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

字數:21955   加入書籤

A+A-


    第67章

    清姐兒想到自己聽到的一些有關瑞陽侯府的傳言,&nbp;&nbp;半響才道:“他們府上的一些人做事好像有些不地道。”

    “那你覺得我們府上的行事呢?”老夫人又問清姐兒。

    清姐兒聞言低頭沉思。

    老太君和祖母都是憐貧惜弱的性子,她們家也不是沒有日子過的艱難的親戚,可老太君和祖母看到她們從來都是溫聲細語的,&nbp;&nbp;每當她們過來時,兩位老人家都會囑家下的奴仆們讓她們務必對親戚們恭敬一下,不能因別人家貧就小瞧別人。

    家中親戚們乃至奴仆們遇到什麽難處,&nbp;&nbp;老太君和祖母也是能幫就幫。

    兩位老人家也常教導子孫,讓子孫們在外不可借著安國公府的聲名欺壓百姓。

    前兩年,陽溯有個族兄和鄰裏發生了糾紛,&nbp;&nbp;那位族兄便抬出了叔叔的名號去壓那一家人。

    那家人礙於他們府上隻好向族兄低頭。

    老太君和祖母知道後便派人帶了禮物向那家人道歉,&nbp;&nbp;還用族規罰了族兄。

    她們家在陽溯也越發的受人尊敬。

    其餘的族人們也不敢再打著叔叔的名號與他人起爭執了。

    清姐兒想著想著忽然明白了什麽,&nbp;&nbp;她抬頭對老夫人道:“因為我們家本就是良善之家,&nbp;&nbp;所以如嬸嬸這樣的性子來到我們家自是如魚得水,而如二祖母。”

    她原本是想拿二老夫人和魏若做對比的,&nbp;&nbp;但說著說著發現二老夫人是長輩,&nbp;&nbp;自己不好在背後說她的不是便止住了話音。

    老夫人也不欲和她討論二老夫人便當作沒聽到,&nbp;&nbp;她笑著對清姐兒道:“你說的很對,&nbp;&nbp;良善之人到了良善之家自是更加的如魚得水,那若是不幸嫁到了那沒王法的人家,&nbp;&nbp;或是遇到了那心性不好的人又該怎麽辦呢?”

    “忍著嗎?”清姐兒想了想道。

    老夫人聞言就歎了口氣道:“如果是你,&nbp;&nbp;你們家捧在手心上拉扯大的姑娘被欺負了,你是想讓她忍著還是想讓她反擊?”

    清姐兒再度低頭沉思。

    如果是她的話,那她肯定寧願她的孩子反擊回去也不會讓她就這麽忍氣吞聲的。

    清姐兒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夫人。

    老夫人欣慰的道:“你能這樣想就不枉費我這麽多年的教導了,&nbp;&nbp;清姐兒你要記住。”

    說這話時,&nbp;&nbp;老夫人正色了起來。

    清姐兒見狀便也坐直了身子仔細的傾聽老夫人的教導。

    老夫人就對她道:“我們為你挑選夫家時自是精挑細選才選中了劉家,&nbp;&nbp;他們家的長輩們性子也都很和善。可人這一生總有意外發生,&nbp;&nbp;遠的不說就說我那嫂嫂。我們家也是和善的人家,&nbp;&nbp;我母親在時對她慈愛,她也在我母親生病時盡心盡力的照顧我母親,她的品德是人人都敬佩的。放眼十幾年前,誰能想到她老了老了還要被兒媳怠慢呢,這其中固然有她選媳不慎的緣故,但她自己也太過退讓了一些,遇事隻在心裏生氣,倒最後反把自己氣出了一身病來。”

    “我這些時日和高家老仆打聽了許多高家的事情,這才知道那耿氏竟使人在林姐兒麵前說些閑言碎語,林姐兒本就身子不好,這麽一番話聽下來,身子就更不好了。她又不敢告訴我嫂嫂,擔心她會氣壞了身子。所以那耿氏便更肆無忌憚了。”

    “按理來說,我嫂嫂才是高家的當家主母,她又是嫡母,縱使那耿氏再有心機,她隻管拿出婆母的派頭來壓她,再把管家權握在手裏,或是在兩個兒媳間製造矛盾,隻管坐山觀虎鬥。那耿氏手上無權,下頭又一直有個嫂嫂盯著尋她的錯,她還敢怠慢婆母嗎?可我嫂嫂總是瞻前顧後,又是擔心這個又是擔心那個,耿氏當初初露不軌之心時我就提醒過她,讓她不要因為林姐兒太過放任耿氏,最好能把她大兒媳劉氏扶持起來,可她卻不肯聽,隻說擔心等她過世後,耿氏會報複林姐兒。”

