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得先去買米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蘇棠梨都被白屹洵弄懵圈了,她占他便宜,他立即回報回來了。
現在她都規規矩矩的,怎麽白屹洵又讓她占便宜了?
但他把被子蓋在她的身上,她也隻好幹脆再次拋棄了自己的被子,擠在白屹洵的被子裏,又伸手抱著他的腰,躺在他懷裏。
見他沒想把她扔下去的準備,蘇棠梨頓時鬆了一口氣。
雖然心中詫異白屹洵怎麽忽然願意親近自己,但昨天也是這樣睡的,便也不去胡思亂想。
可能白屹洵就是單純地冷,想讓她用身體給他暖暖吧。
而且白屹洵的懷抱還是很暖和,靠著也舒服。
昨天就睡得很好。
蘇棠梨這樣想著,又緩緩入睡了。
白屹洵看著抱著自己睡的蘇棠梨,聽到她淺淺的呼吸聲,不禁嘴角彎了彎。
隨即又擰眉失笑,他真是碰到蘇棠梨,就容易被擾亂心神。
連哄著蘇棠梨抱著自己入睡的事情,都做了。
往後,不會還得做別的吧?
白屹洵心中歎氣,他還真是心緒亂了,這下可好,他好像又睡不著了。
"啊,這,夫君,你,又失眠了?"
次日蘇棠梨睡得舒舒服服地醒來,抬頭見白屹洵的麵色不好,眉間的疲憊感更濃,頓時蹙眉。
"夫君被凍得睡不著?還是熱得睡不著?"
總不會又被她的美色所迷吧?
"我,我就是想魚館的事情,有些憂愁,所以才沒有休息好。"
"啊?"
"魚館的事情不是已經商議好了嗎?"
"就是有些擔心。"
蘇棠梨挑了挑眉,忽地聽到雞鳴聲,知曉得起來,但看著白屹洵的麵色不好,便說。
"夫君今天不用去學院,就先休息一會兒吧。"
"不了,我先給你上藥吧。"
"嗯,也好。"
白屹洵揉了揉眉心,還是起來了,又穿上了外衣,撩開帷幔去拿藥,轉回來見蘇棠梨很熟練地將衣服解開了。
瞧著她雪白細膩的肌膚,頓時他撐著額頭,深呼吸了幾口氣,就坐過去,隻看她的淤青,瞧著已經消除了好多。
"明天早上再用一次,就能好了。"
"嗯。"
蘇棠梨能感覺到後背的淤青要好了,之前後背動一下還很酸痛的,現在聳動肩膀,都不會酸楚了,也知道是好了。
不得不說,這藥還是很管用的。
"好了。"
這麽快?
也對,傷痕已經好得差不多,也不需要再仔細抹了。
蘇棠梨頓時將衣服穿好,起身將被子疊好,再一次把自己的被子扔到了櫃子裏。
應該是用不到了。
等白屹洵從隔間出來,她這才進去洗漱,又整理了發容,瞧著沒有問題,就也去了廚房。
就聽到薑氏心疼又責備的聲音,"二郎你,你這孩子,就不能努力節製一下?"
"瞧著你這臉色,怎麽像是一夜沒睡?"
"你不顧及自己,也得顧及棠梨丫頭的身體的,她才是小姑娘,哪能這麽被你折騰。"
這....
蘇棠梨聽著,就知道薑氏這是誤會了,忙進去笑著喊了一聲,"阿娘。"
"棠梨丫頭醒了。"
薑氏還想說什麽,聽到輕柔的聲音傳來,抬頭就見蘇棠梨神清氣爽地進來,微微頓了一下,對比兩個孩子的狀態。
頓時,她隱憂地看向白屹洵,心中歎了一口氣,按理來說,這種事情,女子會比較累。
怎麽棠梨丫頭看起來麵色很好,反而是二郎的氣色差勁?
哎,果然兒子的身體不行,看來得補補啊。
她待會兒去翻翻醫書,找個好方子給二郎補補身體。
心中這樣想著,又讓他們先坐下,她今天做了鱔魚麵,給他們一人盛了一碗,又笑著說。
"這還是四郎昨天抓的鱔魚,我切成了魚片熬了湯,再下的湯麵。"
"好鮮美。"
蘇棠梨喝了一口暖暖的魚湯,又詫異地看向薑氏,"阿爹還沒有起來嗎?"
"你阿爹早起來了,他去水田裏起網了。"
薑氏笑著說,"這不是明天魚館要開張了,所以你阿爹就去水田起網,將漁網裏的魚蝦螃蟹這些撈上來,待會兒帶著去魚館。"
"原來是這樣。"
蘇棠梨點點頭,吃著麵,目光瞥過一旁的米缸,蹙眉問,"阿娘,咱們要不要買米啊?"
"今天去買。"
"魚館明天也要開張,是該買米備著。"
薑氏點頭,現在他們手上也有餘錢,可以買米,"不過得去北市買,北市的米鋪要便宜幾文錢。"
"阿娘,這米價是多少啊?"
"上好的白米是四十五文錢一斤,稍差的就是三十四文錢一斤,最便宜的也得二十八文錢一斤。"
蘇棠梨蹙眉,"這米怎麽跟雞肉差不多的價錢?"
"可不是。"
薑氏歎氣,"因為咱們望城的糧食一直都是缺的,畢竟望城大湖大海多,有時候會發水澇,糧食就不好養活。"
"尤其是咱們城南這邊的鄉村,還是以水田養魚為主,所以南市的米價就是最貴的,北市還要好一些,他們的村莊還能種著糧食。"
"所以我們一般買米,都是去城北買,但這幾天一直缺著,還不知道能不能買到米。"
蘇棠梨蹙眉,仔細想了想,原主是獵戶之女,對禽物的價格了解,這米都是蘇父買回來。
這望城的米價,原主還真不知道。
不過書上是有提過幾句,望城隻要下大雨,就容易發生水澇,這糧食都得被淹死了。
忽地,她想起書上的情節,看向薑氏說,"阿娘若是在米鋪買不到米,不如就去城北的城隍廟那邊的路上看看。"
薑氏皺眉,詫異地問,"去城北的城隍廟?"
"嗯,但凡進城去做買賣,就得交稅,不然沒有買賣的放行牌,可做不成生意。"
"但這村民的米送到米鋪還得被壓價,再交稅,村民都要虧死了。"
蘇棠梨點點頭,又說,"所以有些村民幹脆就在路邊叫賣,但又得避開城門的官兵,多半會在城隍廟,那邊會有行人。"
"阿娘直接跟村民買,可要比去米鋪買便宜得多。"
"這次買,咱們就買多一點,買它個七八十斤,最多也就六七兩銀子。"
"這....買這麽多嗎?"
薑氏愣住,"咱們平常買也都是二三十斤,超過三十斤重,米鋪就不賣了。"
"但咱們是跟村民買,不怕。"
蘇棠梨笑著說,"咱們買多一些,免得到時候發水澇,還沒有米吃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