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世路風波

字數:7727   加入書籤

A+A-




    虞書平帶著穆紹普的聖旨趕到江都的時候,北境已是隆冬,可江南的綠意不減,隻是少了幾分快意和生機,江河依舊,草木更迭,可看起來與自己初次來到江南時比,總是變了些什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曾無數次的穿梭在洶湧如練的長江之上,無數次踏馬走進江都的城門,無數次回眸觀瞻著江南的風物,可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帶著神州之上,唯一的皇帝的聖旨,來到了這個曾經是一國王城的地方,可如今此城不過是大燕王朝江南郡的首府而已。他也不再是駐派敵國的使節,鮮衣怒馬的少年,而是虞國公的世子,吳王的幕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都快過年了,你怎麽還親自當信差來了?姨丈舍得你在外麵過年?”穆飛雲波瀾不驚的看完了穆紹普給自己的聖旨,他已經習慣新春團圓之際獨自在外度過,北征那幾年如此,南下這幾年亦如此,說不上什麽失落,他從來都知道,在父皇母後的眼中,燕國的王祚穩定遠勝於骨肉的相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帝王之家的無奈與愁苦,他並不想加諸於他人身上,所以他還是關心著虞書平千裏迢迢而來,可會有客居異鄉的失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嗨,我又不是第一年陪你在外麵過年了。再說了,我爹知道我是陪殿下一起過年,也放心啊。不過陛下這旨意下得急,也不容殿下回長安過個年,實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了。。。。額。。殿下恕罪,臣失言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虞書平自小得父母悉心養育,這份親厚的愛意早已溶於骨血,無論他作為遊子走到哪裏,始終是心有歸處,身有歸途,不像穆飛雲,自從當年袁天城離開之後,一家人就像變了個樣子一般,父皇母後變得貌合神離,對於他們兄弟也是嚴肅疏離多於親昵希冀,而這一切不僅穆飛雲如芒在背,就連跟他從小一起長大的虞書平也是看在眼裏,隻不過天家的事,他不了解,也不敢妄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以後這種話就不要說了。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對了,另一道聖旨送給泰嶽了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飛雲並未責怪他,隻是略加提點後便繼續問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嗯,渡江之後先到江陵,所以便先向陵王傳了旨,哦,陛下許他保留梁國宗廟,以江陵為王城,沿用梁國國號,現在該叫他梁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嗬嗬,想想還真是諷刺,泰嶽本以為終其一生求而不得的事,如今竟然是由父皇給他的,也算得償所願吧,不過他應該也無所謂了。”穆飛雲自然知曉,隨著世子光的出生,自己這位泰嶽,早已經有了更大的願望,小小的江陵屬國,哪裏還入得了他的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對了,梁王接了旨,別的沒說,到是問殿下近況呢,臣告訴他殿下怕是沒法回長安過年了,梁王還叫臣請殿下去江陵一起守歲呢。臣是不是多嘴了?”虞書平略帶歉疚,可已經說出去的話卻是覆水難收,還是早點向穆飛雲坦白為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誰知穆飛雲擺了擺手,不以為意地說“反正早晚要去的,父皇這不是還叫我皈依佛門呢,我這位嶽丈不就是原來梁國國教的居士麽,我正好請教他。況且,光兒出生之後,如今我和他,也算是血脈相連了。去!你跟我一起去,你也入個佛門,咱們繼續做師兄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啊?殿、、殿下,你饒了我吧,我可還沒成親呢啊。。。。可不像殿下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看著虞書平一副幽怨驚恐的樣子,穆飛雲大笑著錘了錘他的頭,故作怒色道“像我什麽?怎麽著?在你眼裏本王難道是個荒淫無道的色鬼不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虞書平一把推開他的拳頭,連忙扶正了自己頭頂上那盞搖搖晃晃的花冠,“哎呀,殿下打人不打臉,我這赤金百花冠都要被你錘下幾顆珠子來了,這可是我娘送我以後去相親用的,可不能被你錘壞了。。。。