    “她的考慮固然也有道理,可這世上有一種人就是如耿氏這般,你若是一直好言好語的對她,她反而猖狂。你若是能有個讓她忌憚之處或是潑開了命的同她硬扛,她反而不敢造次。”

    “所以說一味的良善是不行的,對待同樣良善之人以及弱者自然要良善。可若是不幸遇上了那心性不好的人也要有自保的能力才是呀。”老夫人語重心長的道。

    清姐兒聞言若有所思。

    ———————————-

    今年的中秋節魏若照例帶著孩子們入宮,但等用完晚膳後她就想帶著孩子們回去同公府的家人們一起賞月。

    哪知道太後卻讓人把潤姐兒和橙姐兒叫到了身邊。

    魏若不知道她要做什麽,擔憂的看著潤姐兒和橙姐兒的背影。

    貴妃衝她點了點頭示意她放心。

    魏若這才略微有些安心。

    彼時宮內女眷們已用完晚膳,正圍坐在那裏賞月說話。

    太後先是拉著潤姐兒的手,態度和藹的問了她兩句話,這倒讓眾人跌破了眼鏡。

    誰不知道太後一向不喜歡貴妃一脈,她除了對五皇子態度略好一點之外就連對平寧公主這個親孫女都愛理不理的,更不用說魏若所生的女兒了。

    平寧公主眼神警惕的看著太後,疑心她想玩什麽花樣。

    皇貴妃不動聲色的拍了拍她的手。

    平寧公主垂下了眼眸。

    太後和潤姐兒說完話後便轉頭看向景王妃,她笑著問景王妃:“你們家暾哥兒在哪?快讓她過來看看他媳婦。”

    貴妃聞言呼吸一滯,景王妃也不喜歡太後拿她孫子和未來的孫媳婦開玩笑。

    但太後身份尊貴,縱然不喜歡景王妃也隻能笑著道:“那孩子在前殿和陛下他們一起呢。”

    太後聞言就道:“那快把暾哥兒叫過來,不然過了今天再想看他媳婦就難了。”

    她一口一個他媳婦的別說魏若了,就連景王世子妃都有些不開心了,她坐在景王妃下首低著頭不說話。

    太後不知道怎麽地看到她了便伸手招呼她過來:“你低著頭做什麽?也來看看你兒媳婦。”

    景王世子妃聞言抬起頭,笑著走到了太後身邊。

    太後指著景王世子妃問潤姐兒:“你知道她是誰嗎?”

    “知道,是伯母。”潤姐兒脆生生的道。

    潤姐兒自然是見過景王世子妃,魏若讓她叫景王世子妃為伯母。

    太後聽到潤姐兒這麽說笑了起來,她對潤姐兒道:“你可不應該叫她叫伯母。”

    潤姐兒聞言略有些疑惑。

    魏若和景王世子妃等人覺得太後說話越來越離譜了,既有些生氣又有些著急。

    太後剛想說話,儀安大長公主就笑了起來,笑聲引起眾人的注目。

    聽到儀安大長公主出聲,太後的眼中閃過一絲懼色。

    儀安大長公主是陛下的姑母,也是先帝的親姐姐,她德高望重又受宗室愛戴,縱然是太後都是有些怕她的。

    儀安大長公主見眾人都看過來了,便笑著道:“這是安國公家的兩個孩子吧,快過來給我看看。”她衝著潤姐兒和橙姐兒招了招手。

    原本一直安靜坐在太後身後的安太妃聞言就笑著接話:“是呀,快去給大長公主看看吧。”

    她們這一開口,太後就不好再說什麽了,隻好眼睜睜的看著潤姐兒和橙姐兒走到儀安大長公主身邊。

    儀安大長公主看到潤姐兒和橙姐兒十分的高興,她打量了一眼兩個孩子後笑著對皇貴妃道:“這兩個孩子倒是生的齊整。”

    貴妃聞言就笑:“不過是能看的過眼罷了,要說齊整還是您府上的華姐兒齊整。”

    華姐兒是儀安大長公主的曾孫女,她對她向來愛若珍寶。

    她聽到貴妃誇獎華姐兒比誇獎自己還要高興,拉著潤姐兒和橙姐兒說了許多的話。

    因著潤姐兒性子要開朗些的緣故,儀安大長公主和她說話也要更多一些,無形中便冷落了橙姐兒。

    坐在儀安大長公主旁邊的寧安大長公主就招手示意橙姐兒過來她這裏。

    寧安大長公主也是先帝的姐姐,她的性子比儀安大長公主要嫻靜些,因此也更喜歡性子同樣文靜的橙姐兒。

    寧安大長公主拉著橙姐兒說了幾句話,聽橙姐兒說她喜歡畫畫,她就笑了起來,對坐在自己身後的曾孫女蔓姐兒道:“你可算是找到個伴了。”

    蔓姐兒是寧安大長公主嫡幼子的獨生女,因著她父親早逝,寧安大長公主便把她養在了自己身邊,她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來往,唯獨喜歡畫畫。

    聽說橙姐兒也喜歡畫畫,蔓姐兒看橙姐兒的眼中閃過一絲親近,她問橙姐兒:“你會畫什麽?畫給我看一看吧?”

