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

字數:19472   加入書籤

A+A-


    第37章

    成妃過來景和宮的時候,&nbp;&nbp;貴妃正在吃牛乳花膠羹,她一向不喜歡吃這些東西,吃起來有一種難以下咽的感覺。

    南嬤嬤見了不免就嘮叨了幾句。

    “這赤嘴膠最是補氣血,&nbp;&nbp;娘娘娘娘現下還是有些氣血兩虧,縱是不喜歡吃也要吃一些補補。”南嬤嬤對貴妃道。

    貴妃剛想說話就聽宮人進來回說,成妃來了。

    她來做什麽?

    貴妃雖疑惑,&nbp;&nbp;可成妃上門她又不能不見,特別是上次滿月宴的時候,&nbp;&nbp;她還替平寧說話了。

    這麽一想,貴妃便讓人將成妃請進來。

    南嬤嬤一麵接過貴妃手上未喝完的牛乳花膠羹,&nbp;&nbp;一麵吩咐宮人替貴妃整理衣裳。

    成妃進來後先是和貴妃客氣了兩句,&nbp;&nbp;然後就說起了來意。

    “才剛三皇子妃使人過來跟我說,&nbp;&nbp;她派人去太醫院請太醫時,&nbp;&nbp;正好碰上了安國公府的人,&nbp;&nbp;那小太監站的遠也沒聽清,隻恍惚聽見什麽安國公府的姑娘病了。她擔心安國公夫人情急之下來不及跟妹妹說,&nbp;&nbp;便過來跟我說了一下,我聽了之後急的不行,&nbp;&nbp;擔心是潤姐兒或是橙姐兒出了什麽事,&nbp;&nbp;就趕緊過來了。”成妃一臉關懷的對貴妃道。

    貴妃聞言果然有些急了。

    如果是一般的小病的話,&nbp;&nbp;他們府上的大夫都可以應對了,&nbp;&nbp;既然去請太醫就證明這病有些嚴重了。

    貴妃忙吩咐南嬤嬤:“快讓陳雲出宮去看看。”

    南嬤嬤雖覺得成妃過來說這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nbp;&nbp;但她覺得成妃不會拿姑娘生病這事過來開玩笑。

    因此南嬤嬤便也沒多說,匆匆的出去找陳雲去了。

    她走後,&nbp;&nbp;貴妃便有些無心與成妃說話了,&nbp;&nbp;成妃不過是想借這件事引出德妃那事,&nbp;&nbp;好讓她同德妃打擂台。

    但她坐在那裏想了一會兒又覺自己點到這裏就行了,&nbp;&nbp;她已經將消息傳給了皇後和淑妃,想必那兩位自然會唯恐天下不亂。

    這麽一想,成妃就覺得自己該回去了。

    她站起來對貴妃道:“我不過是得了消息過來知會妹妹一聲,好讓妹妹心裏有個底,既然妹妹已經派人出宮打聽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不管以往兩人立場如何,但她能過來告訴她孩子生病的消息在明麵上看來到底是好意。

    貴妃便笑著對成妃道:“我現在不方便送姐姐,就讓陳姑姑替我送一送吧。”

    陳姑姑連忙上前代為貴妃送客。

    她走後,貴妃一直掛心著安國公府的事情,不時的打發內侍去宮門口看一看,暫且不提。

    隻說皇後和淑妃得知了德妃借故拖延太醫院正的事情後均是心中一喜。

    她們幾個在宮中鬥了許多年,雖說偶有為了利益互相聯盟的時候,但若是能抓住對方的把柄,幾人都恨不得能把對方咬死。

    皇後和淑妃不約而同的讓人將消息傳到了乾清宮,她們本想讓人將這消息再透露給貴妃的,但在聽說成妃去了一趟景和宮後,兩人便知貴妃那裏應當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她們知道後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隻安心看著啟和帝和貴妃的反應。

    消息傳到啟和帝的耳朵裏的時候,他正在同內閣的李大人討論安西土匪的事情。

    安西位於大周朝的東南部,因為地形多山,耕地麵積較少的緣故,許多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便占山為王,又因為那裏山勢險峻,且前些年朝廷受蠻族威脅不得不把大半的兵力放在了邊境,安西那裏便暫時無暇他顧。

