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談判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A+A-




    “你說什麽?河南巡撫玄默派人前來贖回唐王朱聿鍵?”裴小二頗為意外的看著一旁的喬淳道。

    “正是,玄默所派使者已經來到了南陽城內,現已經被我軍控製。”喬淳看起來也有些詫異,不過還是如實匯報道。

    “有意思,有意思。”裴小二嘖嘖稱奇,他原本以為唐王朱聿鍵既然已經被擒,便已經失去了價值,畢竟這個時候朝中的那些大人們可是出了名的強硬派,誰要是有絲毫軟弱,便立刻被禦史噴的體無完膚,久而久之,這些大人們除了強硬,便也不會有其他反應。

    “你將他帶過來,我要見一見這位敢於私通流寇的官府大員。”裴小二笑道。

    沒一會,一名明顯經過了喬裝打扮的文士便被帶到了裴小二的麵前。

    “見過將軍。”那文士來到裴小二麵前,躬身行禮,整個過程猶如行雲流水,顯得極為瀟灑。

    “怎麽,你們大人與我這個流寇有什麽好說的?難不成你們大人也覺得朝廷苛暴,想要加入我義軍,一同舉義造反?”裴小二調笑道。

    “將軍說笑了,”那文士大大方方說道,“我家大人派我來想要接回唐王朱聿鍵,還請將軍同意。”

    “哦?”裴小二眉頭微皺,‘不滿’道,“使者難道不知道,你家唐王已經被我送去見他父王了麽?怎麽還過來索要?罷罷罷,我這就派人去將他從地下挖出來,交於你,讓你帶走。”

    那文士同樣笑道:“將軍,就不要與我開玩笑了,如果不是確定唐王還活著,巡撫大人也就不會派我過來了。”說道這,那文士不顧裴小二緊皺的眉頭,繼續道:“南陽既然已經在將軍手中,那麽唐王顯然對於將軍來說已經沒有用處,不如讓我帶回去,也好節省將軍一些糧草。”

    哈哈哈,裴小二哈哈一笑,擺手道:“沒關係,我現在糧草充足,多一個唐王我還養得起。”

    “將軍,留的唐王對將軍來說如同一個廢人,沒有半分用處,將軍何不將此人換取一些錢糧物資,也好換取將軍更多兵甲錢糧?我巡撫大人願意出這些錢糧物資,隻求將軍能將唐王交付與我。”

    “哦?那玄默願意花多少錢?”裴小二忽然覺得這個唐王朱聿鍵還真是奇貨可居,自己接下來的一段路程,恐怕還要這個朱聿鍵相助才是。

    那文士心中暗喜,隻要裴小二開口談論價錢,那就說明存在釋放唐王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價錢的高低了,可以說他此行已經成功一半了,“我家大人願意付出糧食一千石,白銀三千兩。”

    “一千石糧食,三千兩白銀,你家大人這是在打發叫花子麽?著實沒有誠意、”裴小二冷哼道,“也罷,既然你來此沒什麽誠意,我也不願與你廢話,我也不殺你,你自己走吧。來人,將此人給我送出去。”

    當時,便有兩名親兵一左一右夾住那文士,將那文士拖了出去。那文士臨走前還對裴小二大聲喊道:“將軍,如果覺得價錢太低,咱們還可以談,還可以談”

    等那文士被拖出去之後,喬淳慢慢從房間內的屏風後麵走了出來,“大將軍,看來這個玄默對於唐王誌在必得啊。”

    “哼,他弄丟了唐王,朝廷必然不會放過他,等著吧此人還會再來。”說著裴小二看向一旁的喬淳,道,“等他下次再來,就有你接見,不要輕易答應他的條件,也別讓他灰心喪氣,一句話拖住他,拖得越遠越好,我猜想在沒得到唐王之前,河南巡撫玄默必然不會輕舉妄動,趁此時機,我裴家軍也可多多修整,好生恢複實力。你明白麽?”

