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月三:王爺的髒辮飛揚

字數:5905   加入書籤

A+A-




    三月三一早,拓跋梧卯時正起的床,業精於勤、荒於嬉,他去到外院舞槍弄棍了一番。

    回頭自己洗漱好,他叫醒了鶯兒。

    昨日說好要帶她出去散散心,免得她整日呆在屋裏胡思亂想!

    鶯兒起床,拓跋梧協助她穿好衣物。

    用過早飯,拓跋梧坐在鶯兒的梳妝台前,解開了自己束著的長發。

    望著菱花銅鏡裏,站在自己身後詫異的鶯兒,拓跋梧笑了笑。

    他讓金娘給鶯兒示範一下。

    金娘取過拓跋梧頭上的一小綹頭發,編成了一個長長的辮子。

    鶯兒覺得好新奇,這不是後世裏的非洲髒辮嗎?

    是什麽時候傳入大魏的?

    拓跋梧見鶯兒終於有了感興趣的東西,便告訴她,這是鮮卑男子以前最喜歡的發型。

    如今,皇上和太皇太後提倡漢化,讓鮮卑人穿漢服,說漢話,讀漢書,這種發型就很少見了!

    今天他要帶著鶯兒去過鮮卑族的三月三,所以可以梳個正宗的鮮卑發型。

    拓跋梧揮了揮手,讓金娘出了寢臥。

    這兩日鶯兒情緒不好,拓跋梧昨晚也隻睡了一個純潔的覺。

    現在鶯兒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

    拓跋梧和鶯兒膩歪著。

    鶯兒正幫他篦頭,理順長發,好分成一小綹、一小綹的,給他編小辮兒。

    坐著的拓跋梧,把頭依偎在鶯兒的胸前,一陣亂拱。

    引來鶯兒一聲嬌叱。

    “坐好!

    你還要不要編辮子了?”

    拓跋梧索性把鶯兒抱在了腿上,手從交領的領口探了進去!

    鶯兒的手一抖,篦子就掉到地上了!

    王爺昨天就吩咐過牛大眼,今早要把馬和馬車備好,他和他的小娘子要去文瀛湖。

    牛大眼一早就備好了車馬,在王府的大門口等著。

    他左等右等,始終不見王爺和小娘子出來!

    待鶯兒拖著酸軟的腰身起來,給拓跋梧編好了滿頭辮子,已是午時了。

    拓跋梧帶了鶯兒,坐進馬車裏。

    拓跋梧摟著自己的小心肝,讓她閉上眼,好好睡一覺。

    馬車出了東邊的廣夏門,一路疾馳,向文瀛湖奔去。

    當朝太祖皇帝,大破高車國後,俘獲了九萬餘高車人,大興土木,營造了寬廣數十裏的鹿苑。

    鹿苑又分為了東苑、西苑和北苑。

    文瀛湖位於東苑。

    朝廷又讓人開鑿人工渠,引武川水注入苑中,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湖泊,號稱“小東海”。

    鶯兒心事重重,在奔馳的馬車裏哪裏睡得著。

    於是拓跋梧便給鶯兒講起了鮮卑人的婚戀習俗。

    鮮卑人在每年三月,都會舉辦一個部落大會,這個大會一般是在水邊舉行。

    如今,京城裏的鮮卑人,每年都會在文瀛湖邊舉行這種部落大會。

    鮮卑男子一般在十四歲左右成親,女子一般為十三歲。

    鶯兒想起了第一次見到皇上的時候,皇上說的話。

    “怪不得皇上說你做新郎老了一些!

    別的男子十四歲成親,你現在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老嗎?

    我老嗎?

    我是孤家寡人嗎?”

    拓跋梧眸色漸至深邃,摟著鶯兒的手也不規矩了,他逼問著鶯兒。

    鶯兒投降。

    “不老不老,身強力壯!”

    拓跋梧暫時放過了她。

    接著講。

    鮮卑人家嫁女娶婦,往往就在部落大會上進行。

    鮮卑女子在婚戀上比較自己,父母一般不幹涉她們嫁給自己所愛之人。

    當然,皇族、貴族除外。

    成婚後,鮮卑女子在家裏居主導地位。

    鮮卑女子和離再嫁,寡婦再嫁十分普遍。

    男子喜歡娶後母為妻,與守寡的嫂子私通。

    “怪不得,烏洛蘭想再嫁給你!

