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東胡
字數:5548 加入書籤
“快!”
“呈上來!”
周乾嘴角上揚,望向雨化田手上托著的小冊子,一雙眼眸,難掩內心激動。
縱使是當初誅殺吳三桂、下旨抄家,他也沒有現在這般心情高漲。
在他看來,吳三桂人品再差,再該死。
那也是他大周之人。
相比之下,東胡賊子更是牲畜不如,滅絕人性,而且還是異族。
這可是他第一次,對外戰爭勝利。
雖然,隻是滅了一波東胡賊子的大軍,並不是真正滅其國,亡其種。
至少旗開得勝,救回上萬大周百姓。
他就是高興!
“遵旨。”
常福反應最快,接過小冊子,連滾帶爬的呈了上去。
他們也興奮啊。
這一仗打出了大周朝上下,千千萬萬百姓們的尊嚴與血性。
更是讓受盡東胡賊子屈辱的百姓,明白大周天子、將士,從未拋棄他們。
民心可用!
天下一心。
“好,好啊!”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東胡,我大周男兒,俱是真漢子!”
“殺的好!”
周乾目光泛淚,聲音低沉。
一點點翻閱著手中冊子,不忽略任何一個字。
冊子不大,書法一般。
遠不如嚴嵩、蔡京他們的手筆。
可是在他眼中,全世界的書法大學士加一起,也寫不出此字萬一。
因為,這上麵的每一個字都是他大周男兒,用自己的血肉、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殺出來的。
而不是寫!
此戰,大周七軍一心,眾誌成城,將有必死之心,兵無貪生之念。
每戰必勝,攻城、拔寨已下一十六座。
一路所行之處,胡賊殺之,縱火焚屋、牛羊皆屠,寸草不生。
唯獨馬匹、婦孺擄走,遣兵送入大周境內,以待天子下旨,再行處置。
其中,尚且有兩條情報,更是讓周乾的目光微凝,陷入沉思。
滅胡之戰中,接了冉閔殺胡令者,不隻是那些熱血、或是有仇的數萬百姓。
還有一支數量極小、但實力恐怖的軍隊,幾次縱馬殺入東胡賊子的一些小城寨。
燒殺搶掠,下手狠辣,絲毫不在他們之下。
這些人一共十八騎,盡數身著寒衣,腰佩彎刀,手持精鐵長槍,頭蒙黑巾,披著黑色寬大披風,皆背著一把大弓,每人負箭十八支,騎術、箭術絕倫,槍法、刀法嗜殺。
曾不止一次與大周軍隊碰麵,但從不發一語,典韋好戰,與其首領交手,馬戰四十餘回合而敗,步戰兩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冉閔親自出手,才將其擊敗。
方才得知,他們自稱燕雲十八騎,以殺胡賊為生,不為建功。
最後則是冉閔、陳勝、吳廣在典韋的真性情下,以及天子不惜掏空國庫,送軍餉、送糧草,外加那滅胡之誌,鐵血手段。
引以折服,從而接了聖旨,自此不再稱作私軍,而是大周軍隊。
但是一日不滅了東胡賊子,便絕不入朝,也不奉任何天子的調令。
這一點,周乾並不介意。
他用不著調遣冉閔、陳勝他們,讓其留在東胡境內,繼續攻城拔寨,與東胡賊子死磕,才是他們的主要戰場。
等於,八國之中,為他牽製一國。
保護邊疆百姓。
何況不出意外的話,在他大周朝諸多離譜武將齊心、全力之下,東胡賊子扛不住一年半載,必定被打垮。
到時候冉閔、陳勝麾下的求活軍、天道盟的十幾萬兵馬,包括他們本人,都將是屬於他所有。
而他隻需要一直下旨褒獎,並提供精神支持,完全不虧。
時間問題罷了。
唯獨那個燕雲十八騎,有些要命。
為首之人,不會是羅藝吧?
他可是記得上一世曆史之中,羅藝乃是了不得的一員大將,其勇武無比,羅家槍法,最為玄妙。
誰知道,他還有沒有個兒子。
叫做銀樣蠟槍,不對,是玉麵銀槍俏羅成。
這父子兩人一個比一個猛。
訓練的燕雲十八騎,其凶殘、狠辣程度,可謂是古今罕有能及。
可惜看樣子,隻愛自由,不想為朝廷所用。
這可不行。
看來,還要想個法子。
周乾強壓下內心的躁動,合上冊子,拿起了龍案上的造船圖紙。
研究了一會,實在沒看懂。
不過,天工監的人懂。
那就行。
“雨化田,這次情報你送的很是及時,而且速度夠快,西廠沒有辜負朕的厚望。”
“此功,朕先給你記下了。”
“傳朕旨意,李嚴、典韋、冉閔、陳勝、吳廣、朱棣、趙匡胤、董卓,以及一應為我大周榮譽而戰的勇士,皆有大功。”
“朕已為他們備下慶功酒,隻待滅胡之日,班師回朝之時,朕自當論功行賞,封侯拜將。”
“另外,再擬旨一道,車騎大將軍董卓,忠君愛國,孝子呂布,仁義無雙。”
“皆為我大周之棟梁,獻於朕的三萬西涼精銳,皆已收到,朕心甚慰,特賜寶物一盒,以盡君臣之儀。”
周乾目光帶笑,指著那尚未帶出去的長方形盒子,看向了常福。
意思,不言而喻。
“陛下聖明,小的遵旨,想必車騎大將軍董卓,一定會喜歡此寶。”
常福叩首一拜,帶著兩名小太監抱起箱子,退了出去。
他要幫董卓親自裝飾一下木箱子,換成金玉錦盒。
不然,豈不是落了天子的麵子。
那可是賞賜。
也不知道,董大將軍在收到聖旨、賞賜後,會有多開心。
“張讓何在?”
“恭請陛下聖諭。”
張讓上前拜倒,一臉虔誠。
“朕這裏有一張戰船圖紙,名為飛雲樓船,此物極為重要,對朕有大用。”
“你即刻親自送往天工監,告訴公輸淵,要不遺餘力,盡早打造出此樓船,所有的材料、消耗,所有需求,可去找內務府找和珅要,記住,一律用最好的材料。”
“質量必須保證上乘,不容半點有失。”
周乾聲音嚴肅,將手上的圖紙,交給了張讓。
他先前還在苦惱,無法建造戰船。
想不到,此次滅胡首戰,解救近兩萬大周百姓後,千古一帝係統給了。
而且,飛雲樓船他還是有些印象,上一世曆史中屬於東吳孫權,所建造的戰船。
不過他也無法斷定,是否為同一種。
但是可以裝載百發連弩,駐紮三千兵卒,係統更是號稱極為堅固的大船。
應該不會差。
必須早些打造出來,前往水麵試驗,一是讓天工監熟練一下技術,二是試一試飛雲號樓船的威力。
隻要沒問題,他便可以下旨操練水軍,為以後的謀劃做準備。
“遵旨,請陛下寬心,天工監的匠人們皆是咱大周朝的頂尖,必不會辜負陛下所托。”
張讓楞了一下,不過反應很快,立刻躬身上前小心翼翼接過圖紙。
陛下要造船?
難道是打算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