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誰來奉獻

字數:4780   加入書籤

A+A-


    葉佳榮計劃是在靠近山腳水庫的地方種葡萄的。

    結果周教授突然打了一個電話給楊智,轉告她可以種毛竹。

    “周教授說毛竹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好用途廣,是很好的經濟作物……”

    對啊,自己怎麽沒想到呢!

    葡萄那玩意兒雖然好,但是皮兒薄老金貴了,一碰就壞了。

    毛竹則不同了,種下去幾乎不用管,雨後春筍……咳,毛竹好像是夏天才長筍子。

    不管怎麽說,省心是絕對的。

    再想著水庫上邊栽毛竹,夏天還可以乘涼,挺好了的啊。

    就這麽幹了。

    葉佳榮直接跑去找周教授。

    “我也是最近去考察了一個山區突然間想起的。”

    周教授就知道葉佳榮是一個幹事的人。

    轉眼就跑到市裏來找他了。

    “那個山區出產毛竹,可惜的是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不能變現,可惜啊可惜。”

    老教授一臉的肉疼。

    “你看看,我昨天還背了些竹筍回來,這個燒牛肉好吃得很。”

    葉佳榮……我想覺得好吃。

    “我下鄉的時候就喜歡吃竹筍,燒肉燉湯涼拌都行,這次去山裏我就找當地的老鄉買了二十斤,來來來,忍痛割愛,我給你兩斤。”

    “多謝您老了。”葉佳榮笑道:“您說得不錯,燒肉燉湯都好吃,呶,我給您捉了一隻雞一隻鴨來,還是活的。”

    葉佳榮其實是不想這麽幹的。

    真的,大老遠的從鄉下給搞兩個活物裝塑料口袋裏走哪兒回頭率都蠻高的。

    但是吧,老周同誌清廉著呢,煙酒都不收,不送禮物她又過意不去。

    人家幫了這麽多忙,怎麽著也得表表心意。

    “你這?”

    周教授眨巴著眼睛:“你從鄉下帶來的?”

    “是啊,母雞還能下蛋,喂點米每天一個蛋,菜刀靠邊站;三天不下蛋,讓它鍋裏見。”

    “哈哈哈,好好好,那我就收下了。”

    “多謝了,我還真怕您讓我再背回去。”

    葉佳榮樂了。

    一老一少坐在那裏就談起了毛竹的種植技術,注意事項。

    總之,比果樹省心得多。

    “我很期待你那邊瓜果飄香的時侯去看看。”

    “隨時歡迎您來。”

    “目前走不了,再過幾年吧,退休了就來,到時候,你的果樹也掛果了,我來給你做個免費的農技員,包吃包住的那種。”

    “那是我的榮幸。”

    葉佳榮告辭,去看了蘇老師他們。

    “大妹來了。”

    黃維新已經出了院,或許是因為天天有老母親盯著喝各種湯的原因,臉上總算看著一點肉了,但麵色還是蒼白的。

    “是啊,你感覺怎麽樣?”

    “好多了。”黃維新有些不好意思:“讓你們受累了。”

    “您還和我們客氣?”

    葉佳榮此次來,還帶著目的的,關小玉早就該返校了,幼兒園等著蘇老師她們回去。

    “回,明天就回了。”

    要說,蘇老師還真是不想回去。

    她擔心兒子沒人做飯吃不好,但是,老頭子在這裏過得又不開心。

    他走不動路,不可能每天都呆在家裏啊,推出去就是車水馬龍,每天都煩躁得很。

    “那小黃老師這裏?”

    “不用擔心,我還是要學勤快一點了,最近這段時間我跟著我媽學了不少的菜,我還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菜譜回來了。”

    這一次的意外讓黃維新明白過來:什麽都沒有自己的身體重要了。

    一閉眼可能就一了百了。

    但是,當你了不了的時候,看著年邁的父母為自己心焦良心會倍受煎熬的。

    “那你的培訓班的事兒?”

    “正在籌建中,不出意外的話,下個月就可以正式對外招生了。”

    葉佳榮了解到,除了正常的參考科目的培訓外,還有美術、舞蹈、武術、書法、奧數的培訓。

    “這些都是文總要求的,他說這些發展方向已經越來越明朗了,抓住先機就可以吃肉。”跑到後麵就得喝湯。

    葉佳榮感慨不已,交什麽樣的朋友就會給你帶來什麽樣的思想碰撞。

    以前的黃維新絕對沒有想到這些。

    “是啊,文總給我講了很多,以前我是井底之蛙了。”

    黃維新覺得那會兒的自己還為出去做家教掙錢而羞愧不已。

    後來,因為沒錢眼睜睜的看著父母住在醫院而無能為力,因為沒有錢妻離子散……

    他明白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真正是萬萬不能。

    被三中校擺了一道後,黃維新憤而辭職不幹了。

    和文總一番交流讓他茅塞頓開,從此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我還是有點不讚同的。”

    坐在輪椅上的黃老師很煩躁。

    “照你們這樣說來,有錢人家的孩子都上培訓班,請家教,沒錢的孩子怎麽辦?”

    “大家都向錢看齊了,誰還講奉獻?”

    黃維新麵紅耳赤。

    葉佳榮……

    這個話題我不能參與。

    教培在未來的二十年起來得特別快,有資本的參與更是卷得厲害,那就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啊。

    窮人家的孩子要麽天賦高特別懂事知道要學習,要不然,還真是貧家難出驕子了。

    不因為別的,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你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

    當你的孩子才接觸書本的時候,人家的孩子早已經強灌硬塞了不 少東西進去了。

    因為知識和見識的不同,這些人是不容忍自家孩子再跌出那個圈層 。

    上輩子的葉佳榮曾經感慨過:孩子走多遠都要看父母的托舉能力,拚的就是爹。

    “好了,老頭子,在其位謀其職,維新既然不在學校當老師了,奉獻也就輪不上他了。”蘇老師連忙打圓場:“事實上,他出來辦培訓班也是一種奉獻啊,用他的頭腦和知識掙錢,一不偷二不搶,光明正大的。就算維新不去幹,別人也會去幹的,國家都允許幹的事兒,不是你一個糟老頭子就能阻擋得了的?”

    “我就是……”

    黃老師最後搖了搖頭擺了擺:“算了算了,我老了,這些東西都不懂了。你們年輕人,隻要不犯法就行。”

    至於其他的,他還真正是管不到也阻止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