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六)

字數:8348   加入書籤

A+A-


    十幾個小時,阿拉曼防線南部地區中就出現了數條插了紅白色小旗的通道。紅色代表地雷,白色代表安全。
    晨曦照亮沙漠之時,中國空軍繼續對阿拉曼防線進行轟炸。在防線北部,密集的火箭炮轟擊,在沙漠中炸出1條通道。衝天而起的沙塵,不少是被火箭炮炮彈炸出來的。也有不少是殉爆的地雷炸出來的。
    英國與意大利聯軍已經在上1次交戰中領教過中國火箭炮的猛烈射擊。上1次阿拉曼之戰讓英意聯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直到他們發現進攻的部隊完全是1群菜鳥。
    菜鳥與正規軍老鳥們最大區別就在於,菜鳥以為可以依靠武器裝備壓倒敵人。卻不知道敵人也是活的,是可以根據當下的戰鬥情況調整部署。
    上1次阿拉曼之戰,意大利軍隊以極快的速度撤出世界人民解放軍炮火覆蓋區,英軍的撤退雖然比不上意大利,卻也沒有絲毫遲疑。比意大利軍隊強1些的地方在於,英軍留下了足夠的觀察哨。
    這批觀察哨很快發現,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竟然隻是沿著火力開辟出來的道路向前,在突破之後的擴展戰線方麵做的非常沒水平。令英國指揮部訝異的是,即便付出巨大代價突破了防線,世界人民解放軍並沒有發揮兵力優勢,再打通1條通道,讓部隊更有效的發揮兵力優勢。
    於是,英軍司令部很快就拿出了1個決死1戰的計劃。英國噴氣式戰鬥機全力出擊,牽扯中國空軍。其步兵對世界人民解放軍發起了鉗形攻勢。同時,命令意大利軍隊繞過防線南端,對中國軍隊進行側擊。
    為了讓意大利軍隊出擊,英國司令部下了血本,直接給了意大利軍隊800輛卡車以及相關油料。世界人民解放軍的突破部隊其實打的很英勇,但是他們太菜了,對於現代戰爭的理解水平非常有限。經過1番浴血廝殺,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部隊不得不撤退。
    由於通道隻有1條,撤退進行的十分緩慢。等部隊好不容易撤回去,就遭到了意大利軍隊的側擊。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與裝備,在中國空軍的協助下總算是成功逃脫,1路敗退回開羅。
    這1次,英意聯軍依舊被中國強大的火力所震撼,卻再沒有之前那麽害怕。尤其是意大利軍隊,又從英國方麵要到了540輛卡車以及油料之後,組成了1支突擊部隊,準備重複上次的側擊行動。
    然而,這1次率先遇敵的並非是正麵的英軍主力,而是位於南部的意大利軍隊。
    亞洲軍人的服從性可比歐洲強多了。裝甲部隊穿過雷區後,包括奧巴馬下士在內的工兵部隊立刻開始大規模掃雷。由於火箭彈轟擊後會留下大量的金屬片,加上該死的意大利佬製造了大量木殼地雷,第11集團軍南部的43軍的3個工兵營全都采取了磁力探測器掃雷。
    前方有裝甲部隊以及空軍對意大利部隊展開攻擊,工兵們這次全都不用隱蔽,拉成1排排的部隊平推掃雷。掃雷姿態的不同,讓掃雷效率大增。
    戰鬥進行了8小時,在雷區中就開辟出6條100米寬的新道路,為43軍的3個師提供了突擊通道。下午14點,3個師的部隊乘坐著10輪大卡車,跟在在裝甲部隊後方,穿過了雷區,抵達了進攻地區。
    黑人步兵們跳下卡車的時候,雖然看不到臉色發白的問題,但是顫抖的手以及不協調的動作,都證明他們到底有多緊張。他們中很多人都與南部非洲的白人軍隊以及仆從軍打過仗,但是那種戰鬥的規模太小了。別說師級單位,往往連團級戰鬥都擺不開。攻克白人城鎮,哪怕是家家戶戶都要進行攻防戰,營級作戰單位也能解決。
    眼看著寬闊到根本看不到頭的沙漠戰線,黑人步兵們都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好在各部隊指揮官都是中國軍人,其中不少還參加過澳大利亞戰役。對於荒漠作戰頗有經驗。日本與朝鮮誌願者也都有過戰爭經驗,在日本低級軍官以及朝鮮士官的率領下,中國軍官們的命令得到了貫徹。
    “上車,上車!”
    “跟在車後!”
