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解放加拿大(七)

字數:7267   加入書籤

A+A-




    1場激烈的戰鬥,誕生了中國國防軍登6北美作戰後的第1批1等功,戰鬥英雄。
    中層的同誌們需要將這些英雄故事向全國進行宣傳,讓人民看到在北美這個全新的戰場上,年輕的中國軍人不僅沒有懈怠,戰爭的意誌變得更強烈更堅定。
    上層自然也關心此事,但是在上層的視野中還有其他更多東西。譬如,中國彈道導彈的第1次實戰應用,實戰中的表現讓負責裝備研發的同誌們非常興奮。
    在何銳本來的時空,第2次世界大戰中,人類在6地、天空、海麵、水下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爭。閃擊戰,地空1體化,寬正麵大縱深,精銳步兵班排戰術。這些極大影響到後世軍事發展的戰術全部被開發出來。
    在裝備領域,噴氣式戰鬥機,彈道導彈,無人機。雖然這時代的技術不如21世紀,但是在開創性方麵,第2次世界大戰開創出來的新式武器裝備到了21世紀依舊作為戰爭的核心裝備。
    這次在北美使用的使用的東風2型彈道導彈,在軍委會議上引發了討論。此時程若凡元帥在莫桑比克地區坐鎮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後勤工作,鍾義府元帥在新加坡負責中太平洋與南太平洋地區,胡秀山元帥在夏威夷負責協調北美戰爭的後勤。許乘風在日本,協調整個亞洲聯軍的工作。
    隻有鄭4郎元帥在京城,他雖然也算是坐鎮中央,不過鄭4郎本人還有指揮國內的部隊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的任務。更直白的說,就是準備在蘇聯出現意料之外變化的時候,執行針對蘇聯的軍事任務。
    所以鄭4郎對於彈道導彈在戰場上的應用很感興趣,在軍委會議上,鄭4郎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是否應該讓彈道導彈成為執行日常任務的武器?”
    李潤石問道:“現在不是已經有加裝了陀螺儀的火箭彈麽?”
    對這樣的回答,鄭4郎皺起眉頭,思索了1陣後才問道:“李主席認為這是兩個不同作戰模式的武器裝備?”
    李潤石當即點頭,“我的確這麽認為。”
    說完,李潤石讓秘書將他摘抄出報告中要點寫在黑板上。中國此時不僅有導彈,也有火箭炮。兩種武器的雖然從外形和推進方式上看,很類似,但是具體要點1旦明確列出來,其中本質的不同立刻清清楚楚的呈現出來。
    射程:火箭彈的射程相對較短,1般不超過100千米;而導彈的射程更遠,現在已經達到了了數百公裏。導彈的射程還有巨大的提升潛力。
    製導係統:火箭彈的製導係統相對簡單,部分火箭彈沒有製導係統;導彈的製導係統更為複雜和先進,通常配備自動駕駛儀和多種製導方式,打擊精度更高。
    飛行方式:火箭彈大多在大氣層內飛行,全程有動力;導彈則可能在大氣層內外飛行,且隻在主動段有動力,發動機關機後彈頭靠慣性飛行,彈道呈拋物線狀。
    控製係統:火箭彈的控製係統較為簡單,可能僅在彈道的幾個設定節點進行糾偏和控製飛行軌跡;導彈則具有全時控製係統,從發射開始就在製導係統的控製下飛行。
    打擊目標:火箭彈主要用於對付工事、裝甲和有生力量集群等麵目標;導彈則能更精確地打擊特定的戰略戰術目標。
    發射方式:火箭彈通常采用傾斜發射;導彈則多采用垂直發射方式。
    ……
    等鄭4郎元帥和其他軍委次級成員讀完了對比特點後,李潤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又研究了主席最初的導彈研發的係統設定,在設定中,主席將導彈的使用領域定在特定目標上。”
    聽了李潤石的看法,鄭4郎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意見。作為軍人,鄭4郎對這次導彈的作用評價非常高。這些東風2彈道導彈的作戰部攜帶了500公斤炸藥,根據報告,導彈落如密集的英國進攻部隊,頃刻殺死了數百名英軍。
    從費效比的角度,導彈太貴了,同等價值的火箭炮對英軍密集部隊的殺傷將是導彈的數倍乃至於十幾倍。
    火箭彈的射程短,飛機的航程可比導彈遠多了。飛機從空中投擲500公斤戰鬥部的炸彈,其成本更是遠低於導彈。
    雖然鄭4郎對導彈有各種不怎麽好的看法,但是鄭4郎也認為導彈的反應速度非常快。這是火箭炮與飛機無法比擬的。如果這次支援武器是火箭炮或者飛機,就沒辦法做到這麽快速的支援。
    李潤石看著鄭4郎的反應,雖然不確定鄭4郎的思路,卻也能理解鄭4郎本人肯定是從純軍事角度考慮彈道導彈。
    這種想法對於鄭4郎這樣的職業軍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但是在李潤石看來,這種考慮就顯得比較狹隘。
    就在李潤石準備討論別的問題之時,就聽鄭4郎開口問道:“李主席,從政治角度看導彈,會怎麽考慮它的應用範圍?”
