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破局(八)
字數:6573 加入書籤
接下來,魏十三令軍律兵給前方優秀的士兵記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軍如今馬夫人隻掛一個頭銜,剩下的幾乎都是魏十三在主持,由於其賞罰嚴明,手下隻要肯用命或能動腦的,就有往上升或被看重的機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一段時間以來,經過曆次戰鬥,大批的勇猛敢善戰的士卒被拔擢;甚至麵對前來投誠者,隻要勇才足夠,一心一意,平步青雲,連連升職,擔任到百夫、副千夫的都是大有人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以說,幾個月前還都是敗軍之將、散兵遊勇一樣的落魄居無定所之流,他們都未曾想過今日自己經曆的事情,巧合也好命中注定也罷,反正其他人無不是羨慕不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此環境下,置身於人人想要爭功奪勳的軍隊中,就算有少數的倉急畏懼之心,都會漸漸被掩蓋,渴望軍功的心情自然就占了上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的行動非常迅速,上萬人的軍隊,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裏,便已經將所有的東西收拾妥當,全軍開拔尾隨韓字號官軍而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韓營隊列之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前方的戰報數次傳回到趙若楠的手中,討賊檄文傳出之後,效果數顯而易見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都看到了,趙營之人自檄文公布之後,加上一路逃竄行軍的恐慌,如今離隊二而去的,大小計算起,人數可近萬數,再加上被宋青咬住的側翼軍隊的傷忙,攏共統計起來,從明心山突圍出來,他們的損失已經相當慘重,三萬人的軍隊,如今就剩下萬餘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他們隊列後方,窮追不舍等到還有一隊的人,這一次,一直蟄伏在側的官軍倒是有機會能夠看清楚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字號軍與“陳”字號軍混雜在一起,不過兩方的人多少有些良莠不齊,盡管是宋青在隻會,明軍之人,他們無論戰法執行、場上進退、對於戰場的閱讀與把握能力,都遠超另外一隊的陳軍兵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後邊一直沿用了魏十三當初為他們組織的練兵、列陣與整兵之策,所以才會給宋青熟悉之感,但所謂將帥無能,兵卒難以傳神,是一點不假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章成玉一直跟在陳顒身邊,城府都用來對付或猜忌身邊是否有不忠心之輩了,陳顒雖有求才之心,但無納才的胸襟,跟在他身邊的自然要為他排優解難,無法專注領兵用兵技能上的訓練,反正他們如今為贛南第一匪,誰還敢輕易招惹他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自第一次敗軍之後,就說什麽也不再打先鋒,死皮賴臉的就要跟在明軍身後,作為中軍使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於是乎,宋青針對次也將戰術改為了前後交替作戰的戰術,橫豎左右都要將這剩下四千來人的陳軍用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亦或許正如有些人所說的幸好他們成了贛南第一匪。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古以來,槍口都是對準出頭之鳥,從福建路地位範汝為,洞庭湖一帶的楊幺,再到明教前任教主王宗石,都是出頭之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日頭才剛上來,就被早起的烏雲遮掩,天色逐漸轉暗,虛空之上,濃鬱的烏雲大麵積地翻滾,逐漸遍布周天,這片天地,似乎被一燒黑的鍋蓋當空蓋了下來,萬物黯然失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宋青遇到的終究不是什麽驍勇死戰之徒,一切似乎都不出趙明遠所料,林、黎兩位將軍在交戰幾次,發覺難以取勝的事實後,沒有支撐超過一晚,便派人送出了投降文書,將趙營義軍的東牆告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概的軍情傳回到趙若楠的大營之中,才使得她連夜收營整頓,揮師北上,直取趙營殘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點雨滴,墜落打在趙若楠肩膀戰甲上,蕩漾出一片水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水珠迸散,濺上麵頰。天空中的烏雲開始低壓,滾雷轟鳴,來回傳動。短暫前奏稀疏雨滴過後,是密集的雨點,連珠成線,結線成麵,好像用銀盤往下潑得一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風一卷,倒灌人滿頭一身,讓人洗盡鉛華般舒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轉眼,天地已分不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行軍的陣列中,火把被雨水澆滅,好在已經進入白晝了,盡管他們還未來得及欣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天地就驀然一黑。