    日本以及朝鮮軍人們指揮著黑人跟在坦克與步兵戰車後麵,或者攀上坦克與步兵戰車。不管是哪1種隨行方式,黑人士兵都位於更安全的位置,日本以及朝鮮軍人在更危險的邊緣位置,從而很好的保證了隊形。
    在戰役進行前,日本與朝鮮誌願者們在戰前都參加了會議,搞清楚了他們將得到的戰後待遇。
    即便沒有立功,隻是完成了作戰任務,戰爭結束後也可以得到23戶家屬的移民配額。如果這些人在戰場上立功,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家屬移民配額。
    若是不幸犧牲,不管是否立功,他們的家屬可以得到3戶移民配額。移民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非洲。
    如果這些人不願意移民,中國方麵保證這些日本與朝鮮人能夠得到日本與朝鮮體製內的職務,或者得到該國國營企業內的正式編製。
    不管是哪1項,都能夠讓日本與朝鮮誌願者沒了後顧之憂。中國體係在製度保證方麵的表現格外出色,每1個人都建立了自己的檔案,不會出現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情況。
    有了堅定的指揮,配合上低級軍官們的堅決執行。即便在中國精銳部隊看來,這次進攻至少是合格的。
    麵對合格的進攻,意大利軍隊最初的反應也算合格。阿拉曼防線上的意大利軍隊是此時的標準意大利部隊,采用這時代很少見的“22製”部隊編製。
    在這種編製下,1個意大利步兵師編製人數為1.2萬多人,1個旅下轄2個步兵團,每團2個營,營下設2個連,這樣的編製方式與2戰時大多數軍隊都不同,有些類似於1戰時的“方塊師”。
    為了維持戰鬥力,意大利的步兵班編製非常大:班長和班副各1人,班內主要分為2個4人的機槍火力組和1個8人步兵機動組,共3個戰鬥分組,1個步兵班編製有18人也被認為實際是1個機槍班和1個步兵班),這個人數已經相當於同時代他國軍隊的加強班。
    由於存在機槍班提供的連射火力,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意大利的加強班們的戰鬥還算堅定。機槍手與步槍手們組成的火力網的確看上很唬人。
    然而意大利軍隊普通步兵連中沒有迫擊炮的其他重火力,重火力支援主要在營級。在步兵營1級單位設有武器連,依舊采取“22製”,下設2個重機槍排和2個輕型迫擊炮排,共18門45毫米迫擊炮。
    而由中國直接指揮的第11集團軍中,每1個步兵班雖然隻有10人,卻都擁有機槍以及60迫擊炮。
    因為中國國防軍有大6軍的傳統,又在輕步兵方麵經驗豐富,機槍與60炮擊炮都非常輕,在戰場上可以靠步兵攜帶。
    世界人民解放軍第11集團軍雖然沒有重步兵化,但是1個排好歹也有1輛卡車,黑人步兵們扛著炮擊炮,背著機槍,在遭遇到意大利那超大規模的步兵班抵抗時立刻停止進攻,部下陣型。
    機槍手與意大利機槍手對射的時候,60迫擊炮則對著意大利陣地進行轟擊。在第11集團軍中,機槍手與迫擊炮手中,黑人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1。在未來的計劃中,黑人機槍手與迫擊炮手中的黑人比例將達到60左右。而在其他白人誌願者承擔了技術兵種的部隊中基本沒有黑人技術兵。
    然而第11集團軍中黑人技術兵們的表現並沒有影響到戰鬥效率。黑人雖然缺乏基礎知識,也缺乏現代戰爭的錘煉,但是能夠被選為技術兵種的黑人卻有著合格的戰鬥力。
    哪怕是在幾何學與彈道學的考試中成績1言難盡,但是不等於這些黑人技術兵們完全不懂得依靠這些去實現戰鬥目標。隻是這些黑人技術兵們現階段還沒辦法數量的應用現代的描述方式進行熟練地溝通而已。
    意大利營級單位的炮兵們也在奮力作戰,他們向著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步兵們以及裝甲兵們猛烈開火,也的確起到了1點效果。
    然而得不到炮兵支持的意大利步兵班是大多數,即便意大利6軍最初保持著堅定的戰鬥意誌,然而當對麵的60迫擊炮以每分鍾10發的射速打過來炮彈,將意大利步兵班的官兵們炸的血肉橫飛。此時,第11集團軍的步兵們開始繼續推進。
    .