    橙姐兒還沒說話,寧安大長公主就笑了起來:“在這裏怎麽畫,還是以後有時間你們兩個再切磋一下畫技吧。”

    寧安大長公主隻是在那開玩笑,蔓姐兒卻當真了,她認真的對橙姐兒道:“那我回家就讓人給你下帖子了。”

    橙姐兒今年還不到三歲,不太懂下帖子是什麽意思。

    一直關注著這邊的平寧公主見狀就問橙姐兒解圍,她對蔓姐兒道:”那可說好了,不過到時候你也要給我下帖子啊。”

    文寧公主一向喜歡和平寧公主較勁,她聽到平寧公主這麽說便也跟著對蔓姐兒道:“那你也要給我下帖子。”

    幾個王爺家的郡主們一聽來了興趣便也跟著說要去寧安大長公主家做客。

    儀安大長公主見狀就笑了起來,她對寧安大長公主道:“既然如此,幹脆讓你們蔓姐兒辦個雅會,請她們小姐妹過去你那裏玩一天。”

    寧安大長公主聞言也笑:“那行呀,不過到時候可要陛下往我那裏多派些禦林軍才是。”

    儀安大長公主聞言就笑:“這個簡單,我這就派個人去前麵問一問陛下。”說完儀安大長公主就讓內侍去了前殿。

    啟和帝正在和宗室們欣賞歌舞,聽儀安大長公主說他女兒和侄女們都要去寧安大長公主家做客後,啟和帝就笑了起來。

    因著是家宴的緣故,啟和帝的表情要比平時放鬆,他想了想對景王世子道:“既如此,到那日你就帶一隊禦林軍過去護衛吧。”

    景王世子連忙領命:“臣侄遵命。”

    啟和帝又看向恒哥兒和毅哥兒,他笑著對兩人道:“你們這次也跟著你們伯父一起過去吧,也算是對你們的一個鍛煉。”

    恒哥兒和毅哥兒不過九歲,若是尋常九歲的男孩可能還在家念書呢,可安國公府的兩個公子卻已經能跟著景王世子辦差了。

    宗室裏的幾個王爺們都有些酸酸的。

    成王之前被啟和帝勒令在家中禁足,且禁足的時候每日都有翰林院學士上門為他講書,他在家中待的十分的痛苦。

    因著這次中秋節的緣故,啟和帝便讓他今日先進宮,明日再接著禁足。

    經過這次的懲罰,成王頗有些被嚇到了的樣子,他一直想瞅著空奉承啟和帝。

    看到啟和帝讓潤哥兒他們去當差,成王便笑著對道:“皇兄,讓你侄孫子也跟著侄子和安國公府的公子們一塊過去吧。”他說著還推了推自己的嫡長孫年哥兒。

    年哥兒正低頭吃葡萄,被成王這麽一推他才抬起頭。

    啟和帝聞言笑了起來:“恒哥兒他們是正經去辦差呢,又不是玩。”

    成王聽他語氣裏有些覺得年哥兒不行的意思,有些不高興了,他對啟和帝道:“年哥兒都十歲了,他現在也不太愛玩了。”

    “哦?”啟和帝聞言就叫來了年哥兒,他問年哥兒:“你想跟著你伯父他們去當差嗎?”

    年哥兒絲毫不知道自己祖父的苦心,聞言毫不猶豫的搖頭:“我不要,當差太苦了。”

    宗室眾位王爺都笑了起來,啟和帝也跟著笑,唯有成王和成王世子氣的不行。

    笑過之後,啟和帝還是許了讓年哥兒跟著景王世子一起去。

    這下換景王世子笑不出來了。

    年哥兒不比恒哥兒和毅哥兒能吃苦,他一向嬌生慣養的,還極受太後喜歡,要是到時候有個磕磕碰碰的,到時候太後怪罪下來可怎麽辦,想到這裏,景王世子隻覺得嘴裏的葡萄也不甜了。

    宴會結束之後,宗室們各自回府了。

    啟和帝和成王則帶著各自的兒子們送太後回宮。

    在太後這裏坐了會兒後,啟和帝便帶著皇子們先走了,他前腳剛走,成王就拿起太後桌子上的擺件往年哥兒身上打。

    年哥兒被打的嗷嗷直叫。

    太後見狀連忙把年哥兒護在了身後,她見年哥兒被打的直叫,氣的不行,罵成王:“這又是發的什麽瘋?好端端的做什麽打孫子?”

