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官兵氣焰日熾
字數:4814 加入書籤
一番衝殺,太原城外的義軍被殺傷過半,剩下的不是逃亡,就是被城內張宗衡的宣大兵衝出來,俘虜了,整個太原附近的義軍為之一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宣大總督張宗衡笑眯眯的來到了曹文詔麵前,招呼道“曹總兵,別來無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曹文詔也從馬上跳下,將手中馬鞭扔給一旁的親兵,迎了上去,冷峻的臉上擠出些許笑容,拱手道“見過大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宗衡笑著扶起曹文詔,上下打量了一番,感歎道“曹將軍,真乃虎將,也是陛下慧眼,選擇了曹將軍做山西總兵,山西的局麵可以穩定下來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人過譽,卑職也隻是聽令形勢罷了。”曹文詔態度恭謹,卻又能矜平躁釋,著實不凡,讓張宗衡異常欣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兩人正在閑聊之際,隻見一支百餘人的騎兵興高采烈的跑了過來,為首一人手中還提著一顆猙獰的頭顱,來到曹文詔麵前,單膝跪下,將那頭顱高高舉過頭頂,興奮道“將軍,此人就是流寇首領王自用了,可惜沒能抓到活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曹文詔眼神中閃過一絲喜色,上前一步,拿起那首級仔細端詳,隻是他也沒見過王自用,也不能確定是不是本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猶豫間,張宗衡走了上來,看到那首級的模樣,一眼便認出了此人正是王自用。這兩個月間,張宗衡登上城頭遠望敵營,見到王自用可不是一次兩次了,這首級的模樣與當日所見的王自用別無二致,確是王自用無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人正是紫金梁王自用。”張宗衡將自己的判斷跟曹文詔說了一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宗衡的話將曹文詔驚醒,曹文詔有些尷尬的將首級放下,對張宗衡道“大人說此人就是王自用,想來不會有錯了,還請大人將這首級轉呈京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宗衡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曹文詔,須知若是讓自己將首級呈給京師,到那時這功勞說不定就算作自己的了,雖然此戰自己出力不小,但最後拿下流寇的人卻是曹文詔,要論功勞,自然也應該歸屬於曹文詔。可是現在,曹文詔卻把這份功勞送給了自己麽,這個舉動就值得玩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仿佛看到了張宗衡的內心,曹文詔道“大人,卑職是個粗人,不懂文采,怕自己寫出來的戰報,詞不達意恐汙了聖目,萬一誤了朝廷的判斷,則更是萬死難辭其咎。故而請大人書寫戰報,報送天子,還望大人不要推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曹文詔此舉也屬於無奈,這也算是他的自保的策略。遙想當初,戚少保擁兵入神,不也得在張居正麾下溜須拍馬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事實上,從大明建國到如今曆經二百餘年,文貴武賤的現象已經病入膏肓。在朝中的那些文官看來,武將都是一些粗魯無知之輩,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文官的正確指揮下衝鋒陷陣就行了。仗打贏了,就是文官運籌帷幄的功勞,打輸了,就是那些粗坯不聽指揮,妄逞匹夫之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個習慣發展到了現在,直接導致了明軍戰鬥力大幅度下降。仗打得好,功勞是文官的,打敗了過錯都是武將的,這玩意兒誰幹?都不是傻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現在,曹文詔主動將功勞讓與張宗衡,雖然難免要將功勞分給張宗衡一半,但張宗衡自然不會,也不能將功勞獨自吞下,肯定也會在戰報中大誇曹文詔一番;另一方麵,將張宗衡拉進來,也能坐大戰功,畢竟八千人戰怎麽聽起來都沒有八萬人大戰來的重要,花花轎子眾人抬,算起來還是劃算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然,等過幾年,義軍的規模越來越大,被義軍攻略的土地越來越多,大明的武官的出頭之日也就到了。國難思良將,到那個時候,才真正是武將們的天下,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才有可能出現像左良玉這種養寇自重,聽調不聽宣的武夫存在。而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武將地位至暗時刻,文官最後的瘋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宗衡哈哈大笑,指著曹文詔,道“曹將軍,你可真是一個妙人啊!也罷,我就親自寫奏章,以表你之功勞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謝大人。”曹文詔的臉上難得的露出笑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那麽這件事就這麽說定了。那麽接下來,我軍該如何行動?曹將軍有何意見?”張宗衡問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然一切聽大人安排。”曹文詔出身底層,從一階小兵做起,先跟著熊廷弼打努爾哈赤,後來熊廷弼倒台之後,跟著孫承宗,孫承宗調走之後有跟著袁崇煥,接著便被調到了西北去打義軍。可以說一路走來,曹文詔什麽場麵沒見過,什麽牛人沒跟過,縱使這些牛人都倒下來,但他的地位卻越來越高,越來越穩,靠的就是低調,不出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初在陝西的時候,曹文詔事事以洪承疇為主。洪承疇說要打誰,他就打誰,說要打哪裏,他就打哪裏,言聽計從。此時來到了山西,並且遇到了比他職位級別更高的宣大總督,曹文詔不會與對方唱反調,他說什麽就是什麽,照做就行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宗衡對曹文詔的態度十分滿意,這才是有自知之明的武將,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在官場上走得更遠,才能不辜負聖上的一番重用,於是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略做參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以為太原附近的流寇已經一掃而空,就算其中有幾個漏網之魚不足為慮。反而是身處晉南的裴小二,稱霸一方,作威作福危害甚重,若不今早剪除,遲早發展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故而,等此間事了,我等需盡快發兵南下,討伐那賊首裴小二,還晉南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曹將軍可願與我一同前往,為國效力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曹文詔現在是山西總兵,整個山西的防務都歸他管,就算張宗衡不說,曹文詔的下一個目標也是晉南的裴小二,現在宣大總督張宗衡要與他一道出兵討伐裴小二,大大緩解了曹文詔兵力不足的缺點。曹文詔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當下便同意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說張宗衡與曹文詔正密謀調集大軍南下之事。就說當日在太原城下,當曹文詔率軍衝過來的那一刻,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等人就意識到大事不好。也顧不上聚攏陷在城內的義軍弟兄,三人帶著身邊剩餘的老兵,拔腿就走絲毫沒有猶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得益於以前謹慎的行為,他們陷在太原城內的義軍弟兄可比王自用少得多得多,將這些人舍棄掉,也沒什麽好心疼的,大不了以後在裹挾一批就是了,隻要自己的性命還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為了避免被官兵注意,幾人甚至不敢抱團行進,離開太原後不久,便分道揚鑣。其中高迎祥一路南下,欲要穿過平陽府跑向河南去發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羅汝才則認為,朝廷將大軍盡數調到了山西,北直隸無甚名將,自己到了那裏就像魚兒入水,飛鳥入林,天地驟然寬廣了起來,於是一路向東,從太原經過榆次來到了遼州,準備經過井陘關進到北直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兩人一南一東,各奔東西,誰的選擇是正確的,就看時間的檢驗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原本與高迎祥一起的李自成,在曹文詔進攻的時候,與高迎祥失散。隻是,李自成卻並不急於尋找高迎祥,反而隨著羅汝才向東逃亡,等來到榆次之時便停了下來,在榆次大肆搜索,收攏了大量王自用麾下的潰兵,麾下士卒像吹皮球一樣迅速膨脹起來。李自成的勢力自此開始膨脹,名聲也開始嶄露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