    迫擊炮轟擊,機槍壓製,手持的81杠突擊步槍在200米內的距離上更是讓意大利的栓動步槍跟燒火棍1樣低效。
    於是,意大利6軍的士氣很正常的崩潰了。意大利雖然被嘲笑為窮光蛋帝國主義,卻好歹是個工業國,其工業產值也有法國的1半。除非是酣暢淋漓的大勝,否則的話,在海外戰場上戰死,會讓意大利軍人家庭受到很大的損失。
    反觀第11集團軍,日本、朝鮮、非洲黑人官兵們戰死後還能為家人掙到非常好的待遇,讓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未來有了發展的機會。
    中國軍事人員雖然也是誌願者,其軍人待遇不僅不變,還因為他們在海外作戰,有額外的津貼與待遇。所以中國誌願者們不僅能顧滿足自己的理想和熱血,還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死後會給家人的生活帶來不便。以針對中國軍事誌願者的撫恤來說,其家人得到的機可是比日本與朝鮮軍事誌願者的機會更大。
    在國內,這些家屬人均有10畝地就算是非常不錯。他們若是肯到海外去,人均獲得耕種的麵積資格會從200畝起,1000畝也不稀奇。
    這就是處於進攻態勢的勢力具備的優勢。世界這麽大,打下來就可以和全世界勞動者們1起分享。至於那些殖民主義的老爺們,世界上的路燈杆也足夠多,足夠給每1個殖民主義者和老爺分上兩3根電線杆,讓他們懸掛在上頭隨風搖曳。
    當阿拉曼南部防線上的意大利軍隊崩潰逃竄後,英國老爺們可沒興趣去理解意大利軍隊普通官兵們的奮戰,隻是氣惱與輕蔑的哼1聲,然後咒罵1句,“該死的意大利佬!”隨即啟動了備用計劃,開始收縮防線,以英軍為核心重新構建防禦體係。
    英軍有這樣的從容的條件,因為他們正麵的第11集團軍41與42師並沒有發動猛攻。英軍依舊可以高效的調動部隊。尤其是在英軍從派到意大利部隊的觀察員那邊得到消息,負責此次進攻的第11集團軍基本還是1支由黑人組成的軍隊後,英國部隊上下都覺得把守阿拉曼地區的8萬英軍有能力固守阿拉曼。
    戰鬥進行到1月2日深夜,意大利軍隊已經逃走了,英軍的防線也調整完畢。原本英軍就做好了單獨防禦的準備,所以英軍從海邊開始,修建了1個防護住東部以及南部的防禦體係。在這個防禦體係南部的意大利軍隊則是在這個防禦體係外又建成了自己的防禦體係。
    即便意大利軍隊崩潰了,英軍依舊能夠維持自己的防禦體係。
    1月3日午夜12點後,嚐試在英軍防禦體係上開辟進攻通道的第11集團軍工兵們很快遭到了英軍的打擊。
    與意大利軍隊不同,英軍在自己的防禦體係內準備了不少前進陣地,能夠控製大片雷區內的小規模作戰,以及為英軍提供了嚴密的戰鬥預警能力。
    奧巴馬下士的鋼盔頂部被1顆英軍子彈滑過,衝擊力讓奧巴馬下士覺得腦袋上好像挨了1錘頭,鋼盔的係帶更是如絞索般狠狠地勒了他的脖子1下。即便趕緊撤退下來,脖子上也火辣辣的痛。
    眼見英軍防禦如此嚴謹,部隊停止了進攻,官兵們要麽準備明天的戰鬥,要麽就趕緊休息1下。1月3日清晨後,戰鬥將更猛烈的展開。
    奧巴馬下士是被猛烈的炮火驚醒的。他連忙從冰涼的沙窩裏頭爬起身,看向周圍。就見周圍1片忙碌,班長劉兆基1見到奧巴馬醒來,立刻讓他趕緊準備吃飯。
    炊事車附近排著大隊,官兵們從今天的3種套餐裏麵自由選擇。奧巴馬雖然聽說自家人好像信奉綠教,不過他依舊選擇了自己很中意的加了雞蛋與火腿的煎餅果子套餐。又來了1大份南瓜小米粥,並且在裏麵加了1大勺白糖。
    之後,奧巴馬還覺得不滿足,又去來了兩個油炸菜角。裏麵的粉條、豬肉沫、韭菜的味道讓他非常喜歡。把自己這份放好,奧巴馬又去盛放中國鹹菜的大桶旁夾了兩大筷子芥菜絲,端回來坐在地上大吃起來。
    戰友們也都吃的很豐盛,1旦進入戰場,可就沒時間吃的這麽放鬆了。
    奧巴馬吃的爽快,心中也在盤算著自己白天要怎麽完成工兵工作。昨天晚上奧巴馬所屬的工兵排之所以被發現,完全是因為英國佬的雷區內竟然混雜了德國的反坦克地雷。
    意大利佬的地雷頂多是有想法,而且意外的因為木質外殼而影響了磁力掃描器的效率。但是德國佬的地雷可是真的高技術。
    德國的壓發式地雷品質很高,所以1旦裝上引信後,其外殼非常完整,很難拆卸。這種地雷隻要給了足夠壓力,就會被觸發。從邊緣和底部無法拆卸,正麵又很靈敏,隻能小心的挖出來後轉移開引爆,沒辦法就地拆卸。
