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平開局(十一)

字數:3943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四平城突然熱鬧起來。兩百多警察拂曉時分闖入五六戶人家,將其中人等一網打盡。

    掃黑除惡行動自此正式開始,四平暫時不許進出,警察們在四平城內大捕三日,監獄很快就人滿為患。

    到了第五日,新告示震動了整個四平城。市長彭敏生勾結諢號‘孫齊天’的匪人孫二,數年來做了許多惡事。此時孫二被捕,交代出彭敏生。彭敏生已經被革職下獄。

    永昌商會眾人被這消息震驚到不知所措。就聽有人已經哈哈大笑,“我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今天。可是報了兩年前的仇!今日我請大家喝酒,慶賀彭敏生與孫二下獄。”

    大家看去,原來是被孫二打傷過手下的一位老板。

    周永昌仿佛完全沒聽到這話,他對眾人說道:“吳三哥臥病多日,我們當請醫生前去吳三哥家問診。”

    商會成員皆說應該,立刻有人奉命而去。路上見到吳有平正與何銳手下軍官走進華清樓。商人很想裝作吃飯,跟上去看看。到了華清樓門口,就見通向二樓的入口處有警衛把守,隻能作罷。

    此時吳有平已經上到二樓,就見何銳正與三名穿著西服的男子坐在一起。見到吳有平與徐乘風趕到,起身給雙方介紹。

    “趙兄,徐乘風你見過。這一位乃是新加入的吳有平,畢業於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乃是四平的市長助理。我寫信說要在四平興建水利工程,就是他先提出。”

    趙天麟打量了吳有平一下,讚道:“年少有為。”

    何銳又將趙天麟等人介紹給吳有平,大公報記者莫楊倒也罷了。同來的盧道明是留美的清華學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係畢業,專修水利技術。

    吳有平大喜,當上關外並無大江大河,家鄉四平境內連關外水準的大河都沒有,僅有6條小河。各條河流的都是流程短,流量小,河道窄,水位淺,旱季近於幹涸。四平人口這些年快速增加,已經是十年前的兩倍還多。水源不足的問題更加凸顯。

    吳有平就聽何銳問道:“趙兄要在四平停留多久?”

    不等趙天麟回答,大公報記者莫楊插話進來,“何督軍,現在京津都知道你前往關東總督府,說服日本退兵的事情。請問何督軍,當時難道不怕麽?”

    何銳笑道:“為國效力的事情,為何要怕?”

    “難道何督軍就不擔心日本蠻橫無禮,無法完成使命?”

    吳有平覺得記者實在是無禮,對著已經完成的事情問些莫名其妙的話。

    何銳笑道:“難道是莫記者以為我在會談中答應了日本什麽條件?”

    聽到這話,不僅是吳有平,全程參加了會麵的徐乘風眉毛一立就要開口。

    何銳揮手阻止了徐乘風發怒。莫楊仿佛沒看到何銳部下的不滿,“京津不少人稱呼何督軍為外交奇才。不過也有人說,何督軍是許給了日本人什麽好處。我身為記者,有報道事實的責任。這才冒昧詢問何督軍。”

    “這篇采訪會刊登出來麽?”何銳問道。

    “若是何督軍肯據實已告,我當然要刊登。”

    此時酒菜已經上齊,何銳請大家開吃,自己邊吃邊聊,除了沒講三井康木在內的私人關係之外,將在會麵中對中日貿易的看法全講了出來。

    莫楊越聽越是訝異,“何督軍,難道日本竟然這麽簡單就答應下來?”

    何銳笑道:“日本的蠻橫是為了利益,日本講道理也是為了利益。如果講道理的利益大過蠻橫的利益,日本為何還要繼續蠻橫?”

    “可是”莫楊有些遲疑。

    “這樣的合作關係絕不會長久持續下去。等歐洲大戰結束,就沒了合作基礎。那時候中日雙方的利益自然要換個模樣。還請莫記者務必寫下這句話。”

    莫楊忍不住歎息道:“請何督軍放心。可何督軍就不擔心麽?日本人看到大公報上這篇報道後會提前翻臉。”

    “莫記者報道就是。出了什麽事,我何某自會承擔。”

    何銳端起酒杯,“諸位遠道而來,敬大家一杯。”

    喝完,何銳端著酒杯來到盧道明麵前,向盧道明伸出手。

    盧道明雖然有些詫異,也起身與何銳握手。何銳誠懇的說道:“歡迎盧兄來到四平來。四平缺水狀況越來越嚴重,莫說發展工農業,城區吃水都要不足。盧兄能到四平走走,已經是四平百姓值之幸。來,我先幹為敬。”

    說罷,何銳一飲而盡。隨即命道:“有平,來給盧先生敬酒。”

    吳有平是真的想請盧道明這水利專家留下。連忙到了盧道明麵前,誠懇的說道:“盧先生。我乃是四平本地人,何督軍到了四平,四平百姓總算是能過上安定的日子。盧先生來了,我覺得四平百姓終於有望能過上好日子。不知盧先生可否會留下來,幫四平一把。但凡盧先生有命,我等將全力相助。”

    盧道明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趙天麟。就聽趙天麟問道:“為何隻問盧兄,卻不問我?”

    吳有平愣住了,倒是何銳正色問道:“趙兄不會故弄玄虛的人。可我著實不敢相信竟然能有如此好運!”

    趙天麟微微歎息:“何兄,天津法租界當局計劃侵占老西開地區,天津一批紳商發起成立天津維持國權國土會,請我擔任副會長。法國人蠻不講理,政府畏懼法國人,反倒打壓國人。我對政府失望透頂,見到何兄信件,便辭了校長,來投奔何兄。”

    聽趙天麟這樣的人物也因為對何銳有期待而前來加入,吳有平感覺追隨何銳沒錯,隻覺得心潮澎湃。

    青年軍官們紛紛起身,正想表示歡迎,就見何銳正色問道:“趙兄可還記得咱們分別時我所說的話?”

    “當然記得。”趙天麟頗為感慨。

    “有趙兄等人加入,中國解放之日又能早上幾日。”說罷,便向趙天麟伸出手。

    趙天麟與何銳緊緊握手,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幾日後,天津大公報上刊登出莫楊記者的報道。不僅介紹了何銳前往關東總督府談判的內容,還講述了何銳在四平開始興辦教育,興修水利。連趙天麟與盧道明這樣留學的才俊都前往相助。

    段祺瑞看到報紙,微微歎息,命道:“命人,讓報紙刊登新聞。政府嘉許四平施政,撥給大洋一萬。”

    又過幾日,看到報紙的張錫鑾笑道:“果然是豪傑。劉副官,給大公報發消息,奉天鎮安上將公署支持民生,撥給四平大洋一萬。”

    等大公報刊登了國府和省府撥款的消息,兩筆錢隨後送到了何銳手中。

    收到錢的當天,何銳接連下令頒布兩份新的通告。‘關於四平實施新教育政策的通告’,以及‘四平政府推行醫院收容製度的通告’。

    通告剛發出去,就有人來稟報,“日本三井株式會社的代表求見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