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宛城大戰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A+A-




    六月五日,早上九點鍾左右

    宛城南門五裏外的官軍大營,此時已經被一南一北的兩支黃巾軍包圍著。北麵的黃巾軍有八萬兩千名步兵和一萬名騎兵,南麵的黃巾軍有四萬兩千名步兵和五千名騎兵。黃巾軍的總兵力達到了十三萬九千,而官軍此時的兵力隻有七萬五千!

    兩麵黃巾軍都是由兩千名重步兵排在前頭,隨後是騎兵,後麵是步兵。重步兵是楊龍的兩千親衛營戰士和兩千督導營戰士,他們此時都披著三層厚的鐵甲。

    以他們現在已經達到了八十點的身體素質,三層鐵甲的六十斤重量根本沒有什麽壓力可言。隻是舒展身體有點不太靈活,不過沒關係,他們隻要一直往前衝就行了,等他們衝破官軍的寨牆後,自然有身後的騎兵接上。

    看到時間差不多了,楊龍下令敲響了進攻的戰鼓。

    隨著隆隆的戰鼓聲響起,四千名精銳重步兵,朝著官軍的營寨衝殺而去。

    秦頡此時是在營寨的北麵,因為北麵的黃巾軍是南麵的近兩倍,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北麵的黃巾軍是主攻。他派了蒯良和黃祖在營寨南麵坐鎮,憑兩人的本事,黃巾軍休想攻破軍營。

    在收到黃巾軍要前來進攻他的營寨時,秦頡就做好防禦的準備。隻是當初以為的,穎川方麵的黃巾軍隻有兩萬人的想法,被這四萬多人的數量打破了。但這也沒有什麽關係,憑著他這防禦嚴密的營寨,這些黃巾軍隻會是碰得頭破血流。

    但當他看到黃巾軍打前鋒的是兩千名重步兵時,臉色不由得連變數下。這重步兵身上的鐵甲至少有三層,三層鐵甲六十重,一般士兵穿上走路都不靈活了,而他麵前的兩千重步兵,卻依然是健步如飛。

    這驚得秦頡冷汗直冒出,他趕緊命令弩車和重弩兵出擊。

    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兩千重步兵很快就越過了。路上那些拒馬之類的障礙物,都被他們一一挑飛。而迎麵飛來的箭矢,隻是在給他們撓癢而已。

    偶爾飛來的弩箭,隻要不是射中要害,對他們也隻是造成輕傷而已,對他們的行動沒有多大的影響。弩車發射的重箭對他們依然是致命的,這個單靠三層鐵甲還無法有效的抵擋。不過弩車發射的重箭畢竟是少數,隻有那倒黴的士兵才會中獎。

    兩千名重步兵靠進官軍寨牆後,他們三五個人一組,抬著巨木就朝那由土木構成的寨牆招呼。很快的,一堵堵寨牆在這幫野蠻的士兵麵前倒下。

    早就嚴陣已待的騎兵,看到這洞開的大營,就像看到那沒穿衣裳的花姑娘一般,齊齊歡呼了一聲。隨後在領兵的將軍一聲令下,全都大喊了一聲“殺啊”,然後就策馬衝向了那對他們已經沒有了阻礙的官軍大營。

    官軍大營中,秦頡看到這兩千魔鬼般的黃巾軍戰士,隻用了短短的一刻鍾,就把他的防禦撕得千瘡百孔,此時他的腦中隻有有個字:完了!

    和他一起坐鎮北麵營寨的文聘,看到這個結果也是臉色巨變。他連忙對秦頡說道:

    “秦太守,這營寨怕是守不住了,你趕緊從東麵突圍的,我來替你擋住這些黃巾軍!”

    與此同時,南麵的官軍營寨,也被兩千重步兵摧毀了防禦。然後隨著黃巾軍騎兵的猛烈突襲,營寨中的官軍被衝得七零八落。緊跟著四萬精銳黃巾軍步兵的到來,官軍除了投降就隻有被砍殺的份了。

    蒯良和黃祖這兩人,看到寨牆被兩千重步兵摧毀的那一刻,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很有默契的領著親兵朝營寨東門而去。當然在此之前,他們沒有忘記派出傳令兵,去給北麵的秦頡告之南門的情況。

    這點道義他們還是有的,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北門也麵臨著和他們一樣的情況。隻是不同的是,秦頡並沒有選擇逃跑。

    秦頡被文聘的話驚醒了,他回過神來,稍一思索,便對文聘說到:

    “文將軍,還是你先撤吧,讓我來抵擋這些黃巾軍。有這麽厲害的黃巾軍在,看來南陽我是奪不回來了,我愧對陛下的聖恩啊。謝謝文將軍前來助我了,但荊州還需要文將軍。文將軍就不要與我爭論了,軍情緊急,文將軍快走!”

