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破曉(三)
字數:5333 加入書籤
贛州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隻差一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或許就能破軍滅敵。陳顒就怕魏十三命硬,才派出如此規模的軍隊前往剿之,他不計傷亡幾何,馬革裹屍乃軍人的本分,不過是不想為日後埋下禍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魏十三本就是心高氣傲,當初在陳顒營下,明麵上是處處給他行了方便,但自入營的第一日開始,就不被信任,落得個欺下瞞上的評價。不甘的念頭不覺升起,所以開始培養自己的羽翼。至今已是覆水難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來往傳訊兵十有渺無音訊,他們了解不到前方的完整戰事,對方的目的也已經是非常明顯了,施行的就是圍魏救趙之計。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能夠封住己方十之的傳訊兵,剩下的十之一二想要做絕恐怕也不難,如此不正是在告誡自己,你可將求援的消息傳出,但不可能再收到傳回的軍報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陳顒幾乎已經能夠確認,城外的駐軍就是明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可他不明白,為甚他們的大軍來了此處,魏十三身邊應該就隻有一小撮的土雞瓦狗,為何自己五六萬的軍隊行出,至今仍無捷報傳回,這讓他越想越沒有底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罷了,殺他不得了,那便各自鼎立一方吧!若要為一生之敵,那便做一生之敵。看看這天下到底會鹿死誰手!”陳顒不知怎的,心中忽地生出一股豪氣。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傳訊,前方軍隊,立即帶回不得有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帥此策甚妙也!”孔祥對於陳顒這個決策可謂是大大的同意,能夠留在贛州城中,當一個有名有份的謀士,當真比他金榜題名要來得更高興些,雖然金榜題名多數隻在夢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哥,我們就這麽放過他了?”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陳顒歎息不已“羅總兵帶出的軍隊,至今也有些時日了,按道理,早已應該凱旋而歸,但事到如今,仍不見有捷報傳回,若是我們側麵襲擊,都無法取得那姓魏的小命,你覺得我們正麵對弈有勝算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而且,我怕如此拖延下去,正合他們心意,若是他們在拖延時間,等待援軍,我們這邊,不可能再有援軍派出,盡管城外的那一隊人馬不來攻我贛州城,還算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可他們若是往回,包抄過去,那我將軍危矣,這樣下去,冒險太大,若是到頭來,魏小子沒殺得,還失了派出的軍隊,莫要忘了,我們軍中還是使用著他當初指定的組織結構,他對我們是非常熟悉的,若我們被包圍,那可就真的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那就這樣放過那小子了?那從今之後,我們除了官家,恐怕還要多出一個敵人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或許當初我就不應收他入營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魏十三生存的時間越是長久,就越是給贛州城中的幕後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打擊。但他們畢竟人多占盡優勢,羅十閑抓緊時間擺開陣型,把部隊分成三個部分。其一,已經住宅在北邊河道,阻斷了官軍的北上退路;其二還在趕往南邊封堵的路上;其三由他親自率領,大部分調撥列陣,直奔官軍紮營之地襲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眼下的這批官軍有現成的營壘,器械俱全;這也是為甚之前連戰大小十來次,也無法急切之間將其擊潰的原因。為確保正麵作戰能夠把握,他還派了手下六名千夫長主動出擊,輪流帶隊,連夜繞行山道,偷襲敵營。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在趙若楠的意料之外,第一批義軍已經來到,正在搬運物資,準備撤軍的後營,忽然被襲擊,官軍登時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防守之人正是韋東林,他認為認為必須戰決。不再能給陳營義軍調集、派遣援軍拖延他們的反應時間。一旦僵持,他們手中這些人,在氣勢遠不如對方的情況下,絕對不是數倍於他們,看起來還頗為訓練有素的義軍主場作戰的義軍的對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身邊校尉無不讚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趙若楠早在歸營之後,就下了命令,抽調軍中五百漁民老卒,撥給李新帶領趕赴河邊,著手打造漁船、建造木筏,當做順水而下的工具,也是一個保險;若真走投無路,雖水流湍急,乘筏南下並不安全,但也不至於全軍覆滅就是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麵對奇襲的義軍時,也起了奇效,韋東林令放出一批的木筏,混淆地方的視線,連日暴雨,河道水勢湍急,南下連群山,行軍速度遠超路麵。給敵人製造了假象之後,又領兵給敵人迎麵痛擊,對方本就是以牽製為主,自然不肯死戰,被打痛之後,便迅速撤軍回去,將事情原委報之中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韓家軍奮戰連日,加上頗受精神力壓力打擊,軍力已倦,無法再得意忘形,撤軍已是當務之急。趙若楠早在前線傳訊回來,不再回營自領前方將士,擇路撤軍南下,卻不曾想,遇到而來義軍另外一側的牽製兵力,為了不暴露行蹤,決定還是往回走既定的路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於是乎,韋東林自布下一營人馬,依山搭營,留作駐防看住魏十三等人,要等到義軍隊伍再來,再讓這一營人馬將其棄之不管自顧撤軍,自領其他的將士往南撤軍的事跡便無所遁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破曉時分,魏十三僥幸被趙若娜的回軍遇上,解救了出來,但兩人來不及去多言其他,因為身後就是義軍的追兵,人數可達三千有餘,數目直追官軍全軍數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魏十三在征得趙若楠的同意之後,命宋青等人各就地尋回兵器,作為臨時軍,加入了趙若楠營下,一起南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贛東之地作為前線,日夜鏖戰,後方的馬夫人諸將也是心急如焚。好在他們連日截獲的戰報中,並無發現魏十三的記錄,這才讓他們能穩坐山中,與贛州對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夫人,夫人,好消息!”一陣慌亂的腳步聲傳來,手下自遠處至馬夫人營外,一直高聲大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什麽事情,進來說話。”盯著地圖發呆的馬夫人回過神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來者正是馬探百夫,理順了些氣息直道“東山那頭,發現了一批不知是何來頭的軍伍,我們便遠遠跟了他們半路,被發現自得退回,可沒過都就,卻發現有逃兵抱頭鼠竄,抓了一個詢問,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原來他們在偷襲其中一隊陳營義軍的後營,他們的戰力非常可怖,陳營義軍數目兩三倍於他們,可在山口一戰中損失慘重。他們繼續往北去了,看樣子不是為了對付魏統領去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個報告,對於他們還真的是駐軍以來唯一一個好消息,起碼如今知道並不隻有他們能對魏十三出手相助;緊隨其後,第二個好消息傳來。贛州城中的陳顒,終於傳訊命前線軍隊回師贛州城了,全軍大喜,馬夫人當即下命,將攔截下來的兵卒放出,還給他配最好的戰馬,讓他迅速趕往前方戰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過福禍總相依,好壞難分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好消息傳完之後,壞消息來了,從攔截下來的,從前方轉運後方的信息中,終於帶來了關於魏十三的消息,他的蹤跡被義軍發現了,如今正投誠了官軍,躲在了官軍營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馬夫人得知這道消息之後,思考再三,決定放棄進攻贛州的機會,下令沿山北上、東進,借如今贛東大部分地區防守空虛的機會,以最快的速度行軍至定人後方,給予致命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