    想著想著,菜角就吃完了。奧巴馬拉開迷彩服看了看胸前的帶子,帶子上的曲別針剩的不多。之前的掃雷中曲別針消耗太大,奧巴馬幾口喝完甜膩膩的南瓜小米粥,啃著煎餅果子就去後勤點,向負責後勤的黑人戰友要了1盒曲別針。
    晃了晃小小的紙盒子,聽著裏麵嘩嘩的響動聲,奧巴馬覺得內心安定了很多。哪怕是德國產的壓發式地雷,也不會因為曲別針的正麵觸及而爆炸。
    1月3日,戰鬥繼續爆發。哪怕是麵對第11集團軍的火箭炮轟擊,英軍司令部並沒有慌張,而是命令早就建造好的隱蔽炮位中的重炮猛烈還擊。同時英軍各部隊根據做好的完備防禦計劃,與圍攻阿拉曼防線的第11集團軍的技術兵種進行著針鋒相對的對抗。
    對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的英國情報人員傳遞出來的情報進行分析後,英軍司令部認為,新調來的第11集團軍是世界人民解放軍中中國派所看重的部隊,隻要能擊敗第11集團軍,就可以重挫中國軍方在世界人民解放軍中的威望。從而有機會使得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的矛盾繼續激化。
    英國情報機構原本試圖尋求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的白人誌願者叛變,卻接連碰壁,損失了不少情報人員。
    但是1個很偶然的機會,英國情報機構發現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不少白人出身很1般,卻對於歐洲高層中才有的“自由和法製”十分羨慕,並且堅持這樣的態度和立場。
    原本那次機會是英國情報部門試圖利用世界人民解放軍中的個人矛盾,引發1次內鬥。卻沒想到,原本英國情報部門期待的內鬥的確鬥了起來。但是其焦點並非是個人恩怨引發的報複,而是圍繞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組織是否要建成堅強有力的高紀律性組織,引發了“民主派”與“自由派”的思想衝突。
    民主這玩意在歐洲可不是在政治上的正麵詞匯。在歐洲的政治中,民主等同於暴民政治,等同於混亂和殺戮。
    民主的典型案例,在古希臘時代有蘇格拉底被公民投票殺死,近代有法國大革命時期,公民代表投票將路易十6以及瑪麗皇後送上斷頭台,讓1群打著毛衣的婦女公民們決定貴族們該不該吊路燈。
    在現在,蘇聯堅定的稱呼自己是1個民主國家。然後建成了斯大林的恐怖統治,將沙俄舊上層1掃而空,建立起了1個工人農民執政的全新國家。
    另1個狂熱反共的納粹德國,也是靠著民主製度,將平民出身的希特勒以及1群名字裏沒有“馮”字的納粹黨人推上了德國權力的頂峰。
    所以,貝當政府建立後,誌得意滿的表示,“我雖然沒有打敗德國,但是打敗了民主製度!”
    隻要是民主的,在歐洲保守主義者看來,基本就是邪惡的。
    與之相比,反倒是何銳政府雖然也說民主,但是從製度體係上,中國是1個標準的共和國。共和與民主的區別在於,民主製度需要的是選票,共和製度則是製度化的定下的選拔模式,所有權力者們都經曆過層層篩選考驗,通過了這些選拔製度的考研後才能獲得權力。
    何銳政府內所有成員都是這麽獲得的權力,包括何銳自己。而這種權力雖然不來自於血統,但是這些人出色的學曆和履曆,連英國上層都不得不欽佩。
    所以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的民主傾向之強烈,讓英國情報部門驚訝之餘又大喜過望。英國上層更是重視這個機會,他們將原本不願意放走的那些英國國內的激進民主派們都放出去,使得他們進入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
    這幫民主派們以為自己能夠逃出英國,是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同誌們的幫助。卻沒想到,支持他們的最大力量是英國政府。
    英國政府相信,隻要能讓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的民主派壓倒共和派,就可以確保英國在非洲地區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