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獨夫民賊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臨安的臨時朝廷處。

    此時此刻,這座具有廟宇、行宮屬性的龐大建築群,正是趙構難逃之後,在臨安定下的臨時朝廷,此間冷風獵獵,遠遠望去,都可見幾麵三旓龍纛迎風招展,此地到處可見全副武裝的兵丁和身著朱紫官袍的貴人。

    有詩道,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可見能夠身穿朱紫官袍來到此處聚集的,身份爵位都低不到那裏去。

    且說,宋高宗皇帝於年前九月狼狽離開建康到平江府,十月到達臨安,不久又輾轉來到越州,直到如今十一月,才由呂頤浩請求幸都臨安,如此一來龍纛和朱紫貴人的出現,便有了合理的解釋。

    加上在這種冷風颯颯的夜裏,仍要匯聚一堂,開著上朝會見皇帝大人,定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

    在那間最大的行宮之中,高宗皇帝趙構坐在龍椅之上,打從開始聽堂下之人宣讀手中奏折,臉上便一直苦色難掩。

    “連年戰禍使民貧、地狹、人稠的福建殘破不堪。耕田荒蕪,糧食乏絕,饑民被迫遷徙散亡。

    建炎四年七月,為反抗官府殘酷壓榨,私鹽販相聚,共擁範汝為為首領,據建州起義,即得饑民響應,從者可達十餘萬人之眾。

    同時,光澤、順昌饑民亦紛起,與建州義軍互為犄角,共同抗衡官府。同年八月,福建安撫使程邁率軍攻討,失利後,改用間誘降之策,遣謝向、陸棠等混入義軍招安。

    範汝為一度就招,旋複叛。”

    如今南宋朝廷定都臨安,福建路正好在臨安的腚部,乃是威脅朝廷的有生力量,趙構自不可能任由其如此發展下去。

    奏折念完,堂下議論之聲此起彼伏,趙構俯視堂下眾多朝臣,龍口張合道:“有神武副軍都統製辛企宗率萬名官軍常年在閩征剿,應當能為朕分憂,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當是時,黃潛善、汪伯彥為首朝臣俯首稱好,唯李崗一人提出異議,“如今朝堂動蕩,湖廣贛南地區,匪寇猖獗,可謂內憂外患,辛企宗將軍怕是無法為皇上分憂,皇上應令擇良才,臣以為,當用韓世忠韓將軍。”

    當又有一人出來駁道:“福建路那群烏合之眾,任其也翻不起大風浪來,臣以為辛企宗將軍領萬人前去足矣,韓將軍當以重大阻金任務為重,皇上聖明。”

    趙構沉思一陣道:“韓將軍身挑抗金巨任,便先派辛企宗前往,若是戰績不如意,再委派韓將軍前往李愛卿覺得如何?”

    宮內沉默了一陣。

    “便依皇上所言罷!”

    李崗歎息回應後,趙構再將矛頭轉移到湖廣地區,道:“如今湖廣地區,鍾相舊部坐擁西湖,引得各地起義軍將相呼應,互成犄角之勢,始終讓朕侵蝕難安,堂下眾臣可有願意為朕分憂者?”

    “臣以為當派李大人前往!”

    ——————

    翌日清晨。

    上猶城外,十幾輛馬車,三十多人浩浩蕩蕩衝出城門。

    魏十三、宋青、鄧碩三人一馬當先,王貴一等人緊隨其後,明教一部中不過寥寥幾十匹戰馬,如今就被他們騎出了三十餘匹,可見馬夫人對於魏十三的情意真如昨晚那一腔熱火,猛烈得不可開交。

    盡管魏十三是那麽的不懂風情。

    他們並非是徒逞勇力之輩,但這次南下提貨的路上,並不打算遮遮掩掩。

    畢竟一來可以轉移視線,二來沿途一路上仍有不少的麻煩,魏十三與宋青商討了一番,決定在歸途中就利用身後這些空車和人馬,造出運貨的外像,先將這些路上的麻煩清理幹淨,待到他麽將貨物北運之時,就可以解決不少的麻煩。

    不過,就算如此,魏十三對北運貨物仍然十分擔憂,畢竟他們手上這張地圖,隻不過是繪製了江南西路的大概位置,隻要到了贛州往北之後的地方,他們就會完全陷入兩眼摸黑的狀況。

    可偏偏又是那片地區,靠近臨安、建康、江淮等地,那時候才是他們要麵臨最大挑戰的時候。

    事實上,開始的事情確實就如兩人設想般的那樣,當他們大搖大擺穿城過鎮之時,沿途就遇上了不少不知死活的山匪探子盯上了他們這批人前來尋找麻煩,但卻毫無意外紛紛被兩人打得落花流水,隻能落荒而逃。

    甚至有一兩波,稍微看得上眼的,還被他們脅迫著往上猶縣的方向走去,要他們去投靠明教的義軍。

    當天黃昏。

    眾人離開一處山寨,策馬入了一處古道村坊,見那酒旗搖曳,便停在了傍溪的酒館。

    館中仆人見了有客人來,趕緊走出門前來迎客道:“幾位當家的可是要吃酒?”

    隻見那酒館中,瓦甕灶前,燒著的香噴噴初蒸佳釀,宋青來到酒館門前,立住了馬腳,打眼色看向魏十三問道:“此間是個村醪酒館,是否要進去吃一口酒?”

    魏十三見狀回,佯裝成一個好酒之徒模樣,豪言道:“管他酸甜苦澀呢,是酒都要飲他三碗。”

    說罷兩人便一起下馬,入到那酒館內,仆人急躁躁地收了桌上的家夥物什,排了果品一類的小吃按酒。

    誰知魏十三兩人吃了三碗便起身要走,仆人隻好又急急趕前去了,可見兩人出了酒館之後,領著身後的鄧碩一等人,竟又往著另外一家的酒館走了過去。

    仆人當即低頭罵娘。

    兩人便是如此,在此村坊街道上,見了酒館就要進去喝三碗,很快便被一個藏在街道巷尾處的行人察覺,那人匆匆地上了村坊傍邊的山路,往山上一處寨子中走了去。

    走過了三四家,兩人也是十多碗酒下肚,這時候夜色漸濃,魏十三佯作酒湧上來,攤開了布衫,他的酒量還算是不錯的,如今不過才四五分醉,卻是裝作十分醉的樣子。

    走在街上都要前顛後偃,東倒西歪,兩人走在街上,魏十三一把摟過宋青的肩頭,在其耳邊低聲道:“我們怎還要繼續喝下去,那山寨中的大漢怎還不見來?”

    宋青也是與他一起,走得歪歪斜斜,回道:“魏老弟盡管放心,我們到時候轉運貨物,第二日便要在此處落腳的,這處就是運貨道上最後一個麻煩了,

    但凡山寨中的聰明人物,都會在山下的村坊中留有眼線,如今想必那眼線已經上山去報了,與其到時候運了貨物過來,橫遭變故,

    不如這時候,將他們清理幹淨,到時候我們提了貨物出來,便可長驅直入,直往杭州方向去。”

    話剛說完,才走出三五十步。

    忽地聽到一陣密集的腳步聲,驚得身後馬匹有些躁動,眾人皆知,是那山匪下來了,紛紛抽出腰間刀口來。

    【作者題外話】: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