    成王被氣的鼻子都歪了,他氣呼呼的指著年哥兒道:“你問問他都做了些什麽?”

    太後聽他這話有些緣故便問成王世子:“剛剛發生了什麽?”

    成王世子便將宴會上成王是如何求陛下讓年哥兒一起去辦差事,以及年哥兒是如何說累不想做的說與了太後聽。

    太後聽完後覺得覺得成王很是莫名其妙:

    成王聞言簡直要氣炸了:“那他也不能直接當著皇叔他們的麵那麽說啊,那我多下不來台啊。”

    太後一想也是便說年哥兒:“你也太實誠了,幹嘛說的那麽直接啊?”

    年哥兒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可那確實累呀。”

    成王見他還是這麽一幅憨直的模樣,氣的都不想說話了。

    他那麽機靈,怎麽生了個孫子竟是個呆子?

    ———————————

    魏若帶著孩子們回到國公府的時間比她預想的要晚上一些。

    老太君正帶著子孫們行令,看到她進來便笑著問:“怎麽這個時候才回來?”

    魏若不想提太後的事情,便將寧安大長公主家的姑娘邀請橙姐兒她們參加雅會一事告訴了老太君等人。

    “因為還要去前麵問陛下的意思,我們就在那裏等了一會兒。“魏若笑著道。

    四爺聽魏若說完就笑著對潤哥兒和毅哥兒道:“可以呀你們,這才多大呀就可以去禦林軍當差了。”

    三老爺家的九爺也走上來勾著兩人的肩膀道:“對呀,你倆得請我們吃頓飯才是。”

    恒哥兒聞言隻笑了一下,毅哥兒卻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這有什麽難的,叔叔們想喝什麽隻管跟我們說。”

    魏若聞言不悅的抿抿唇,毅哥兒這才多大呀,說話就如此的江湖氣了。

    老太君等人卻聽的笑了起來,老太君笑罵九爺道:“你都當叔叔的人了,還讓侄子請吃飯。”

    “就是。”三老夫人也跟著拆自家兒子的台:“怎麽地也該你這個當叔叔的請才是。”

    九爺聞言就嗬嗬笑了起來道:“可以啊,不過娘得多給我點銀子才行。”

    眾人聞言又笑了起來。

    “看看。”三老夫人對著老夫人道:“這小子就是想哄我的銀子。”

    老太君也笑,她對孫子道:“你若果真想請侄子們吃飯,那這錢不必你娘出,我替你出了也罷,不過你想好在哪請他們了嗎?”

    九爺一時倒被問住了,他年齡小還沒到可以隨意出門的年紀,三老夫人管他管的也嚴,因此他對外麵的酒樓還真是不了解。

    二姑母看著就笑了起來,她對九爺道:“你祖母既然想要付錢,那你可得好好敲她一把才是。那春暉樓,明春樓都是這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怎麽著也得在那裏擺上一桌才是。”

    老太君聞言就笑罵道:“就會幫著你侄兒。”

    二姑母聞言就笑:“那我不幫侄兒還能幫誰。”

    九爺聽完祖母和姑母說話就道:“那就吃春暉樓吧,明春樓的酒席已經吃過了。”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

    老太君就對九爺道:“那我讓李嬤嬤把銀子給你,你明日自己去春暉樓訂幾桌酒席。”

    “我親自去嗎?”九爺似是有些沒想到,結結巴巴的道。

    “當然,你定好了哪日的宴席告訴你七嫂一聲,讓她吩咐丫鬟婆子整理一下花廳,咱們再一起吃頓飯。”老太君笑眯眯的道。

    聽到這裏眾人已明白老太君並不是開玩笑的了,她是真的想要再帶著大家玩一天。

    三老夫人聞言就道:“這銀子我來出了,到時候大家再聚在一起玩一天。”

    老太君卻道:“不行,這次我請,下次若是有事便是你請,不過你也躲不了多久了。”

    三老夫人這才笑眯眯的應了。

    眾人便定下過幾天再一起聚一天。

    等眾人說笑完,已是有些晚了,橙姐兒和潤姐兒跟著清姐兒等人玩了一會兒就有些困了。

    老太君見狀便讓大家先散了,眾人各自回房。

    李浩淼回來後先是抓著魏若胡鬧了一通,然後問她:“寧安大長公主怎麽忽然想起要宴請賓客了?”

