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字數:10556 加入書籤
第95章
負責和安國公李浩淼一起尋找平寧公主的侍衛們與景王妃所想的一樣。
他們自是知道若是平寧公主真在圍場出事了,&nbp;&nbp;他們必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因此,眾侍衛在找尋平寧公主時十分的盡力。
很快,他們就在一處溪穀處遇到了騎馬趕來的楊世成。
楊世成看到安國公和侍衛們如看見天神。
隔著老遠,&nbp;&nbp;他就對侍衛們喊道:“公主遇到了餓虎,現在還困在山穀裏。”
什麽?公主遇到虎了,還是餓虎?
這下別說眾侍衛們了,&nbp;&nbp;就連李浩淼都覺得事態嚴重,他連忙讓楊世成帶路,隨著楊世成一同往山穀處趕。
山穀裏
平寧公主正趴在樹上,看那唐元郎竭盡全力的同那餓虎搏鬥。
唐元郎的功夫算是不錯的了,&nbp;&nbp;力氣也大,有好幾次都從餓虎的撲殺中逃脫開去。
又在餓虎失手之後,想要轉頭來攻擊她時,&nbp;&nbp;竭力拖住了那餓虎。
可他麵對的不是一般的老虎,而是好幾日未曾吃到東西的餓虎。
這種猛虎餓急了,&nbp;&nbp;可是連火堆都敢闖的。
唐元郎支撐了不過一會兒,&nbp;&nbp;身上就掛了彩。
平寧公主見狀驚呼了一聲,&nbp;&nbp;她下意識的就要下樹幫助唐元郎。
唐元郎轉頭看到她的動作,心跳都快停止了。
他忙喝道:“公主千萬不要下樹。”
平寧公主被他嚇了一跳,又見他因為分心,再次受了一次傷,&nbp;&nbp;她便老老實實的待在樹上,一動都不敢動了。
李浩淼帶隊趕到山穀的時候,唐元郎的體力已是有些不支了。
可他擔心自己若是漏出疲態,隻怕平寧公主會忍不住下來。
因此他使出了渾身的力氣,&nbp;&nbp;盡全力拖延著時間。
好在,&nbp;&nbp;就在他快要撐不住的時候,&nbp;&nbp;李浩淼趕到了。
唐元郎心神一鬆,在看到李浩淼躍身擋在自己身前後,他再也撐不下去了。
平寧公主眼睜睜的看著唐元郎昏了過去,急的不行。
李浩淼拖延了那餓虎兩三息的功夫後,後麵的侍衛們就衝了上來。
李浩淼往後退了幾射之地,讓侍衛們對付那隻餓虎。
他自己則往正在往樹下爬的平寧公主看去,隨後他又看了一眼其餘的侍衛們,見他們或是在幫唐元郎暫時清理傷口,或是在幫同伴與餓虎搏鬥。
縱使有那暫時沒事的侍衛們也是低下了頭,無人敢抬頭去看平寧公主。
他這才滿意,見平寧公主下樹後就要往唐元郎那裏去跑。
李浩淼就上前一步擋住了平寧公主。
“唐公子並無大礙,隻是受了些皮外傷,公主還是先不要過去,以免那些侍衛們唐突了您。”李浩淼對平寧公主道。
平寧公主這才恍惚這裏除了有她的親衛外,還有一些她不認識的親衛。
她隻好繼續站在大樹旁。
楊世成見平寧公主在樹旁站著便想要過來搭話。
李浩淼不動聲色的攔住了他道:“楊公子還是先和唐公子在一起吧。無緣無故的這裏怎麽會有餓虎出沒,想必陛下會讓人調查一番的。”
楊世成聞言咯噔了一下。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和唐元郎作為當時唯一和平寧公主在一起的人,很有可能成為重點懷疑對象。
想到這裏,楊世成雖說心知這事確實不是他做的,可卻再也不敢往平寧公主身邊湊了。
等侍衛們將唐元郎的傷口暫時清理了一下後,李浩淼這才帶著平寧公主回去。
啟和帝早已得到消息說平寧公主無事,因此他的心情就沒那麽急迫了。
隻是把陳福叫過來,讓他去問一問內務府的人,此地怎麽會有餓虎?
