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劍指許經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A+A-




    臨安城。

    起初眾朝臣建議高宗前往建康主持戰事大局時,高宗卻不以為然,大概覺得雖然建康城有長江天塹,但是離前線真的太近了,一旦金兵渡江,建康四周無處可守,自己必死無疑。

    所幸又得了王淵建議說,如今金人逼近建康,皇帝貿然前去恐怕會有危險,不如先去離南京不遠的杭州,等到日後建康安定後再回去,而且杭州水路網複雜,金人騎兵斷不敢輕易涉險,較為安全。

    這個建議自然是深得高宗心意的,於是對於死亡和危險有著高度的敬畏,高宗便立即前往杭州。

    而且,當他定居在杭州之後,便不再想回建康了,對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當是金人的軍事攻勢實在太猛烈,在長江以北的地方,金人的騎兵要想攻破城池簡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建康城離前線實在是太近,很容易遭到金人的襲擊。

    其二,金人越過長江之後,對建康城造成了不小的破壞,城內的繁華已不再如昨日,不再附和皇城的身份。

    而在這座隱隱有新都趨勢的城池裏,某座寬大的府邸宅院中,赫然出現了任誰也沒有想到的一個人物,賴玉安出現在了這裏。

    他翻身下馬之後,急著將手上的韁繩塞到出門迎接他的半百老人手中,然後穿過宅門,走過幽深的長廊,輕車熟路地,徑直往深院中走了進去。

    不一會兒,靠近後堂的一個幽靜的房間裏,正在精心看書的華發老人,忽地聽到門外有一陣的敲門聲,輕道:“進來吧!”

    話音剛落,門外便有人推門而入,但她並未走進房間裏,而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了門口,匯報道:“老爺,六少爺回來了。”

    “回來了?”華發老人終於將眼睛中書籍上移動開來,抬頭看向站在門口的女子,想了一陣兒道,“讓他去後堂等我吧!”

    “好的。”婢女點頭退去,順便還掩上了房門。

    華發老人顛了顛手中的書籍,大概感覺橫豎有些看不進去,索性也不去看了,將書籍放在桌麵上,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著,背著手走出了書房門。

    能在如今的臨安城中,僅僅已商賈的身份,保留著十多畝地的宅院,和大批量的產業,這已經是對於賴家這位老人的高度評價。

    過了半刻鍾不到的時間,先前在書房中給賴老頭子傳話的女子,將賴玉安領到了後堂中去,然後吩咐手下端來了一個火盆,將茶水、暖手壺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才緩緩地退了下去。

    也就是前後腳的關係,賴玉安便見著一位身穿紅褐色大棉襖的老人走進後堂來坐下,他當即起身滿麵春風地請安:“爹,進來可還好?”

    賴老頭子拎起暖手壺捧在手上,微微抬頭打量了這位六兒子一眼,略微點頭道:“那邊的事情辦妥了?你怎麽回來了?”

    賴玉安仍不敢坐,一個勁地賠笑道:“生意上的事情,遇到了一些情況,回來跟爹您匯報一下。”

    賴老頭子抬頭瞥了一眼那不敢看他眼睛的賴玉安,輕聲調侃道:“你可別是為了搞什麽事才回來的。”

    “肯定不能!”

    “那坐下說說吧。”

    “好嘞。”賴玉安正襟危坐,端起幾案上的茶水了潤了潤嗓子眼,急忙將事情說了出來,事實上他回來確實是有事要匯報的。

    畢竟近來衢州一帶,好似一個叫龍遊的地方,出現了一大片的實力不明的商賈,對他們在江西路中的藥材、珠寶、墾拓、造紙業上的生意都造成不小的衝擊。

    他當然不知道這就是龍遊商幫的雛形。

    賴老頭子看著他一言一字地將事情完完整整地說了出來,最後卻是緩緩地將那暖手壺放在了幾案上,似早已暗下決斷道:“既然你處理不了這件事情,那以後換你三哥過去吧,你還是回來繼續當你的浪蕩少爺好了。”

    “爹,不是,這個事情我已經調查很久了,也將那邊的情況基本上摸排得清楚,隻要你一聲令下,我將他們全弄了。”

    賴老頭子並未因為他這一番話,而產生的任何要逗留的意思,反而更加堅決了要走的決心,起身緩緩道:“想做生意要多動腦子,而不是多動手腳,你還是更適合死在女人的懷裏。”

    賴玉安聞言愣了一下,“爹你聽我解釋”

    任他跟在老頭子後頭,一直走入道走廊過道處,依然沒有得到老爹的一個回頭,最終他還是停下了腳步,先前擠出來的笑臉,也在父親漸行漸遠的時候,變得陰晴不定。

    過了一會兒,先前領他進來的那女子再一次端著一盤糕點回到後堂之中,卻是看到了兩人離開的一幕,急忙放下糕點,往前追了出去。

    “六郎,你怎又惹爹生氣了?”

    待老頭子走遠之後,賴玉安轉身便一巴掌呼那女子臉上,將她打得差點跌倒在地上,壓低聲音恨恨道:“臭婊子,是不是你又在爹麵前煽風點火?啊!”

    女子扶著走廊的牆壁,一雙杏眼死死盯著賴玉安的臉,但是卻沒有說話。

    “看什麽看,當初要不是老子將你贖身出來,你還是窯子裏供萬人上的婊子,打你兩下怎麽了,我的事情你少在老爺子麵前提,不然老子遲早將你再賣回窯子去!”

    說罷轉身離去。

    ——————

    與此同時。

    臨安城西城門入口處。

    魏十三一眾人的先行探子隊伍已經出現在進過城門,出現在熱鬧繁華的街道上。

    他們進城之後的第一時間,當然不是欣賞這裏熱鬧的環境,而是各自散開去打聽一個人,也就是宋青先前所說的,他父親以前的朋友許經。

    雖說,他對於父親生前結交的朋友還是頗為信任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該做的步驟也一個都沒有拉下,畢竟如今這裏不似贛州了,根本由不得他們胡作非為。

    隻不過,現如今的臨安城,麵積廣闊,人口更是高數十萬戶,地域寬闊加上人口駁雜這兩個條件的限製,給他們的招人行動提供了不小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