    倒也不怪李浩淼奇怪,這位老人家在京內可是相當低調的。

    魏若瞞著老太君等人是不欲讓老人家擔心,但對李浩淼她可就沒有什麽不能說的,便把席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李浩淼。

    李浩淼聽說後,眼中閃過了一絲怒氣。

    他想了想對魏若道:“太後畢竟是陛下的母親,況且今日這事定也會傳到陛下的耳朵裏,咱們暫且先看看陛下的態度吧。”

    李浩淼沒說的是如果陛下按下此事不發的話,他就會出手了。

    魏若也覺得李浩淼這話說的在理便又和他纏綿了一番後,自是睡去不提。

    第二日,魏若剛從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裏請安回來,便見門房來報說是寧安大長公主府來了四個嬤嬤。

    魏若連忙讓人進來。

    那幾個嬤嬤和魏若行禮後便對魏若道:“公主讓我們來給兩位翁主下帖子了,請二位於九月初一去我們府上參加雅會。”說著為首的那個嬤嬤便將帖子拿出來遞給春蘭,再由春蘭遞給魏若。

    魏若知這次雅會僅是邀請姑娘們的便笑著問那嬤嬤:“我們潤姐兒她們還有點小,我想讓我們府上的大姑娘跟著他一起去,不知這樣可方便?”

    “方便,方便。”那嬤嬤聞言忙笑道:“奴婢來之前公主特意讓我們問一問,不知府上姑娘們可否願意過來。”

    魏若不知道寧安大長公主是真的說過這些話,還是這嬤嬤隨機應變改口的,但她見這嬤嬤既已應下了便也就笑眯眯的道謝。

    那幾個嬤嬤見魏若這裏似是有些忙的樣子便要告辭。

    魏若讓薑嬤嬤送她們出去,她自己則去了老夫人那裏。

    “你說這次也讓清姐兒跟著潤姐兒她們一起去?”老夫人拿著請帖若有所思的問魏若。

    “是呀。”魏若聞言笑道:“主要是兩個孩子太小了,我想著清姐兒到底大些有她在倒是能放心一點。”

    老夫人聞言便道:“可以呀,這個我就替她應下了,不過到時候你還是讓薑嬤嬤跟在她們身邊比較好。那裏畢竟都是公主郡主們,有薑嬤嬤在一旁提點,清姐兒也知道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

    魏若笑著應了。

    如此等中秋節後,安國公府的姑娘們就要去參加兩場宴會了。

    一場是仁安長公主為外孫女舉辦的歡迎宴,還有一場是寧安大長公主的孫女舉辦的賞畫宴。

    這兩位公主或是啟和帝的姐妹,或是啟和帝的姑母,京城眾人自然對這兩場宴會很是重視,又因為去參加宴會的閨女們俱是王孫公侯家的姑娘,各家都擔心自己姑娘在宴會上露了怯,不光勞動著自家繡娘給家裏的女孩們做衣服,還在府外尋摸那頂尖的繡娘進府。

    就連老夫人都讓李管家帶著帖子去京內最好的繡莊錦繡閣,在那裏訂了兩個絕好的繡娘為女孩們做衣服。

    老太君、老夫人連同魏若都拿出了自家壓箱底的首飾送去給清姐兒和冰姐兒挑選,務必不使自家姑娘們被比下去。

    二十一日是仁安長公主家宴請賓客的日子,二十三日是寧安大長公主家宴請賓客的日子。

    姑娘們出去了兩日,回來都有些累了,老太君和老夫人見狀便也不讓人打擾她們,隻讓她們先回去休息。

    等她們休息好之後,老太君方才問她們在兩位公主府上發生的事情。

    姑娘們都說公主們怕她們不自在隻在開席時出來了一下,其餘的時間都讓她們自便,她們這次出去也交了一些朋友雲雲的。

    老太君和老夫人聽的津津有味的,那兩日便常叫孩子們過去同她們說外麵的事情。

    老太君還說要讓清姐兒也在家裏舉辦一場宴會。

    老夫人卻道現在天氣漸漸冷了,京內的姑娘們又嬌貴,不如等到明年春天再舉辦宴會吧。

    老太君一想覺得也行便笑著應了。

    魏若見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裏有姑娘們陪著便隻讓丫鬟婆子們照顧好她們,她自己則和李浩淼一起商議著去徽南的事情。

    李浩淼說他們已經確定好這次行程差不多要走幾日,以及在哪些地方停靠,停靠後要在當地歇息上幾天了。

    他還問魏若有沒有特別想玩的地方,如果有的話,他們就在那裏多待上幾日。

    他這麽一問,魏若倒被勾起了興趣。

    李浩淼曾經拿過一副大周朝的地圖過來,魏若讓秋雲把地圖找來後,就在那上麵比劃了一些。

    “我聽說楊南美食很多,那裏天氣又暖和,我們倒可以在那裏吃些東西。”魏若笑眯眯的道。

    李浩淼原本想說那些路邊的東西吃了說不定會鬧肚子,但他看魏若興致勃勃的,想到她這麽些年也沒怎麽出過京城,心中一軟。

    “可以呀。”他溫聲對魏若道:“我記得徽南也有不少美食,等去了那裏咱們也可以帶著老夫人過去逛逛。”

