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繳獲大船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湖心島船寨,樓船中軍大帳。
聽著傳令兵從各路埋伏之處傳來的捷報,梁紅麵上依舊冷若冰霜,但內心欣喜不已。
這一戰總算可以把黑風寨的水匪一網打盡了。
這幫水匪,來去如風,你來他走,跟耗子似的,要不是這次趙平探聽關鍵的情報,設下請君入甕之計,還不知道要耗到什麽時候。
這時,傳令兵又傳來大澤村戰場上的消息,說是那邊的眾位將士,不但全殲了水匪,而且還繳獲了兩艘三百料戰船。
梁紅吃了一驚,忙問道:“采用的是什麽戰術?”
“前方隻傳來捷報,戰術未知。”
“我方將士傷亡如何?”
“額,這個小人也不知。”
“速速下去查探!”
繳獲敵方的戰船,也不是沒有過,但往往是勢均力敵的戰船對戰船。
此次埋伏的清一色都是梭子船,和三百料戰船不是一個級別,之前議定的戰術,是采用水上圍困之計,能攻上對方的戰船更好,如果對方拚死抵抗,就采用火攻,一切以保存自身實力為主。
水匪兩艘戰船能完好無損的被水師繳獲,要麽就是水匪投降了,要麽就是自己這邊付出了很多將士生命。
梁紅愛兵如子,很愛惜手下將士的性命,若是水匪主動投降還好。
她怕就怕這是領頭的校尉為了戰功,不顧手下性命強攻下的水匪戰船。
不一會兒,又有斥候前來匯報戰況。
“將軍,大澤村胡校尉采用的是纜繩拖船之策,據說是硬生生將敵船傾覆,我方將士傷亡還不到十人。”
“啊?”梁紅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梭子船將戰船拖翻,這話怎麽聽,怎麽覺得那麽不可思議呢。
“快快下去再探!”
又過了一刻鍾,中軍大帳急匆匆進來一個人,單膝下跪。
這次不再是斥候,而是負責大澤村戰場的胡校尉本人。
“報將軍,小人幸不辱使命,殺死二百多水匪,俘虜一百多人。”
“另,繳獲水匪三百料戰船兩艘,其中一艘小人已經開回複命,請將軍處置。”
胡校尉滿麵紅光,言語中掩飾不住的自豪。
他已經得到確切消息,此次水匪圍剿戰共有5個戰場,他是戰績最輝煌的。
“快說說你那個纜繩拖船之策,究竟是怎麽回事。”
胡校尉一五一十的將趙平獻策,以及借助滑輪和岸邊柳樹,將水匪戰船傾覆的經過,一字不差的敘述了一遍。
梁紅微微張大了嘴巴,這個趙平還真是,滿腦子奇謀怪策,她真想剖開他的腦袋看看裏麵裝的是啥。
這時,斥候又來報,說是在北麵發現了北燕的走私貨船。
““胡校尉帶著你的船隊,速去增援,此戰不能放過一個北燕奸細,而且還要將那吃裏扒外的賣國賊揪出來。”
既然水匪已經順利剿滅,梁紅將剩餘的水師將士全部派出去圍追堵截走私船。
北燕的走私船自以為水師全去剿匪了,戰力虛空,大搖大擺的成群結對往南邊駛來。
卻不料,突然遭遇數十艘戰船,慌了神。
水師以逸待勞,加上源源不斷有援軍趕來四麵圍住,戰鬥沒持續多久,水師將士大獲全勝。
以少量傷亡的代價繳獲十艘三百料貨船。
北燕奸細劉校尉被俘,但這廝被捕後一言不發,任是怎麽嚴刑拷打,也不說交易對象是誰。
梁紅敬劉校尉是條漢子,不再拷問,令人連夜將他押送到京師大理寺去了。
她是水師將領,行軍打仗在行,除奸捉奸這種事情,就交給朝廷的那些官老爺去煩惱吧。
此戰,梁紅一石二鳥,大獲全勝,消息傳到京師,令整個朝廷震動。
剿滅一股水匪,對官老爺來說不算什麽,關鍵是斬斷了北燕多年的走私通道,居功至偉。
……
大戰之後,按照規定,大軍該陸續撤回湖口常駐地駐紮。
梁紅借著查看戰場的由頭,又親自去一趟大澤村。
大澤村湖灣。
此時,趙平正望著麵前這艘傾覆的三百料大船不住的點頭。
按照此時的船舶規格,以“料”為排水量計算,一料相當於後世的033噸。
此時戰船有二百料,三百料,五百料,千料等規格。
水師一般的戰船以二百料,三百料居多,五百料一般充作將帥的樓船。
至於千料大船,排水量330噸,數量非常稀少,這樣的大船,就算是放在後世,也算得上是海上巨艦了。
眼前此船,長約20米,寬約五米,高達5米,吃水線2米,與自己腳下的這艘普通漁船相比,可謂是兔子與大象一般的差距。
再看它的底部,是平底結構,這是典型的江河湖泊船隻結構。若是那種用來在海上行駛的船,則是尖底,吃水線更深,也更能抗風浪。
趙平越看越喜歡,哈哈,若是此船能歸於自己所用,簡直是鳥槍換炮,一步登天了。
隻是他也知道,現在高興還為時過早,首先這船屬於水師繳獲戰利品,需要水師梁將軍首肯。
更關鍵的,就算梁將軍看在自己獻策的份上肯割讓給自己,但是還要拿到官府承認的船契文書。這一點和後世的車船行駛證差不多,否則就是證照不齊。
想想後世一個普通百姓,開著一輛坦克上街有多誇張,就好理解了。
要不就永遠不要駛出湖灣,否則,按照大順朝對戰船管控的嚴苛,一個非法駕駛戰船的大罪扣下來,一輩子就該在牢中度過。
梁紅的座艦慢慢駛入湖灣,怕擱淺,沒有靠近岸上,在湖麵中間挺錨。
又放下一艘梭子船,將趙平請了上來。
趙平一進入中軍大帳,梁紅那絕美冷豔的容顏不經意間寒意散去了幾分。
“趙先生請坐。”
“軍伍之中無好茶待客,請見諒。”
親兵奉上清茶,趙平品了一口,確實不是什麽好茶。
梁紅見他隻是喝茶,也不開口說話,有些焦急。
場上氣氛變得尷尬,此時兩人都心知肚明,相互有求於對方,誰先開口,就得落於下乘。
最後,還是梁紅忍不住先開口道:“趙先生,你身後背著的那把鋼弩,能否給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