    “是,卑職明白。”喬淳微然一笑,默默退了回去。

    接下來幾日,那文士更是每日求見,不過卻再也沒見過裴小二的麵,所有的溝通全與喬淳溝通。而裴小二在這段時間則更加忙碌,征兵,練兵,修理兵器鎧甲,安排西去路線,接受探子的匯報,將所有的情報一點一滴的整理起來,這些本來是後世參謀部的工作,不過現在沒有參謀,唯一的幕僚喬淳此時也難以脫身,隻能靠裴小二親力親為了。

    另一邊,玄默則率領大軍進抵達葉縣,距離南陽盆地僅一步之遙,不過果然如裴小二所預料,有唐王在手,玄默果然不敢踏進南陽府一步,生怕刺激到裴小二,致使唐王有任何不測。

    就在南陽僵持不下之際,京師紫禁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這堵到處都是窟窿,南陽被破,唐王朱聿鍵不知所蹤的消息,最終還是在經曆二十多天的轉折,兜兜轉轉之下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中。

    此時,崇禎皇帝剛剛收到河南開封巡撫玄默的奏報,他在開封府運籌帷幄,指揮大軍數萬,在開封城下大敗李自成之二十萬賊兵,打得號稱闖將的李自成‘隻身’逃竄。

    乾清宮的暖閣內,年僅二十三歲,頭上卻已經有數縷白發的崇禎捧著玄默的奏報哈哈大笑,笑聲震動真個乾清宮,讓乾清宮原本凝重的氣氛陡然一鬆。

    崇禎已經很久沒有這般開懷大笑了,上一次這般放肆大笑還是在剛剛登基鏟除九千歲魏忠賢的時候,但自那以後,盡管他嚴格按照儒家聖君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儉自律、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試圖重現明皇朝當年輝煌景象,然而盡管他已經做到了他認知中的極限,但天下局勢卻依舊每況日下。

    崇禎想不明白,這究竟是為什麽,為什麽那些百姓不好好在家帶著,非要殺官造反;為什麽那些武將不肯奮勇殺敵,而是一味地貪生怕死,怯懦畏戰;為什麽關外建奴,區區十萬人口便能將關外明軍打得潰不成軍,隻能苟且守城;

    為什麽那些文官不思忠君護國,反而貪墨無度,竭盡搜刮之能事,難道他們不知道大明亡了,大明給他們的一切特權也都煙消雲散?

    想不通鬱結在心,崇禎的耐心慢慢的消失了,當初他肯給袁崇煥五年時間平遼,現在他再也沒有這樣的耐心,肯等五年,他現在變得急功近利,隻看結果不看過程。當初,楊鶴說招撫能平定陝西叛亂,崇禎便派他去招撫,結果招降的流寇再次造反,崇禎不滿,便將楊鶴下獄治罪,充軍袁州。

    洪承疇號稱以殺止亂,崇禎默認了,結果洪承疇在陝西大殺特殺,就算已經投降之人,也難逃一死,陝西人謂之洪老賊。結果,這麽多年過去了,陝西不僅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越殺造反之人越多,現在崇禎已經不在相信誰,他相信的隻有他自己。

    現在這個河南巡撫玄默明顯是一個能辦事之人,竟然能將李自成二十萬大軍一舉殲滅,著實不錯,這樣的人改該賞。

    “大伴,你說朕該賞這個玄默什麽?”開心之餘,崇禎竟然詢問一旁的躬身立侍的王承恩。

    王承恩能做到司禮監秉筆太監,智商情商自然不差,之見他立時笑道:“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不管賞他什麽,我想玄大人都會奉若至寶。”

    “哈哈哈,你啊你。”崇禎指著王承恩,大笑,倒也沒繼續問下去。

    就在此時,一名小太監拿著一摞奏章悄然無聲的走了進來,默默將奏章放到了崇禎的案頭。

    崇禎看著這一摞奏章有些頭大,這些天看著這些奏章,看得他想吐,但是為了大明,他隻能硬著頭皮看下去,隻希望能借此重振大明。

    從上麵拿起第一本奏本,隨意翻看,卻見上麵第一句話便寫到:“臣兵科給事中薛國觀彈劾河南巡撫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