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津招人(三)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A+A-




    何銳與這時代的中國人接觸並不多。看著青年軍官們期待開始審核的模樣,何銳倒是有些遲疑。

    這份審核標準在21世紀已經算得上‘高度講政治’。青年軍官們對此貌似毫無反應,也不知道是他們不在乎,又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政治化的概念。

    想了想。何銳決定以後再討論。至於多久以後,何銳也不知道。

    這些天,何銳有空就會講一段課。把21世紀的進化論、社會學、政治學的基本理論教給大家。

    出身普通家庭的成員對於進化論以及社會學反應強烈,對政治課缺乏興趣。

    出身大地主的徐乘風,則是表現出相反的態度。

    但是不管哪一種類型,核心成員們對這份在這個時代可以說高度政治化的評審條件並無抵觸。這讓何銳感覺放心不少。

    此時,許嘉已經念完了評審條件,問道:“大家還有什麽不清楚的麽?”

    青年軍人紛紛表示都清楚了,許嘉這才坐了下來。

    “那麽第一次評審會議開始。”何銳做出了宣告。

    這次是初審。已經前來報名的六十多人都參加了考試,從他們當中選出進入第一輪的人選。

    “朱廣友。男,十九歲,未婚。工人家庭出身。當下在一個工廠裏當小工。家裏父母都在,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成績……”

    找到了記錄本上的成績,鍾義府繼續念道:“語文,72分。數學,67。他學過外語,語種是英語。不過現在也不記得幾句了。”

    評審會流程不複雜。采取合議製。先念出基本情況,之後就由負責麵談的人員介紹這方麵的內容。

    等鍾義府念完,徐乘風講看著筆記本開始向評審會繼續介紹情況,“朱廣友見過愛國遊行,覺得洋人欺負人。要求是安家費能不能全數給了,希望每個月的月錢能按時給,別拖欠。挨打挨罵都行,隻是別被欺負。對去關外不在乎,對去其他地方也不在乎。”

    許嘉拿出本子,等徐乘風介紹完情況,沒有評審員提出異議。這才翻到家訪朱廣友的那一頁,開始介紹家訪情況,“朱廣友,住在天津工人區。家裏有三間房。朱廣友和二哥哥住一間。朱廣友沒說他大哥已經搬出去了……”

    聽到應征的家夥沒說實話,原本心裏麵挺看好朱廣友的軍人臉色都變得有些不快。

    “朱廣友父母知道朱廣友應征,態度不是很支持。我去的時候,朱廣友的父母還以為他惹禍了,一個勁的問。他父親是工人,母親在家操持……哦,按規定的用語,叫做家庭婦女。很本分的一家人。”

    等許嘉介紹完家訪情況,鍾義府問道:“那朱廣友為啥不說他大哥的事情?”

    許嘉搖搖頭,“不知道。要是大家覺得他可以進入下一輪,咱們就等入隊前再問問?”

    經過合議,朱廣友整體情況還行,進入了下一輪。

    “陳得力。男,十八歲,未婚……”下一名人員的審核開始了。

    何銳觀察著這些青年軍人,不時看看打開的懷表。正常情況下,最多45分鍾就要休息。然而何銳卻想試試看大家的極限。

    就見青年軍官從興奮到專注,再到疲憊,最後到難以掩蓋的不耐煩。最早不耐煩的居然是鍾義府,令何銳有些意外。等精疲力竭的許嘉說出‘下一個’的時候,程若凡說道:“算了,歇會兒吧。”這家夥也終於扛不住了。

    整個流程時長大概有一個半小時。

    “先到這裏。休息半個小時。”何銳下了命令。

    眾人疲憊不堪的站起身,去散步了。許嘉沒動彈,等其他人走的差不多了,他問道:“團長,軍校老師們是不是也這麽合議著評價我們的啊?”

    “我不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麽做的。要是我猜,應該大差不差。”

    許嘉揉了揉有點酸澀的眼睛,有些歡喜的說道:“何團長。我以前總覺得世上很難有公平。現在參加了評審,尤其是參加了合議。我覺得這世上是可以有公平的。”

    何銳這幾天很關注許嘉。許嘉的成績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裏麵隻是個丙等的中等,比起普通人來說自然是強很多。在同校同學裏就談不上出色。但是何銳在意的是許嘉表現出來的對評審工作的理解力和熱情。

    既然許嘉問起,何銳就答道:“有沒有公平,看的是評議的目的是要公平,還是要確定的結果。就是所謂的走個過場。”

    看許嘉若有所思的點頭稱是,何銳問道:“你喜歡公平麽?”

    “當然喜歡。”

    “那就好好體會,怎麽利用問詢,考試,家訪,走訪,來製作檔案。有了檔案,也得靠合議等方法做出決定。”

    聽到這裏,許嘉趕緊的問道:“團長,我會好好做。不過我也有點怕,要是沒有合議的方式,由單個人做判斷。怎麽保證公平呢?”

    何銳答道:“如果是那樣,得依靠考試內容的指向性,也就是邏輯性來做出判斷。”

    “邏輯到底是什麽?”許嘉更有了興趣,疲憊在知識渴求的麵前被擠飛到了九霄雲外。

    ……

    半個小時後,歇過勁的青年軍人回來繼續工作。

    在評審會再次開始前,何銳命道:“從現在開始,評審一次45分鍾。中間休息15分鍾。”

    雖然休息合理了,評審依舊幹到了深夜晚上。年輕的軍人們付出了巨大的體力和精力,總算選了第一批人。徐廣友也是其中之一。

    有了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招生的經驗,許嘉主動提出,“要不要再去那些人家裏,和他們再談一次,確定一下這些人是不是真的願意,有沒有什麽顧慮?”

    徐乘風在軍校的時候聽何銳與周胤善談過這個步驟,不禁微微一笑。隨手拿起計劃文件看了看,卻沒在安排中看到這一項。

    按照何銳的計劃,這些人將帶著行李到國立北洋大學堂集中居住。在工作內容上,寫了‘破冰會’三個字。

    即便趙天麟答應了提供宿舍,這等事也不能不告訴他。趙天麟最初隻是表示‘知道了’。沒想到兩天後,他居然找到何銳問道:“何兄為何不操演?這看著可不像是練兵的樣子。”

    “此時還不到時間。我現在正對招到的人員開破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