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心意想通,知己二救寨中人(上)

字數:7225   加入書籤

A+A-


    “寧清侯爺,可想好了,墨已經為您研過一遍,您若是嫌這墨不夠濃,不動筆,那我就用這位將軍和這倒黴小子的血來為您做墨吧!”

    昏暗的密室外傳來柳白的聲音,孟遠和任羽還有那天被唐大山派去跟蹤李小魚的二磊子,手腳皆被上了鐵鏈,關在不知黑天白日的密室裏。

    “柳白,都是你害了二當家,我和你拚了!”二磊子憤恨地朝著這聲音吼去。

    “若不是你騙了侯爺,我和侯爺又怎會在此受人威脅!”

    任羽的話讓二磊子懊惱地低下了頭,憋著一團火,不知該怨誰。如今二當家怕是早已命斷望穿寨,若不是自己那日跟著李小魚,恐怕也早已喪命,更不會知道這一切都是這大當家柳白的騙局。

    “我本無心連累你們,我跟蹤李小魚被發現後,我也被他抓住了,他們本來準備將我殺了,後來在山寨上看見你們往這邊來,他們就說給我一次活命的機會。”

    “便是讓你騙我和侯爺,是嗎?你可知道他們要逼侯爺寫私通你們這幫匪兵的書信,這是要將侯爺的族人都至於大不逆的境地啊!”

    二磊子聽著任羽的責怪,不知如何還嘴。

    原來那日,他奉了唐大山的命令,去跟蹤李小魚。原本隻想確定李小魚是否真回柳白處複命,沒成想卻意外發現他們的大當家柳白並未按照原定路線去望穿寨會合,反倒是將他身邊的弟兄們帶到了官兵埋伏之處。

    自己的同鄉弟兄啊,活生生被官府的弓箭射成篩子,而他柳白早就借故先行逃離,毫發無損!他柳白就是和官府勾結,出賣弟兄的小人!

    不過二磊子還沒完全被嚇傻,看到當時情景,知道望穿寨是回不得了,便隻能先找地方躲一躲。想到冷水寨此前可能已被官兵搜捕過,應當安全,便準備跑回冷水寨。

    可一回到這裏才發現,劉白居然也在這裏!

    還沒來得及逃走,二磊子便被捉,本來也要被殺,剛巧柳白的親衛發現了往冷水寨來的孟遠,柳白猜到了孟遠定是為解救被關工匠而來,便讓二磊子在半道上等著孟遠,佯裝被人打傷,騙取信任,慌稱知曉工匠蹤跡,將其引導這密室中。

    雖然不知柳白為何要惹這侯爺,但是為了活命,二磊子也隻能聽取柳白的吩咐,將孟遠和任羽騙到此處,不然以任羽的身手,柳白肯定難以得手。

    “眼下我倒是最擔心那幫工匠,如果遭了毒手,就真的有負皇命!”孟遠知曉被誣陷與亂民勾結之罪還有解釋的餘地,但如果工匠集體遇害,則是實打實的失職。

    那樣的話,於官家,有負皇命所托;於邊關,有負將官所望;於自己,也有愧於工匠家人。

    “寧清侯爺,那些工匠已經被救走了,就在柳白打算一把火將他們燒死之前。”

    “你所言確屬實?你如何得知?”被二磊子騙過一次的任羽,不願輕易相信,但是二磊子所言確實也是他和侯爺所期,所以忍不住詢問下去。

    “確實屬實,我是偷偷聽柳白兩個親衛私下念叨的,說是沒能將那些匠工燒死,柳白估計要被上頭責罵了。”

    說到這裏,二磊子忍不住心裏罵了句,該!接著又道:

    “對了,還聽他們說似乎看到是什麽大理寺少卿和一個小娘子帶人將那些匠工救走了”

    大理寺少卿,梁陌!看來梁陌也被官家派到這裏了,知道梁陌來了,孟遠心裏踏實了幾分。

    “大理寺少卿來救人怎還能帶小娘子,你是不是又在騙我和侯爺!”任羽聽他說梁陌帶兵救人還有小娘子相伴,覺得十分荒唐。

    “我說的可都是我親耳聽到得,如有半分謊話,叫我不得好死!”二磊子也急了,畢竟這次自己是真沒撒謊。

    “他沒說謊!”聽到二磊子說大理寺少卿帶著小娘子來救人,孟遠便確信他所言非虛,接著孟遠凝神片刻,朝著密室外麵喊到:

    “柳白,你讓人給我鬆綁,我願寫書信。”