    聽秦頡說得誠懇,文聘非常感動,有股留下來和秦頡一起戰鬥的衝動。但為了荊州的安危,文聘也隻得對秦頡說:“秦太守,保重!”然後,便快速的朝東麵逃去。

    秦頡最後還是戰死了,被楊龍的十幾個親衛圍攻而死。

    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在黃巾軍壓倒性實力的麵前,沒什麽意外可言。隨著秦頡戰死,官軍主要將領逃跑,大部分的官兵都選擇了投降。

    東門和西門,楊龍沒有安排士兵阻攔。此戰,主要是想擊潰官軍的。但沒想到官軍的主要將領,除了秦頡死戰外,其他人都選擇了逃跑,這讓沒了主心骨的官兵大量選擇了投降!

    有從東門和西門逃跑的官軍步兵,也大多數被黃巾軍的騎兵捉了回來。這場戰鬥,隻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進行得激烈。後來,在黃巾軍十幾名將領帶著精銳親兵的衝擊下,整個營寨就秋風掃落葉般的被平定了。

    這場戰鬥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七萬五千官兵,逃跑的不足一萬,戰死的有一萬五千,俘虜的達到了五萬。本來戰死的不應該有這麽多的,但黃巾軍中很多人都因為實力大增,興奮得收不住手,以致於有很多本不該挨刀的也挨上了刀。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們實力提升是在短時間內的,還沒辦法隨心控製。

    黃巾軍方麵的傷亡並不是很大,但一百名重步兵的死亡,讓楊龍好一陣心痛。這些可是他的心頭肉啊,說損失就損失了。他們的死亡,都是被官軍弩車直接擊中或者是強弩擊中要害造成的。

    不過,要是重來一次的話,楊龍還是會讓他們先上。麵對防守嚴密的官軍大營,換成普通黃巾軍的士兵來進攻的話,付出十倍二十倍的傷亡都不一定能夠攻破。如今能輕易攻破,為此損失了一百名精銳,是值得的。

    不過,經過這場戰鬥後,楊龍覺得他的親衛營和督導營人數都應該擴充了。如今他每天獲得的信仰力都很多,足夠這方麵的消耗了。

    這場戰鬥規模大,超過了二十萬人參與,但進行的時間並不長,一個時辰不到,就結束了。處理完戰場的事情後,楊龍並沒有傷感多久,便對後麵要走的道路進行規劃起來。

    穎川郡和南陽郡的官兵,都被楊龍消滅了,而如今他的實力又空前強大,現在還需不需要撤往漢中呢。

    但楊龍隻是往深一點想,就明白了,他還是有必要撤往漢中的。誠然,他現在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也打敗了朝庭的兩支主力部隊。

    但這也隻是朝庭的力量,世家豪族還沒有真正發力。留在南陽這個四戰之地的話,也隻是會麵對無休止戰爭。那樣對雙方的損耗都太大了,楊龍可不想,把這大漢五千萬的人口打得隻剩下五百萬!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在這中原腹地,黃巾軍是得不到百姓支持的。因為這些地方的百姓,很多都得到了世家豪族的蔭庇,被蔭庇的生活比他們以前好多了。

    他們可不懂得什麽大道理,隻知道你要破壞他們如今的生活,他們就會在世家豪族的組織下找你拚命。

    所以回到宛城後,楊龍就開始安排撤退的事情了。

    在宛城的黃巾軍士兵就有九萬多,而他們的家眷就更多了,足有三十一萬!這次轉移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因為,除了這幾十萬老弱婦嬬需要轉移外,宛城中的物資也需要一同轉移。

    這宛城中的物資多得超出了楊龍的想象,搞得他也有了留在南陽,留在宛城的想法。這可能就是張曼成,不願意離開宛城的原因吧!

    對於窮怕了的黃巾軍,麵對這能讓四十萬人,吃上近兩年的糧食,任誰遇上了,都很難下定決心挪窩吧?南陽郡,果然不愧是大漢最富庶的地方。

    此時楊龍麵對著這四百萬石的糧食,心中就有個魔鬼,在一直叫他留在宛城。留?留你麻賣批啊!難道還想和張曼成一樣,來個醉酒跳城樓啊!楊龍可沒有這麽膚淺。

    之前由於進城時間緊急,楊龍沒有來得及,對宛城的軍民進行整編。現在徹底打敗了官軍後,時間對他來說就不是問題了。

    糧食有四百萬石,金錢方麵也少不到哪裏去。數量是:

    金:二十二萬

    錢:四億一千五百萬

    珠寶玉器首飾之類的無數!後世,楊龍要是有這些財富的話,他能立馬從打工人升到世界富豪。但如今他的眼界已經不在這些俗物身上了,成神它不香嗎?

    軍隊中,年輕強壯的選入戰兵營,次點的放到預備營,再次點的放到工兵營。九萬的黃巾軍,選出了六萬戰兵,一萬預備營士兵,和兩萬工程營士兵。

    老弱婦嬬也是同以前一樣,健婦營,少年營建起。在這轉移的情況下,進行軍事管理是最有效的手段了。

    黃巾軍又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轉移開始了,而此時蒯良、黃祖和文聘三人,正在為官軍在宛城大敗的事情焦頭爛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