    現在蠻族的問題解決了,啟和帝再看安西山匪就有些如鯁在喉的味道了。

    他封賞完邊境大軍後,便起了要勦滅山匪的念頭。

    此時他正和李大人討論帶頭剿匪的將領人選。

    李大人就道:“若是論起行軍打仗的本領,安國公必定當仁不讓,但他上次出征時傷了胳膊,連東郊大營的差事都辭了,隻怕暫時未畢能去安西。”

    啟和帝聞言不置可否。

    如果讓他來選帶兵去安西的人選,那他肯定會選李浩淼的,但他又有些別的顧慮。

    一個是李浩淼現在在軍中的威望太盛,他雖心知他沒有不臣之心,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希望李浩淼能為朝廷立下更多的功勞,但不希望他獨霸軍中。軍中必須有能製衡他的力量。

    再來就是他這幾年也在看軍中有沒有適合帶兵打仗的人選,但看來看去總覺得沒有合意的。

    “怪不得先人常說一將難求,像浩淼這樣將領也不好找啊,朕這幾年看來看去都沒有看到合適的。”啟和帝對李大人感歎道。

    李大人聞言心中一跳,他有些捉摸不透啟和帝的意思。

    他老人家說這話是想讓安國公去安西,還是不想呢。

    李大人想著前段時間安國公上交兵權後陛下的舉動,試探性的道:“安西的山匪聽著可怖,但比之邊境的蠻族又弱上了不少,咱們剿滅那裏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臣想著不如選一個有潛力的年輕人讓他去練一練,若是能培養出好的將才,哪怕是費些時間也使得。”

    啟和帝聽完李大人的話沉默了半響後問他:“那依愛卿看,現如今軍中有誰能勝任此次剿匪的任務呢?”

    李大人在內閣這麽些年,於軍中的事情也是十分的了解,他其實心中已經有了合意的人選,啟和帝一問他就道:“微臣這麽些年看下來,覺得嶺南總兵萬大人的長子萬有齡不錯。”

    “萬有齡?”啟和帝一開始沒想起來這個人是誰,但他又覺得這個名字熟悉。

    李大人見狀便道:“您還記得啟和十年的時候,您在京中舉辦了一個演武比賽,當時安國公和萬有齡都參加了這個比賽,這人過五關闖六將走到了最後,卻惜敗於安國公手下。”

    “你這麽一提,朕倒是想起來了,他的武藝好像也不錯,朕記得浩淼當時還險些吃了他的虧。”啟和帝笑著道。

    李大人聞言就笑:“正是這個人,他回了嶺南後就跟著萬大人一起在嶺南剿水匪,這些年也頗立下了些功勞。萬大人現在十分的依賴這個長子,凡有戰事便要讓他陪侍在左右。”

    啟和帝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後對李大人道:“你回去把這幾年嶺南的戰報拿過來給我看看,再讓萬有齡上一封如何剿滅山匪的折子。”

    李大人聞言便知道派萬有齡剿匪一事已經成了大半,接下來就看萬有齡的奏對了。

    他笑著應了,退出乾清宮的時候就見啟和帝的貼身太監何福一臉凝重的走進了內殿。

    看何公公這樣,難道是後宮出了什麽事了?

    李大人若有所思。

    “你說潤姐兒病了?還把院正給叫過去了?”啟和帝聽完何福的稟報後問道。

    何福忙道:“不止院正,牟太醫和王太醫也過去了。”

    “是風寒嗎?也不對,如果隻是普通風寒的話,浩淼不會那麽大張旗鼓,你快派個人過去看看那邊是什麽情況。”啟和帝這麽一想就有些擔心了起來。

    何福聞言忙道:“奴才聽到消息後已經讓張九他們去看了,估摸著再過半個時辰,回消息的人就過來了。”

    啟和帝這才放心,他又問何福:“這事貴妃知道嗎?”