    李潤石以1貫的坦率態度答道:“雖然這個世界的確戰爭不斷,但是整體來說,戰爭的成本越來越高。打贏戰爭後的利益太高,以及發動戰爭的成本太低,是戰爭爆發的兩個重要原因。在未來,導彈可以有效的提升戰爭成本,以及降低衝突成本。”
    李潤石剛說到這裏,鄭4郎忍不住讚道:“說的好!通過威懾來降低衝突成本,這個看法太精準了。能夠提升對戰略目標的威懾力,從製止戰爭的角度看,這點成本完全能接受。”
    見鄭4郎居然能接受導彈的威懾力,李潤石的確有些訝異。因為鄭4郎不可能不知道中國的導彈能夠威脅到別國,別國的導彈也能威脅到中國。在李潤石看來,何銳政府到現在為止的理念底色還是尋求解放的民族主義。
    哪怕是那些外國畢業的博士、碩士、學士,也沒有因為見過更多外國人而變得更有共產主義理想。事實恰恰相反,這些本身非常優秀的留學生正因為見識過外國的真實模樣,在中國擁有巨大優勢的現在,也更傾向於將外國佬所做的1切原樣奉還。
    帝國主義這種低級別的政治模式其實非常接近人類的本能反應,睚眥必報,恃強淩弱。甚至不用專門去學習,就可以完全擁有這樣的思路。
    鄭4郎見李潤石沒有開口,以為自己打斷的不是時候,便笑道:“還請李主席繼續說。”
    李潤石點點頭,繼續說道:“所以,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我們有必要繼續研發彈道導彈。完畢。”
    .
    “……這就完了?”鄭4郎有些訝異。不過李潤石的結論也沒什麽問題,鄭4郎很清楚,以中國現在的實力,隻要打贏了這場戰爭,就將變得更加強大。到了那個時候,隻有瘋子才會直接挑起與中國的正麵戰爭。這種瘋子可是比較稀有的存在,並不能作為維持中國超強軍事體係的理由。
    鄭4郎雖然沒有說出口,其實已經開始在研究如何在戰後維持1支足以打世界大戰的軍隊。想維持這麽強大的軍隊,就必須有合理的理由。如果不存在1個讓世界再次爆發大戰的勢力,中國的確沒有必要維持打世界大戰的軍隊。
    想到這裏,鄭4郎就讚道:“從報告來看,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愛國。原本很多老同誌認為,這些年輕人完全生活在1個和平的時代,隻怕是缺乏血性。現在看,這些年輕人的血性1點都不差。呼叫司令部向自己的陣地進行覆蓋性的轟擊,當年便是打紅了眼,也沒有幾人有這樣的勇氣!”
    李潤石並不想與鄭4郎討論此事。倒不是說李潤石不知道該如何利用這樣的優秀案例進行操作,也不是李潤石不知道這種案例其實是1種必然。李潤石知道這些,所以李潤石很想與何銳討論這件事,而不是與鄭4郎。
    好在鄭4郎隻是發自感慨,軍委會議很快就討論起戰略方麵的問題。美國並沒有發瘋1樣的殺過來,這的確降低了戰爭的難度,卻也讓之前的安排出現了偏差。軍委這邊必須做出預案,做預案的前提無疑是對美國的行動做出判斷。這種按兵不動到底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
    做出這方麵的判斷可是李潤石的長項,李潤石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國現階段的遲疑源自美國到現在還沒能拿到他們想要的加拿大的實際控製權。隻要英國交出控製權,美軍將全麵進入加拿大。到了那個時候,戰爭必然爆發。
    所以現階段需要判斷的不是美國的打算,而是英國的打算。英國到底準備用加拿大交換到什麽!
    這個判斷令同誌們都眼前1亮。必須得說,雖然到了1940年初,英國依舊是世界霸主,凡爾賽秩序的維護者以及最大的受益者。但是3年不到,軍委考慮問題的時候,英國不再是1個必須獨立考慮的國家。更沒人會去想起英國還曾經是世界霸主。
    隻有考慮美、蘇、德3國的時候,隻有考慮到解放非洲廣大殖民地的時候,英國才作為1個利益關聯方存在。
    中國現在太忙了,英國又實在沒辦法當盤菜。以至於提到英國竟然能夠決定中美1次大戰役節點變化的時候,大家才想起英國還能夠對現在的世界造成1定的影響。
    但是想到了英國的作用,卻不等於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同誌們甚至感歎道:“既然英國很難判斷,我們幹脆就繼續執行之前的方案吧。”
    李潤石並不喜歡這樣的怠惰。他提出了建議,“我們聯係與我們合作,以及向我們提出合作意向的英國人。讓他們去搜索情報。同時,我們也可以請蘇聯發動他們的情報係統,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情報。”
    鄭4郎眉頭不自覺的微微皺起,滿心不確定的問道:“蘇聯靠得住麽?”