    他這麽一說,魏若就期待了起來。

    她就這麽就著地圖和李浩淼討論起了各地的美食。

    李浩淼自少年時就隨著老公爺一起四處征戰,他去過的地方不知凡幾,不論魏若指到什麽地方,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

    魏若聽的津津有味,兩人一直說話到了四更,到最後也不知是誰先睡著了。

    第二日自是起的遲了,老太君看到她眼下的黑眼圈笑了起來。

    魏若心知她是誤會了,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昨日公爺同我說了說各地的風土人情,我們說著說著就沒注意時間了。”

    “老二是去過不少地方。”老太君聞言就笑了起來,她對魏若道:“這次去徽南你可以讓他陪著你們親身體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魏若聞言就笑了起來,她對老太君道:“那我到時候也買些當地的特產帶回來。”

    老太君聞言就樂嗬嗬的笑了起來,等老夫人等人陸陸續續來了之後,幾人就聊了一會兒地方上的風土人情。

    魏若眼下的黑眼圈到了晚間都還沒消掉,在她對著銅鏡看著自己的眼下時,係統忽然出聲了。

    “任務名稱:拯救黑眼圈。任務時限:二十日。任務獎勵:商城自選。”

    魏若看到那個商城自選就若有所思,她其實已經攢了好幾個任務的商城自選了,就是為了能換個好一些的獎勵。

    所以在係統發布任務後她沒有去問任務,而是第一時間打開了商城。

    商城內的商品比上次多了幾個,魏若見除了什麽潤體丸,還多了什麽啟智丸之類的就有些沒了興趣,這些東西她都知道也用過。

    “你們沒有別的獎勵了嗎?”魏若問係統。

    係統想了想道:“其實我們是想把你之前所在那個時代研發出來的一些東西作為獎勵給你的,主人也向星際聯盟遞交了審批,但是星際聯盟那邊的領導卻說是可以這麽做,但是遞送到你們這邊的物品種類要做限製。隻有與護膚有關的產品以及改善身體機能的產品能作為獎勵給到你,其他的都不行了。”

    原來如此,不過魏若也能理解星際聯盟為什麽要這麽做。

    畢竟兩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實在是相差甚大,若是有超出這個時代的武器之類的東西被遞送到這裏,隻怕會有大禍。

    魏若就笑著問係統:“那你們那個審批什麽時候能通過?”

    係統卻沉默了一下,片刻後它對魏若道:“審批剛剛通過了。”

    魏若:“”這麽巧的嗎?

    但她很喜歡這種巧合,特別是在看到新出的獎勵裏有魚油、鈣片、多重維生素這些東西的時候,她簡直快要驚喜死了。

    係統就給魏若出主意。

    “我覺得你可以給你母親和老太君她們兌些魚油和鈣片,她們年紀大了,吃些魚油也能疏通一下血管,至於鈣片的話,不僅她們可以用,你也可以吃。”係統對魏若道。

    魏若聞言便笑道:“我現在吃也太早了吧。”魏若覺得她每日的飲食極好,牛乳什麽的都沒斷過,兌一次獎勵所給的物品也有限,她還是想緊著些長輩們。

    係統就對她道:“你現在才是亟需補鈣的時候,不提你這兩次生產了,就說你每次月事過後,身體裏的鈣元素就會流失許多,你不趁現在好好補一補,將來怎麽辦?”

    魏若還是第一次聽說月經後鈣流失會比較多的,她聽係統這麽一說便打算到時候給自己也額外兌了一份鈣片。

    係統見自己同魏若講明白了獎勵的事情,便又催著她做任務。

    魏若隻好拿起它剛剛給她的瓷罐用手指挖出一些藥膏在眼下塗了起來。

    她在那裏塗藥膏,係統就和她說這藥膏裏含有的成分。

    “這裏麵含有類蛇毒血清,可以淡化黑眼圈,緊致眼部肌膚。”係統對魏若道。

    魏若聞言便笑道:“你們的好東西還挺多的呢。”

    “那倒也不是。”係統聞言便道:“這些東西其實是取自你之前所在的時代的。”

    原來如此。

    魏若之前的任務還攢了一些積分,她想著自己要去徽南,回來估計也要一段時間了便想把魚油和鈣片先兌出來給老太君和老夫人以及貴妃。

    等到這兩樣東西兌換出來後,魏若先是去了一趟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裏,說是自己按照外祖母留下的丸藥方子配了一些養生的丸藥,讓兩位老人家先吃吃看看效果怎麽樣。