我是說殿下如今妻兒俱全,就算以後清心寡欲些,那也是美名,我這家裏父母可還催著我開枝散葉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哈哈哈哈,好了好了,你這發冠若是壞了,本王送你一個冰種翡翠包金的,保準叫你在任何小姐麵前都不輸了陣仗。”兩人又似年少時那般玩笑了半晌,一時之間窗外日已西斜,冬日裏的江南,就算綠意猶存,可日落也要比尋常時節早一些,屋子裏的空氣冷了下來,穆飛雲已經不再是方才那副玩世不恭的神采,他平靜地問道“思虞和光兒怎麽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很好啊,有皇後殿下親自照顧著,在宮裏橫著走呢。誒,你怎麽還問我,王妃不是隔三差五就要給你寫家書麽,嘖嘖嘖,真叫人羨慕。。。”虞書平倒沒隨著穆飛雲平靜下來的語氣而變得莊重沉穩,他仍是一副放鬆自在的樣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這不是怕她報喜不報憂麽,她從小在江都長大,我怕她不習慣北方的天氣。。。。”說到這裏,穆飛雲突然頓了頓,思虞起初在家信之中確實時常抱怨北方幹燥的氣候,淩冽的冷風時常讓自己不敢出門,一開始的時候嬌嫩的皮膚都會不知不覺的產生細細的裂紋,很明顯她是不喜歡北方的。。。可他此刻卻突然想起,那個曾經想要跟自己烹茶看雪,策馬陰山,同遊大漠的人,也是土生土長的江南女子,她如今又過的怎麽樣呢?從她被帶回長安,自己便一直墜心不安,直到虞威給自己的密信之中說明南梁宗室都被父皇封爵厚待猶是意難平,最後還是靠袁天城從袁至道那裏得到的消息,說燁嬅一切安好,由至道陪在身邊,這才算勉強安下心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著呢,你放心。皇後殿下在宮中到處布滿了炭火,又挪進來無數的綠植,把一座巍峨的宮室,硬生生的打造成了一個室內花園,裏麵可滋潤的很,王妃和世子冬天裏也很少出門,自然不會受烈風侵害,你放心吧。”虞書平寬慰他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嗯。。。。那。。。。。她呢?”終究是忍不住不過問,穆飛雲想了想,這是自小跟自己一起長大的虞書平,就算自己問了不該問的,也是無妨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誰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燁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虞書平本是斜臥在坐席上,剝著橘子,聞言一下直直地坐了起來,“殿下。。。您不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我知道我不該問,可你也知道,我懸心已久,除了你,我也不知道該問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燁嬅入宮為妃的事,在長安衣紫環金的高官之中本不是秘密,可對於朝廷上的紅袍與青袍客而言,卻仍然隻道南梁宗室都被當今陛下妥善豢養起來了,詳情並不得而知,當然,虞書平作為虞國公府的世子,自然是一清二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是無論是事發當時,還是此次奉旨出京,虞威都再三叮囑過虞書平,萬萬不可向吳王透露此事,虞威自然也能理解,雖說穆飛雲一向是個以大局為重的人,可此事難免會叫他心驚情動,如今正值他建功立業,重回長安的關鍵時機,萬萬不能分神動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虞書平雖然是穆飛雲一起長大的好友,如今也不得不暫時瞞住他,隻說些能說的“她很好,你放心。陛下厚待南梁宗室,她和她那廢物哥哥,都過得很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飛雲點了點頭,他似乎猜到了虞書平會這樣回他,父皇那樣的政治天才,怎麽可能會苛待她呢?可是錦衣玉食,雕欄玉砌對她來說早就司空見慣,她到底過的好不好,自己真想聽她親口說一說。隻不過,穆飛雲也明白,如今,她最不想說話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不用問,穆飛雲也知道,那必然不會好的,客居酋帳,歸為臣虜,如同雀鳥入了金絲籠,自己又為何要多此一問呢?是真的關心燁嬅,還是純粹為了安慰自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突然有些頭痛,於是便用力的甩了甩頭,猛的想起,今晚袁天城還約了自己見麵,便沒有再多留虞書平,隻稱有點累了,讓他自己出去江都城裏找吃的,虞書平樂得如此,江都的秦樓楚館比起揚州,可不知道高了多少檔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良夜高空,月影婆娑,窗外的垂柳槐楊,隨著晚風沙沙作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飛雲從虞書平走後便在此處枯坐了良久,連晚膳都沒動一口。