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賜號赤膽,賈詡設伏
字數:5591 加入書籤
山海關,沸騰了。
六千多名傷殘兵卒,在吳起的帶領下,守在關內,他們失去了衝鋒陷陣的能力,但是身為大周男兒的熱血,從未褪去。
此刻聚在道路兩旁,一起遠遠望著身形挺拔,年輕英俊,甲胄染血的當今天子。
皆是麵帶熱切、好奇、以及一抹藏不住的哀愁。
天子啊。
他們祖祖輩輩駐守山海關,曾見過最大的官,就是吳三桂了。
而皇宮裏的天子,高高在上,對他們而言,太遙遠了。
還是大周聖皇帝時,來過一次山海關,自此再無天子親臨苦寒之地。
“陛下?”
老曹、司馬懿楞了一下,看著突兀停下腳步,向著傷兵方向行去的天子。
俱是不明所以。
不過,還是陪駕跟了上去。
天子近前,這些傷兵們頓時緊張了,甚至以為是衝撞了龍顏,而神色惶恐。
“多大了。”
周乾麵色溫和,聲音顫抖,親手扶起麵前的一名少年兵卒。
他的雙腿,自膝蓋以下全沒了。
隻是用粗麻破布裹著,地上是兩根簡易木杖,但腰上仍舊挎著一把擦拭的一塵不染的長劍。
唯有一張稍顯稚嫩的小臉,卻是強壓著緊張,故作鎮定。
“回回陛下,十九了。”
“”
“狗牙子,你可不敢亂說啊。”
“陛下萬歲容稟,這小子才十五,槐縣人士,山海軍丙子號,伍長。”
“他,他絕無欺君之心,還望陛下饒命。”
一旁的老卒少了一隻右臂,但勝在年紀大,吃過的鹽不少,大周朝廷的律法、規矩,要清楚一些。
當下大驚失色。
趴在地上,以頭杵地。
狗牙子小臉煞白,可是聽到老卒當著天子的麵,喊他這個名字。
少年的一顆羞恥心,讓他低下了頭。
“”
“莫怕。”
“告訴朕,你的雙腿是如何傷的。”
周乾伸出手,在少年的頭上輕撫,聲音愈發的低垂。
十五歲
這還是個孩子啊。
“回陛下,他是中了韃子的箭矢,跌下戰馬,讓清兵韃子的馬踩斷了雙腿,隻能砍下,才可保住性命。”
老卒滿頭大汗,生怕這小子亂說話,衝撞了天子。
“陛下,俺隻是少了腿,但胳膊還在,能彎弓射箭,射殺賊人。”
“俺在城牆上,射死了三個敵兵,鐵柱子,二山他們都能給俺作證。”
“求陛下,不要趕俺離開。”
“”
狗牙子哭了,再也鎮定不下去了,推開木拐,趴在地上抽噎。
這一下,連著的數千名肢體不全的傷兵,全部如此。
整座山海關,一時悲愴萬分。
“諸位將士們,聽朕一言!”
“自即日起,朕要再設立一軍,賜號赤膽,凡我大周將士如有致殘者,摒去我大周強製解甲歸田製,不願退出軍伍,皆可進入赤膽軍,一應軍餉、津貼不變,視其能,而為國效力。”
“亦可歸田務農,頤養天倫,每人撫恤白銀二十兩,一應賦稅免去十年,族中子嗣,入學從優者,優先選拔入仕。”
“另外,凡是欺淩傷殘將士者,一律重罰,情節嚴重者,斬。”
“將士們,你們不願負朕,不願負我大周,朕又何忍負之?”
周乾身軀輕顫,不忍去看這些兵卒,隻是一張臉上已是多了兩道淚痕。
他身為天子,應當時刻保持帝王的威嚴。
但他也是一個人啊。
六千多名傷兵,為了他大周江山,奮勇殺敵,以至身體殘缺。
在這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時代。
他們尚且不如戰死,來的痛快。
此番聖旨一下,山海關莫名的安靜了片刻,所有將士,皆是注視著天子。
下一刻,無不拜倒叩謝。
傷殘。
那是所有兵卒最害怕麵對的一件事,因為不隻是大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用傷殘兵入伍。
不過是給點撫恤打發了,再不管死活。
更有甚者,為節省資源、糧草、醫藥,會將其當成死人,一同活埋。
相比之下,他們的天子何其仁義、厚恩。
“陛下愛兵如子,其心日月可鑒,縱是堯舜禹湯在世,亦不及陛下萬一。”
“陛下聖明啊!”
“我等為陛下效死!”
“”
老曹、賈詡一臉的欽佩,帶頭拜倒高呼。
郭嘉第一次不再輕佻,而是肅清衣冠,向著天子叩首行禮。
司馬懿目光深邃,望著振臂高呼的天子,感受著這些將士們的擁戴、歸心,亦是佩服萬分。
李二心情複雜,他不知道,這個天子是真性情使然,還是慣於收買人心。
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明君。
還是一個國庫極為豐盈的明君,這兩者加一起,大周焉能不強。
這樣的天子,又有何人能反?
當下歎了一聲,拜倒行禮。
李存孝、李廣也不去數袋子裏有多少耳了,跟著李二一同行禮。
他們也是真服了。
“傳朕旨意,今日犒賞三軍,凡是有功者,朕亦當重賞!”
周乾大手一揮,悄悄拭去眼角淚痕,聲音也重新恢複笑意。
他沒用任何帝王手段,一切發乎於心,止於情。
而且大周不缺銀子,有和寶寶墊底,外加滿朝的忠烈,還有係統的獎勵。
金、銀數量,實在不少。
與其積攢,不若取出一些,讓這些為他效死的將士們,再無後顧之憂。
“謔!”
“謔!”
“陛下萬歲!”
“”
將士們大喜,群起高呼。
傷殘,那是他們最擔心的東西,而犒賞三軍,則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刻。
尤其是先前參與戰鬥,斬獲頗豐的將士們。
比如馬兒。
“陛下,微臣聽聞聖明之師,必勝不驕,敗而不餒,應常常料敵於先,伏敵於後,越是此時,越是不可掉以輕心。”
“微臣以為,敵軍蠻夷不乏善兵者,知陛下新勝入關,必行天子之舉,犒賞三軍,舉關歡騰。”
“此正是我軍不備之時。”
“今夜,恐有敵襲。”
司馬懿搶先上前,忠心勸諫。
他是決定了,要演好,不對,是做好一個臣子的本分。
而且賈詡、郭嘉他們素來多智,奸猾似鬼,豈能料不到此事。
不如他搶先開口。
“司馬帝師,所言有理。”
“嘉附議。”
“陛下旨意以下,詡以為三軍勞苦,需當犒賞,而且要大肆犒賞。”
“同時再請陛下降旨,沿此四點,設下伏兵,必有所獲。”
賈詡老肩巨猾,上前一步,從袖內掏出地圖,直接獻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