    這一喊驚著了任羽,但片刻後,想起那天侯爺在路上所做的印記,任羽不解的神情也漸漸淡了幾分,他知道侯爺定是成竹在胸了。

    而一旁的二磊子則在想,這侯爺寫了書信後,不知道柳白能不能放自己一條性命。

    密室外的柳白聽到孟遠這一聲,扶了扶臉上的麵具,心底的大石總算落下。

    自從那日和唐大山兵分兩路後,又突然接到上頭的傳書,命自己殺死工匠,活抓孟遠,並設法逼其親筆寫下與亂民勾結的書信,要誣陷他個謀反的罪名。

    這密令讓讓柳白猝不及防。

    當時急撤冷水寨,竟忘了那些工匠。得信後,柳白趕緊讓人返回冷水寨放火燒殺工匠,卻沒想晚了一步,工匠已被人救走。

    而至於那要活捉的寧清侯爺,自己竟也讓唐大山帶走了。萬幸!唐大山那莽夫居然沒將這位侯爺拉到戰場上擋箭,這位小國舅最終還是落到自己手上了,如今也終於逼得他就範,答應抄寫與匪兵往來書信,現在隻等著兵部的人來拿走書信,也算是完成上頭所托。

    柳白鬆了鬆緊皺的眉頭,讓身邊的李小魚進密室,去看著孟遠寫書信。

    看見李小魚進來,耷拉著腦袋的二磊子,立刻瞪直了眼睛,似乎要吃掉這小崽子。

    李小魚連餘光都沒給二磊子,他徑直走向孟遠,將孟遠的的手鏈解開,掏出一封寫好的書信,拿到孟遠麵前,冷聲道:

    “寧清侯爺,書信已經代為擬好,您隻需一字不誤地抄寫即可。”

    孟遠知道他們要的是自己的筆跡,便也照著那書信抄了起來。看了看在自己身邊走來走去的李小魚,說到:

    “李小魚,你表哥唐大山已經死了,你知道嗎?”

    “侯爺說笑了,我不叫李小魚,當日我奉柳大哥之命去查看唐大山等人的行走路線是否有偏離,以及行走速度,好——”李小魚說到這裏便咳嗽了一下,沒有再說下去。

    “好讓你們給官兵提供準確的消息?”孟遠嘴上接著李小魚的話,筆下抄著書信,心裏卻想到:這李小魚不喊柳白大當家,卻叫柳大哥,看來他這個大當家也是臨時起意,他們原本究竟是何身份呢?與兵部的關聯又到了哪一層呢?

    “總之,我不是唐大山的表弟,我被擒住,情急之下才編出那一出兄弟相認的戲碼,哄騙他的,沒想到他竟如此愚蠢,活該他被官兵殺死!”說到這裏,李小魚微露一絲冷笑。

    “李小魚你個王八崽子,你住口!”

    麵對二磊子的怒吼,李小魚收起冷笑,卻依然麵未改色。

    “寧清侯爺,書信既然抄寫完了,我就收走了,現在你可以寫信給靈縣裏的兵部侍郎高運卿,好讓他帶人請您回去,隻是這信裏該寫什麽,不該寫什麽,侯爺心裏最好清楚。”李小魚將孟遠抄好的書信收了起來,又遞給孟遠一張紙。

    好計策!一封是自己不臣之心的證據,一封是自己的求救信,隻怕等那高運卿來了,那封自己勾結匪兵的書信就會擺到高運卿的麵前。

    到時候就算自己再怎麽解釋,官家再怎麽信任自己,為堵悠悠之口,自己也會被撤職查辦。屆時這慶州城的增軍械、加城防的事情又要被拖延了,舊黨人為把持朝政,真是不惜代價!

    雖不清楚高運卿的為人,但他向來與鄧尚書親近,不能讓他到這裏。

    既然梁陌也來了靈縣,那就想辦法讓梁陌先來這裏!

    孟遠知道梁陌既然來了靈縣,知道自己被困,他肯定會跟來,但必須想辦法告訴他支開高運卿才是。如何傳遞消息呢?孟遠看了看筆下這張薄紙,便將心頭所計書在上麵。

    孟遠寫好求救信後,李小魚看了看,內容並無不妥,便滿意地帶走了兩封信。

    孟遠轉頭看了看二磊子,似乎想到了什麽,便用眼神示意了任羽。

    跟隨孟遠多年,任羽自然心領神會,侯爺這是要從二磊子口中問出他們這次起事的詳細緣由。

    “二磊子,一會兵部的人要來了,柳白他們肯定是逃了,你作為匪兵,被抓去,可是誅九族罪啊!”任羽轉向二磊子,隨口一提。

    被任羽這一提點,原本還在悲傷唐大山和兄弟們遭遇的二磊子,可算想起自己來了,立馬緊張了起來,轉頭就對孟遠和任羽笑著央求到:

    “侯爺,任將軍,我也是一時糊塗才走了歪道,咱們這也算共生死一回,您二位可不要見死不救啊。”

    見他二位都不說話,二磊子這才反應過來,眼前和他一同被關的可是皇親啊!而自己一屆平頭百姓,不光參與過叛亂,還騙過這位貴人,出了這密室的門,自己才真正是生死未卜。

    猛然清醒的二磊子索性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對孟遠求到:

    “侯爺,小人家裏還有兩個弟弟,他們那麽小,求侯爺高抬貴手,給我全家一條活路,小人願意給當牛做馬!”