如此就不會對他們的行軍造成太大的問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為了不錯失良機,並未下令停軍修整,隻是急忙兜馬來回奔走觀望,前方的道路也是陰陰霾霾,難以辨認清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是在心中想到,自己一方本可隱隱占據上風的先鋒騎兵可能會陷入一些麻煩,追擊的敵軍徹底陷入了灰霾的雨色之中,他們遠距離便難以再觀察到敵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強降雨,會減緩己方心滾速度,趙營義軍也不會例外,而山野之間,前後兩場降雨,山濕路滑,不利於騎兵行走,想要探得敵情,他們必然要拉近雙方的距離,一旦敵人設伏其中,就會損失慘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不過,趙營當中,趙明遠為了召集行軍,當即吩咐了軍官們呼喝命令,士卒們反應過來,點燃幾盞死氣風燈。但在風雨之中,那光芒十分微弱。飄蕩起伏,似乎隨時會熄滅。但可以暫時穩固周邊的兵卒情緒,讓他們不至於迷失方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雨布拉扯起來,披到炮身上,防止水濕。分布側翼的士卒,這個時候,正要盡數退守回到大軍之中,卻是在半途上遇到了趙明遠的喝令,側翼兵卒,自與中軍保持能見到的程度便可,還需要接續蟄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雨下得更大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片刻功夫,昨夜便受滋潤的路麵,很快就就積了深深一層。沿著路邊的排水道,汩汩傾瀉,從上往下看,高低分明處仿佛掛了一層小瀑布。風一吹,涼意逼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韓家軍行軍隊列中,丫鬟小柯尋來了一件鬥篷,為趙若楠披上。後者頗為擔憂地道“雨下得突然,不知道前方作先鋒的李將軍他們會不會遇到麻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馬跟在趙若楠身邊的一個漢子緩緩道“大雨雖對騎兵不利,不過,敵人一樣能見度驟降。他們若想要對李將軍他們伏擊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近戰下來,就算是長槍兵,也頗為受累,與我們馬上將士交手,定然難以取得什麽好處,就算李將軍他們難以力敵,撤退,應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停了一下,又道,“雨大風急,倒是提醒李將軍提高警惕的天意,不知李將軍是否能夠察覺到。”尋常的軍事理論知識,他們這些為將者都是非常清楚的,前方的李將軍自然也不例外,就看他臨場的應變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話音未落,一道閃電劈開雨夜,遠山、田野,一閃而逝。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看不到位置,隻見得李開及其身後尾隨的騎兵,已經奔馳到了視線的盡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忽然想起一事,他轉頭問身邊“趙將軍從大營中行軍至我們這處需要多長時間?”新式來回傳信至今,趙若楠一直未到,他們也一直在行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若是一直如此,雙方沒有算出個明白的速度差來,就難以得知後方大軍需要何時才能趕得上來,他也不好伺機做出判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嘩啦啦揮灑的雨水像是從天上灌下來的一般,鬥篷也遮不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風助雨勢,劈麵橫掃,順著盔甲的縫隙,雨水流入甲內,濕透了衣服,狂風不止,叫人忍不住地想打哆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策馬奔走的士卒,都有幾次坐下打滑,差點滑到在地的,馬蹄落地之處無不是濺起一片水花。跟在後邊的士兵聽到他的這個問題,多數都是一個頭兩個大,讓他們繼續迎著風雨飛奔前往偵探敵情,或許咬咬牙能走到,但這些算數的問題,就真的扯他娘的卵蛋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亂馬交槍,馬背上所有將士愕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人回話了。若是趙將軍部將行軍速度,大抵今日入夜之前,我方騎兵就能趕上來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很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開開懷笑道“既然如此,我們便設法攔他們一攔,隻要拖住他們行軍的速度便可,記住,我們的目標是,不讓趙營的人進駐雩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可還有人記得他們分部側翼的守軍確切數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又有一人回道“我們兩次衝鋒至於側方叫罵,敵軍都有布置,我們麵對的,應該是對方著重防守的中軍區域,若是至今未減,他們的人數應該在千人上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李開再問道“撤退時,敵人有沒有追趕?”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似乎隻追了一小段的距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到時候我們依然叫罵對方隊列側方,待他們來戰,我們便裝作嘩眾亂旗,裝作敗北。令敵人來追趕,明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