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戰旗(二)

字數:7448   加入書籤

A+A-




    但不知怎的,趙家軍的騎兵衝鋒到了半程的時候,卻是止住了衝勢,並未第一時間闖入他們營帳中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當然是趙明遠在背後的提醒,他看到了大營之中無火無光,覺得事出反常,但魏十三卻並不知道這些,他隻顧屏住呼吸看向營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見趙家軍陣列中當先的騎兵非但沒有直接發起衝鋒,反而還在他們壕溝前兜了一圈,好在魏十三讓王德他們往前推進了幾裏地再藏身伏擊,莫不是,如今已經身陷敵人圍剿,王德一眾人看到趙家軍撤退到幾裏之外,心中對魏十三更是佩服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等了片刻,騎兵隊列後方十來個百人隊,手持刀斧,高舉盾牌,衝將上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梁坤當即催令弓箭繼續射擊,給他們迎頭痛擊。不過,趙家軍先鋒部隊,無不是手舉盾牌過頭,加上天色能見度實在有限,長箭破空,呼嘯如雨,卻是命中率實在不高,剩下的大多數人,都隻能眼睜睜看著趙家軍一步步逼近,填壕溝、推倒柵欄、拒馬,這不是陸開山想要看到的。因為一旦障礙被清開,地方的騎兵就會長驅直入他們的大營,這樣馬夫人和魏統領就要受險。敵方的軍隊還在增加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在焦急,魏十三有派了一隊弓箭手上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領頭正是徐三海手下一位千夫,姓鄭名千軍。乃是明教義軍營中為數不多的巡防營夫長出身,本就是專門負責巡防營中的兵卒箭術教學的。箭術自然不會差,由此可見,魏十三懂得知人善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來到轅門前,鄭千軍下令指揮身邊不要吆喝出聲,待他問清楚營帳之外的戰壕、拒馬距離大營的位置,聽聲大概辨別方位,知道地方即將進入射程之中時,才命令前後兩撥弓箭手,列成三隊,耐心等趙家軍到射程之內,交替上前,輪番射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個陣列的弓箭手,也不是一個勁的莽射,而是從近中遠三處全麵覆蓋,趙家軍盾牌舉放位置一時亂了章法,再也抵擋不住,被從天而降的掌法打了一掌也似,成片成片地倒下。口吐鮮血,死不瞑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剩下的人,在起義軍中卻是難得一見的死戰不退,帶著一聲聲的嘶吼、憤慨與惶恐,不顧生死地繼續前進,悍勇之氣,令人震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列陣盾兵之後的趙家軍弓箭手見狀,當然也是不甘示弱,張弓搭箭憤慨還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時兩軍陣前,兵卒吆喝之聲,震天響起;趙家軍後方火把遍野,戰旗飄飛,魏十三大營依然死寂一片,橫飛破空的箭矢,撕開夜色;盡管還沒有硝煙彌漫,人已死去不少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家軍身處下風口,箭矢飛出本就準度不高,多數還是靠執弓者的感覺使然,所以才有天賦一說,箭矢離弦之後的軌跡偏轉,速度受損,威力自然大減。而魏十三一方,皆是新開的弓,才打的箭,落在眾人手中,並不是那麽趁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雙方兩輪交手下來,魏十三還是憑借無傷大雅的劣勢,占據了上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陸開山立在弓箭手隊前,他並不善射,自是提著那把包著布條的大戟,死死盯著遠方火光映照下,坐在馬背上的幾個人,他們領在眾將士前頭極其顯眼。誰都知道,這些個人肯定是個官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得想辦法上讓他們吃俺一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便是他如今心中單純的想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鄭千軍再一次審度趙家軍第一撥工事兵的距離,也揮旗令身後的弓箭手退至一側。趙家軍第一波攻勢很快結束,千名步兵,死傷小半數三四百人,算是用性命堆成了任務,將營外的擋阻破開了一個大口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梁坤見到了這種狀況,當即將手中的弓箭交給了身邊的一位親兵,不知從何時開始,他也學會了抓住一切機會鼓勵軍心的手段,開口便罵道“首戰我們就是大捷,狗日的,一群烏合之眾,也敢來犯我明軍之師?”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看著趙家軍一撥退下,後方騎兵與先鋒軍隊開始逼近營前,他們先前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建好的軍事,並沒有白費,起碼留住了敵人幾百條性命,眾將見他回頭拔出佩刀,惡狠狠環顧周圍,站近他身邊的幾個士卒初次感受到了他的不凡氣勢,“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我在前,魏統領、馬夫人在後,軍法令已清楚寫明,殺敵一人,得錢一貫,可有想要言退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末將死戰不退!”陸開山亢奮答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的一聲大喝四爺點燃了身後千數人的滿腔熱血,縱是有少許想要言退的,也隻好跟著吆喝起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梁坤當然知道,魏十三幾度想要將他調任前方陣營,對他是真的看重與信任,如此年代,得一知己者確實殊為不易,又有何不全力以報之的道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敵軍來勢已初顯崢嶸,他們在大營之外的空地上,已經列陣完畢,雖時夜間,視線不好也能看到前方是黑壓壓的一片,人數橫豎看來都過五千之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是說話之間,徐三海領著魏十三的戰旗奔馬而來,扛在他背後的戰旗在風中亂卷,隻見他猙獰喝道“魏頭領有令,三列盾兵在前,長槍手相間穿插其中,隨時做好盾槍交換的準備,一旦與敵騎接壤,盾兵全數退陣與居中的刀斧手為伍,弓箭手緊居陣列後方,擇好射程距離繼續射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有梁坤喝令督促,後有徐三海傳軍令,戰旗翻滾。