    老太君和老夫人自是十分的信的過她,聞言便笑嗬嗬的向魏若道謝。

    魏若又進宮把這兩樣東西給了貴妃,她對貴妃說的還是一樣的話。

    貴妃是知道自己父親喜歡搗鼓這些東西的,也知道父親去世前確實把自己收藏的醫書和一些方子留給了魏若。

    因此她並沒有懷疑魏若的說辭,很是爽快的接了這兩個丸藥。

    魏若又同貴妃解釋自己為什麽沒有向啟和帝獻上這丸藥。

    “這兩樣東西原是我心血來潮配的,雖說吃不出什麽毛病,但陛下是萬金之軀,平日裏所處所用無不經過公公們再三檢驗方可入口,我擔心有人在這裏做手腳並不敢擅自向陛下敬上。”魏若對貴妃道。

    她說的也是真心話。

    她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要把這兩樣東西給啟和帝的,但因為貴妃和五皇子的關係,前朝後宮的人都盯著她們的一舉一動。

    這些東西都被係統弄成了丸藥的形式一粒一粒的放在那裏,若是有那有心之人真的拿到了這瓷罐子,他甚至不用把裏麵的丸藥全換了,隻要換上一粒。

    啟和帝和貴妃就全完了。

    雖說依照啟和帝對自己身邊之人的掌控力,那人拿到瓷罐的可能性很小。

    但魏若不敢去拿她們所有人的命去賭。

    貴妃自然明白魏若在擔心什麽,她笑著安慰魏若道:“你放心,等陛下過來我會和他解釋一下的,他必然不會多想。其實也不單是你,現在幾位皇子和公主都不敢再向他送吃食了。”

    說起這個,貴妃也有些悵然。

    幾位皇子還未成年之前,宮內的嬪妃們還會三五不時的送些吃食去乾清宮。

    宮內有孩子的那些嬪妃為了邀寵也會借著孩子們的名頭去給陛下送東西。

    但自幾位皇子接連成年後,就再也沒有嬪妃敢這麽做了。

    因為皇子們的鬥爭逐漸的白熱化了。

    她們擔心有人會在自己送過去的吃食上做手腳。

    說起來,陛下有時候還不如民間的那些老太爺自在。

    貴妃搖了搖頭,不想去想這件事了。

    從貴妃那裏回來後,魏若和李浩淼就準備出發去徽南了。

    啟和帝那裏是早就知道了他們要帶著恒哥兒和毅哥兒過去的,因此兩個孩子過去找他說請假的事情時,他很爽快的就應了,隻是讓兩個孩子一定不能忘記溫習功課。

    小孩子哪有不喜歡玩的,就連一向沉穩的恒哥兒都露出了一絲笑模樣。

    啟和帝見狀也笑了起來,他對兩個孩子道:“你們去後宮見一下你們外祖母吧,她也等著呢。”

    恒哥兒和毅哥兒笑著應了,複又去了景和宮。

    貴妃正在一邊逗五皇子玩,一邊等著他們過來。

    看到他們進來果然十分的喜歡,連連吩咐宮人們拿點心上茶點。

    陳姑姑親自捧著茶托到了恒哥兒和毅哥兒麵前,將裝有荔枝香露的茶杯一一遞給他們後道:“這荔枝香露是昨兒個嶺南府敬上的,咱們也統共隻得了兩瓶,娘娘知道少爺們要來,特意讓奴婢們開了給少爺們嚐嚐呢。”

    她說這話也是為了替貴妃表功。

    恒哥兒聞言就正色道:“我們小孩子哪裏用的著吃這麽好的東西,娘娘很該留著自己喝才是。”

    他是李浩淼的長子,李浩淼和老公爺等人都覺得他以後是要執掌安國公府及安家軍並照顧弟妹的,因此對他的教養便十分的嚴格。

    恒哥兒也越發的老成持重,哪怕是同貴妃說話也是十分的恭敬。

    平寧公主坐在上首,看到他這樣說話就笑道:“前兩年你還未去邊境時和咱們說話都是親親熱熱的,那會子還常趴在母妃膝頭找她要糕點吃。怎麽現在越長大說話就越客套了。”

    恒哥兒聞言微微臉紅。

    貴妃卻很看不得外孫不好意思,她同李浩淼等人的看法一樣,覺得恒哥兒未來是要支應門庭的家主,也因此她自然很喜歡恒哥兒這樣穩重的性子。

    她就瞪了一眼平寧公主道:“你一個做姨母的還開外甥的玩笑。”