    此言1出,其他軍委成員都紛紛點頭。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蘇聯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讓中國上層感到不爽。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蘇聯的東部國土隨時在中國軍事威脅下。
    中國上層當然很清楚這點,反倒不在乎蘇聯國內1眾驚呼中國威脅論的家夥。畢竟,真心喊出這樣話的家夥們都是防禦心態,而且中國的確是蘇聯的巨大威脅。
    讓中國上層對蘇聯非常不快的是蘇聯國內持主動進攻態度的1群人。這幫家夥裏麵有官方的,有民間的。他們的最大特點是以中國的現實威脅的可能為理由,考慮如何“徹底消除中國威脅”。
    從地緣政治與世界現實來看,蘇聯永遠不可能永遠消除中國的威脅。除非蘇聯能夠促成中國的永久分裂。
    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來看,這麽考慮的人無疑已經站在了中國敵人的角色上。已經可以稱為是中國的敵人。所以越來越多能夠得到相關消息的中國人對蘇聯的看法越來越負麵,鄭4郎就是其中之1。由於鄭4郎能夠得到的消息遠超普通中國人,所以鄭4郎對蘇聯的看法是格外的負麵。
    李潤石倒是無所謂。在承認事實方麵,李潤石發現自己的格局的確遠超黨內高層。哪怕是麵對所謂的敵人,李潤石也沒多少個人仇恨。因為從唯物主義辯證法看,那些人並非是靠自己的能力塑造出他們的個性與看法。他們隻是1個結果而並非原因。就如吃席的時候,每1盤菜雖然吃著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味道,但是真正做出這盤菜的是廚師而不是菜品本身。李潤石對廚師有興趣,對菜品並沒有個人看法。
    “同誌們,蘇聯方麵是不是可靠其實不重要。我們需要的是搜集情報,既然蘇聯現在有1定渠道,何不問1問。再說,我們向蘇聯提出要求,蘇聯反倒會安心1些。”李潤石答道。
    這次軍委會議進行的比較順利,卻不怎麽令大多數同誌們開心。會議結束後,鄭4郎請李潤石吃飯,酒過3巡,菜過5味,鄭4郎嚴肅的提出了1個問題:“李主席,你之前說過,如果中國變成了1個帝國主義國家,你就要號召全世界人民來推翻帝國主義中國。你真的認為這樣的外部製衡能夠幫助中國不再走上王朝周期律的老路麽?”
    即便這個問題很敏感,李潤石卻完全不在意。聽鄭4郎居然問出“王朝周期律”的問題,李潤石心中甚至相當欣慰。在之前的時間裏,鄭4郎這樣的高級幹部們很自然的以開國功臣自居,不自覺的用建立1個強大王朝的傳統思維模式去建設新中國。
    每1個靠全麵戰爭推翻前朝王朝建立之初,上頭官位多,資源多。加上組織度足夠高,這種新王朝初期大多數都朝氣蓬勃,高層頗為自律,呈現出所謂“新朝氣象”。
    但不管如何的新朝氣象,也不過是王朝周期律中的1環而已。從創立時候的朝氣蓬勃,到高速發展期導致的分配不公,之後60年再來1次全麵改革,如果出現了“中興之主”,王朝將再次興盛幾十年。再之後就是積重難返,1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沒落衰亡。
    李潤石答道:“我當然不認為依靠外部條件能夠解決中國問題。任何事情的內在矛盾決定其屬性,外部矛盾決定內部矛盾何時爆發。如果期待外部壓力確保中國不變成帝國主義國家,那就等於是放棄了中國的主導權。4郎同誌,這不像是你能問出的話。”
    鄭4郎臉1紅,思考片刻後又正色點頭,“的確,李主席,你說得對。我之所以這麽說,是想起了之前與主席聊此事的時候,主席說過。哪怕從功利的結果導向來看,所謂的壓製4方也未必是好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中國不僅在內部要成為1個有自製力的國家,也要接受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製衡。隻有這樣,國內才不會去開分贓大會,而是維持認真討論問題的氛圍。
    從李主席的方法論去看,才突然明白了主席的意思!”
    李潤石見鄭4郎心情不錯。索性提出了1個要求,“既然提起主席,不如今日我們去主席那邊求見,看看主席有沒有空。”
    鄭4郎也很久沒與何銳聊天,此時理順了1個想法,又不敢完全確定,便點頭答應下來。如果能夠見到何銳的話,鄭4郎準備瞅機會單獨向何銳請教,聽聽何銳所說的那些與李潤石所說的是不是同1個方法論。
    李潤石與鄭4郎兩人原本都做好了不被接見的準備,卻沒想到到了何銳這裏,很快就被請進去。就見何銳穿著還挺厚的衣服,坐在書房的沙發上看書。見兩人進來,何銳起身笑道:“鄭元帥,你現在才來,讓我都沒辦法親自向你慶賀。”
    鄭4郎聽何銳這麽說,心中很是開心。晉升元帥這件事是政治局全會上做出的決定,何銳1個人其實沒辦法推動。既然何銳這麽說,自然是為了鄭4郎歡喜。
    不過從另外1個角度,鄭4郎其實懷疑何銳也是借此敲打鄭4郎,不想看到鄭4郎翹尾巴。
    就在此時,李潤石問道:“主席,這次我與鄭元帥1起來,很想請教主席是怎麽考慮發展彈道導彈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