    何福便道:“貴妃娘娘已經派陳雲過去了。”

    啟和帝一聽便有些擔心貴妃著急,他本還有些政事要處理,這會兒便打算先去安撫一下貴妃,等晚上回來再處理便是了。

    “平寧在做什麽?”啟和帝一麵起身往景仁宮走去,一麵問何福。

    何福忙道:“公主正在安太妃那裏同燕平縣主說話。”

    燕平縣主是永安長公主的小女兒,她比平寧公主要大上幾歲,自幼就和平寧玩的好。

    年前的時候她剛剛定了親事,安太妃有些舍不得她,便讓人接她進宮住兩天。

    啟和帝聞言便道:“你派個人去安太妃那裏把平寧叫回來陪陪她母妃。”

    何福知道啟和帝是想讓平寧公主陪貴妃說說話,以防貴妃亂想,連忙派人去平寧公主那裏。

    何福派來的小內侍過去的時候,安太妃正張羅著讓平寧公主在她這裏用晚膳。

    “我前兒個才讓人槽了些豬腳什麽的,你之前不是說喜歡吃嗎?待會兒讓她們再燙些玫瑰米酒過來,配上這鹵味最是好吃了。”安太妃笑眯眯的對平寧公主道。

    平寧公主剛想說話,就見安太妃宮裏的內侍進來報說乾清宮來人了。

    安太妃心知乾清宮的人過來必定是來找平寧公主的,便也不敢耽擱,連忙讓人進來。

    那小內侍進來向幾人行了個禮後就道:“陛下剛剛去了景和宮,讓奴才來叫公主回去。”

    安太妃聞言就笑道:“必是陛下想要陪著貴妃和你一起用晚膳了。”

    平寧公主見父皇叫人來喊她,自然不能再留在這裏了,她笑著對安太妃和燕平縣主道:“那我明天中午再來陪太妃和姐姐吃飯了。”

    “那我讓宮人們把這鹵味給你留著。”安太妃笑道。

    平寧公主欣然應了。

    安太妃便同燕平縣主一起送平寧公主出了內殿。

    等回來後,燕平縣主就對安太妃道:“陛下現在越發的寵愛平寧了,用個晚膳也要喊她回去。”

    安太妃聞言就道:“你這兩年不怎麽進宮所以不知道,現在這宮裏除了文寧還敢和她爭一爭高下,其他人包括那幾個皇子凡事都讓著她的。”

    燕平縣主聞言就奇道:“那幾位皇子以前不是自襯自己是男兒比咱們這些女孩要尊貴,一向都不搭理平寧的嗎?”

    安太妃聞言露出了一個了然的笑容道:“那會兒他們還小,沒遇過什麽挫折。現在成了婚,又看明白了宮中局勢,自然也會做一做表麵功夫了。”

    燕平縣主聞言笑了起來。

    這邊安太妃和燕平縣主閑話家常,那邊平寧聽說啟和帝叫她回去,一徑直的回了景和宮。

    啟和帝正在安慰貴妃:“你放心,王太醫精通小兒病痛,又有院正和牟太醫在那裏,孩子會沒事的。”

    此時貴妃也知道生病的人是潤姐兒,但陳雲擔心她知道潤姐兒是驚厥後心焦,便沒告訴她潤姐兒到底得了什麽病,隻讓內侍回說太醫們還在看。

    貴妃便稍有些擔心的道:“要是知道了是什麽病倒也還好,偏偏太醫們現在還沒診出來。”

    啟和帝其實剛剛已經知道了潤姐兒是夢中驚厥了,饒是他心理素質強硬,聽到後也出了一聲冷汗。

    但他不敢將自己的擔心表露出來以免驚擾了貴妃,便對她道:“你放心,我已經通知了禁衛軍首領,讓他時刻注意著安國公府的動靜,有了消息第一時間送進宮。”

    啟和帝這麽安排也是為了防止晚間宵禁之後,內侍們從安國公府遞消息不方便。

    “什麽消息?”平寧公主走進來後就聽到了啟和帝的話。

    啟和帝便將潤姐兒生病了的事情告訴了平寧公主。

    平寧公主聞言果然有些著急了,她也終於明白了父皇為什麽要把自己叫回來。

    平寧公主想了想走到貴妃身邊道:“有太醫在,潤姐兒肯定是無事的,母妃要是不放心就讓人去廟裏給潤姐兒在佛前點上個海燈,有菩薩保佑想必潤姐兒也能逢凶化吉。”

