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鼎盛國教

字數:4472   加入書籤

A+A-




    一行人到達陵王居處時,正趕上今年皇莊裏的官家來報年內的收成和生意流向,陵王打發了這些瑣事,已接近午後,才趕過來與他們打招呼,午飯雖然趕不上一起吃了,索性布了茶席,款待幾個年輕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先前飛雲以為陵王殿下是個能夠縱情詩酒的妙人,想不到原來也要為庶務累心啊。”穆飛雲與陵王已經相熟,半個多月的相處,又頗有知己之感,算得上是他在南梁的第一知交了,當然,燁嬅如今已經不能再用知交兩個字來形容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切,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我陵王叔不僅於文藝之道領袖群倫,打理生意更是一把好手,若不是他不喜歡朝堂政事,去當個一代明相也是不在話下的。”燁嬅隻以為穆飛雲和陵王相交不過爾爾,還自告奮勇地介紹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哪有,公主殿下過譽了,說起文藝之道,我哪裏能及太子殿下分毫,這不,吳王殿下也在,他二人才能稱得上是領袖群倫,至於我,混沌半生,左右皇兄看不過去我淨吃皇糧,不幹正事,這才給我安排了內府皇莊這個差事,唉,每年非得讓我忙活幾個月不可,你回去可得跟你父皇說,早日擇了別人去做這事。”陵王一臉無奈道,眾人知道這位王爺素來怕麻煩,也討厭俗務,他說這話到時沒人疑他是自謙。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不過陵王雖然這麽說,可這些年來,由於他的打理,南梁皇室的入賬頗豐,他尤其擅長商賈之道,生意可以說是做到了天下每一個角落,絲毫不受長江國界的限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年穆飛雲在北境行軍之時,所采買的藥品,軍衣,追溯其源頭,都是南梁的皇商送過來的,隻不過轉了幾手給到北燕的商人,才最終得以供給軍需,但即便如此,南梁仍舊是賺的盆滿缽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飛雲咂摸了一口茶,心中不禁暗暗想到,這陵王殿下表麵上看起來不問世事,也遠離朝堂,可手裏卻實實在在地掌控著南梁的錢財命脈。雖不知這南梁的皇室內庫占南梁國庫的幾成,然而做生意的都知道,他能將皇家私奩打理的如此欣欣向榮,若是再給他幾倍資財,那就是更加不可限量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陵王這幾年的理財之能,梁帝也是看在眼裏,隻不過帝王之心,變幻莫測,陵王越是能幹,他越不放心將舉國財政傾囊相付,如今的梁帝如同一隻已經老邁的獅子,他更需要的是製衡朝局,然後平穩傳承給燁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然而穆飛雲對陵王的生意之道頗感興趣,兩人經自顧自地聊了起來,從各地物產,運輸成本,分銷攤利等等,竟然把兩個女孩子和袁至道晾在了一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得,兩位姐姐,我說了吧,吳王殿下可不就是個財迷麽,這難得出來跟咱們一起玩,這倒好,跟陵王殿下取起經來了。”袁至道見他們聊的興趣,撇了撇嘴,對燁嬅和思虞說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燁嬅和思虞看著他們兩個說了半天,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架勢,偏偏這些經營之道,自己又插不上嘴,不免也是有些無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眼看著天色將晚,府中家仆前來稟告“王爺,明日您去禮佛用的香花已經備好,您是否晚些時候去看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放著吧,晚飯後,我去看。”陵王漫不經心的答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趁這個間隙,穆飛雲看了一眼燁嬅,留意到半晌沒有與她說話,她已經有些不快,連忙停下自己的陵王生意上的話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日殿下要去禮佛,公主和郡主也去嗎?”穆飛雲問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然,佛教乃是我國國教,明日觀音禪寺的禮佛,思虞他們是每年都要去的。”燁嬅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現在還是嗎?那陛下會去嗎?”談起皇家每年一度的禮佛大典,穆飛雲自然知道佛教乃是南梁國教,但他也知道的是,當今這位南梁皇帝,至少已經十年沒有禮佛了,自從袁天城來到南梁,他便專以修道為主,而當今南梁的國師又是道門泰鬥,穆飛雲搞不清楚這其中的關節,於是暗搓搓地瞅了一眼袁至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父皇應該不會去。這些年父皇潛心修道,早已經不佛事了。隻是宗族子弟自小沐浴佛光,父皇雖然不再禮佛,但倒也不強求大家。加上老師雖然是我朝國師,並沒有大肆弘揚獨尊教統的想法,隻擇有機緣之人,一起潛心修道,收徒頗為嚴苛。所以,我國上下還是禮佛之人居多,而且老師低調內斂,不擅用權柄,挾持聖寵,強迫大家棄佛修道,這一點還頗得人望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公主說的是。皇兄氣量恢弘,禦下也頗為仁厚,個人修行之事,大多都任大家自行選擇,畢竟儒釋道皆是修身之功,無論那一道大成,都是君子事功。”陵王不失時宜的稱讚了當今天子的盛德,這又讓穆飛雲頗為讚歎,南梁未有兄弟鬩牆之事,看來真是離不開兄友弟恭的功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想到這裏,穆飛雲又不禁暗自低落,若換位而處,是陵王到北燕出使,則北燕皇庭必有家醜外揚之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對了,陵王殿下和郡主明日都去禮佛,公主殿下不去嗎?難道跟陛下一起修道了?”穆飛雲借機轉開了話題,正好也暗示一下,是否明日自己可以去拈花別院與她相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誰知穆飛雲這話,讓燁嬅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陵王的臉色也略有變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思虞見狀,連忙接過話頭,“哦,公主自然與陛下一起。”同時眨眼示意穆飛雲不要再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飛雲連忙又與眾人聊起了陵王此處別院的風景之盛,才成功的化解了方才的尷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眾人各自回府路上,穆飛雲騎著馬和燁嬅的車駕並排走在馳道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你可知我為何不禮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知,但方才你似乎不太高興,你若不想說,就不要勉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年前,我母後去世,我聽父皇說,是死於一種叫佛魔的藥。那是個秋天,快到重陽節了,母後正在幫我籌備六歲的生日,她差一點就可以陪我一起過生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隔著轅車的窗紗,燁嬅聲音已經哽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燁嬅回憶起母親,雖然與母親的相處多是兒時的時光,她隱約記得,母親總是把自己摟在懷裏,念著自己的名字,父皇母後從小伉儷情深,哥哥的名字是父皇起的,自己的名字是母後起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燁是光輝燦爛,嬅是美麗尊貴。世間的父母隻顧將一切美好的祝願都往兒女身上堆砌,卻忘了在富貴和榮耀身側,早已容不下安寧與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