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士卒聽命列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營帳前方,老神棍胸有成竹,帶著諂媚、炫耀,盯著馬夫人的胸脯,說出心中猜測“依照本長老之見,這趙家軍第二波攻勢,定是騎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一臉的漫不在乎,以為馬夫人不知,不料被人一巴掌扇在臉上,冷哼諷刺“廢話,狗都看得出來的事情,你當老娘不識用兵麽?”大敵當前,他暫且壓下對這死老鬼的不滿,柔聲說道“魏統領,敵軍自遠處追來應當兵疲,是否發信號讓王將軍他們動手,形成包夾之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老神棍嗤之以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時機還未到,他們的騎兵隊伍還保留著強大的戰鬥力,士氣也沒有受到損傷,若是這時後方的王將軍領人衝出來,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損失慘重,這不是我想要的獲勝方式。”不知何時已領身邊親兵搬來觀戰台,站在上頭觀戰的魏十三聚精會神觀轅門大戰,“他們想要集中兵力,衝擊我方轅門,好在他們的騎士並不多,分在兩翼的還想要突襲大營,動搖我方軍心,可惜我早有部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傳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位居大營兩側的兩位將,不可貪功,必須堅守陣地,半步不許離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魏十三如今唯一擔心的是,殺敵有賞,負責固守的將士,若是心念這些賞錢,就必然會打亂他的全盤計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話音未落,趙家軍騎兵驟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地方陣型中分出了一列騎兵,百人上下,但他們的裝備就要比明軍一方好了不止一星半點,畢竟趙福之乃是軍戶出身,他所訓練出來的騎兵,皆是披網甲,戴鐵胄,就連馬匹都裝配了鐵蹄與護群,人皆左手執兩丈長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驟奔馳到突襲而出的明軍陣前,見身後箭矢無法破開明軍當先三排盾兵的盾甲,領頭那人一聲令下,隻見他身邊眾將士紛紛舉起右手,擲出背後插著的短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短槍瞬間破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種出其不意的戰法,也讓明軍盾兵反應不及,當先的幾十盾兵,在嚐到苦頭之後,匆忙變陣,卻是行動晚了一些,躲避不及這盡數被短槍釘在地上的。一股鮮濃的血腥之氣,漂泊而出,摻在發涼的空氣之中,令人頭腦一陣發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在緊隨盾兵之後的長槍手,想要上前為兄弟報仇之時,拋擲過後,那一隊騎兵忽地轉馬兜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再上來一隊,人數增至了二百餘,換了輕騎,但他們卻依然沒有力戰的意思,隻顧著衝擊、擲槍,手持盾牌的盾兵都無力阻擋的槍雨,手持長矛的槍兵如何能當?這顯是趙家軍將領有人針對常規的破騎兵陣專門製定的策略,這些都是趙明遠所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是反複,若是不能相機變陣,梁坤所領出來的二千餘人,就隻能被動挨打,直到最後落入潰敗。後方的魏十三看得也是眉頭緊皺,難道真的要提前將王德喚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是思緒之間,前方遇難的陣列之間,藏著的幾隻軟腳蝦再也沒法藏匿,見到如此局麵,隻顧棄械要逃走,陸開山見到這種狀況,趁著第一批騎兵退去之時,當即親手將那人擒住拖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手起刀落,人頭飛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腳把無頭身腔踢開,令親兵撿來人頭,傳號示眾“若再有妄視軍令者,株連隊長,盡數斬首陣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陣前斬首的刺激,也讓這幫兵卒記起,如今他們再不是散兵遊勇,而成了軍紀嚴明的明軍,還有一位不可一世的統領。陸開山見敵騎再一次奔騰而來,看向梁坤,隻見後者高喝“長槍兵立即分居兩側,後方弓箭手快挺上來,以箭覆蓋地方來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令下來,士氣稍振,梁坤當即再令手下回頭呼喚騎兵來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鄭千軍再一次臨危受命,再領弓箭兵急步上前,擺開陣勢,射箭還擊,後方魏十三見了分開的陣列,也隨之送了一口氣,但轉身再發勵軍法令,傳令兵自大帳中扛著戰旗急奔過來,一路叫道“馬夫人令一,斬敵騎一首級者,記功三等,得錢三貫、可分良田。”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道賞令未止住,又下一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馬夫人令二,臨陣奪敵戰馬者,功二等,得錢六貫,分良田一畝。”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統領大人令三,兩軍交戰中,能動亂地方陣營,因而使敵入敗勢者,功居一等,相機擢官,得錢十貫,分獨立宅院,可賜美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道軍令,隨著翻滾的戰旗,響徹全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人生在世,無非權色名利,重刑之後配合魏十三傳令的重賞,其中會無輕死勇悍之輩?聞聽此令,功名利祿就在眼前,還有何懼!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家軍騎兵也及千數,分成十隊衝擊,後方追擊出來的兩隊,受到箭雨的迎頭射擊,損失了幾十人。而正在後方趙明遠覺得棘手之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風向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