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次孝敬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黃維新,我告訴你,你別做得太絕了,到時候你別後悔。”
這樣的威脅這段時間黃維新已經聽得麻木了。
手上有錢了,黃維新才敢來看父母。
但是當他聽說父母在這兒返聘教幼兒園的時候,鼻子一酸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
“爸,媽,是我沒用。”
明明都退休該安享晚年的人了,卻還要坐在輪椅上教幼兒園。
“維新啊,我這一把年紀一個老殘廢都沒說沒用,你年紀輕輕的怎麽就妄自菲薄了呢?”
這話黃老師可不愛聽。
曾經的兒子是他們的驕傲,從小聰明勤奮學習一直是名列前茅,大學畢業後當了老師。
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都沒有讓他們操過心。
有這樣的兒子,他們就很知足了。
當老師的他們深深的知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
在學習這事兒上,有些人是很有天賦,有些人卻是窮其一身也隻能達到這樣一個天花板的高度。
兒子沒有虛渡光陰沒有浪費人生,也算是教育成功。
怎麽也沒想到,這一件事卻讓兒子懷疑自己的自信和能力。
“可是我……”
“好了,維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責任,你要養家糊口不容易,我們不怪你。”
正因為父母的開明大義,才更讓他無地自容。
養兒防老,這些年來自己深受父母的照顧,可當父母有事時他在哪裏?父母不便是,他又在哪裏?父母需要經濟支持時,他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回避。
是了,錢。
黃維新拿了六百塊錢出來雙手遞給老母親。
“媽,給您和我爸的零用錢。”
“維新……?”
兒子給錢,蘇老師應該高興才是,但是看著這錢的數目她就覺得不對。
一個月工資隻有三百多還要養家養孩子,一出手就是六百,嘴巴封起來都不夠。
“媽,您放心吧,我掙的,沒有幹違法的事兒。”
黃維新酸澀不已:“媽,這還是我結婚之後第一次孝敬您和我爸,您收下吧。”
“維新,我和你爸不缺錢用。”
以前是真,現在是不想給兒子增加負擔:“你看,我們不是返聘幼兒園了嗎,一個月也有一百多工資,加起來就是三百塊了。”
還別說,賬不可細算,這筆收入夠老頭子每個月的複查和藥費了。
兒子說沒有違 法,蘇老師清楚的知道兒子的本事,沒違 法那肯定是違規了。
“媽,您不缺是您和我爸的本事;這錢是當兒子的應該孝敬您的。”
父母不要自己的錢,黃維新更心酸和內疚。
不是父母不缺,而是父母體恤自己的不容易,更是顯出自己的無能沒本事。
想著這一個月的疲憊勞累再想著胡雨對這一切不聞不問,甚至每天晚上回去連一頓可口的飯菜都沒有的,內心更是心酸。
在這個世上,愛自己最多的永遠隻有生自己的人。
作為一個堂堂七尺男兒,他更應該努力去拚搏去奮鬥,為生自己和自己生的人遮風擋雨。
想到這一切,黃維新心裏更是堅定了要好好教好文傑,這份家教不能丟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家教而是一份事關他存亡和尊嚴的事兒了。
“維新……”
看著兒子消瘦和疲憊的樣子,蘇老師心疼不已。
都是自己兩口子拖累了他,原本可以好好過他的小日子的。
哎……
蘇老師到底是收下了這錢,不是真的需要,是因為她知道這是一個兒子對他們的愛。
“維新,不管怎麽樣,媽還是希望你注意身體多休息,休息好了第二天上課才有精力,教孩子也是要負責任的,學生出來以後慢慢會懂事了,會知道當年哪一個老師最好,咱們做人做事兒都要對得起良心。”
有些話她不點明,讓兒子自己去想。
“媽,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這次期末考試我帶的兩個班的化學升到了第二名。”
不得不說,這次的成績也讓黃維新很高興。
“學校給了我安排福利房的資格了,可能元旦節就有機會拿到手上。”
“那就好那就好。”
拍了拍兒子的手:“胡雨和婷婷還是那麽忙嗎?”
“嗯,她給婷婷報了鋼琴舞蹈英語書法圍棋課,周一到周五都在培訓,周六周天補語文數學……”
“這孩子可真累。”
蘇老師一聽就心疼上了。
當老師的人,其實多多少少還是看得出一些問題。
孫女婷婷並不是那種天資特別好的孩子,成績一直是中上水平,這讓胡雨特別的焦慮。
而且胡雨不知道受了什麽影響,執意要讓女兒琴棋書畫全麵發展。
這似乎也是好事兒,畢竟沒有誰不喜歡一個樣樣都拿得出手的孩子。
可是,要看情況啊,婷婷就給自己說過,鋼琴和舞蹈圍棋讓她覺得很累,特別不想去學,可是媽媽要她學,所以就隻好去。
當學習隻為了媽媽而學,是媽媽要讓她學的時候,還有什麽動力?這樣的學習有何意義,最後又能學到什麽東西。
還有一點,高昂的培訓費也讓黃維新一個人掙錢顯得特別的吃力。
以前她不給錢,是對不支持這種培養孩子的方式的無聲反對。
現在的她就算想給錢也有心無力了。
反而是兒子……黃維新決定了,到時候將錢給兒子塞回去。
母女倆就在拉著家常說著各自的近況。
“我們在大妹這裏很好,你不用擔心我們。”
“嗯,媽,我看得出來,您精神狀態不錯,臉色也比上前看到的時候好很多。”
“是啊,在這裏空氣好,大妹家夥食也好,不僅大妹楊智會做飯菜,你嬸子也燒得一手好菜,孩子們吃了都嫌棄家裏奶奶媽媽煮的呢。”
“嗬嗬,媽,教幼兒園累吧?”
“不累不累,這些孩子乖得很。”
有時候蘇老師覺得這小孩子比大孩子還好教呢。
“孩子小都是一片白紙,有些孩子資質不錯,可見以前確實是輸在後天的培養上。”
“貧家出驕子,這些經曆過生活苦難的孩子相對來說更懂事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