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舊物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A+A-


    真巧,給關大成他們做的沒吃,就端出來了。

    “不用說都知道,這是新月炕的麵餅了。”黃小苗一口氣吃了兩個:“太香了。”

    秀蘭的哥葉佳榮也叫一聲舅舅。

    這位年輕的舅舅爬上了牆和關大成他們一起幹活,這邊又開了一條線路。

    “這樣看來,今天上午就能將瓦撤完,下午就能推牆了。”

    這可比預計的省了好些時間。

    葉佳榮就抓緊時間做飯了,果然是做三桌。

    讓楊智給黃老師他們送酥肉的時候,黃老師給楊智裝了滿滿一籃子的幹貨。

    說是他們人少,買了也沒吃讓拿回來葉家人吃了。

    葉佳榮檢查過了,有木耳黃花海帶粉條還有豆腐皮,每一件大約都是一斤的樣子。

    一看就是沒有動過的,這肯定是蘇老師特意買了準備給葉家的。

    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真誠付出的才會有回報的。

    葉佳榮泡了木耳準備炒肉,把粉條也泡了,到時候燉一個粉條雞湯。

    “哎哎哎……”房間裏,小家夥在鬧意見。

    “娘,快回來,小七醒了。”葉家榮手上拿著臘肉跑到門口喊。

    “來了”李秀蘭連忙解下圍裙去洗了個手:“這小東西,就是個磨人的。”

    磨人的也還要生這麽多,這不是自己找虐嗎?

    葉佳榮看李秀蘭匆匆忙忙的心裏想自己一定不會生這麽多小孩。

    生一個,太孤單,兩個吧。

    差不多了,葉家足足有八姐弟呢,到時候八變十六,十六再各生兩個,多年後葉家團年都是幾大桌了。

    想到這兒,葉佳榮嘴角微翹,看來老娘他們的子孫歡聚一堂熱鬧異常啊。

    葉佳榮這邊飯煮好了,看了看時間還早。

    正月的天氣,熱菜一敞風就變冷,等他們下來時再炒都來得及。

    走出去看時,瓦果然全部都撤下來了。

    “至少也有一千六七匹。”葉泉水道:“能省一些是一些。”

    關大成他們就在牆上開始撬檁子格子了。

    “這些格子不能使了,檁子完全可以用。”

    “勇哥,您那邊注意著點,別打著我爺爺的床了。”楊智看見關勇要將一根檁子推下去連忙喊:“你別急著推,我下去接著。”

    “這麽重,你怎麽接得住。”

    “我行,我有的是力氣。”

    為了爺爺的那架床,再重也得接著。

    “勇子,你下去抬吧。”關大成道:“小智,你爺爺那架床還沒爛嗎?”

    “應該沒有吧,我家也沒值錢的東西了,就爺爺這架床留個念想。”楊智道:“房子修好了還得做床,留著也能節約一點。”

    “可以的,那床啊,是鎮是曲家地主的。”關大成道:“我聽我爹說過,當年打土豪時,分了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富農的田地拿出來分了些;中農的基本沒進沒出,貧農和貧下中農就分了地方家的家俱。你們家抬回來兩個木櫃子,現在還在裝糧食,你們家就是一張床。”

    “那可真是有些年頭了。”

    “是啊,不過,這地主的東西就是結實。”關大成笑道:“我那木櫃子被打老鼠打了兩個洞,其實的地方都是完好的,材料厚實得很。以前的木匠也了不起,硬沒見著一顆釘子卻做得紮紮實實的。”

    “爹,這張床上還有雕花呢。”關勇也跟著楊智跳下去了,看到床有些驚訝:“就是有點小,好像是一米二的吧?”

    “以前的床都小,其實床大了不好。”葉泉水接過話茬:“我聽人擺過,這床的尺寸不能大了……”

    房頂上的瓦和木頭拆下來了頭頂的危險信號也就解除了,葉佳榮這才大著膽子跑進去看了看。

    老家夥!

    這木料絕對是好的。

    心裏好一陣竊喜。

    “楊智,這床抬出來暫時拆了吧,省得擋地方。”

    “就是,得拆了放在草垛邊吧,等房子修好後再將它架起來就好了。”葉泉水回答。

    這麽好的東西放草垛邊,葉佳榮心裏抽了抽。

    看了一眼楊智,楊智點了點頭,心裏有數。

    他和關勇將床抬到了院壩裏,轉悠了半天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你去幹活吧,我來拆。”葉泉水看了看:“這個東西就像解疙瘩一樣,隻要找到了開頭就不難。”

    “爹,您小心點,別給楊智搞壞了,他爺爺留下的念想呢。”

    咳,都不知道是誰的爺爺留下來的。

    “小智,將你家值 錢的東西都給端出去,下午堆了牆就沒法保住了。”

    “我家哪還有值 錢的。”楊智苦笑。

    “哪沒有了,就算是叫花子搬家也有三袋爛棉絮呢。”關大成道:“當年你們家的家境還是村裏數一數二的,再不濟陶陶罐罐鍋碗瓢盆也要搬出去。東西可能 不值錢,但是你需要用的時候去買就得花錢了。”

    “對,你關大叔說得在理。”黃小苗用圍裙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小智,去搬。”

    這就是過日子的人,都會精打細算。

    鍋早已經鏽爛了,倒是碗還在,不過上麵都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壓根兒都看不出顏色 ;幾個泡菜壇子也搬出來了。

    “咦,這裏還一點好東西。”黃小苗打開一個壇子問:“你們聞到沒有?”

    “是酒?”

    “對呢,像是甜酒。”黃小苗道:“二妹,去給我拿個碗和小勺子來。”

    待黃小苗舀出來時,一股濃濃的酒香味瞬間傳遍了這個院壩。

    “當真是甜酒,顏色清亮,好東西好東西。”黃小苗驚訝的問:“小智,是你爺爺做的?”

    “從我記事起,就沒見著有這麽個東西。”

    “那不會是楊英做月子時的東西了吧。”關大嬸理了理有些髒亂的頭發走了過來,用一塊抹布將壇身抹了一下,露出了壇子本來的麵目。那壇子腰間有一圈的花紋:“看來還真是,當年楊英做月子前,嬸子就做了一壇的甜酒,還抱給我看了,說甜酒蒸得好,清花亮色的,這一胎肯定是個聰明的小孩。”

    眾人聽到這裏好一陣噓唏,那得多少年了,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