每每想起燁嬅,他都要這樣作踐一下自己,仿佛加諸於自我的刑罰一般,好像自己的身體難受一份,心裏便好受一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又沒吃飯?你剛剛主政江南,便老是這樣暴殄天物,可是要遭天譴的。”修道之人以“慈,儉,讓”為根本,雖然血淋淋的往事讓袁天城在“慈”這一項上不進反退,可這“儉”和“讓”他卻能做到極致,本能的指著桌案上的已經冷掉的珍饈,忿忿不平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是年節將至,江都宮裏的禦廚拿出了格外的殷勤來伺候這位江南的征服者,可穆飛雲自從平叛歸來,想著被自己征服的錦繡山河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對愛人的欺瞞與辜負之上,便總是食不知味,鬱鬱寡歡,反倒給人留下了喜怒無常的印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舅舅吃了嗎?我讓他們再做些新的吃食來。”穆飛雲見到袁天城悄然而至,連忙起身迎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你什麽時候見過我吃這些東西。”袁天城放下手中的浮沉,款款坐到了茶台前,好在碳爐上一直煮著沸水,泡起茶來到是方便,漫步在這個自己無比熟悉的殿宇之內,袁天城顯然比穆飛雲更多了一份從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從黎鋼北撤回朝,這江都宮就由穆飛雲駐兵居住,算是在江南的一個臨時行政院屬,可這畢竟曾經是一國皇族的宮城,為了免人口舌,穆飛雲並沒有住在梁帝的晏安宮和燁軒昔日住過的太子東宮,甚至連日常公務都不去大殿上處理,而是將起居和辦公悉數在宮城東南角的高樓上完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則是小心謹慎,但更多的,則是因為穆飛雲自己也存了私心,此處正是南梁燁嬅長公主原來在宮內的居處----望仙樓。宮裏的人說,自從燁軒登基後,燁嬅便搬了出去,這點穆飛雲自然知道,可更重要的是,望仙樓除了是燁嬅的舊居之外,同樣是這宮城裏離拈花別院最近的位置,自己夜半無眠時,仍然可以秉燭夜遊,踏入那個鬱滿木樨香氣故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你要不要換到坐忘齋去住?我看你自從住進來,經常神思恍惚,何必自尋苦惱呢?”見穆飛雲沉默寡言,眼底又泛著烏青,袁天城也有些看不下去了,燁嬅將自己囚在仇敵的囹圄之中是為了趁機反撲,可穆飛雲將自己困在思念的監牢裏則純粹是自怨自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兩個人懲罰自己的方式不同,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兩個人的心性不同,燦若玫瑰的那個其實骨子裏剛毅的不得了,湛如旌旗的這個反而心裏是秋水一汪,風起波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沒事,我住在這裏挺好的。對了舅舅,給你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袁天城自然也知道如今燁嬅已經是穆紹普新封的國夫人,幸好這個消息並未明發邸報,傳之朝野,否則穆飛雲住在此處,怕是會為以後惹下不少麻煩。他接過穆飛雲遞來的敕旨,快速地掃著穆紹普的命令,不時發出聲聲冷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哼,這老家夥,借力打力,最後還是自己得利。你那小友沒有帶他爹的私房話給你?”袁天城指的自然是虞威,自從決定走上奪嫡之路,穆飛雲對袁天城沒有絲毫隱瞞,虞威是自己朝中的助力,也對袁天城交代的明明白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姨丈隻說,這是絕佳機會,絕不容有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嗯,江南有你嶽丈在,而且穆紹普這敕旨裏說的明白,你若是再拜入十方叢林,想來是無往不利。這問題的根節在北方,也就是在。。。嗬嗬,到頭來,穆紹普不敢去碰的,還是得使喚兒子去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北方的關鍵在----袁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年北燕朝堂的腥風血雨,早讓袁家在官場之上銷聲匿跡,雖然穆紹普扶植起了功臣和武將的勢力,可這些人無不與袁家沾親帶故,縱然袁門子弟不再出仕,可他們實際的影響力卻並不比穆紹普這個皇帝小,而且自從袁天城“故去”之後,袁家實際的掌舵人就是皇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是因為十幾年前的那場風波,袁皇後是斷然不會再為穆紹普出一分力了,兩人能維持今日這“相敬如賓,帝後情諧”的場麵,已然是彼此之於對方最大的讓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