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各方動靜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劉焉在觀望,在他看來,他的荊州距離太遠,即便匈奴大軍攻入中原,他受損也不會天大。
在他看來,自身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與他同樣想法的不少。
但與之意見相左的人也不少。
孫堅這邊,當他得知他敬佩的大漢魯王竟然如此行為,整個人都非常激動,他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就在他考慮增兵多少的時候,他的長子孫策卻找上了他。
“孩兒見過爹爹。”孫策恭敬道。
孫堅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對為父這般態度,顯然沒好事,說吧。”
他實在太了解這個從小就惹禍不斷的兒子了。
但誰讓孫堅非常像他又非常優秀,即便惹禍,他也心甘情願的給孫堅擦屁股。
後者訕訕一笑,說道:“父親,您還記得孩兒在路上碰到一個人,還跟他一起並肩作戰,並且澆滅了一夥人販子。”
孫堅點頭道:“這事你回來與我說了,還有那諸葛瑾,真乃人才也。”
“伯符,其他方麵你都很優秀,就是性格太衝動,太容易相信別人,做事沒有細節,無腦衝……”
隨著自己父親的不斷教育,孫策都無語了,我這還算沒什麽其他缺點?
如果有,現在我死去得了。
“不過這一次你出去成長了不少,還知道帶人才回來。”
孫策少有的被父親誇獎,然後說道:“父親大人誤會了,諸葛瑾隻是恰逢其會跟我在一起,正好他要遊曆,我便邀請他一起過來。”
孫堅無奈的看了兒子一眼,說道:“你呀,既然對方沒有拒絕你的邀請,就證明你入得他的眼。”
“多多關心,多多示好,這樣的人才,一定要留住。”
“爹爹,孩兒明白。”孫策恭敬道。
“希望你是真的明白,繼續說吧,提到上次的事情,到底是為了什麽?”孫堅問道。
孫策當即說道:“爹爹,上次我說過,我們一同懲治了那些人販子,主要以劉兄為主。”
“今天魯王劉弈還有外族入侵的消息,您已經知曉了吧。”
孫堅點頭道:“為父已經知曉,怎麽,這件事有什麽問題?”
孫策拱手道:“父親,孩兒想要參加誌願軍。”
“不可!”
孫堅當即出言阻止。
他為了自己也好,為了國家也好,派兵出戰沒問題。
但兵危戰詭,那可是與外族戰鬥的第一線,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有什麽危險。
“爹爹,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北部便將抵擋不住外族的入侵,下一個被斬殺的便是我們。”
“更何況,我們上次碰到的劉兄,正是魯王劉弈。”
“你說什麽?”孫堅大驚。
如果與自己兒子有交情的人是大漢魯王劉弈,不管劉弈能不能活得太久,自己兒子的威望,也有一定的提高。
更別說,如果雙方關係莫逆,幽州係將來完全可以成為自己的助力。
孫堅一咬牙,當即說道:“去參戰,給老子打出威風,並且活著回來。”
與孫堅的果斷不同,袁紹陷入兩難的境地。
他現在與袁術的關係還不錯,但他們二人所占領的地方,距離太近,反而不利於兩個人的發展。
如果自己排出太多的戰士,不僅會削弱自己,還會給其他人帶來侵蝕自己的機會。
可如果他不排除援軍,反而會被天下人詬病。
“諸位,都說說,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袁紹問自己的眾多謀士。
袁紹最喜歡的謀士郭圖當即說道:“主公,在下看來,我們不應該出兵。”
“首先,外敵勢大,就算是出兵,也不一定可以戰勝外敵,如果失敗的話,還會全軍盡沒。”
“其次,如果我們不出兵,還有其他人出兵,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有生力量。”
“不管前線勝利還是失敗,我們都會一躍成為最強的諸侯。”
他話音剛落,還沒等袁紹表態,田豐便站出來指著郭圖大吼道:“公則,你是要陷主公於不義嗎?”
一旁,沮授也厲聲道:“主公,郭圖這是要亡主公也。”
“主公乃四世三公袁氏家族的明珠,聲望正隆。”
“如今外地百萬聯軍伐漢,主公如果不派遣援兵,雖然暫時保存了實力,卻失了民心。”
“更何況,劉弈的身份傳遍天下,主公這樣做,還會被認為是劉弈教訓袁尚,主公因私心小氣,才不派兵支援。”
“無論如何都對主公不利。”
郭圖提個議,接連被田豐和沮授兩個人訓斥,當即不服道:“那你們說,主公如果派出援軍,老家被偷襲又如何,你們付得起這個責任嗎?”
“你們要是厲害,你們自己想辦法啊!”
“誰說沒有想法?”田豐開口道。
袁紹聞言雙眼一亮,當即問道:“計將安出?”
田豐恭敬道:“回稟主公,支援是必須的,這樣不僅無損主公的威望,還會讓旁人覺得主公心胸寬廣,在私怨和民族大義麵前,主公隻會選擇大義。”
“但支援也是有技巧的,我們當然不能不遺餘力,如此一來,後方空虛。”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過就算是支援,也是有技巧的。”
“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來?”郭圖不屑道。
田豐懶得理會對方,直言道:“請問主公,主公麾下兵強馬壯否?”
“當然。”袁紹自信道。
“既然如此主公派一部分人支援即可,因為剩下的戰士,依舊可以守衛好主公。”
“派誰?派多少人?”袁紹問道。
田豐伸出三根手指,說道:“其實,魯王劉弈昭告天下他成立的軍隊時,已經給了我們方向。”
“元皓認為,主公可以用三部分,組成這一次的軍隊,本分前線。”
“第一部分,則是以麯義將軍為首的先登營。”
“我們可以對外宣傳,先登營乃是主公麾下第一精銳。”
“我們都把最好的戰士派遣了出去,哪怕隻有不到千人,但與董卓派出的高順與麾下的陷陣營差不多。”
“打上精銳的名頭,誰也不能說主公無所作為。”
袁紹點頭,表示滿意。(www.101noveL.com)