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張鱟借兵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南劍城中。
張鱟再臨辛企宗臨時府邸。
“我不管,你今日必須給本官調配一千人馬,如若不然,北城門我張鱟守不住了,我便讓那起義軍大舉進城,就讓我們同歸於盡吧!”張鱟直言不諱,靜坐在辛企宗府上,如街邊婦人爭吵時,所使用撒潑蠻橫伎倆全部往辛企宗頭上招呼上去。
現如今,也是別無他法,趙若楠雖是斬了葉鐵的頭顱回來,事情也在城揚開去,但是閩地始終並非富饒之地,城中百姓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如今朝廷也不再如日中天,大抵百姓心中也是搖擺不定。
畢竟,曆史上因為城中百姓頑固反抗,最終依然被敵人破城屠殺的史實並不少見,若是真如此作為了,官軍一旦失手,起義軍入到城池中來,是否會來個屠戮幹淨?
再加上,他們長期生活在困苦之中,朝廷對他們多是不聞不問,如今將逢敗軍之際,卻要讓他們上前去陪葬,多數人還是選擇獨善其身的。
所以趙若楠在城中征兵三日,也不過是征集到了千餘人手,而且先前都是無甚戰鬥經驗的民兵,仍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為此張鱟便不得不再次登門辛企宗一部。
先前幾日,本以為起義軍終於退去,守城任務將會就此告一段落的辛企宗,還正要想朝廷上書大捷,忽地手下又傳回消息,道是那葉鐵之子又要卷土重來,氣得他幾乎一跳三丈。
“我說張大人,你我貴為朝廷命官,你還是讀書人,怎就如此蠻橫不講理?我部鎮守西城門,已是耗盡兵力,若讓你借去一千人馬,是否保住你那北城門,就要讓我們西城門城門大開?”辛企宗據理力爭道。
張鱟非但為父母官時明辨是非,臨戰前督戰思路清晰,與人爭吵時同樣有獨到之處,靜坐在那客座上,答道:“如今起義軍都已收到了消息,那葉鐵之子這次出師,定是要為父報仇,所以我北城門壓力最大,你若不借,我便讓手下將那葉鐵的頭顱掛到你們西城門這邊來。”
“你、你蠻橫無理,枉讀聖賢書”辛企宗本就無甚才學,麵對張鱟這種厚皮賴臉的方法也是酥手無策,隻能向身邊的部將求助,“你們幾個,都站出來評評理!”
眾人一見兩位大人已經吵了小半個時辰,依然沒個定論,心中正在權衡張鱟前後所說的,朝廷問責一類的利弊呢,心思自是都躲得遠遠的,哪裏還敢摻和進來。
於是乎眾人便首次齊聲答道:“屬下全憑將軍調遣。”
張鱟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繼續道:“如此便對了,反正你辛軍一部,也就跟以往一樣,派百餘人的小股部隊,去與起義軍交鋒,吃了虧便跑回城中閉門不出,如此簡單的事情,怎會用得上這麽多的人馬?”
“要想當時,皇上托付你重望,要你來閩剿匪,乃是頂著群臣重壓所做下的決斷,如今你非但無所作為,還漲他人士氣,弱自己人威風,如此行徑,若是再傳回到陛下耳中,可有想過後果?”
“若你肯借兵於我,我北城門中有良將妙計,如顧英豪這般英勇的將士,你先前定也是有所耳聞,待本官領著眾將士退敵之後,功勞自然又回到你辛將軍頭上,豈不是兩全其美?”
“”
————
一個時辰之後。
北城門戰略指揮處,整齊身披黑色甲胄的校尉為首,趙若楠一等人隨後的將士隊伍,迎接了張鱟歸來。
為首那校尉著急問道:“張大人,借兵的事情如何了?”
“成了。”
張鱟麵露複雜之色,“那姓辛的真不是個東西,相傳他二哥還是擒方臘的勇猛將士,竟是有他這麽個毫無膽色的鼠輩弟弟,本官好說歹說讓他配合打伏擊戰,來來回回,硬是被他推脫開來,不過卻是借來了一千人馬,也還算不錯。”
眾人一聽當即大喜。
其中一名將領報道:“探子回報,如今起義軍已經重整旗鼓,正在向我南劍城方向駛來,於今日午時,已經在城外駐紮下來,陣勢較於之前,絲毫不差,
大人,這時候我們是否可以將城外那葉鐵的頭顱取下來了?末將如今依然不明白,為何要將他頭顱掛在城門之外,我們北城門本就空虛,如此豈非自尋死路?”
張鱟苦笑道:“這件事情,本官也覺得頗為冒險,還是請趙校尉替你解答吧!”
眾人的目光當即匯聚在趙若楠的俏臉之上,隻見後者麵露堅毅之色,掏出一張地圖,自地麵攤開,“城西辛部之人全都無法依仗,若是南劍城多日被圍困,日夜受那起義軍攻擊,長久下來,必然淪陷,
如今我們正是要將起義軍的注意吸引道北城門來,加上先前他們潰逃的義軍中,定然能夠搜集到北城門空虛一類的情報,如此他們進攻必然全力以赴,
而這個時候,定是他們後防最為空虛的時候,在下便再當一次顧將軍,領一眾人馬殺將出去,隻要斷了他們後防的糧草一類的補給,形成前後包夾之勢,起義軍這次想要南下突圍,必然希望渺茫,
這並非隻是一城一地之得失,更是阻斷了起義軍南下的希望,剩下的義軍,多數就聚攏在閩北建州與贛地東北一帶,若是這時,贛地東北的守將,也能將其阻斷他們西進道路,
那範汝為便隻能停在閩北一帶,這時候,朝廷應該早就收到了福建路這邊剿匪失利的消息,若他再派援軍,走海路登岸,那他們這幫匪寇就完全成為了甕中之鱉,那才是真正的坐守孤城呢!”
包括張鱟在內,圍著地圖看的眾人無不是麵麵相覷,陷入沉寂之後,好一會兒那領頭的校尉才道:“趙校尉,目光長遠,我輩怕是遠不能及,既然如此,那便由趙校尉領一千人馬,從西城出去,繞道敵軍後方吧。”
“一千?!”趙若楠也愣了一下。
那領頭校尉再道:“趙校尉若能奇襲成功,我們縱是不足千數的殘兵敗將,定會死守孤城,若是奇襲失敗,縱是再多給我們一千人,也不過是枉送性命罷了。”
“趙若楠定不負將軍所望!”
【作者題外話】: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