    貴妃聞言忙道:“你說的對,不過現在天已經晚了,估計要等到明天才能點上了。”

    皇家禦用的寺廟在郊區,等內侍們趕到那裏的時候,估計要半夜了。

    啟和帝聞言就道:“這有什麽妨礙的,朕讓侍衛們快馬加鞭的趕過去就可以了。”

    貴妃聞言不過略猶豫了一會兒就同意了,若是按照她的性格,自然不欲如此大動幹戈,但現在潤姐兒情況不明,她憂心孩子,自然也顧不得許多了。

    啟和帝見狀便吩咐何福去通知侍衛首領,讓他派幾個人去廟裏給安國公府的姑娘們點燈。

    何福連忙應了。

    啟和帝和平寧公主這麽一折騰,貴妃倒沒剛剛那麽憂心了,她見啟和帝和平寧公主都還沒吃飯,忙吩咐宮人們擺膳。

    幾人吃完飯後便一麵逗著剛剛醒來的五皇子玩,一麵等安國公府的消息。

    啟和帝等人用膳的時候,何福已經打聽完今日之事的全部真相了,他聽到德妃借故拖延院正,又聽到二皇子不僅過來勸了德妃,出宮後還直接去了安國公府之後便猶豫著這事要怎麽報給啟和帝聽。

    他想了想覺得還是等安國公府的消息傳過來之後再告訴啟和帝此事。

    安國公府

    因為潤姐兒的事情,整個安國公府的主子全都聚集在了香蕪院。

    太醫還在裏麵給潤姐兒診脈,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便在廊下等著。

    老太君現在是越看李浩淼越氣,她也顧不得眾人在場,拿起拐杖就往李浩淼身上打。

    “你就算生氣孩子也不該那麽訓斥她,她到底是個女孩子,哪能像恒哥兒他們那樣隨你打罵都無事。”老太君邊打邊道。

    五夫人和七夫人等人看的目瞪口呆,沒料想一向威嚴的國公爺竟在眾人麵前被老祖母這麽打。

    老夫人雖有些心疼兒子,但她想起裏間還在受罪的孫女就對兒子有氣便轉過身子隻當看不到。

    魏若雖心知今日之事李浩淼不是故意的,但她想到還在裏間躺著的女兒未免心中有些不開心,因此從花園回來她就沒有理會李浩淼。

    此時看見老太君上前去打他,再看他也不躲也不閃,隻一味低著頭在那站著又覺得讓這麽多人看了他的笑話有些不好,便對五爺和七爺使了個眼色。

    五爺和七爺連忙上前去勸道:“祖母,別打了,仔細傷了身子。”

    老太君打了幾下就有些心疼了,見孫子們來勸,便也罷手了。

    她見孫子低頭站在那裏似是極為後悔的模樣便歎了口氣,丟下拐杖後悶悶的站在那裏。

    就在眾人都為了潤姐兒著急的時候,橙姐兒的奶娘又過來說橙姐兒嚷嚷著頭疼。

    老太君聞言掌不住哭了,她扶著李嬤嬤的手哭道:“我這個老冤家,怎麽臨老臨老了還要眼見著子孫遭罪?”

    她這麽一哭,李浩淼心中更難受了,可他此刻更憂心在東廂房的女兒,便對老太君道:“祖母,您先別哭了,我們還是先去看看橙姐兒吧。”

    老公爺和老夫人等人也急著去看孫女便也來勸。

    老太君也明白此時還是先看看孩子重要,連忙止住眼淚跟著眾人進去了。

    橙姐兒正蔫蔫的靠在丫鬟懷裏,看到魏若進來她就伸手要抱。

    李浩淼卻先上前一步抱住了橙姐兒,讓她靠在自己懷裏。

    橙姐兒也沒掙紮。

    大夫坐在丫鬟臨時給他拿的腳踏上給橙姐兒診脈,可他診了半天也沒發現橙姐兒有什麽問題。

    那大夫想了想道:“三姑娘本身是沒有什麽問題的,草民想著三姑娘之所以頭疼是因為她和二姑娘是雙胎的緣故,想必是雙胎之間互相有些感應,所以三姑娘才會也跟著難受。”