    “你先起來!”被他鬧這麽大動靜,任羽趕忙朝密室門口看了看,立即讓二磊子起來,怕驚動外麵。

    “將你們起事的詳細過程都告訴我,我可以當做沒見過你。”孟遠知道此刻二磊子為了活命定會知無不言。

    “好!我將我知道的都告訴侯爺。”得到貴人許諾的二磊子語氣篤定了許多,咽回剛才的驚懼,接著說到:

    “一開始,我們並沒有往起事方麵想過,可是前一個月,催息的官兵被我們村幾個青年失手殺了,我們怕被抓,逃了出來,後來遇到起事隊伍,心想反正已經亡命天涯了,就幹脆賭一賭,還能躲避官府的捉拿,於是就心一橫入了隊伍。”

    “你們為何會殺死官兵,他們所催的可是青苗法的利息?”

    以向農戶借糧資,再向農戶收取利息正是青苗政策的施行之法,且此前唐大山抱怨過青苗法害民,想到這裏,孟遠便有此問。

    “並不是我們想賴官府的賬,隻因那青苗的利息實在太重,春耕向官府借的糧資的時候糧價高,到秋收還糧的時候,糧食豐收,糧價下跌,但是那知縣大人卻說要按照春日的糧價來歸還糧食,你說我們一年忙到頭,哪裏有那麽所富餘,官府又不讓賒欠,弄得好些人家隻能拿地償債,沒了土地,更無收成,更還不上利息,販鬻妻兒的鄉民不在少數。”

    “貧者愈貧,實在苦了百姓,那你們的二當家和大當家也同你一樣被逼而來?”孟遠歎了一口氣。

    “二當家同我們有些不一樣!”

    據二磊子所言,原來唐大山祖上有不少田產,算得上是富農,隻因官府強迫他借了過多的糧資,到秋後還息的時候,被官府奪取了大半田產。

    而唐大山家裏人口多,兄弟幾個怕以後田產更少,就鬧分家,唐大山因氣不過親兄弟算計他,失手打死了他二哥,便也隻能逃了出來,之後也入了柳白的夥。

    “青苗糧資原是借給青黃不接之戶,為何強迫不需要之人借貸糧資?”孟遠不解為何官府會強迫唐大山借糧資,問到。

    “您二位有所不知,這朝廷給這地方下的都有糧資借出的任務,官府為了完成任務,更為秋後利息能有保障,就強迫一些富農借貸糧資。”

    官家頒布青苗的時候,意在減輕農民負擔,沒成想卻反成了百姓負擔。

    “不過是弟兄間的爭執,怎會弄出人命?”任羽聽了二磊子的講述,補了一句。

    “聽說是喝多了,沒輕重,二當家時候也很後悔。”任羽又接著問到。

    怕是這有人灌酒又遞刀吧!孟遠心裏有了幾分判定。又想到像二磊子這樣好幾個身背命案的人居然能順利逃出,地方的官差對命案應當不至如此懈怠,疑惑於此,孟遠便又問到:

    “你們為何犯了事都能逃出來,而沒被抓住?”

    “是幾個江湖義士暗中掩護,我們才得以逃脫。”接著二磊子又回憶到:

    “我們沒有糧食時候,有幾個江湖人士施舍過米糧,後來我們落難逃跑之時又遇到他們,便被拉著入了夥,後來那柳白還帶人殺了知縣,大夥見他有些氣候,加上入了夥能吃飽穿暖,入夥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如此巧合!現在想來,二磊子和唐大山他們從犯事到出逃,應都是那柳白在推波助瀾吧!靈縣青苗之法如此害民,目的就是要利用這被用歪了的青苗之法來激起民怨,然後再挑起叛亂,用百姓的性命來告知遠在京城的官家,這青苗之法於民生有弊,於社稷安危無益。

    “二磊子,出去之後先不要回家,和我們去趟衙門。”想到二磊子可以作為證人,孟遠便想將二磊子帶回去錄證供,抵擋那些借此次叛亂阻止青苗之法繼續實行的言論。

    “侯爺!你們在這裏嗎!”

    密室門外傳來清脆又焦急的聲音,那是清樂的聲音,孟遠沒有想到她也跟來了,而聽到這聲音後,孟遠才明白自己確實想立馬見這聲音的主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