    平寧公主被母親訓斥了,便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

    毅哥兒見狀就在下首衝著她擠眉弄眼。

    五皇子看了就也跟著他學,對著平寧公主擠眉弄眼。

    平寧公主覺得好笑,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貴妃也撐不住笑了。

    恒哥兒和毅哥兒在這吃完午膳後便要家去了,貴妃很舍不得他們,但她也知道他們現在事多,隻好讓陳雲送他們出宮。

    平寧公主見狀便說自己也要一起送他們,順便走個路消消食。

    貴妃自然沒有不應的。

    待到他們離景和宮越來越遠後,平寧公主悄摸的遞給了恒哥兒一個東西。

    恒哥兒不動聲色的將那東西歸攏到了袖子裏。

    他抬頭看了一眼平寧公主。

    平寧公主衝著他笑了笑。

    恒哥兒不解其意,隻是礙於此時在宮裏不好問她。

    兩人出宮坐上馬車後,毅哥兒湊過來問他:“公主給了你什麽?”

    恒哥兒方才也沒看,聽到毅哥兒問便把那東西拿了出來,打開一看卻發現是這個寶藍色的抹額。

    這顏色一看就是老年人用的,再一看這生疏的針腳,兩個男孩兒就知道這抹額必是平寧公主親手做的。

    能讓她親自動手做個針線,這抹額肯定是給秦老夫人的。

    恒哥兒回去後便把抹額給了魏若。

    魏若看幼妹所做抹額的針腳雖稀疏,但比之她之前所做針線又好上不少,可見是用了心了的,便好笑的收了起來。

    如此在家中又收拾了幾天,魏若將諸事托付給薑嬤嬤和五夫人,又去四夫人那裏拜訪了一次後,便準備啟程了。

    當然她臨走前還是帶著孩子們進宮了一趟。

    京城外,十裏長亭

    李家兄弟們及姻親弟兄們送到了十裏長亭便止住了腳步。

    唯有六爺和九爺仍跟著他們繼續往前走,因為此次他們是要先坐馬車去南平,再從南平轉走水路的。

    三老爺和三老夫人掛念嫁在南平的女兒錦大姑娘,想著從京城到南平倒也很近,便讓兩個兒子代他們過去看一看女兒。

    眾人上午出發,下午用晚膳前便到了南平。

    許英明早已帶著家仆在南平城外等著,聽家仆說公爺快到了,他便策馬去與李浩淼匯合。

    幾人見麵後又是一番敘闊,許英明又隨著李浩淼在馬車外同魏若說了兩句話,便隨李浩淼又一起去了隊伍前列。

    錦大姑娘已帶著女兒們,同婆母許夫人一道在二門處等著。

    李浩淼兄弟已是隨著許英明去了前院,魏若的馬車則直直的駛向二門。

    魏若在車裏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喝孩子們的衣服,便帶著孩子們下了馬車。

    許夫人和錦大姑娘連忙迎了上來。

    幾人先是一番見禮,稍後許夫人和錦大姑娘便陪著魏若一起去了正院。

    待到去到正院後,幾人分了主次坐下。

    兩家便讓各自的孩子同對方見禮。

    錦大姑娘這邊有她小姑子許姑娘、女兒可姐兒和萌姐兒,另有她妯娌許二奶奶的女兒。

    魏若從秋雲手中接過見麵禮,一一遞給她們。

    可姐兒和萌姐兒都是見過她的,自是不怯她,萌姐兒拿了見麵禮後,還跑過去拉著站在她身後的潤姐兒和橙姐兒的手。

    許夫人和魏如等人都笑了起來。

    錦大姑娘讓可姐兒把萌姐兒牽了過來,等到恒哥兒幾個也同許夫人見過禮後,方才又放她們去找潤姐兒和橙姐兒玩。

    許夫人已有三個孫女了卻一直沒有孫子,她看到恒哥兒和毅哥兒就有些眼熱,拉著兩人說了會兒話後方才戀戀不舍的放開了他們,並讓丫鬟們帶著兩個男孩去前院見許老爺等人。

    她如此情態就勾起了錦大姑娘的心病,她嫁進來已經許多年了,卻隻得了兩個女兒,她們這樣的武將之家本就希望兒子越多越好,她夫婿又是長子,自然很有生男孩的壓力。

    許老爺和許夫人這麽些年都沒提替許英明納妾的事情,也是因為有安國公府在。

    可錦大姑娘知道如果再過兩年她還是沒能生出兒子,許夫人是一定會同她祖母和父母說替許英明納妾的事情的,到那時祖母和父母也不好再說些什麽了。

    一想到這些,錦大姑娘隻覺愁緒湧上心頭,但今日是她娘家兄嫂上門做客的日子,她自是不好表露出來,隻好揚起笑容同眾人應酬。

    女眷們在一起用完晚膳後,魏若就有些撐不住了,她在馬車裏坐了一天,早就有些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