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破局(五)

字數:6347   加入書籤

A+A-




    再看韓家軍大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韋東林領兵出走後至今未歸,他們又終究是新立的軍隊,麵對這種情況,多少有些軍心動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些情況趙若楠都看在眼裏的,但現在,擺在她麵前的有兩個選擇。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一,放棄圍剿趙營義軍,立即召集大營中的士兵,東撤入福建路,重整各路巡防營鄉軍,再與東去的趙營義軍對抗,這個是最為正確的選擇。其二,當然就是堅持出兵時慷慨激昂之辭,她先前說過的,與敵交戰十日可破敵,現在這樣的情況多少要出乎她的判斷,畢竟,一切都建立在沒有魏十三這般人出現的情況之下,如今吹拂在這片戰場上的風一直在胡亂變動方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憑借她並不豐富的戰場經驗,從自己的直覺出發,她也變得沒有什麽把握了,尤其是現在還繼續有軍隊摻合和進來的情況下;現在,相比直覺,更可靠的是情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果能夠遇到鷸蚌相爭的情況呢?就此撤去豈不是錯失良機?若是陳顒部義軍與趙營義軍交戰,肯定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一下子她能解決兩撥義軍,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距離贛州還有上百裏路,大舉急行軍起碼要幾天的時間,短時間內很難影響到這邊的戰局。退一步講,就算他們真的參與了,趙若楠認為,這些天的時間,也足夠讓他們全軍撤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下,她接連發出了幾道命令,加強巡防騎兵在趙營義軍突圍的方向的巡查,隨時匯報他們大軍的動向,他們大營之中,也隨時準備著行動,同時補充北邊山口的步卒。騎兵再多派一倍,從一天三報,改成一天四報。暫停大營外頭的修築防禦工作,改為主力演練主軍陣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知己知彼百戰不貽,知己不知彼,他們還需要加派人手,探明敵軍的情況,尤其是明心山以南想必將來不久就會出現在他們後方的這一勢力,他們有什麽能力,讓趙營義軍忌憚,改作當晚就朝他們一方突圍而出呢?目前是完全做不到知彼的,就現在看來,能做到的唯有知己而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片陣地過於龐大,現在他們也已經排出了近三千將士,營地是不需要再建設防禦軍事了,五剩下的近兩千士卒暫時也沒辦法全都用得上。臨陣前的操練需要繼續進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也算是正式代入韓家軍將軍的身份,如今人在大營空地上,仍然不得閑。一個上午,探馬、軍報連綿不絕。外出巡防騎兵稟告:北邊、南邊暫時平安無事。一個時辰之後,前方第二波軍報送來:新摻和進來的這撥義軍極其頑強,與趙營義軍急撤召集的分部接壤之後鏖戰兩個時辰,雙方三進三退,遭趙營義軍的激烈反擊,未能完成全麵的突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末將領軍報回來時,他們已經展開了第四波的攻擊,不過這一次,他們確實被趙營的人打了個回頭。”信使這樣說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事實上,這一次行動正是宋青驅使章成玉衝在前頭策劃的,這都這出於他們前方回報的騎兵,告訴了他們前方趙營這一部分軍隊,撤軍泯然不亂,目的性極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青當下的判斷是很可能他們有集合的目的地,若是沒能打散他們這一隊生力軍,讓他們成功會師之後,想必要更加的麻煩,所以才決定急行跟上追擊,他讓那章成玉采取的戰術是連續、不間斷地死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從前麵三次的交戰來說,宋青戰後和眾將總結,都認為效果不錯。故此,還想要針對製定下一步的戰法,就是不知為什麽,這姓章的旗下兵卒部隊規劃安排,都似依樣畫葫蘆,照搬使用,實則上戰鬥力量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過,他們也未曾想到,他們一切都敗在臨場的指揮上,那章成玉看起來頗有城府,實則上在戰場上也是個草包就是了,三戰過後,仍拿對方不下,他們就撤軍了,反而被人追了回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聽聞這些消息之後,也十分關心:“他們死傷如何,他們這一隊人是什麽身份,能知道嗎?打退了沒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信使如實匯報:“我軍無法靠近他們的進場,一切都是從敗走的散兵口中問來的,李校尉帶著前方的人馬駐紮第一線,還在盯著那邊的情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營的大部隊呢?你們發現了他們的動靜沒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走的不是一路,我回來之前,還沒有他們的消息。”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點了點頭,命令他立刻回去給前方李校尉傳令:“北方再往東向派人暗中查探,戒備絕不能鬆懈;尤其是注意再往東貢水前頭的河邊,一定要注意有橋梁的地方,看看能否伺機將所有的橋梁焚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那撥軍隊既然三戰拿不下趙營的人,那很可能一直都拿不下了。”