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糊糊

字數:4554   加入書籤

A+A-


    新官上任三把火。

    楊智都不知道火往哪兒燒。

    就覺得也不過是白擔了一個隊長的名聲罷了。

    他記得爺爺當隊長的時候平時該幹啥幹啥,有事的人家會找上門來的。

    “你得做好準備了啊,說不定三姑六婆吵架鬥毆什麽的都會來我們家。”楊智想著那場景就覺得有點頭痛:“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你就抱著兒子回娘家裏去,別讓她們嚇著了我兒子更不能讓她影響了你的心情。”

    “那你可以主動去巡視啊,遇上問題當場解決,也省得找到我們家裏來。”

    葉佳榮心理抽了抽,當個隊長也不是什麽大官,不過就是街道辦大媽常管的事兒。

    “嗨,麻煩。”

    葉佳榮突然就想笑,這還當成了負擔。

    “明天又是逢場天了。”葉佳榮覺得有了娃一點兒也不自在:“月底了,該去一趟黃家溝煤礦了。”

    “我用自行車搭你去。”

    “這兩小子?”

    “讓外婆給他們喂糊糊。”

    “你可真是一個好爹。”

    葉佳榮笑罵一句。

    楊智嘿嘿兩聲默認。

    自從有了兒子之後他和老婆二人世界總是受著約束。

    能有機會甩開他們就是幸福的事。

    隨著孩子月份的增大,葉佳榮這頭奶牛越發供應不上,從六個月起就開始添加輔食了。

    李秀蘭養孩子經驗比誰都豐富。

    小七小八都讓她養得壯壯的,對兩個小外孫自然是按著那個標準來。

    她和關大嬸一起去挖了野蘭蕎的根,洗幹淨切成片曬幹然後磨成粉,再用自家的米磨成粉調合在一起煮了糊糊給他們吃,說這玩意兒健脾胃。

    葉佳榮很信任這些祖傳的東西。

    買東西隻買對的不買貴的,她一直覺得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至於奶粉什麽的,在這個時代不僅貴還沒得來賣。

    在縣城才能看到買給中老年人吃的,孩子的可不敢亂來。

    楊智和關勇時常下田打了鯽魚,兩家互通有無直接,熬了魚湯再來煮米粉,煮出來的糊糊香得很,小家夥特別愛吃。

    李秀蘭聽說他們要去黃家溝煤礦自然是沒意見。

    早說好了,帶了兒女帶外孫子。

    所以這些活兒注定就是自己的。

    好在小七小八和小浩三人團隻需要看著點就行。

    關大嬸最近被要下地卻又不能走路的小胖折騰得腰酸背疼,李秀蘭就覺得這兩小隻在搖籃裏依依呀呀抗議也就不是什麽大問題了。

    “小胖穿得厚,等開了春就好了。”

    “這個娃兒不好遷就,才十一個月就想下地走。”關大嬸頭痛不已:“比小浩小時候還折騰,一身的力氣,不讓他下地就掙紮得抱都抱不住。”

    “長得好,有力氣。”

    “是啊,我還是覺得以前那個二娃乖一點。”

    “嗬嗬,那個娃兒要老實些。”

    “所以說嘛,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崽會打洞,就我們關家那樣的人家能長出老實乖巧的娃,我簡直不敢相信。”

    “哈哈,勇子從小到大還是挺乖的。”

    “那得看和誰比,和楊智比是要乖一些。”

    聽到這話的二妹正在喝水,直接就嗆著了。

    “你這孩子……”李秀蘭也好笑得很:“小智那時候是有點淘。”

    楊智有多淘?

    有一次萬大嫂和張桃花她們幾個在後山砍柴,就說起了楊英的壞話。

    誰知道楊智就在不遠處全都聽見了。

    這小子也膽子大。

    直接走過去將張桃花和萬大嫂捆著的柴禾用木棒一下就給撬到了山溝溝裏去了。

    氣得兩人跟著他攆,他就爬到了一棵大樹下還衝著她們喊:來呀,來呀?

    兩人說要在樹下等著他下來。

    這小子幹脆爬到樹梢,將樹梢搖得晃動起來,然後飛快的從這根樹梢跳到了另一根樹梢上。

    最後的結果 就是楊智比她們倆還先回到大田壩。

    當然,倆人也不敢找上門去和楊大爺講,畢竟是她們先嚼舌根的。

    “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好笑,這個娃娃脾氣大膽子也大。”

    關大嬸親眼目睹,感慨萬千。

    “當時我都嚇了一跳,那樹多高啊,就這樣跳到另一根樹梢上去了,這萬一要是沒抱住掉下來了怎麽得了?”

    “這事兒我聽萬大嫂她們洗衣服的時候講過。”

    當然也不是什麽好話,反正都是罵。

    殊不知,她們自己給孩子造成了什麽樣的傷害。

    人啊,真的是需要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楊大爺年紀大了,聽不得人告狀,一聽說楊智不聽話就想打。”

    關大嬸道:“你想呀,那個年紀的娃娃,越打越不聽話。還有一個,本來娃娃在外麵就受了委屈了,一回家還要挨打,心裏能好受。”

    李秀蘭長長的歎息一聲,對楊智的遭遇也是萬分同情的。

    “你說龍生龍鳳生鳳,楊智的親爹是不是這個樣子?”這人李秀蘭是沒見過。

    “那人口才了得,很會說話討人喜歡,膽子倒也大。”關大嬸回憶道:“但是楊智比他更橫。”

    “那肯定的嘛,他是城裏的知青,是城裏人,有文化。”李秀蘭點了點頭:“這種人最討女人喜歡。”

    “楊英一直是個膽大的。”關大嬸一拍大腿:“我今天算是明白了,楊智的大膽是綜合了他爹娘老子的,一點兒也沒偏差。”

    李秀蘭笑了。

    “呀?你說阿吉和阿祥長大了會不會和楊智一樣淘?”想到了這個問題李秀蘭不淡定了:“到時候我們家豈不是要雞飛狗跳?”

    一個楊智就讓全村人都覺得受不了,兩個小楊智那還得了。

    “應該不會吧?”關大嬸才剛說過的話就開始往回收了:“阿吉和阿祥不一樣,楊智這孩子小時候淘是因為沒有爹娘管,再加上村裏那個婦人亂嚼舌根,不僅背地裏說楊英的壞話當著楊智的麵也這樣說他,他能受得了?”

    也對,大妹和楊智都不是省油的燈。

    誰還敢欺負他們的孩子!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你不用擔心。”關大嬸打著總結:“孩子還是要從小有人教導才行。”

    “也是,家教很重要,這倆小子怕是要好好管教管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