙手,稍稍一用力,張曼成就飛了出去。在空中的時候,張曼成還對著遠處罵他祖宗的那人喊了一句:
“甘你祖宗!”
然後,張曼成就沒有然後了!
城樓上跟著張曼成一起來的十幾員黃巾軍將領,頓時傻眼了。你說,這叫什麽事啊。哪怕張曼成少喝二兩,都不會發生這麽荒謬的事情。
一時間城樓上的一眾黃巾軍將領亂成一片,有大喊渠帥的,有趴在城牆邊上焦急往下看的。但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此時應該是馬上去打開城門把張曼成救回來。
在城外罵張曼成祖宗的那名粗嗓門士兵,看到這結果興奮極了。這還沒熱身呢,就有人來給他跳城助興,這名士兵表示很欣慰。這罵了半個月了,終於有人懂得他罵戰的魅力了。
本來,罵戰是官軍近些天來每天的日常了,他們也沒想過今天就能把黃巾軍罵出城來。在官軍都沒有反應過來時,宛城的城門打開了。
在城外的官軍就看到了這樣一幕:十幾個黃巾軍將領,從打開的城門處急匆匆的奔出,他們來到那個從城門樓上跳下來的人跟前,有幾個人站出來,一起把跳城的人抬起,然後眾人就飛快地跑回城門裏,再之後城門又很快的被關上了。
今天,城外官軍負責罵戰的這一營官軍,是由荊州刺史派來協助秦頡的文聘。
文聘耳聰目明,他很清楚的看到,從城上跳下來的那人,身上穿的是黃巾軍高級將領的服飾。而且他還隱約聽到了,城牆上的黃巾軍在喊渠帥。
文聘好像猜到了些什麽,接下來看到一票黃巾軍將領,衝出城門的一幕,也證實了他的猜測。可惜他沒有做好攻城的準備,要不然在剛才城門打開的時候,他就發起進攻了。
不過文聘也知道,現在發生的這件事情對官軍很重要,他便立馬收兵回營,然後徑直朝中軍大帳走去。
秦頡的中軍大帳內
文聘:“秦太守,剛才黃巾賊中有一員將領,從城門樓上跳了下來,我懷疑那人是黃巾賊賊首張曼成!”
秦頡以為自己耳朵出問題了,文聘平時那麽穩重的一個人,現在怎麽說起胡話來了。秦頡用懷疑的語氣問道:
“文將軍,你剛才說什麽?”
文聘知道秦頡為什麽會懷疑,因為他也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他還是再次語氣肯定的說道:
“秦太守,就在剛才,我營中壯士,把一名黃巾賊將領,罵得從城門樓上跳了下來。那名黃巾賊將領跳下來的時候,我聽到城牆上有很多黃巾賊都在喊渠帥。因此,我懷疑從城門樓上跳下來的那個人,就是賊首張曼成!”
秦頡見文聘說得鄭重,也不由得信了幾分。其實這事情很容易確定,和文聘一起去的還有那麽多士兵,隻要稍微打探一下就能確認了。隻不過,這事情太過匪夷所思了,讓人很難相信。相信這黃巾賊賊首張曼成,居然被一名小兵給罵得跳城了,這簡直是千古奇聞啊!
秦頡確認了這件事情後,很快就召集眾將前來議事。這張曼成跳城了,死沒死還沒確定,但是沒死也會重傷的。此時黃巾軍群龍無首,正是進攻的好時候。
就在城外官軍商量著要進攻宛城的時候,城內郡守府中,眾黃巾軍將領皆是沉默不言。議事廳正中央外,張曼成的屍體正靜靜的躺在哪!
不知道過了多久,孫夏開口了:“諸位將軍,渠帥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了,這是件很令人悲痛的事。但是,目前我們的形勢不容樂觀啊,在城門樓上發生的一幕,肯定也被官軍看了去,很快官軍就會趁此發動攻擊了。我們現在應該早做打算才是。”
聽了孫夏的話,眾人皆竊竊私語起來。這渠帥沒了,需要馬上再選出一位來,不然無法麵對官軍的進攻。
孫夏繼續開口道:“我提議讓趙弘將軍來繼承渠帥之位,趙弘將軍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渠帥生前也對趙弘將軍欣賞有加,趙弘將軍的威望,如今也是軍中最高的了。”
孫秋:“我同意趙弘將軍當新的渠帥!”
張衛:“我也同意讓趙弘將軍來繼承渠帥之位!”