    竟是你與她心意想通!”

    鶯兒在拓跋梧懷裏翻了一個白眼。

    拓跋梧嗬嗬笑了兩聲。

    看來還是出來王府比較好,這個小氣鬼有心情挪揄自己了!

    在部落大會上,男子可以去搶自己心儀的女子。

    搶回帳篷裏生米做成熟飯,那女子就成了自己的娘子了!

    等過個一年半載的,男子再給女子家中,送去牛馬羊等牲畜,作為聘禮!

    男子還要跟著女子去娘家,給娘家免費放牧一兩年,娘家人才送他們回到婆家,過自己的小日子。

    鶯兒聽著拓跋梧講的這些,越發好奇,巴不得快點趕到文瀛湖畔!

    終於,馬車停在了文瀛湖邊。

    下了馬車,鶯兒一看,圍繞著碩大的湖麵,帳篷簡直就像蘑菇一樣,長在了湖畔周圍。

    拓跋梧吩咐牛大眼等人,把自己的帳篷搭好。

    他拉著鶯兒,牽了一匹駿馬,向東苑的更深處走去。

    走了一小段路,拓跋梧就把鶯兒抱上了馬,自己隨後也縱身上馬。

    揮一揮馬鞭,駿馬馳向了廣闊的東苑草原。

    馬背上的拓跋梧,身姿矯健,臉龐英俊,滿頭長發小辮,空中飛揚。

    鶯兒的心情瞬間就好起來了。

    早春的風很柔和,輕輕地拂過鶯兒的臉。

    天空湛藍,日光和煦。

    草地上,青草吐綠。

    春風吹皺了文瀛湖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陣陣波光漣漪。

    鶯兒已醺醺然。

    她緊緊地依偎在拓跋梧的懷中,希望時光停滯,讓她和拓跋梧就這樣歲月靜好下去。

    拓跋梧策馬登上了一個小山坡,他翻身下馬,又把鶯兒抱了下來。

    站在高處,兩年極目遠眺,可以看見遠處有三三兩兩正在歡愛的情侶。

    拓跋梧深情地盯著鶯兒的眼睛。

    他告訴鶯兒,鮮卑女子熱情豪放,成親前就可與喜歡的男子交合!

    才說完,拓跋梧就摁倒了鶯兒,他抱著鶯兒從山坡頂上滾了下去。

    惹得鶯兒驚叫漣漣!

    拓跋梧一陣哈哈大笑。

    最後,山坡底下的一棵樹阻止了兩人的滾動。

    兩人躺在樹底下,大手小手緊握,抬頭望著藍天白雲,都感歎,天氣真好!

    拓跋梧帶上鶯兒騎著馬,專挑那些隱蔽僻靜之處轉悠。

    每到一處,莫不看見歡好的鮮卑男女。

    鶯兒歎為觀止。

    這鮮卑人的婚戀觀,好似後世文明社會的婚戀自由。

    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唯命是從,可以和自己的喜歡之人在一起。

    夕陽西斜,氣溫陡降,這早春天氣畢竟是乍暖還寒。

    拓跋梧用自己的披風裹了鶯兒在懷裏,騎馬回到了營帳裏。

    好多的帳篷外,都燃起了篝火。

    牛大眼他們也在拓跋梧的帳外燃起了火堆,並且正在烤著兔子野雞什麽的。

    鶯兒心情好,胃口也好,吃了不少羊肉串。

    她自己也奇怪,想必是來京城久了,自己也適應了京城的飲食。

    以前不喜羊肉的自己居然吃下了那麽多的羊肉。

    吃完烤肉,拓跋梧就拉著鶯兒在文瀛湖畔散步。

    好多的鮮卑人圍著篝火,喝著小酒,載歌載舞。

    也有那急不可耐的男女,進入帳中,行魚水之歡。

    拓跋梧帶著鶯兒穿梭於帳篷之間,謔謔聲不時從帳篷裏傳出。

    周圍的鮮卑人聽而不聞,想必是見慣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