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有活兒幹了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A+A-


    張四妹王二嫂她們被葉佳榮的話驚著了。

    不是讓開婦女大會嗎?

    來的依然沒幾個人,但是,沒來的要後悔死!

    “是的,我二妹那邊說生意還可以,想要找幾個幫手,你看看你們有沒有空。”葉佳榮淡淡的微笑輕輕的低語,就這樣的也讓張四妹三人覺得是天籟之音了。

    “有空有空,要幹多久?”

    “看情況,如果幹得好有生意,可以一直幹下去。”

    葉佳榮道:“當然,考慮到大家都要照顧家裏有時候還要幹地裏的活兒,所以也學了城裏人上班的時間,來個朝九晚五,每周休一天。也可以把假留著,有事的時候用。”

    葉佳榮是清楚的知道鄉下的人破事兒一大堆。

    先不說地裏了,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生張滿日的人情往來就不少。

    也幸好這個時代的禮包不重,要不然得每個月喝西北風。

    葉佳榮知道這會兒的人情禮物也一樣要看情況而定:尋常的小生一般就是提個布包裏麵塞上兩斤糖,一斤白糖一斤冰糖或水果糖什麽的就能去走個人情。

    遇上親一些的長輩,還要將糖換成水果罐頭。

    那水果罐頭就是一個玻璃瓶子裏麵有四到六片蘋果或梨兒什麽的,然後就是一點冰糖水。

    對,前期的水果罐頭是冰糖水,到後來慢慢換成了糖精水。

    葉佳榮還能記得那股子怪怪的甜味,偏偏小時候就覺得那是人間美味。

    隻要大生的時候才會在包裏還要塞上五元十元的禮錢。

    而主人家回禮也是有講究的,俗稱回禮。

    總不能送兩斤糖都收了吧。

    若是送禮的是長輩,則會是留下白糖返回一斤好點的;是平輩或晚輩可以收好的還回去一斤白糖。最忌諱的是空包還給客人。

    如果客人家裏有長輩沒來的,還得帶點菜回去表示心意。

    這菜可以是雞腿鴨腿或炸魚什麽的。

    葉佳榮對這個時代的人情客往也仔細觀察了一下的,覺得大家都很厲害。

    你說物質缺乏就那麽一點點吃的,不僅要待客還要送客;人情客往嚴重也沒有窮得喝西北風。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兩斤糖的旅行。

    今天拿的了糖去東家,東家留下換一斤還禮;回頭東家又將這包糖送到王家李家……以此類推,隻要不破損不化掉,估計一家糖能去二十以上的人家混吃混喝的。

    最服氣的還是大家夥兒對七大姑八大姨生日記得清清楚楚。

    葉佳榮就記得上輩子自己的奶奶明明大字不識一個的,記性卻好得很,誰家親戚哪個月初幾生日早早的就念叨,隻要那家人沒有推辭說不用去了,不做生日,必定會準時赴約的。

    一年走上二三十個人福的可能性完全有。

    完全不像現代,誰還記得誰生日噢。

    老爹老娘什麽時候過日也記不清,倒是對一些什麽節日興致很高。

    也不是都記得,主要是商家惦記你的腰包,早早的告訴你情人節來了,玫瑰和巧克力必備……節日氛圍越來越濃厚,親情卻越來越淡泊。

    “那大妹,什麽時候可以上工。”

    張四妹興奮不已:“你放心,我們幾個肯定會好好幹,絕對不會給你拖後腿。”

    說完這話還看向王二嫂她們。

    “對對對,我們肯定好好幹,家門口就可以掙錢,這可是想都想不來的。”

    王二嫂也是激動萬分。

    “這樣吧,你們今天回去還是和家裏男人商量一下,然後好好將家裏的活兒安排好,盡量不要和上工有衝突,最遲就是後天吧,等楊智去把機子拖回來了就開工,郭海那邊等著要貨呢。”

    葉佳榮不知道的是,郭海和楊智都商量好了以後他們要去鎮上擺地攤。

    特別是郭海嚐到經商掙錢的容易,甚至有想將食堂的工辭了的念頭。

    不僅郭大娘反對,黃大禾也建議他保留,而且,葉佳榮也覺得沒必要辭掉。

    畢竟,那活兒根本不算累,做二三十人的飯菜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事兒。

    工資收入這一塊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人脈關係。

    和什麽樣的人在一起,你就能變成什麽樣的人。

    像郭海這些年輕人,你要是真的不上工就專門擺地攤,可能 永遠都是一個小攤販。

    但是,你在派出所裏做事,每天接觸他們也能學到很多的。

    隻要不衝突,都可以兼顧。

    人靠一個收入養家糊口太單薄了一些。

    不說別的,楊智現在也是身兼數職呢。

    大田壩的村長、照相的、賣東西的最後還有一個廚師。

    有人請他出山做席,一準兒接下這活。

    “那太好了。”

    張四妹三人興奮啊。

    “大妹,有沒有適合我們幹的?”

    鄭三娘心裏發慌,年輕就是好啊,可以踩縫紉機,她今年五十六歲,眼睛不好使也學不會。

    “我也想幹點活兒掙點零用錢。”

    “鄭三娘,你別心急,回頭有合適的活兒就找你。”

    “就是,鄭三嫂,不要慌,隻要你肯幹,活兒肯定是有的。”關大嬸都在安慰她。

    “哎,我就是覺得吧,人老了沒個經濟來源很艱難。”關三娘家裏條件也沒咋樣,兒子是木匠但是手藝不太精,請他的人不多。

    很多時候都是跟著別人去幹打雜活,這種活兒掙的工錢就少很多。

    兒媳在家帶孩子,老伴還有哮喘病,常年累月的要吃藥,一到冬天就難過得很。

    家裏窮,看著別人有活幹,心裏眼氣得很。

    開會的人出了葉家的門,高興的幾個嘰嘰喳喳的,鄭三娘她們則是心事重重。

    “ 這個鄭三嫂倒是個手腳利落的,幹灶房裏的活兒是個好幫手。”關大嫂和她打過配合,隊上哪家大盤小事都少不了她的背影:“收洗這些幹淨利落,不像有些人幹活,硬是要喊一下動一下。”

    幹廚房的活兒利落?

    那楊智出去做席的時候可以喊上她啊。

    反正都是按桌數收錢,多勞多得,幹一天算一天。

    “對啊,下次喊上她吧,肯定能幹好的。”

    關大嬸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