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鏖戰(一)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A+A-




    初四日。

    官軍兵臨城下,義軍陷入十麵埋伏,範汝為令堅閉城門以禦韓軍,陳地山與範氏門中子弟登城觀陣。

    見東北鳳凰山上,書有“韓”字的大旗在中軍處隨風飄蕩,軍容鼎盛,氣勢逼人。

    陳地山瞧著布在城外山澗成百上千的營帳,和其中運轉的兩三萬人組成的龐大兵陣,不禁一陣頭腦發脹,要知道運籌帷幄,千裏之外也無妨,可臨陣決戰、沙場對壘最忌紙上談兵。

    可如今內外出城道路都已被官軍堵絕,他們亦如甕中之鱉。

    若是橫豎無法逃出城中,便與之一戰,怕是比比誰的拳頭更硬了。

    他見範汝為立在城牆之上,麵色鐵青,怡然不動,周身幾個範門子弟,也都是手抖腳顫,麵無人色。

    畢竟義軍駁雜,受局限性頗多,名頭再大遇上了韓大將軍,依舊難免膽戰心驚,再說到這批頭領中唯有範汝為、範忠兩人勉強成氣候,其餘都是氣虛力怯,難當重任。

    可若想要守城,這群人便一個都不能放過,可見若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亦要拿來充數,陳地山轉身對著範汝為低聲說:

    “若想要守城,元帥現在便要封鎖消息,隻可讓我軍知道韓家軍來了,絕不能讓再多的人知道,城外領兵的便是韓世忠,以免軍心潰散,眾位可明白?”

    眾人除了範汝為外無不是點頭應是。

    範汝為能為一方首領,雖缺乏知識修養,但勝在見慣人間百態,心智成熟,此時他看著陳地山道:

    “陳先生先前說要退,如今又要與之一戰嗎?”

    陳地山正容道:“實話說,當初元帥若肯聽在下之言,如今應早已去了南天下逍遙,可既然時機已錯失,我們又被圍困於此,夫之受元帥恩情,苟活至今日,既然元帥主戰,夫之又何故其他,無非一死。”

    範汝為頗為動容道:“我先前的托大魯莽確是有負先生良計了,為敬先生義字當頭,我從未懼他韓世忠的,稍後便由我親率一隊義軍突圍出城,與之一戰,先生趁機領其餘軍民撤退吧!”

    “元帥不可!”範忠聞言色變,急促出聲,“元帥要領義軍突圍為我範忠不肯,身後義軍也不肯。”

    他這一憤慨發言,身邊幾人當即也跟著附和,可見他在軍中威望頗高,也算是有一幫忠心的手下。

    陳地山感慨道:“元帥如今突圍無異於送死,如今之計,我們當要鳴金集眾,立在牆頭,作出死守孤城之勢,

    東北官軍急行軍來,想必無法攜帶太多重型攻城機械,我們著重防守另外一側,隻要守住幾日,

    尋找到敵軍鬆懈的一個契機,再去突圍,才可能有一定的勝算。”

    範忠聞言喜道:“陳先生所言有理,想必先生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禦敵之策,願聽先生調遣。”

    範汝為聞言不語。

    陳地山沉聲問道:“我們如今留在城中的義軍還有多少人可用?”

    “先前分了四路出去作擴大義麵,後來又分了三千在張雄手頭上,如今留在城中的已經不足兩萬。”

    忽地一名範門子弟苦道:“可我們兩萬義軍,怎與外頭三萬韓世忠所領的韓家軍相比呢?”

    可他話剛說完,便被範汝為一巴掌呼在臉上,“先前先生所言你是否是第一個說明白的?我看你是明白了個屁!”

    那人立即低頭不敢出聲。

    陳地山則是將心中所想盡數托盤而出,當下便有將領鳴鼓聚眾,來到牆頭,再將陳地山所囑咐的話一級一級傳開,知直到所有的義軍都知道。

    話說,不過就在陳地山、範汝為商討組織好防禦軍事的下一刻,韓家軍的第一支軍隊便摸了上來。

    隨後雙方便就著城牆展開了第一場攻防戰,不過這場戰鬥並未持續多久,也並未見有大批量攻城器械配備上來

    隻是以火炮、克敵弓、弩手為主,與城中義軍展開了一場並不公平的遠距離戰爭,可見這一場戰爭不過是想要摸底,但幾方戰事下來,義軍已經傷忙數百人。

    可就在陳地山都以為,已經挨過一日之時,在臨近黃昏,眾義軍正在分食之時,韓家軍悄然發動了第二次攻城。

    隻因在第一次試探戰打下來,身經百戰的韓世忠一眼便看出,城中守軍要儀仗城牆的優勢死守,企圖與他們展開城牆攻防戰。

    但韓世忠並不打算給他們這個機會學,改良克敵弓,洞貫以習射,發明火炮,練這種長距離作戰手段所為何?

    於是乎,範忠所領一部義軍便遭到了大批量弓箭手瘋狂射殺,由於義軍缺乏兵甲,多數是著布衣在身,幾乎與遇箭必傷,無比慘烈。

    那天晚上,韓世忠便令手下部將,分作兩路,東西並進,清一色都是弓箭手和炮兵,對建州進行了第二次圍攻,再次告捷。

    陳地山畢竟是首次以軍師身份,主持如此重要的大戰,也知道自己在兵法、計策或謀略各個方麵,都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導致他待在府中橫豎坐立不安,隻好奔走在城樓之間觀戰,應對韓家軍圍攻之時,冥思苦想應對策略,寫在紙上,領手下傳到各城樓處,意圖最大限度降低傷亡。

    先前幾支義軍鬥誌昂揚來到牆頭之上,卻是隻能麵對著地方無休止的遠程攻擊,而義軍一方,除了幾把床弩和為數不多的弓箭之外,距離受限,根本無法對韓家軍進行有限打擊,登時士氣大減。

    這種戰術,完完全全是發揮了韓家軍在武器兵刃上的優勢,兵法上,可屬於已己之長攻敵之短;實際上,屬於科技實力碾壓;落到市井百姓口中,那便是他娘的臭不要臉。

    但要不要臉暫不去說,確實有用,義軍先前跟著範汝為攻城掠地,多是以數量上的大優勢,施行碾壓之勢。

    最終得意破城,如今卻隻能在陳地山甄選相出幾人躲藏在城樓之中作探子,實時查看城外韓家軍的進退,相機做出決斷,再把義軍調配到城樓上去,以減少傷亡。

    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也如一塊塊巨型的石頭,疊放起來壓在他們胸口處,幾乎將眾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初四夜,滿城義軍幾乎盡數不敢眠,在幾個時辰的煎熬中度過。

    【作者題外話】: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