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天子宣言,收獲頗豐
字數:5785 加入書籤
“叮,恭喜宿主,獲得忠誠滿百的武將,先登校尉,臧霸,鐵鷹校尉,徐榮。”
“叮,忠誠滿百後,永不降低。”
“叮,獲得獎勵,三千藤甲兵、黃金五萬兩,當前駐紮於京城兵營,黃金存於大周國庫。”
“”
周乾背著手,嘴角上揚,向著賈詡投去讚許的目光。
同時看向了臧霸、徐榮二將。
果然,這兩位西涼將領,鐵血硬漢,此刻跪在地上,仰望他的目光幾乎都能飆出星星了。
透著一股虔誠。
而且不光是他們,一旁的曹性、郝萌。
什長周勃、樊噲、夏侯嬰、曹參等,乃至馬兒一族,皆是忠誠大漲。
最高者,已是達到了九十八以上。
李廣三十五點,李存孝二十八點,李淵不變,李世民降到了零。
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不過在這個世界,簡直是帝王把控人心的不二手段。
是時候,再加一把火了。
“諸位愛卿,平身吧。”
“朕雖為一朝天子,然護我大周之責,保境安民,亦離不開諸位將士英勇死戰,馬革裹屍,離不開文和、仲達、奉孝他們的智計百出,運籌帷幄,更離不開朝中和珅、嚴嵩、李嚴、蕭何他們的居中調度,運糧養民。”
“大周朝並非朕一人的大周,全賴諸君攜手相護。”
周乾立於雨中,推開了張讓、常福撐開的天子禦用雨傘。
因為金盔掉落在地,雨水打濕了青絲,凝結在了額前。
望著並未起身,仍是單膝而拜,披堅執銳,皆在仰望著他的三軍將士們。
那一張張普通而不普通的臉。
一雙眸子,泛著微紅。
“我大周的諸位將士,朕從不敢言,自己是一代明君。”
“但是朕既為天子,便要有天子的尊嚴,永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
“縱有八國賊子,敢稱刀兵之利,妄想奴我同胞,踏我土地,欺我婦孺,動我大周一草一木,朕亦願披甲上陣,十倍、百倍還之!”
“朕要讓他們知道,我大周的兵鋒,亦未嚐不利!”
周乾聲音渾厚,目光堅毅,悍然拔出腰間天子金龍劍。
幽幽劍鳴,閃爍寒光,帶著龍吟之嘯。
亦在天子出劍的一刻,夜空之上,濃鬱的黑雲散去,雨勢驟停。
一輪皎潔明月,淩空高懸,星辰鬥轉。
老曹、司馬懿、賈詡、郭嘉乃至三軍數十萬的將士,俱是聽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天子此言,辭藻並不華麗,亦無任何文壇大家的繁雜、修飾。
可是聽起來,縱使是世上任何詩篇詞賦,也不能與其媲美。
永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
有蠻夷賊寇肆虐,十倍、百倍還之。
這是天子、是大國的尊嚴,更是他們每一個大周男兒的駐顏。
而且沒有浮誇、虛假。
天子,他真的這麽幹了。
親自冒著危險,同甘共苦,披甲上陣,禦駕親征。
“陛下”
張讓、常福掐著蘭花指,掩麵抽泣。
唯有他們兩個,才知道天子受了多少苦楚。
每日如何兢兢業業,從不荒廢朝政,寬厚待民,心憂天下社稷。
這不配稱明君,何為明君?
“李淵!”
“朕無愧於天下,亦待你不薄。”
“何故要在朕禦駕親征,率兵討賊滅寇之際,一心反朕?”
“讓敵國蠻夷得利,亡我大周,對你有何好處?”
周乾手上劍鋒一轉,聲音冰寒,痛心疾首,直視著李淵。
此話一出,所有似要殺人的目光,全落在了李淵一族的身上。
李淵一張老臉,蒼白如紙。
幹裂的嘴唇上下動了動,卻是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李二的喉結滾動,天子的一番話。
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比他四弟的錘子還重,全砸在了他的心口。
輸得不冤啊。
他是把所有大周兵卒、將士的心,全擰在了一起。
與這樣的天子抗衡,焉能有勝?
甚至,他開始質疑自己。
他一心所追求的霸業,真的對嗎?
李存孝、李廣麵帶羞愧,低下了頭,似無顏麵再去看當今天子。
他們二人雖是李家之人,但跟李二不一樣,沒有霸業之心。
甚至那些還在為了李淵他們,想要反抗天子大軍鎮壓的近十萬李氏兵馬,也逐一放下了兵器,跪在了地上。
大家都是男兒。
祖祖輩輩生於大周,長於大周,體內流淌的也是大周人的血。
若不是蠻夷、賊寇為亂,他們也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耕田放牧。
現在親眼目睹,親耳聽聞。
又有天降雷罰為證。
這一屆天子,不正是他們千千萬萬百姓、兵卒期盼的明君?
何必再去作亂,反而幫了那些禍害他們的敵國蠻夷?
“叮,恭喜宿主獲得忠誠滿百的武將,玄甲校尉,成廉、郝萌,神臂校尉,曹性,虎威校尉,宇文承基、什長周勃。”
“叮,獲得獎勵,精鐵兵甲六千套、五百年份血參一株、內力三十載、兩千錦帆水兵,一萬背嵬騎兵。”
“叮,兵甲存於皇宮兵器庫,血參存於隨軍藥箱,錦帆兵駐紮於怒雲江錦帆軍營,背嵬騎兵駐紮於京城騎兵營。”
“”
好家夥。
不枉朕一番口舌。
收效頗豐。
周乾麵上表情,依舊不變,但是聽著忠誠滿百的聲音,心中自是高興。
凡是滿百的武將,他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不必擔心,任何原因導致的叛亂。
不然,哪怕是九十九點,也不一定絕對安全。
而神勇軍的將士們,放眼望去,更是至少有九成滿百,浩浩蕩蕩,全是三位數,幾乎看不到有幾十點者。
隻不過,不是上一世青史留名的人物。
滿百,亦無獎勵。
而在京城裏頭,他也是下了旨意,讓常福提前安排,留下吩咐。
一旦有新的大周兵馬駐紮,日常糧草、軍餉開銷,一律照常發放。
他們的職責,唯有一個,便是負責守護京城內外的安危。
至於何故出現,沒人敢問。
縱使是當朝太後呂雉、皇後武則天,亦從來不敢問他數萬刀斧手是如何不聲不響,送入後宮竹林。
這便是無上權勢。
“陛下,可當得上是一位明君,末將李世民,衷心佩服。”
“自知此番犯了滔天大罪,陛下誅我李氏九族,亦不為過,末將無話可說。”
“但末將願以大周李氏,列位先祖起誓,絕無背棄大周,以助敵國賊寇之心。”
“隻是元霸魯莽,才至於此,還望陛下明鑒,莫要冠以此罪,讓末將死不瞑目。”
李世民麵帶淒涼,拄劍而起,懸於脖頸。
嘴角,已是咬出了鮮血。
看了一眼,滿臉絕望、痛苦的父親李淵,再無反抗之心的麾下兵卒,以及麵帶羞愧的李廣、李存孝。
外加躺在地上,渾身焦黑的李元霸。
自知,大勢已去。
這一次,他輸得徹底。
一點翻盤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是讓他背負通敵叛國,以助蠻夷的惡心罪名而死
他絕不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