    “是這樣嗎?”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從未聽過這樣的說法便有些懷疑。

    大夫聞言忙道:“草民父親以前行醫時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所以草民才敢這麽說。畢竟從脈息上來看,三姑娘是真的一點事都沒有。”

    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雖還有些懷疑,但他說的信誓旦旦,眾人隻好暫且信了。

    老太君看著橙姐兒又忍不住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老公爺見狀便道:“娘,您要保重身子才是,萬不能為了她們這些小輩傷了身子。”

    老太君剛想說話,就聽正躺在李浩淼懷裏橙姐兒忽然哭了起來。

    “這是怎麽了?”眾人見狀又急了起來。

    橙姐兒卻不說話,隻一味的在那哭。

    魏若連忙走到李浩淼身邊問橙姐兒:“是不是頭疼?”

    橙姐兒點了點頭。

    老夫人見狀就問大夫:“有什麽法子可以緩解一下橙姐兒的頭疼嗎?”

    大夫想了一下道:“可以冰敷但是作用不大,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用上安神藥,讓三姑娘能睡上一覺。”

    “那你就開個方子吧。”李浩淼聞言沉聲道。

    大夫見老太君等人都沒有反對,便快步出去開方子拿藥煎藥。

    老夫人見這裏鬧哄哄的,估摸著橙姐兒就算在這裏也睡不好,便對魏若道:“讓橙姐兒去我那裏睡吧。”

    魏若雖不放心女兒但也覺得這裏太吵鬧了便點頭答應了。

    五爺見狀便對老夫人道:“二哥他們還要在這裏等潤姐兒的消息,我和牛氏把橙姐兒送過去吧。”

    老夫人聞言看向魏若,魏若雖擔心橙姐兒,但她更放心不下仍舊沒醒過來的潤姐兒便同五爺和五夫人道謝。

    五夫人聞言本想上前抱橙姐兒,五爺卻搶先一步想要去抱橙姐兒。

    橙姐兒原本是個很乖巧的孩子,可這會兒她許是身體很不舒服,五爺過來抱她的時候她便掙紮著不肯讓他抱。

    老太君和老夫人見狀就擔心李浩淼會訓斥橙姐兒,畢竟下午那會兒,潤姐兒就是因為這樣對七夫人才挨訓的。

    李浩淼卻沒像眾人預想的那樣發脾氣,他見橙姐兒不願意便對老夫人等人道:“我送她過去吧。”

    眾人一想這樣也行便讓他和五爺以及五夫人一起過去了。

    他們走後又過了一會兒,院正和牟太醫就出來了。

    老夫人見狀忙道:“潤姐兒怎麽樣了?”

    院正就道:“姑娘無甚大事,不過是嚇到了,王太醫正在裏麵給姑娘施針,約莫半個時辰就能醒過來了。”

    眾人聞聽院正說潤姐兒無事,很明顯的鬆了口氣。

    魏若的表情也放鬆了下來。

    老太君就對院正說了橙姐兒的事,院正和牟太醫聞聽橙姐兒說頭疼也不敢耽擱又被丫鬟們領著去了老夫人那裏。

    又過了一會兒,兩位太醫回來對老太君等人說了橙姐兒的情況,兩人的說辭與大夫的說辭一樣,又說潤姐兒一好,三姑娘也便沒事了。

    眾人聞言便又放心了。

    李浩淼和五爺此時都不在這裏,七爺又被老太君打發去前院陪恒哥兒和毅哥兒了,老公爺便親自出馬將院正和牟太醫請到了書房說話。

    他們走後,一直隱在角落裏的陳雲和張九就道:“既然兩位姑娘都無事了,奴才們就派個人先進宮給陛下和娘娘報個信,以免他們擔心。”

    二皇子傍晚時來過一次,不過當時國公府的人無心招待他,他見這裏亂哄哄的,覺得自己在這裏也是耽誤事,便隻留下幾個內侍在這裏等著。

    那些內侍等陳雲和張九說完話後,也說自己要派人回去給二皇子傳個話。

    老太君聞言便道:“潤姐兒已經無事了,公公們不如先回去休息吧,沒得讓你們也留在這裏等著。”

    她話雖說的客氣,但陳雲幾個沒看見潤姐兒醒過來哪裏敢走?