趙營還未定勢,她的心就不能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信使領命而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重回軍營操練場上,戰旗揮動,近六百數的兵卒還在演練著軍陣,喊殺震天。士卒們隨金鼓旗幟,擊鼓而進,低旗則趨,擊金而退。旗幟左揮則左,右揮而右,金鼓一同擊打,則豎槍戈而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旁邊一隊,在練習單獨刺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軍官在一邊,用不同顏色的旗幟,配合金鼓號角,發出命令。指揮士卒列出方、圓、曲、直、銳五種基本的陣型。時而方陣成玄武圓盾狀,時而圓化為銳。稍微複雜一點的,方陣中一隊不動,隔一個人出列,組成外圓內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每一次變化,便齊聲大喝一聲。按照鼓點,前進、後退、刺槍戈、豎盾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為韓世忠治軍嚴明,乃是天生的將才,又是從最底層的兵卒殺上來的,在平時行軍、紮營,閑暇時候,經常組織這種小規模的訓練;加上老卒們分散各軍,和新兵朝夕相處,平時戰場的經驗多有傳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雖然都是第一次經曆這種血戰,但也見過了建州城這種大型戰役,深深知道,在戰場之上,會有一大批的弱者、不適應者遭到淘汰,他們不想要成為這一批的人,就是要刻苦訓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看起來也是像模像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實,就是他們背上了韓字號的大旗,但在這種情況下,敵軍人數遠超己方,而且趙營的之中大部分軍隊,不如他們如此正規的訓練,卻搞的都是以戰代練。尤其是他們知道趙營之中,趙繼祖乃是知州出身,趙家兩個兒子,有都是有著巡防軍底蘊出身,領人無視不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訓練當比不上實戰,沒有什麽能比在生死一瞬間學到的經驗更深刻的了。這些情況,趙將軍、韓將軍甚至梁氏都跟他們交代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練至午時,趙若楠沒有回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韋東林不在,營中就少了許多成文的規矩,趙若楠也輕鬆了許多,停軍下來後,就留在了操練場地邊兒,叫親兵盛來軍中夥食,吃了點。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直到臨近黃昏,又趕著派人出去,接應南邊巡查魏十三一方的兵卒。這個時候,明軍已經行軍至魏十三先前指定的地點,開始了紮營和防禦軍事的工作,戰壕、拒馬之類也俱栽上,轅門處安放的木板較以往紮營的時候安排的更厚,這是想要用來抵擋韓家軍手中的霹靂彈的,內外看起來要建三層,修了三四成,防禦剛造好一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看情況,再有一天,就能大致修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直到的探馬今天第二次來報:南邊敵人,已經探明是“明”字號義軍,他們看起來在建設防禦軍事沒有破綻,呂校尉與他們設哨的守軍大戰了一場,仗著人數的優勢,占了一些上風,才冒險探到這這些情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上午還陽光明媚的天氣,到了下午就陰沉得厲害,臨近黃昏更是,陰暗得如同晚上。魏十三仰頭觀看。烏雲又厚又重,像是凝固了一樣,風也吹不動。肉眼幾乎都可以看到,它在一點一點地增厚,一寸一寸地逼近這片山地。黑雲似要將高聳的山嶺壓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王德派出去的哨兵殘部早已回來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魏十三也知道了官軍前來探過的消息,在他們紮營之處,麵向韓軍大營的方向,三處能夠行軍之處,都察覺了有明顯的哨崗負責看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其實也知道,對方現在,北邊肯定是有軍隊的人,守住他們的南邊的人肯定不多,要是他們想要進攻,想必能夠輕易打進去。隨便對官軍洗劫一番,帶回百來匹良馬、大批的物資,這些都是他們明軍現在十分需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過,他沒有這樣做,他還想要利用官軍這把長劍呢,遵照魏十三的命令,王德吃虧之後,並未立即反擊回去,隻是派出了三隊人,守住官軍麵對他們的幾個口子,隻是頂住對方的情況,並未采取行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已經連續四五日不曾入睡超過兩個時辰的魏十三。強打精神,誇讚了那官軍的領軍人物幾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接見立功軍官,記了軍功與封賞,撫慰受傷士卒,也吩咐了明軍大營之中,迅速組織休息,準備接下來的硬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為,官軍能預料到他們過來,就能組織進攻的兵力,現在第一時間沒有選擇進攻,那就是暫時不打算動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雜七雜八忙下來,早已入夜,魏十三也入到了大營中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