此次京郊狩獵全程都是內務府的人負責安排的,按理說他們應當在陛下過來前就把山裏的猛獸趕到別處去了才是,怎麽會遺留下一頭餓虎呢?
陳福在啟和帝身邊待久了,想事情也不由得想深了一些。
他和啟和帝一樣認為此事可能有人為的因素,因此和內務府的總管說話的時候。陳福罕見的沒有客氣。
內務府總管也是啟和帝的親信,他因做事細致才得了這內務總管的職位。
這麽些年他在職位上兢兢業業,從來都沒有出過什麽差錯。
哪知道在他快要致仕時竟捅出了這麽大個紕漏。
內務府總管總理各項繁雜事務多年,早已練就了一副風吹不動的個性。
可此時,在陳福麵前,他還是露出了一副急色。
“陳公公,我這就讓人去查一查這是怎麽回事。但此事我是真不知情,還要煩請公公在陛下麵前為我美言幾句。”內務府總管邊說邊偷偷給陳福遞了個荷包。
陳福此時怎麽敢接他的荷包?
他往後退了退道:“此事不管是誰所為,可到底大人才是內務府的總管,您還是要想好在陛下麵前要怎麽應對才是。”
到底共事了這麽多年,陳福到底還是點撥了這內務府總管幾句。
陳福走後,那內務府總管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大人,此事要怎麽辦?”他的親信見陳福走了,才愁眉苦臉的走了過來。
“怎麽辦?都給我狠狠的查,就算這次的幕後黑手是天王老子,我也不會替他隱瞞一個字。”內務府總管咬牙切齒的道。
他是真的恨這幕後挑事之人,他勤勤懇懇的在內務府總管這個位置上做了這麽多年,自覺做的不錯,正是立等著要致仕的時候。
哪知道在此時卻出了這樣的事。
經過這麽一出,隻怕他也要落下個失察之罪了。
這麽一想,內務府總管隻求自己不要連累到家人。
平寧公主回來後,貴妃才知道她在路上遇到了餓虎的事情。
她嚇的臉都白了,連忙拉著平寧公主的手問她:“沒事吧。”
平寧公主還沒說話,她就招呼著宮人去請太醫。
平寧公主連忙拉住她道:“母妃不用擔心,我沒事的。”
貴妃卻不聽她的,而是一味的吩咐宮人去喊太醫。
平寧公主就緊張的看向景王妃等人,希望她們能勸一勸貴妃。
景王妃等人反而勸起了平寧公主。
“公主看著可能覺得自己沒事,但說不定哪裏碰到了也未可知。”
“是呀,遇到這樣的事情,公主肯定嚇壞了,還是讓太醫看看開一副安神湯才是。”
平寧公主見這些夫人們嘰嘰喳喳的,反而比貴妃更關心她身體,隻好住嘴不再說話了。
成王妃今日沒有和景王妃一塊去奉承貴妃,而是留在了太後身邊伺候。
當她聽說平寧公主之所以跑那麽遠,是因為和自己的女兒打賭後,嚇的臉都白了。
“母後。”成王妃頗有些六神無主的問太後道:“若是陛下怪罪下來可怎麽辦呀?”
太後其實也擔心陛下會因此責怪儀明郡主,可當著成王妃的麵,她還是硬著頭皮道:“又不是儀明的錯,他為什麽要罰她?”