    眾內侍聞言連連擺手說是要在這裏等二姑娘醒過來。

    老太君見勸他們不動便也罷了。

    等他們說完話後,老夫人就對老太君道:“娘,潤姐兒既然沒事了,您就先回去休息吧,這裏有我們呢。”

    “是啊。”魏若雖憂心仍在裏麵的女兒卻也擔心老太君的身子,她接著婆母的話道:“您先回去吧。”

    老太君卻搖了搖頭,她對老夫人等人道:“我現在回去也是著急,還不如在這裏等著安心一點。”

    她話剛說完便見門口有兩個十歲左右的小廝在那探頭探腦的往裏麵看。

    她認得這兩個小廝,他們是恒哥兒和毅哥兒六歲的時候,老公爺親自從安國公府的世仆中選出來送到兩個孫子身邊的。

    因這兩個小廝被送進來的時候也才七八歲,老太君和老夫人便默許了他們可以在後宅走動。

    老太君衝兩人招了招手道:“你們兩個在那探頭探腦的做什麽?”

    跟著恒哥兒的那個小廝馬同喜是李嬤嬤的外孫,他因為外祖母的關係,自小便和老太君熟悉。

    看到老太君招手,馬同喜便拉著另一個小廝四星從門後走出來道:“少爺們不放心姑娘,讓我們過來看看。”

    老太君聞言就笑道:“這兩個猴兒倒是知道關心妹妹,你們回去隻管同他們說就說姑娘沒事讓他們安心休息吧。”

    馬同喜和四星連忙應了,兩人同眾人行完禮後便自去了前院。

    他們走後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王太醫從房內走了出來。

    魏若等人連忙迎了上去。

    王太醫見她們著急忙道:“夫人們放心,姑娘已經醒過來了。”

    老太君等人聞言進去看潤姐兒。

    潤姐兒正躺在奶娘懷了,看到魏若和老夫人醒來,她倒也沒哭,而是似是有些懵懂的問道:“我怎麽睡了一覺天都黑了?”

    老太君等人都知道她這是睡懵了沒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事情,老夫人笑著道:“你估計是太累了,所以才睡的這麽久。”

    聽到她提起下午,潤姐兒似是想起了什麽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害怕。

    老夫人見狀就有些後悔自己提到了下午的事情。

    老太君忙轉移話題問她:“你餓不餓呀?要不要吃點東西?”

    潤姐兒點了點頭。

    魏若見狀忙吩咐人去準備些吃食過來。

    恰在此時,李浩淼從外麵走了進來。

    潤姐兒看到李浩淼似是有些害怕,她不安的往後靠了靠。

    李浩淼見狀眼眸一黯。

    老太君和老夫人看到潤姐兒害怕李浩淼便對他道:“你要不先避一避?”

    李浩淼又看了一眼潤姐兒。

    潤姐兒癟著嘴躲在母親的懷裏看起來可憐極了。

    李浩淼不欲再嚇到女兒隻好黯然的離開了這裏。

    他走後,潤姐兒明顯放鬆了下來。

    老太君和老夫人見狀心內更是憐惜。

    潤姐兒吃完東西後就有些累了,老太君和老夫人見狀忙讓奶娘哄著她睡覺。

    潤姐兒卻不要奶娘隻讓魏若哄。

    魏若見狀便對老太君和老夫人道:“潤姐兒這裏暫時也沒事了,祖母和娘不如先回去吧。”

    老太君和老夫人也想讓曾孫女/孫女好好睡一覺,便點頭應了。

    魏若又拜托七夫人送老太君和老夫人回去。

    她們走後,魏若見潤姐兒困的已經睜不開眼睛了便也不打算給她洗漱了,隻讓丫鬟們拿著熱毛巾過來給她擦了擦身子便哄著她睡了。

    再說老公爺這邊,老公爺聽到王太醫的聲音便從書房出來了,他見潤姐兒那裏有老夫人等人在便將王太醫請到了書房中。

    眾人分主次坐下後,王太醫便對老公爺道:“府上姑娘這病完全是因為姑娘還小受了驚嚇便有些神思不定,看著驚險其實養一養也就沒事了。我們再開幅方子,讓姑娘吃幾天也就好了。“

