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想借用台詞
字數:4631 加入書籤
大田壩村拖回來了一大車的打穀機,說是除了一隊外每個隊一台。
沒錯,這一次連八隊都參加了。
老馬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楊智給征服了。
或許是因為他老娘的事讓這家夥服了軟。
也是啊,你幹了什麽以為楊智不知道嗎?
人家不過是不想與你爭執,不想和你一般見識。
楊智這個混球,有時候真的比自己能幹。
別的不說,就那次全村放水的事兒,若不是他估計還是沒水栽秧子。
八隊沒有參加栽秧子比賽,隊上的很多人對老馬都有了意見。
就覺得他在攔了大家夥兒不合群。
修路也是他拖了後腿。
八隊的路足足比別的生產隊晚了三個月才鋪上煤渣,為這事兒,整個隊的人心裏都清楚是誰的錯。
所以,這次打穀子老馬若再是攔著話,估計群眾都會不依。
“不得了,大田壩村幹起來了,好熱鬧。”
其他村的人連自家田裏的地都不幹了,跑來看熱鬧。
這次拎著大喇叭喊的是葉佳榮。
幹點主持人的工作她完全沒問題。
“各位父老鄉親,又到一年豐收季,大田壩村收割子比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過去,這一排豐收的景像是不是特別激動人心……”
“今年的穀穗長得好長長的稻穗,穀粒飽滿,放眼望去一片金黃;我們的鄉親們田女老幼都在田裏大展身手!”
“聽,機器在轟鳴,那是戰鬥的號角,我們在向豐收發起總攻……”
葉佳榮覺得自己也不容易,上輩子可沒有學文,能編出這麽點句子也是絞盡了腦汁。
對了,她完全可以讓三妹寫嘛。
晚上就給她布置任務去,明天自己隻負責讀。
不過,葉佳榮不會想到,她聲情並茂的解說讓田坎上看熱鬧的人都心情激動,讓田裏戰鬥的人渾身充滿的激情。
“大妹這孩子說得好,說得好啊。”
激動的還有一個老爺子,和黃老師一起站在樹蔭上看得熱血沸騰,真恨不得自己也下田一試高低。
“可惜噢,我們老嘍!”
“老爺子,我們不讓他們,他們上哪兒比賽去,是不是?”
黃老師笑著眼淚都出來了。
是啊,老嘍,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這場景真是讓人想下田啊。”
盡管葉泉水很不喜歡打穀子這個農活,因為每一次打穀子都顯得自己有多弱雞。
但是,今天看著田裏站滿了人,他就遺憾自己的腳沒法下田湊熱鬧了。
“還是人多力量大,你看遞把子的孩子多,機器都不用挪窩,就在田坎邊就打了,還不耽擱時間。”
“鄉親們,快看,五隊出桶了!”
葉佳榮激動的提高了分貝:“今天五隊先拔得頭籌,正在出桶,那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個出桶的是……是八隊,八隊也開始出桶了……”
出桶,就是拌桶裝滿了要將穀子扒出來挑回家去。
當然,這不是是否取勝的標誌,也不是一兩天就能看出勝負的,而是要最後一天才看得出來。
是以完工畝數為準的。
“打穀子是一個體力活兒,更是一個持久戰,我們每個隊都有上百畝的田,所以我們要看誰最厲害,誰才是笑到最後的那一位……”
就在葉佳榮熱情洋溢的號召聲中,一輛小汽車開了過來停在了大田壩村。
果然,這個村裏的名堂最多!
蔣芳芳聽到大喇叭的聲音甜美,普通話標準,隻當是請來的播音員。
等走近一看這不是村長老婆嗎?
再想著上次鏡頭裏的她,蔣芳芳氣結。
“小趙,等會兒記得多拍點村民們勞動的場景,那才是重點。”
上次那個攝像師讓自己給拒絕合作了。
還是上頭領導說打穀子了,咱們的欄目要貼近生活,走向基層,這不,讓她來采訪一下大田壩村的情況。
新聞人就是這樣,報道了一件事兒簡直就要揪住不放。
刨根問底刨出人家老祖似的。
她都不知道栽秧打穀有什麽好報道的。
但是,當她親自來到這個場地的時候,蔣芳芳承認,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心中湧起。
果然,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快樂的。
“小趙,去,多拍拍田裏的互動。”
蔣芳芳決定不理葉佳榮。
葉佳榮是誰啊?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主。
她很快就注意到了小汽車,也看到了蔣芳芳,還有那個扛個攝像頭跑的人。
“鄉親們,大家加油幹,電視 台的記者來采訪咱們了,咱們村又要上電視 了。”
哈,能上電視 !
那可是了不起的事兒。
“加油噢,別被記者同誌拍著你們在偷懶!”
蔣芳芳翻了個白眼,真正是一個厲害的女人,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
“小趙,看哪兒呢,那裏,拍拍那個小孩子。”蔣芳芳指了指田裏拉穀草的羅江:“這麽小的孩子就下田幹活,楊村長可真是好有心!”
這個心,是指黑心。
小趙心裏抽了抽。
架好攝像機,就拍起了羅江。
羅江見前麵有人拍他,心裏一慌腳下不穩,結果一頭摔在了田裏。
“呀,羅江摔了,旁邊的小朋友扶他一把。”
“孩子們,我們大家都向羅江學習,他爹有病在身,他娘也不會下田,小小年紀的他不甘示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這個家,他向隊長表態,因為大家都幫了他家打穀子,所以,他也要在咱們這場打穀子比賽當中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
“是的,羅江很小,今年還不滿七歲,但是,他小小的心肚裏有一個大大的雄心,他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不等不靠不要,用雙手去搶造幸福,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必然會有大的出息……”
葉佳榮何嚐沒看出來,蔣芳芳新聞 人的眼光真他娘的獨特,專拍羅江幹嘛,不就是想黑化大田壩嗎?
“在絕大多數同齡人還在父母懷裏撒嬌的年紀,我們的羅江卻站在田中央。”葉佳榮聲情並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難過。世界上沒有不可逾越的天塹,我們要用生命來“回報”命運給我們的悲劇,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使不是驚天動地……”
蔣芳芳和小趙都愣住了,這台詞可不可以借用借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