說完這話後,太後倒也有些擔心平寧公主。
她雖說素日裏因為貴妃的緣故,和平寧公主不甚親近。
可平寧公主到底是她的親孫女,她現在遇到餓虎受到了驚嚇,無論是於情還是於理,她都要過去貴妃那裏看看才是。
思及此太後就對成王妃道:“你收拾一下跟我去看一看平寧。”
成王妃也知道,無論如何,自己此時應當去看一看平寧公主。
可她還是擔心自己的女兒儀明郡主。
太後就對成王妃道:“你使個人把儀明叫到我這裏,我就不信別人敢從我這裏搶人。”
成王妃聞言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她一麵使人去叫儀明郡主,一麵跟著太後去了貴妃那裏。
啟和帝得知太後等人都去探望了平寧公主,且太醫看過診後也說公主無事,要是想喝藥的話就喝些安神湯就是了。要是不想喝藥的話,便多休息幾日就好了。
他一聽太醫這話就知道女兒應當是無事的,因此便放下心來隻專心處理餓虎一事。
內務府總管自是知道啟和帝十分關注此事的,他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了此事。
可看著手上紙張記著的這些真相,內務府總管一時之間又不敢遞上去了。
這也太荒唐了吧。
可縱然覺得荒唐,內務府總管還是硬著頭皮將物證交給了啟和帝,又將人證也帶到啟和帝的帳篷外等候。
啟和帝看完前因後果也覺得荒唐。
這山上之所以出現餓虎,是因為內務府的人為了讓他能盡興的打獵,就把山裏的那些野獸都趕到了圍場附近。
而這餓虎也是因此才會尋不到食物,所以鋌而走險從深山裏走了出來。
啟和帝將手上的紙張遞給李浩淼等人傳閱。
李浩淼等人也是一臉無語。
誰都想不到這麽凶險的事情,起因竟是如此的荒唐。
啟和帝最終還是罰了內務府的一幹人。
內務府的那些人原本想著,出了這樣的事,他們能留條命就已經算不錯了的。
如今見啟和帝隻是罰了他們,自是十分的感恩戴德。
處理完前麵的事情後,啟和帝命李浩淼等人自去休息。
他自己則邁步去了貴妃那裏。
此時景王妃和成王妃等一幹人等已經回去了。
平寧公主正在和貴妃說她是如何遇險,又是如何被唐元郎所救,以及唐元郎又是如何的忠肝義膽。
啟和帝站在帳篷外聽了一會兒。
他聽出了平寧公主話裏話外對唐元郎的好感,以及說起楊世成時的不屑,忍不住會心一笑。
縱然平寧遇險算不上一件好事,可若是她能因此意識到什麽樣的男子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倒也不算壞事。
太後帳篷內
成王正瞪著儀明郡主,生氣的對她道:“跟我去和公主道歉。”
儀明郡主原本知道平寧公主因為和她打賭,險些遇險後,也是有些心虛的。
成王來找她,讓她和她一起去向平寧公主道歉的時候。
儀明郡主原本也打算和成王一起過去的。
可太後是個護孩子的,她覺得儀明郡主隻是和平寧公主打了個賭,又不是她讓平寧去的山穀那裏。
因此太後十分的不肯儀明郡主和成王一起過去。
她說平寧公主本就與儀明郡主不合,儀明郡主要是過去了,她不得借此奚落她。
儀明郡主聽太後說平寧公主會借此奚落她,便也不肯過去了。
成王氣的不行,可前段時間他在陳顯之的事情上栽了個跟頭,及至現在,啟和帝都不是十分的願意理他。
此次到京郊來狩獵,啟和帝原本是不打算帶他的,還是太後說要讓小兒子一家過來服侍她。
成王一家才有機會伴駕的。
也因此成王很擔心京內的人會因為他暫時失寵於啟和帝而在背後奚落他。
此次京郊狩獵,他一直想要討好啟和帝。
可眼下別沒討好啟和帝,反而因為平寧和儀明的事,讓啟和帝更不待見他了。
這麽一想,成王就一定要讓儀明郡主去向平寧公主賠罪。
太後沒攔的住他,隻好讓他帶著她心愛的孫女去了貴妃那裏。
啟和帝對如儀明郡主這樣的小輩,向來都是和顏細語的。
他像天底下所有開明且明白事理的長輩一樣,從不因他們父母的過失,或是小輩之間的摩擦而去責怪這些小輩們。
因此,看到儀明郡主垂頭喪氣的對平寧公主道歉後。