    老公爺聞言便道:“那一切就有勞各位大人了。”

    院正和牟太醫等人連說不敢。

    一時又有陳雲和馬九等人進來向太醫們詢問潤姐兒的病情,太醫們知道他們這話實則是替啟和帝和貴妃問的,回起話來比之安國公還要慎重。

    陳雲聽完之後先是和馬九對視一眼,馬九便示意讓陳雲開口。

    陳雲笑著對院正道:“雖然姑娘現在看著無礙了,但誰也不知道夜裏會不會有什麽旁的事,大人們還是留一個人在這裏守著,這樣陛下和貴妃知道了夜裏也能安心。”

    院正聞言忙道:“我醒得得,今天晚上就由我和王太醫留在這裏。”

    陳雲聞言便也放心下來,他和馬九回宮後向啟和帝和貴妃說明了情況,並說了院正和牟太醫都留在了安國公府。

    貴妃起初聽被陳雲打發回來的內侍說橙姐兒也喊著頭疼本有些揪心,又聽說太醫說潤姐兒一好橙姐兒也會跟著好起來便又有些放心。

    等到陳雲和馬九回來說兩個孩子都已經睡了,太醫也在那裏守著,貴妃聞言便更放心了。

    啟和帝也道:“這樣是最好的,不然晚上有個什麽事耽誤了就不好了。”

    待到到了第二日一早,啟和帝和貴妃又讓陳雲和張九去了趟安國公府。

    他們到的時候,潤姐兒還沒起來。

    院正和王太醫也被老公爺請到了前院休息。

    陳雲和張九便在花廳裏等了一會兒,自有小丫鬟過來上茶,也有小丫鬟去通知李浩淼。

    李浩淼過來見的他們。

    看到來人是安國公,陳雲和張九連忙站了起來。

    陳雲笑著向李浩淼道惱:“公爺怎麽起的這麽早?”

    李浩淼其實一夜沒睡,他因昨日一個沒注意嚇到女兒讓女兒遭了一場罪,覺得心內愧疚,便在女兒房間的外間守了一夜。

    聽到陳雲問後,他隻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而是問兩人道:“公公們怎麽來這麽早?”

    陳雲忙道:“陛下和娘娘不放心讓我們過來看看。”

    彼時,院正和王太醫聽聞宮內來人了也匆匆趕了過來。

    他們聽說後便將潤姐兒昨夜的情況說了。

    陳雲和張九聽說二姑娘和三姑娘夜裏並無什麽事發生,自然放下心來。

    兩人道了聲阿彌陀佛後,陳雲便笑著道:“陛下和娘娘擔心二姑娘和三姑娘,昨夜還連夜讓人去廟裏點了海燈。”

    李浩淼聞聽得此言臉色略有些不自在,

    陳雲見他麵色不對便起了疑心,臨走時便問薑嬤嬤潤姐兒的病可有什麽蹊蹺。

    薑嬤嬤雖和陳雲相熟,但昨日一事到底是安國公府的家事,她不好多說便打了個哈哈道:“公公不如去問夫人。”

    這陳雲哪裏敢問,他隻好麵帶疑惑的回去了。

    哪知道他剛從國公府回宮就見,廟裏的住持塵心師太正笑眯眯的同貴妃說話。

    原來,塵心師太昨夜見侍衛們匆匆忙忙的過來要給國公府的二姑娘點海燈便留了個心眼,她一大早就遞了牌子進宮見貴妃。

    若是在往日,貴妃自然無所謂見不見她的,但侍衛們昨夜剛剛去了寺廟,今日這師太就過來了,她擔心會有什麽事,便讓師太進宮了。

    陳雲進來匯報的時候,便聽塵心師太同貴妃說話。

    “說不得姑娘是撞到了哪裏,依貧道看不如在家裏做個法事,也好驅驅邪。”塵心師太笑著道。

    貴妃聽到要做法事就有些猶豫,她對塵心師太道:“你不知道老公爺和公爺的脾氣,他們兩個都不太信這個的。”