很快,宛城中主要的十幾位黃巾軍將領,就有大部人同意了讓趙弘來當渠帥。由此可見,趙弘在張曼成部的黃巾軍中,確實很有威望。
韓忠臉上閃過失望之色,他在軍中的威望隻比趙弘低一點。但韓忠看到張曼成的侄子張衛,他也出聲支持趙弘了,也就息了爭奪的心思。
韓忠隻得開口:“我也同意趙弘將軍來當渠帥。”
其他幾個韓忠的擁護者,見韓忠都親自開口支持趙弘了,隻得紛紛跟著表態,同意趙弘當渠帥。
統一了意見後,眾人就在張曼成屍體的見證下,向趙弘行了跪拜之禮,表示尊趙弘為新的渠帥。
本來趙弘覺得這渠帥之位由楊龍來當是最為合適的,但此時的條件不允許,他也隻得先一邊當著渠帥,一邊通過神眼組織向楊龍表達他的忠心了。
宛城的戰爭,在張曼成出事的第二天就爆發了。
黃巾軍渠帥張曼成,被官軍罵得跳下城門樓摔死的消息,官軍士兵們都知道了,因此他們攻城時的士氣非常之高。
城內黃巾軍受到張曼成死迅的影響,剛開始時出現了一些騷亂。後來新渠帥趙弘出麵進行安撫,黃巾軍軍心也很快便穩定了下來。
官軍兵甲精良,攻城器械犀利,官兵的士氣又極為高漲。這讓官軍頻頻攻上了城牆,對宛城造成極大的威脅。
而黃巾軍依靠高牆防守,擂石、橫木、金汁輪番上陣,又有趙弘穩定軍心,屢屢把攻上城牆的官兵擊退。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的,居然打了個旗鼓相當。每一次戰鬥的前期,黃巾軍都對官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當官兵攻上城牆時,黃巾軍又隻能用大量的傷亡才把官兵抵擋住。
雙方的戰損比達到了一比一,從傷亡的數據來看,占優勢的應該是官軍方麵。因為官軍是攻城方,能達到一比一的戰損實為不易。
但實際上官軍的人數,本來就比黃巾軍要少兩萬多人,按如今一比一的戰損下去,他們很快就會處於劣勢。
南陽太守秦頡沒有慌,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地方豪傑,帶著鄉勇前來幫助他。有著生力軍替換上陣,宛城的黃巾軍很快就會被拖跨的。
跟秦頡的淡定不同,城內眾黃巾軍將領卻是憂心不已,守城戰打成這樣,他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何況,他們這樣的戰績,很多時候都是依靠人多堆出來的。這樣就造成了官兵能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而他們黃巾軍卻沒有。
還是那天趙弘當選渠帥的議廳中,當然,張曼成的屍體已經不在這了。
孫夏:“渠帥,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被攻破城池的,你有沒有什麽辦法啊?”
趙弘:“我已經通知了楊神使大人,他也答應了會領兵前來救援我們的!”
眾人皆感疑惑,趙弘什麽時候認識了楊神使這樣的一個人,而這楊神使又是誰?
張衛問出口道:“渠帥,這楊神使大人是誰呀?我們怎麽沒有聽說過。”
趙弘:“哦,這事我忘了告訴你們了。楊神使大人,他就是之前從穎川轉移到我們南陽的楊龍將軍,而大家都尊稱他為神使大人。現在南陽郡的西北各縣,都已經掌握在神使大人的手中了。”
韓忠懷疑道:“就是之前騙了我們,說是受波才渠帥的命令,前來協助我們,一起攻打宛城的那個楊龍嗎?他的話能信嗎?就算他真的來了,憑那幾個縣他又能派出多少兵力來呢?”
聽到韓忠對楊龍這麽無禮的話語,趙弘能忍嗎?當然不能了!
趙弘對韓忠怒斥道:“韓忠,不得對神使大人無禮!”
在議事廳中的眾人,皆感受到了趙弘從內心發出的憤怒。雖然不知道趙弘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怒意。但趙弘當了渠帥一段時間後,威勢已經漸漸形成了,他們可不想這時候去觸趙弘的黴頭!
韓忠覺得自己本來不比趙弘差多少的,趙弘當上渠帥後,他卻平白比趙弘矮了一頭,心裏本就不高興了。如今因為自己表示對楊龍不尊敬,趙弘就莫名其妙的訓斥他,心裏更加不爽了。
不過形勢比人強,這趙弘是大家一起推選出的渠帥,韓忠也不得不對趙弘表示尊敬。如今又麵臨著官軍的威脅,韓忠不得不壓下心中的怒火,開口對趙弘應道:
“是,渠帥,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