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司馬曹論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一天的時間,轉瞬而逝。
皇宮之內,仍如昔日一般平靜如水。
看不出有任何波瀾。
而在大周境內,最近迎來了難得的平靜、幸福時期。
朝廷不再昏庸、暴斂,視百姓如草芥。
時常,還有當地官府的大小官員,冒著寒風、雨雪,在百姓監察的溫和勸導下,親自前往貧苦百姓家中慰問、關懷,噓寒問暖。
一應百姓學堂,目前已有八千多間完工,開始為各地大周兒童啟蒙、識字。
第一課,便是忠君愛國。
第一個字,便是周。
百姓們才不管這其中,有沒有什麽別的用意,隻是看著自家孩子興衝衝回家後,用小樹枝在地上,寫下歪歪扭扭的大周,或是姓名。
無不激動落淚。
在他們看來,自家孩子肯定是以後的文曲星,那是早晚能出頭。
希望,他們看到了希望啊!
而且有了朝廷的賑濟,贈衣。
外加天子下旨,重視大周農業發展,籌備來年春種,鼓勵開墾荒田。
這日子,幸福到爆!
稱讚天子聖明、仁德者,自發的多。
誰再敢私下邀請、宣傳他們一起參加造反大事業,他們第一個不答應。
甚至有不少地方,出現了一群扛著鋤頭、糞叉的百姓,群毆某個造反勢力小頭目,並將其綁了,送入官府的場景。
這可是大喜事。
各地官府,極為重視。
什麽是功績?
這不就是?
當場便朱筆一揮,送了百姓們一麵大匾,良善之家。
並且賞銀五百兩,以後憑此匾額,往後稅賦減去二成。
雖然不乏有造反勢力,因此報複百姓,可是他們的基礎,亦為百姓。
隻是出現幾例後,更是民心喪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這可苦了那三十六民間造反勢力,別說繼續招兵買馬,能不能留住軍心,都是一大問題。
黃巢、方臘、李自成、陳碩真等一眾造反首領,無不為此發愁。
諸如此景,不可勝數。
而在大周朝廷,今日的早朝剛剛結束,一應文武大臣分為三路。
或以嚴嵩為首,或以和珅馬首是瞻。
武將一係,盡數跟著曹操。
在朝堂上混日子,沒有個靠山那是真不行。
“仲達,仲達。”
“”
曹操驅散了跟在身後的一群朝廷武將,一雙眸子看向文臣一列,正悶著頭,大步疾走的司馬懿。
當下,也不管其他官員的目光。
幾步上前,伸出大手,攬著司馬懿的肩膀,便強行讓其脫離了隊伍。
“原來是曹大將軍,下官有禮了。”
“隻是下官還要回神勇軍營去,為陛下整備神勇軍一些軍務,不敢懈怠。”
司馬懿麵色如常,望著一張黑臉帶笑的曹操,拱手一禮。
“不著急,區區一些新兵軍務,有奉孝幫忙即可,仲達身體初愈,要多注意休息。”
“此次好不容易讓操找到機會,咱們手足之間聊。”
“仲達放心,隻是聊聊,操絕不再提及尊夫人。”
曹操麵色肅穆,言辭確鑿。
可謂,真摯無比。
隻差當場立誓。
司馬懿沒有反抗,他也不得不信。
聊就聊唄。
反正他早就被天子綁在了神勇軍裏頭,曹操是頂頭上司。
曹操滿意無比,拉著司馬懿的胳膊,到了一處白玉石階之上。
兩人一同不顧形象,直接並肩而坐,曬著太陽。
“仲達,你看這一輪太陽,高高在上,萬事萬物無不在其光芒之下,無所遁形。”
“何其正大、神聖也。”
“若無此太陽,在這嚴寒冬日,操隻怕是早已凍死了。”
曹操坐著不舒服,幹脆躺在白玉階上,以臂為枕,享受著陽光帶來的暖意,似是喃喃自語。
“”
“是極,是極。”
司馬懿學著老曹的樣子躺下,聞言餘光瞥了他一眼,隨聲附和。
這曹賊,總喜歡跟他玩彎彎繞。
好在,他也會。
“仲達,你說天子聖明,乃是有目共睹,何以今日早朝,陛下欽點官職調動。”
“任命提拔那慶父為禮部尚書,楊素暫代兵部尚書,還有那楊國忠,何德何能,竟是能擔任當朝太尉?”
“以及梁冀、史彌遠、江充、楊駿、阮佃夫之流,昔日空缺官職,俱是一一補上。”
“可是這些人,往日在朝中隻擔任一些無足輕重的小官,能力如何,操暫且不言。”
“其人品行,實在堪憂。”
“陛下素有識人之明,何以要用之?”
曹操扭過頭,眯著眼。
聲音帶著幾分疑惑、不解。
自古明君,皆是用人為賢,治理天下。
天子的此次行為,他真沒看懂。
雖然可以回去後詢問一下奉孝,揣摩聖意,不過,他就是想跟司馬懿聊聊。
“孟德。”
“你且看那片白玉石階下的角落,此地晦暗難明,陰涼無比,不在烈日光芒之下。”
“正如孟德先前所言,太陽高高在上,萬物無所遁形,卻總有朝升夕落。”
“現在照到了你我,待到高升、西斜,你且在看那片角落。”
“陛下用人之道,天馬行空,聖明睿智,千古少有。”
“孟德既知,又何需疑慮?”
司馬懿坐起身子,指了指那片角落。
隻是一雙眸子複雜,不知在想些什麽。
但在此刻,他倒是下意識將曹操,引以為友。
不過,半晌沒等到回應。
司馬懿楞了一下。
頓時扭頭,看向曹操。
曹操正眯著眼,似笑非笑,上下打量著他。
“仲達,你變了。”
“”
司馬懿沒吭聲,隻是再次躺下,曬著太陽。
借著高高在上的太陽,灑落滿身的光輝,一張老臉上,看不清表情。
曹操眯著眼,微微一笑,向著司馬懿的位置擠了擠,重新躺下。
這一次,誰也沒吭聲。
隻是曬著太陽。
不過,老曹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從上次陛下設計收服西涼三萬精兵之後。
司馬懿從宮內回來,一反常態。
平日裏能拖則拖的軍務,非但每日兢兢業業的完成,還主動提出建議、想法。
為神勇軍練兵,提升不少好處。
甚至,他還親自把長子司馬師,也送入了神勇軍營,投入他帳下效力。
簡直是不可思議。
他一個鷹視狼顧司馬懿,能出幹這事?
當時他與奉孝,以此情況,在府內商議了良久。
隻是得出了三種結論。
一是司馬懿讓陛下嚇瘋了,神誌不清。
不過現在看來,腦子非常清醒。
二是司馬懿那晚在宮內,再次讓陛下的手段折服,從此發憤圖強,一心為國。
這一點,曹操與郭嘉想了一晚上,也無法說服自己相信。
最後一點,那便是司馬懿死性不改,又在玩心機。
而且不惜主動獻上兒子,以此為質,並努力幹活,從而妄想明哲保身,以圖後效。
哎。
聰明人,總是難以琢磨。
偏偏,如此有趣。
正如他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