    貴妃說這話也是有緣由的,昔年兩個外孫剛出生的時候,她就想做場法事為外孫們驅驅災的。

    結果老公爺卻說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都是騙人了,貴妃自那以後就不提這些事了。

    但潤姐兒如今遭了那麽大的罪,橙姐兒又嚷嚷著頭疼,雖有太醫那一番話在,貴妃也覺得說不得是孩子們衝撞了什麽,若是能做場法事心裏也能安些。

    因此她不過猶豫了一瞬間便讓陳雲帶著塵心師太去了安國公府。老太君聽塵心師太說完忙不迭地道:“師太說的有理,那依師太看應當怎麽做呢?”

    塵心師太便說了一些擇吉日,設法壇之類的話。

    老太君連忙讓人去準備。

    等塵心師太走後,老夫人略微有些不安的道:“娘,老公爺和浩淼他們一向不喜歡這些。”

    老太君聞言就道:“我管他們喜歡不喜歡,咱們潤姐兒是因為被她父親訓斥嚇到了,但橙姐兒無緣無故的喊頭疼,說不得是替她姐姐擋了什麽災星,還是替她們做場法事才是。“

    老夫人雖有些擔心老公爺和兒子不喜,但到底那憂心孫女們的心占了上風便也不提了。

    消息傳到外院後,老公爺聽到後就道:“他們那些人就愛弄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我是不信那一套的。”

    李浩淼卻沒有說話,而是讓人過來告訴老夫人若是有什麽花費隻管從他賬上支就是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知道後都明白他這是對潤姐兒心中有愧,兩人雖說一開始有些生他的氣,但見這兩日他忙前忙後,那氣便消了一些。

    老太君讓人去前院給老公爺傳話說是這法事是一定要辦的,他要是看不慣就先回避出去,等他們辦完了法事他才回來。

    老公爺縱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在親娘麵前也隻得妥協。

    於是塵心師太便帶著眾僧尼在安國公府做了三天的法事。

    她這麽一做法事,與安國公府略為親近的人家便知道府上的姑娘們病了。

    一時之間,眾位親眷紛紛上門來探病。

    這些人一律由老太君和老夫人接見,魏若將潤姐兒和橙姐兒挪到了她的房間後便待在房裏一心一意的照顧女兒們。

    法事做完後,親眷們也都來探完病了。

    潤姐兒和橙姐兒的精神也漸次恢複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都大大的鬆了口氣。

    李浩淼這幾日擔心自己嚇著潤姐兒,等閑不敢往她身邊湊。

    現在孩子們身子好了,他便想看一看孩子們,但又擔心自己再嚇到潤姐兒。

    這日晚間,李浩淼將魏若叫到了側間。

    女兒既然已經病好了,魏若自然也不氣他了,看到他胡子拉碴的模樣便道:“公爺也不剃一剃胡子嗎?”

    李浩淼聞言苦笑,他這幾日哪裏有心情。

    魏若見狀就歎了口氣道:“公爺以後可別再對女孩們發脾氣了,她們膽子小,縱有什麽也得等她們大了再說。”

    李浩淼心內懊悔,聞言便連連點頭。

    魏若見他肯聽勸,心中到底舒暢了一些。

    李浩淼就道:“你看看我要怎麽哄好潤姐兒才是?總不能一直不見孩子吧。”

    魏若見他頗有些愁眉苦臉的樣子本有些想笑,但她也覺得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不能少了父親的關愛,必得想個法子解了女兒的心結才是。

    魏若想了想道:“潤姐兒才剛好兩天,我想著也不要太逼她,不如等過段時間,找個好點的天氣帶她出去玩一玩,說不得她就忘了。”

    李浩淼也覺得這話在理便點頭應了。

    兩人正要離開側間,便見秋雲略有些著急的站在門外。

    “這是怎麽了?”魏若見狀問道。

    秋雲便道:“剛剛萬獸園的太監過來回話,說喵喵自去了萬獸園中便不吃不喝一直躺在那裏,眼瞅著就要不行了。”

    李浩淼和魏若聞言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