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董卓的野望
字數:6884 加入書籤
周乾目光深沉,雙手按在老曹的肩膀上,語氣嚴肅。
這是他成為大周天子以來,第一次真正開啟對內征伐。
必須要穩!
他不知道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李元霸,與上一世描述的是否一樣。
但是睿智程度,肯定沒兩樣。
而且有李淵、李世民在側,按理說是可以壓製住李元霸。
至少為他賣命,先幹翻董卓再說。
萬一瘋了,有這三十把鳳翅鎦金镋在身,也有備無患。
不然,隻憑老曹麾下的那些武將,一起上都幹不過一個李元霸。
“陛下教誨,操謹記於心。”
“隻是此去一戰,時日必久,不能相伴陛下左右,還望陛下保重龍體。”
“受操一拜。”
曹操眼角濕潤,叩首拜別。
沒錯,他沒聽懂。
但他記得住,當初奉孝的三個錦囊,他也不曾看錯。
隻可惜陛下才剛下旨,若是司馬夫人一時想開了,去了曹府。
他偏偏不在府上
哎。
最是相思斷人腸。
不過,看著司馬老賊麵色蒼白,嘴唇發紫,這一次,真是讓陛下嚇得不輕。
要是直接一命嗚呼就好了。
老曹目光哀怨,深深看了一眼,仍在渾渾噩噩的司馬懿,這才躬身退去。
他要去集合大軍,明日開拔。
春華,隻是調味劑。
男人的夢想,才是至高無上。
為天子征服世界,開萬世太平的第一步。
就在腳下!
“司馬懿。”
“你不必回府了,直接跟著孟德前去神勇軍營,籌備戰事。”
“若是此戰大勝而歸,收複西涼封地,一切都好說,反之,朕賜你全屍。”
周乾背著手,目光平靜,重新看向司馬懿。
聲音,不帶任何情緒。
有這個老狐狸與郭嘉一同跟著老曹出謀劃策,穩妥程度,必能提高不少。
再說了,他兩個兒子都在軍中。
三重保障。
“謝陛下,微臣遵旨。”
司馬懿強撐身子,麵色淒苦,俯首叩拜。
往日屬於大周帝師的淡定、從容,盡數消失不見。
整個人都好像老了十歲。
他剛才的大膽猜想,著實讓他慌亂萬分。
細思極恐。
這世上豈有洞察人心,明察秋毫之輩?
若是真的,那他以後在朝中,除了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實實辦事之外。
一點歪心思都不能再想了。
否則多來幾次。
先不說夫人的怒火。
他自己都吃不消。
隻是如此一來,他司馬一族談何大業?
注定要久居他人之下?
他不甘心!
司馬懿也走了。
隻是跟老曹的心思雖有不同,卻各有憂愁。
“文和啊。”
“這些日子,由你暫代司馬懿之職,為朕監管大周百姓學堂。”
“以你的謀略、見識,朕可是一直很看好你,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周乾聲音溫和許多。
對於這個隻想安穩活下去的賈詡。
他並無惡感。
甚至覺得,他沒有任何錯。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用計毒一點,又算得了什麽?
縱使是他,不也是一樣。
隻要給賈詡一點希望,此人是絕不會叛離朝廷。
“陛下恩德,微臣誠惶誠恐。”
“請陛下寬心,百姓學堂一事,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微臣告退。”
賈詡麵色一鬆,他還以為是什麽差事,隻是暫時頂替司馬懿。
問題不大。
他此生最喜歡的差事,還真是教導學生。
這一下,殿內的群臣們全走了。
張讓也去為司馬懿挑選宮女,頒布聖旨去了,隻剩下常福一人,伺候在側。
隻是全程低著頭,不敢開口。
周乾眯著眼,靠在龍椅上,直視著殿外消失不見的賈詡。
天子不好當啊。
論真正的智力、謀略。
他是比不上老曹、賈詡、司馬懿這些老狐狸。
但他有著天然優勢,那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積累下來的智慧、思想。
外加一個千古一帝係統。
可以說,他知天下人之心。
天下人卻不知他。
僅此一點,道盡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真理。
“常福,傳旨擺駕淑德宮。”
周乾嘴角上揚,遙望著殿外落下的夕陽,似有些許感歎。
在這個充斥權力、算計的大周世界,他也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還有兩個兒子,即將誕生。
而且,賦予了勇武。
想來戰鬥力,肯定不會太差。
縱使不適合以後繼承他的大周帝位,亦可當做大將培養。
但是絕不能重蹈老朱、老李家的覆轍。
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啊。
大周境外。
長平郡。
這裏是自西涼向東而出,第一大郡,治下有歸仁、廣納、恒豐、溫山、三寧等七十九縣。
本來屬於一片淨土。
而且在天子施恩,外加當地監察的不懈努力下,長平郡的百姓,安逸不少。
奈何,他們遇上了董卓謀反。
凡是抵抗的縣、府,無不在呂布凶威、西涼鐵騎之下潰不成軍。
郡守,望風而降。
當真是天災、不斷。
百姓敢怒而不言。
而在郡守府內,早已插上了董卓的大旗。
其內歌舞升平,處處充斥著酒肉香氣。
與那些因為戰火,而家園盡毀、妻離子散的百姓相比。
這裏簡直是天堂。
董卓高坐首位,一張因為上了年紀,而稍顯鬆弛的老臉上,異常的興奮。
多少年了,他總算等到了今日。
人力有窮時,歲月不饒人。
再不瘋狂,他董卓這一輩子就過去了。
而且天子小兒,分明是想對他下手。
一想到先前收到天子的賞賜,那錦盒之中,一截截斷裂的神槍。
雖說他第一次見時,亦是驚羨不已。
可是,這分明是天子小兒的羞辱。
縱使有那麽一點奇效,讓他最近兵法論道之時,愈發長久。
那他也絕不承情!
尤其是高順、華雄兩個逆賊,非但沒有完成軍令狀,還歸降了朝廷。
三萬飛熊軍,七百陷陣營。
培養起來,耗費了他多少銀兩。
這全是他的心頭肉啊!
就這麽讓天子一刀一刀的割了下來,還降旨公知天下,稱讚他董卓忠義,讓他再來一點。
如此也罷了,他麾下謀士賈詡,竟是都讓天子派來的刺客綁走了。
本來他還想著搶回來,結果軍內將領,一多半都收到了賈詡的書信。
號稱天子聖明、體恤天下,董卓必敗,請他們一起歸順朝廷,棄暗投明。
接著就是天子的聖旨,要調走牛輔、臧霸、曹性、徐榮、樊稠、郭汜等十餘名武將。
這何其誅心?
可恨!
可惱!
再不決斷,趁著手下尚且兵多將廣、糧草充沛,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他真是難保手下將領、兵卒,不會陸續生出反叛之心。
相反,若能成就一番霸業。
縱使無法侵吞大周天下,坐上龍椅。
文有李儒相助,武有奉先無敵。
那割據一方,稱個王,不過分吧?
看著座下一應武將。
再想到他日,稱王稱霸之時。
董卓的麵上泛起潮紅,當下放聲大笑,端起一碗西涼烈酒,豪飲而盡。
“我兒奉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