啟和帝就含笑對平寧公主道:“你這妹妹也不是故意的,且她也是誠心來向你道歉的,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吧。”
平寧公主覺得此事並不是儀明郡主的過錯,又見她被成王說的可憐,自然不會和她計較。
她很爽快的說了聲沒關係,還在貴妃的示意下姚儀明郡主去她那裏喝茶吃點心。
儀明郡主看平寧公主竟沒借此公報私仇,就覺得這個家夥倒比文寧好多了。
萬有齡還在因白日的事情煩擾,等回了自己的帳篷,他就把白日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幕僚。
“安國公就如此忠心嗎?還是說陛下對貴妃真的喜歡到了,連她的女婿都信任的不行了?”萬有齡問幕僚道。
他覺得如果陛下對貴妃真的喜愛到了這種程度的話,那他還是不要參與這皇位的紛爭,趁早回祖籍休養生息吧。
那幕僚聞言先是沉思片刻,忽而又笑了起來。
萬有齡見狀便問,幕僚因何發笑。
幕僚聞言便道:“五皇子今年隻有兩歲多,若是陛下在此時忽然去了,那麽就算安國公有心想要扶持五皇子上位,可五皇子能上去嗎?就算勉強被推上去了,他可以坐穩這皇位嗎?”
“當然不可以了。”萬有齡聞言想也不想的道:“五皇子尚且年幼,說不得那日就夭折了也未可知。內閣和那些文臣們為了社稷穩定考慮,也會選擇年長且已有子的皇子。”
“那您說在五皇子如此年幼的情況下,誰會更希望陛下能長長久久的活著?”幕僚含笑問萬有齡。
萬有齡聞言恍然大悟的道:“當然是貴妃一脈的人了。”
“陛下想必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腰牌給了安國公。”幕僚繼續接話道。
萬有齡聽完幕僚的話後,先是沉默片刻,然後才道:“那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幕僚聞言便道:“陛下擔心成年皇子們覬覦皇位,自然不肯將權力交給皇子們。現在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有了兒子,以後爭位時那些大臣們也不會拿無子這事去挑他們的錯。但大皇子現在卻還是沒有兒子的,依我看,大皇子現在與其和二皇子及三皇子爭鋒,還不如現在躲在府裏一心生子。等到有了兒子再行商議別事。畢竟以後的事可以以後再做打算,可眼前之難關卻也還是要度過才是。”
萬有齡聞言便道:“大皇子是得有個兒子了,不過也要看這兒子是從誰肚子裏出來了。”
幕僚聞言就撫須道:“這些後宅的事,還是要看夫人的了。”
萬有齡一想也是,便不再和幕僚商談此事,而是準備等回京後和萬夫人談一談此事。
平寧公主的事情過去後沒幾日,啟和帝就說要回京了。
於是眾臣又收拾行李跟著啟和帝一同回京。
不過,此次回京師,他們的隊伍內又多了一個紅人。
那就是以一己之力救下了平寧公主的唐元郎。
啟和帝不僅親去看望了他,還在眾臣麵前誇他忠勇無雙。
與此同時,他也讓人傳唐元郎的父親進京,說要親自嘉獎唐父。
啟和帝此舉在別人看來倒也沒什麽,可能陪伴君王去京郊狩獵的臣子無一不是啟和帝的親信。
他們自然知道啟和帝一直在為平寧公主選婿,而這個唐元郎則是駙馬候選人之一。
有那敏銳的人自然看出來,啟和帝是相中唐元郎了。
於是,唐父進京後,那些朝臣們自是紛紛上門拜訪,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啟和帝等人回京後,魏若才知道平寧公主險些遇險的事情,她自是十分的擔心平寧。
李浩淼見狀就笑道:“陛下已經讓太醫給公主看過了,公主自是沒事的。”
他話雖這樣說,可魏若還是擔心。
啟和帝等人回京的第三天,她就遞牌子去了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